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炮制方法对娑罗子饮片质量的影响

2010-01-29 08:26张辰露
中成药 2010年9期
关键词:饮片炮制皂苷

张辰露

(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陕西汉中723000)

娑罗子为七叶树科植物中华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unge.)、浙江七叶树(A.chinensis Bunge.var.chekiangensis(Hu et Fang)Fang)和天师栗(A.wilsonii Rehd.)的干燥成熟种子。娑罗子的主要成分为皂苷类化合物,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杀虫之功效,还具有抗炎作用、消肿胀作用、抗渗出、抗肿瘤作用[1]。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规定娑罗子中七叶皂苷A的含量不得低于0.7%,炮制方法为去外壳及杂质,用时打碎,其叙述较为简单,且可操作性不强。而在实际生产中多数厂家是将娑罗子切片或作为原料药粉碎直接提取,娑罗子经炮制后便于调剂与制剂。国内文献资料极少针对影响娑罗子饮片质量的加工方法进行研究。本实验以新鲜娑罗子为样品,比较几种现行的炮制加工方法,分析研究娑罗子中七叶皂苷A和七叶皂苷B的含量变化,以改进娑罗子炮制加工技术,为完善娑罗子饮片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与试剂

Agilent HP1100,G1314AVWD紫外检测器,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Hypersil ODS(4.6 mm ×150 mm)5 μm,HPChem 色谱工作站。FA2004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302恒温干燥箱(山东潍坊医疗器械公司)。

1.2 药材

本批药材于2007年10月在陕西省略阳县采集。选择10株以上样树,挑选大小均一、光滑饱满、自然成熟的七叶树种子,拣选去外壳及杂质。经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王勇博士鉴定其为Aescu-lus chinensis Bunge.的成熟种子。

2 方法

2.1 样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娑罗子饮片样品各10 g,置250 mL烧瓶中,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 h,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100 mL,放冷,备用。

2.2 水浸出物量(干膏率)的测定

精密吸取上述备用液30 mL,分别置于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置烘箱中干燥3 h(105℃),取出,置于干燥器中放置0.5 h,称重,计算水浸出物量(干膏率)。

2.3 样品含量测定方法

2.3.1 提取

精密称取娑罗子样品粉末1.0 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回流加热1 h,弃去乙醚液,药渣连同滤纸筒挥干溶剂后,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50 mL,超声处理25 min,过滤,浓缩,水饱和正丁醇萃取4次,合并正丁醇,减压浓缩后低温挥干溶剂,甲醇定容至25 mL,摇匀待测[1]。每个样品做三次平行实验。

2.3.2 测定方法

检测条件: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Hypersil ODS(4.6 mm ×1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2%磷酸溶液(35∶65),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 mL/min,进样量:10 μL,检测时间:16.5 min,柱温:20℃。对照品及供试品的HPLC图谱见图 1、2。

图1 对照品的HPLC色谱图

图2 娑罗子样品中总皂苷的HPLC色谱图

精密称量对照品七叶皂苷钠50 mg,甲醇定容至50 mL,摇匀,得标准液浓度为1.0 mg/mL。

分别精密吸取各对照品贮备液适量,配制成0.10、0.30、0.50、0.80、1.0 mg/mL 质量浓度梯度,各进样10 μL,依次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线性范围见表1。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区域教研组内教师间的关系十分融洽,这种关系有助于教师形成归属感和认同感,而这种关系是建立在教研组“尊重、关爱、合作”的基本理念基础上的。

表1 七叶皂苷A和七叶皂苷B的标准曲线

2.3.3 精密度

精确吸取对照品溶液0.50 mg/mL,按上述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测得峰面积积分值,计算得相应的七叶皂苷A和七叶皂苷B的RSD为1.12%和1.35%。结果表明精密度良好。

2.3.4 稳定性

取同一供样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6次,每次间隔2 h,测得峰面积积分值,得到七叶皂苷A和七叶皂苷B的RSD为1.34%和1.61%。结果表明样品溶液在12 h内稳定。

2.3.5 重现性

精密称取娑罗子样品粉末5份,按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精密称取同一样品,分别制备5份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七叶皂苷A和B,结果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21.43和14.77 mg/g生药,RSD分别为1.05%和1.43%。证明该法重现性良好。

2.3.6 回收率实验

采用加样回收法,取已测定含量的娑罗子样品粉末2 g,6份,精密称定。分别精密加入七叶皂苷对照品溶液3、5、7 mL,按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如法制备、测定,计算回收率。七叶皂苷A的平均回收率为101.84%,RSD=1.03%(n=6);七叶皂苷B的平均回收率为96.79%,RSD=1.23%(n=6)。可将此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

2.3.7 含量测定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器,测定与对照品溶液中七叶皂苷A与七叶皂苷B位置相应的峰面积,对照标准曲线得含量。

3 结果

为了方便医疗中的调剂与制剂,需要对娑罗子“制其形”,即将其制成饮片,其工艺包括产地干燥、软化、切制以及饮片干燥,或干燥后粉碎。

3.1 不同干燥方法对娑罗子七叶皂苷的影响

娑罗子采集筛选后,在原产地用自来水喷淋洗净,然后干燥。干燥方式对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影响较大。样品分别采用传统自然晾晒法、直火热风烘干法和翻板式烘干法进行干燥,并测定3种样品中七叶皂苷A和B的含量,结果如表2。

表2 不同干燥方法对娑罗子七叶皂苷含量的影响(n=3)

由表2可知,加工同批药材,传统的自然晾晒法约用10 d,直火烘干法35℃需要5 d,采用翻板式干燥机55℃干燥则最多只需要5 h。比较三种干燥加工样品的七叶皂苷含量可知:采用直火热风烘干法的样品中七叶皂苷A和B含量都高于其它两种方法,而翻板式烘干法含量相对较低。由此可见不同干燥方式下,药材中七叶皂苷A和七叶皂苷B的含量和比例存在差异。

3.2 干燥温度对娑罗子七叶皂苷含量的影响

将样品放入实验室电热鼓风干燥箱中进行温度梯度试验,研究烘干温度对娑罗子七叶皂苷含量的影响。样品用量均为3 kg。实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分析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娑罗子中七叶皂苷A和七叶皂苷B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80℃干燥达标时七叶皂苷A的含量仅为40℃干燥的76.8%,说明七叶皂苷成分对温度较敏感,温度高于40℃或过低都不利于有效成分的保存,并且七叶皂苷A组分受温度影响要大于七叶皂苷B。因此娑罗子最佳烘干温度为30 ~40℃[3]。

3.3 不同软化方法对娑罗子七叶皂苷含量的影响

干燥的药材在切片之前应进行软化,加水量、时间、温度都对饮片品质有影响。本实验分别采用先减压后加水的软化法与传统泡润法相比,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减压冷浸法七叶皂苷A和B的转移率可达93.4%,而传统泡润法则只有70.1%,比较可知,减压冷浸法软化娑罗子能有效减少七叶皂苷在吸水软化过程的损失,能提高加工过程中有效成分的转移率。

3.4 不同切制方法对娑罗子七叶皂苷的影响

切制对饮片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有效成分的溶解度上。只有适当厚度的饮片在常规的煎煮时间内,才能使有效成分充分溶于溶媒中。本实验对比了“产地切制”和“减压冷浸软化后切制”的不同类型的饮片中七叶皂苷含量的变化。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饮片的厚度形状对娑罗子有效成分的浸出影响较大。比较饮片的干膏收率可知:颗粒>薄片>中片>厚片。“趁鲜切制”的饮片中七叶皂苷A和B的转移率要明显大于“软化后切制”。比较不同饮片的水浸出物中七叶皂苷A和B的含量可知:薄片>颗粒>中片>厚片。另外煎煮过程中高温对七叶皂苷成分也会造成破坏作用[4]。

4 讨论

4.1 自然晾晒法虽为传统方法,但对于大规模集中生产来说,这种方法既不能提高生产效率又不易达到药材的卫生要求。虽然翻板式干燥法产量大效率高,但无法避免七叶皂苷的破坏和损失,分析温度梯度实验结果可知干燥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干燥方式和干燥温度不仅影响七叶皂苷的含量,还会影响各皂苷组分的比例。因此,比较可知采用35℃直火热风干燥法是目前有效且经济的方法。

4.2 在药材的软化过程中,减压冷浸法对七叶皂苷的损失小,优于传统泡润法,有效成分的转移率可达93.4%。张转平等[5]以几个厂家采用传统切制工艺所提供的样品,测定其七叶皂苷A和七叶皂苷B的质量分数,比较可知生品最高,炮制后饮片中七叶皂苷A及七叶皂苷B含量明显降低。同一炮制方法,不同厂家炮制,其转移率差异较大,这可能与水泡时间长短有关。由于七叶皂苷成分可溶于水,应尽量缩短与水的接触时间,避免有效成分的流失。因此最好采用“趁鲜切制”,建议采收后及时进行原产地加工。

4.3 娑罗子若需要切制当以薄片为佳。薄片的七叶皂苷的水提取率略高于直接粉碎的药材。可能是由于娑罗子的淀粉含量较高,在煎煮过程有可能糊化,从而影响有效成分的溶出。无论药材是以切片还是颗粒形式,采用含水乙醇为提取溶剂,七叶皂苷的提取率可大大提高[6-7]。

4.4 药材经过水处理、切片后,含水量较高,给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条件,及时地进行干燥处理,是保证饮片质量的重要环节。此外在贮藏过程中还应防止药材“回潮”。

[1]中国药典[S].一部.2005:206.

[2]尚万荣,温端财.切制、干燥对中药饮片质量的影响[J].天津药学,2001,13(6):53.

[3]张志梅,杨太新,翟志席,等.干燥方法对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1):1703-1704.

[4]张辰露,李新生,梁宗锁.七叶树属植物的分布特征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6):142-145.

[5]张转平,胥道宝,王 静.炮制对娑罗子中七叶皂苷A和七叶皂苷 B 的影响[J].中药材,2008,31(3):348-349.

[6]郭 杰,徐 嵬,杨秀伟.娑罗子中三萜皂苷成分的HPLC定量分析[J].中草药,2007,38(5):767-770.

[7]王绪英.娑罗子中七叶皂苷的提取分离与纯化[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9):1592-1595.

猜你喜欢
饮片炮制皂苷
基于电子舌的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的快速辨识研究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HPLC-MS/MS法同时测定三七花总皂苷中2种成分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HPLC法测定大鼠皮肤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b1
HPLC法同时测定熟三七散中13种皂苷
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三七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含量
饮片与免煎颗粒剂治疗偏头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