航海专业学生毕业航行实习成绩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0-01-19 05:09
航海教育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航海航行实习生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海运学院,杭州 311112)

一、引 言

我国高职航海类院校根据国际海事组织STCW78/95公约及国家海事局的规定,结合各校制定的航海类专业毕业生的培养目标,采用了2.5+0.5的高职教育模式[1],即安排学生在前5个学期进行基础及专业知识学习,第6学期到相关的毕业实习单位进行毕业航行实习。通过实习,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践,加深理解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熟悉和掌握船上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同时对学生的专业思想、专业素养的巩固和提高也起到重要作用。毕业航行实习是航海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的重要环节,是实现“高质、强能、实用”人才培养目标和零距离就业的有效途径。[2]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学生毕业实习的管理模式与考核办法,以形成一整套规范且行之有效的系统与办法[3]。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与省内外几十家航运公司签订了校外毕业实习基地协议,建立了长效固定的实习合作机制,保障了学生毕业实习场所;制订了一套完整的毕业航行实习大纲和计划;进一步加强了毕业实习动员、实习资料准备、实习指导教师(包括船舶和校内)分配、实习过程控制、实习生—实习单位—校方三方的动态联系以及实习考核等环节的实施。上述措施的实施使毕业航行实习效果明显提高。

然而,毕业实习中的重要一环——毕业实习成绩评定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航行实习效果。长期以来形成的毕业航行实习成绩的评定,由于没有细化和量化的实习评价指标,同时评价主体单一化,往往仅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最后的实习报告来确定实习生的最后成绩,这样就很难公正、全面、准确地反应实习生的实习效果。为强化和规范毕业航行实习环节,端正学生的实习态度,增强自我约束力,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实现毕业实习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全面提高实习质量,必须加强对学生毕业航行实习的成绩考核和量化管理。因此,制定合理、切实可行的毕业航行实习成绩评价体系,对于各航海类院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目前毕业航行实习成绩评价存在的问题

1.成绩评价内容不够全面

现行的成绩评价是以学生上交的实习报告为主要参考依据,不够全面。毕业航行实习所涉及的内容较多,且相互联系。因此实习成绩的评价必须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应注重学生实习期间综合素质的考察,而不是仅仅以完成实习报告为主。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思想表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服从意识、团队意识、心理素质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展示等。因此在对实习成绩进行评价时,应力求评价体系具有足够的涵盖面。

2.成绩评价指标不够细化、量化

毕业航行实习应对学生所学知识加以运用的能力进行定性、定量的判断。学生实习时间长、过程复杂、涉及的方面多,而现行的评价指标都集中在一本实习报告里面体现,主要包括个人小结、船舶方的实习鉴定、实习报告写作等,且每个方面的指标均较笼统。校内实习指导教师根据船舶指导教师篇幅短小的实习鉴定和十几页纸的学生实习报告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这样显然使得考核指标不够细化,也不够量化。

3.成绩评价有一定的主观性、随意性

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在校内实习指导教师进行成绩评定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由于评价指标不够细化,给出的每个项目成绩浮动范围较大,不同的教师给出的成绩出入就可能很大,这就降低了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4.成绩评价主体单一

目前高职航海类院校的毕业航行实习成绩的最终评定是由学校组织校内实习指导教师进行的。船舶现场指导教师仅仅给出结论性的鉴定和评语,学生自我评价也仅仅体现在实习报告中的个人小结里面。因此实际上确定实习综合成绩的仅为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导致实习成绩评价主体单一。而毕业航行实习是实习生、学校、实习单位三方共同完成的。因此为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实习单位的现场管理,成绩评价应增加这两方的考评权重。

5.对毕业航行实习的重视度不够

一定数量的毕业生没有充分理解毕业航行实习的重要性,认为主要是为了拿到毕业证书,因此在实习过程中主动性和实习热情不够,实习报告出现抄袭;有些实习生在船实习时间较短。同时学校和实习单位对于实习的管理、监督力度不够,影响毕业航行实习的实质效果。

三、毕业航行实习成绩评价体系构建

1.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4]

(1)综合性评价原则。影响毕业航行实习成绩评价的因素较多,因此评价必须采取综合性原则,全面客观地选取评价指标。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足够的涵盖面,能将有关主要因素考虑在内。

(2)代表性原则。毕业航行实习成绩评价所涉及的每一个因素可以用不同的指标直接或间接表示出来。代表性原则是从大量的评价指标中选取较为合适的、具有典型性的评价指标来表示这一测评因素,目的是既能充分评价,又避免指标内涵的重叠、交叉,从而保证评价的信度。

(3)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是指被选取的评价指标意义明显易懂,在考核中容易建立和量化。

2.评价指标的选取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不但要考虑知识、技能方面,还要关注学生的实习态度、思想品质、专业能力、身体心理素质和实习效果等。参考借鉴有关资料[5]以及学院多年的毕业航行实习经验,将毕业航行实习成绩评价总目标分为三个参评因素,每个参评因素再细分为若干考评因子(指标)和相应的考评标准,构成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

图1 毕业航行实习成绩评价指标体系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共含有15个考评指标,每个考评指标内容概括如下。

思想作风(S1)参评因素包括5个指标:(1)实习目的态度(S11)。要求实习生明确对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实习态度端正,学习认真,准备充分等。(2) 道德品质(S12)。考查实习生行为举止,尊敬实习指导老师,对人友善,爱护船上设施设备。(3)组织纪律(S13)。有严格的时间观念,按时作息,实习跟班过程中不无故缺勤,准时到岗,听从指挥。(4)吃苦耐劳精神(S14)。适应船舶相对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与作息制度,克服晕船,坚持实习工作。(5)团队意识(S15)。实习期间,学习、工作、生活中与其他在船人员相互合作以及有集体观念。

专业素质(S2)参评因素包括7个考评指标:(1)专业思想(S21)。要求专业思想稳定,实习认真仔细,勤思好学。(2)学习领悟能力(S22)。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借助理论基础快速掌握所学内容。(3)实际操作能力(S23)。根据指导老师的指导和理论基础,准确、规范地操作主辅机械。(4)综合分析能力(S24)。实习过程中,针对机械设备的一些具体想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具有创新性。(5)创新思维(S25)。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新思维,对于船舶设备、船舶管理、船舶工艺等方面的知识提出自己独到的建议或意见。(6)法规贯彻执行意识(S26)。现代船员的基本素质不仅需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各种国际国内法规并贯彻实行,实习生应自觉培养这方面的意识。(7)交流沟通能力(S27)。工作中善于与其他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国际型船员包括英语交流能力。

实习效果(S3)参评因素包括3个指标:(1)实习报告撰写(S31)。按照实习要求独立完成实习报告,根据船上实际客观反映所在实习船舶的生产组织、船舶概况、主辅机械、电气设备、机舱管理等方面情况,并体现领悟程度和专业水准。(2)个人实习总结(S32)。对自己在专业思想、实习过程、实习效果、实习心得以及设想方面进行文字总结。(3)实际案例分析(S33)。针对实习期间或实习所在船舶发生过的典型故障、机损案例进行描述、分析,并提出独到见解。

3.指标权重确定及评价方法

对于学生毕业实习成绩的评价,最终要落实到对各级考评指标的评价上。在评价指标体系中,邀请浙江部分高职航海类院校富有经验的实习教师和实习航运公司资深船员,采用特尔菲法(Delphi Method)确定参评因素和各项指标在毕业航行实习评价中的权重,得到如下结果。

P=(S1,S2,S3)=(0.2,0.35,0.45);

S1=(S11,S12,S13,S14,S15)=(0.3,0.2,0.2,0.1,0.2);

S2=(S21,S22,S23,S24,S25,S26,S27)=(0.2,0.1,0.15,0.25,0.1,0.1,0.1);

S3=(S31,S32,S33)=(0.6,0.1,0.3)

由于毕业航行实习管理实行的是“多向管理”,即实习期间实习单位的管理、学校的指导管理、学生的自我管理。[6]为提高学生实习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同时加大船舶指导教师的监管力度,增加学生毕业航行实习成绩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客观可比性,克服评价主体单一的缺点,在此引入三个评价主体,即实习生、船上实习指导教师、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其权重Wi=(W1,W2,W3)=(0.1,0.3,0.6)。按照评价指标,三个评价主体给出的相应得分(见表1)。其中,Pzij、Pcij、Ptij分别为各评价指标的实习生自评成绩、船上实习指导教师评价成绩、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评价成绩;Sij为各评价指标权重值。

由此可得,毕业生自评成绩:

船上实习指导教师评价成绩:

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评价成绩:

最后得出最终综合实习成绩P=PzW1+PcW2+PtW3(见表1)

表1 实习成绩评价表

最后将成绩转换为等级表(见表2),以便于管理和存档。

表2 毕业航行实习成绩评价等级表

四、结 语

航海专业学生毕业航行实习成绩评定因素众多且复杂,笔者从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思想作风、专业素质和实习效果三方面着手,构建了较为客观、准确和全面的毕业航行实习成绩评价体系,将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表现通过量化的标准进行评价,从而弥补了我国各高职航海院校在学生毕业航行实习成绩评定方面的不足,为完善航海专业毕业实习的过程控制提供参考。

本评价指标体系是在征求部分航海院校及航运公司专家后制订的,可供各高职航海类院校借鉴。由于不同学校、不同实习单位、不同实习生存在不同的具体情况,各高职航海类院校可根据海事主管部门要求以及本校的毕业航行实习大纲,对该成绩评价体系的部分指标或个别指标的权重进行修改,以适应不同需要。在各指标以及指标权重值确定下来以后,将表1中的一、二级指标进行量化,即可得到更为直观和简洁的评价简表。该表由学生实习时带至实习场所,实习过程中和结束时由实习生本人、船舶实习指导教师分别根据实习生的具体表现以及实习报告、案例分析等进行评价,分别得到成绩Pz和Pc,再由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进行测评,得到成绩Pt,最后按照各自的权重(0.1,0.3,0.6)得到学生毕业航行实习的最终综合评定成绩。

[1]丁建洪.关于加强航海类专业毕业航行实习质量控制的思考[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2):47.

[2]常红生,李赣中,谢毅哲.高职生毕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0(1):17.

[3]孙国祥,潘立新,方美娟.高职毕业实习管理模式研究[J].大众科技,2009(7):176.

[4]冯 强.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教学实习评价初探[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0(3):64-66.

[5]沈显生,尹路明,李树美,等.研究型野外实习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教育与现代化,2002(3):22-25.

[6]陶卫平,胡善风,朱国兴,等.旅游院校顶岗毕业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6):37.

猜你喜欢
航海航行实习生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到慧骃国的航行
大航海争霸
古代航海有多牛
航海博物馆
小舟在河上航行
航行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