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2010-01-30 01:32彭运潮邓灶福欧阳叙向何德肆谭胜国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羊场性肺炎胸膜

彭运潮,邓灶福,欧阳叙向,何德肆,谭胜国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 410127)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山羊支原体山羊亚种引起的山羊特有的接触性传染病[1-2],以高热、咳嗽、肺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孕羊流产多,呈急性经过且死亡率高[1]。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和养羊户的经济效益。因此,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控制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和流行,对养羊业的健康发展和提高养羊户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8年12月长沙县某山羊饲养场387只湘东黑山羊发病,经诊断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现报道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2006年长沙县某羊场饲养100多头湘东黑山羊,基本采取放牧饲养,只在寒冬时稍补充一些麦麸或米糠。同年8月该场从浏阳某羊场引进了4头公羊,引进后不久发现1头公山羊出现咳嗽,肌注青链霉素治疗未见疗效,后交替使用土霉素和卡那霉素治疗后,病情基本控制。2008年年初,该头山羊又出现咳嗽症状,且相继发现有几头小山羊出现咳嗽、消瘦、流泪的现象。该场继续采取药物治疗,疫情一直没有得到完全控制,至2008年12月,该羊场已扩大到387头,其中124头成年羊中16头出现咳嗽发热,甚至有流产现象,发病率为12.6%;196头青年羊(6~12月龄)中有84头出现发热、咳嗽、流鼻涕,表现呼吸困难,病情严重的最后体温下降,极度消瘦而死亡,其发病率为42.9%,死亡率达26.19%;但6月龄以下的羔羊很少见发病症状。

2 临床症状

最初有几只羊体温升高到41~42℃,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反刍减少;呼吸急促;少数羊甚至发出痛苦的鸣叫,表现出肺炎的症状,数小时后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流出浆液性带血的鼻液。部分羊呼吸时全身震颤,黏膜发绀,目光呆滞,呼吸困难,最后因窒息而死亡,病程 2~5 d,有的仅 12~24 h。有的羊只食欲不减,离群呆立,不愿走动,被毛粗乱,呼吸急促,随之出现短而湿性咳嗽,鼻流清涕,数日变成黏脓性并呈铁锈色,附于鼻孔和唇,结成干硬痂皮,磨牙,流泡沫状口涎,压迫胸部有疼痛表现,流泪或有黏液性眼屎。孕羊部分流产,有的发生臌胀或腹泻,但也有少数出现便秘,最后卧地不起,头颈伸直,死前体温下降至36~37℃,病程7~10 d。有些病羊呈现间发性咳嗽及流鼻液,或腹泻,天气骤冷时发病较多,有的继发其它疾病而死亡。

3 病理剖检

病变多见于肺、胸膜和纵隔淋巴结。剖检病死羊9只,胸腔见有黄色积液,暴露于空气后其中的纤维蛋白易凝固;肺部损害的多发生于左侧,有1只病羊见两侧有纤维素性肺炎。急性死亡羊多见有纤维蛋白性肺炎,病变突出肺面,呈红色至灰色,切面呈特殊的大理石状变化。肺小叶界限明显,其它肺叶有些红肿,纵隔淋巴结,支气管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并有血点,心包积液,肠系膜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肿大,气管内有大量泡沫状液体,胆囊充盈。

4 实验室诊断

4.1 涂片镜检 无菌取病山羊的肺、胸腔液、纵膈淋巴结分别涂片,经姬姆萨染色后镜检,可见有球状、环状、杆状、梨形、螺旋形丝状杆菌。

4.2 分离培养 无菌取病山羊的肺剪成小块,接种于含山羊血清的山羊肉培养基[3],置于37℃的培养箱中培养4 d后见煎荷包蛋状的菌落。用接种针挑取少量菌体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有分支的丝状体。

4.3 血清学检测 以山羊支原体丝状亚种标准菌株PG3为抗原,用微量间接血凝试验法(MIHA)[4]检测100头发病山羊血清,结果有93份血清呈阳性反应。

4.4 药敏实验 将分离培养24 h的培养液摇匀,取0.25 mL均匀涂于平板上,再分别用沾有不同药液的滤纸片贴附于平板表面,于37℃的培养箱中培养48 h,其抑菌情况见表1。结果显示该菌对新砷钒钠明、氟苯尼考、卡那霉素、恩诺沙星药物高敏,对土霉素、磺胺嘧啶中敏,对青、链霉素不敏感。

表1 滤纸片抑菌圈宽度mm

5 预防与治疗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的观察、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定该羊场发生的是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

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苗进行皮下分点免疫注射,全羊群采取紧急接种的办法进行病情控制,成羊5 mL/只,6月龄以下羔羊3 mL/只。并将未发病羊只赶到经消毒处理过的羊舍隔离。

对发病山羊加强消毒和饲养管理,并分组进行治疗(见表2)。

表2 分组治疗用药情况

经过5~7 d的治疗后,3组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其疗效第Ⅱ组比第Ⅲ组要好,第Ⅰ组的病情恢复较慢。

6 小结与讨论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往往发生于集中放牧且有外地引进的山羊羊群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于寒冷、潮湿的季节多发,群体内不论品种、年龄、性别均会感染,成年羊发病率高于幼羊,怀孕母羊发病后死亡率高于其它羊只[4-5],但该羊场出现青年羊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成年羊,可能是因营养不足导致小羊本身抵抗力差的原因而引起。

由于引起山羊支原体性肺炎的病原复杂,所以给此病的病原学诊断造成较大的困难。邓光明等(1992)研制出的MIHA是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诊断羊肺炎支原体病的方法,H Holzel等探索出的PCR诊断方法,给该病的诊断提供了更准确的方法。

本场对发病山羊经实验室确诊后采取了综合措施进行防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病情得到了控制。另有报道(汪代华,2005),采取中药方法治疗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有较好的疗效,防制该病重点是要免疫接种以进行预防。不从疫区或其它地区引入病羊,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定期进行体内外驱虫,实行高床饲养,降低饲养密度,保持羊舍通风、干燥,做好冬季防寒工作,搞好环境卫生,适当补充精料增强羊的体质等是控制该病的关键,减少应激也是防制该病的重要措施。

[1]Laura Hermandez,Jose Lopez,Marcel,et al.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Capri associated with goat respiratory disease and high flock mortality[J],Can Vet J,2006(47):36-369.

[2]高鹏程,储岳锋,赵萍,等.山羊支原体性肺炎研究进展[J].甘肃畜牧兽医,2007,37(6):43-46.

[3]黄学康.山羊应激综合症继发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J].畜禽业,2005(03).

[4]路承平.兽医微生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70-371.

[5]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研究所.家畜传染病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6]邓光明,方畴鑫.类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断和防治的研究[J].中国兽医科技,1991(6):12-15.

猜你喜欢
羊场性肺炎胸膜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羊场疫病防控体系创建思路及分析
探究规模羊场疫病综合防制措施
团结的班子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