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饲不同生长阶段山羊小肠组织学观察

2010-01-30 01:33吴树清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隐窝绒毛结果显示

高 魁,姜 丹,赵 玮,杜 山,吴树清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呼和浩特 010018)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山羊绒及山羊副产品需求的增加,使得牧区山羊饲养量不断增加,导致有限的草场严重超载,造成草场沙化严重,沙尘暴肆虐。为了恢复自然生态,同时加快经济发展,顺应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实施的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工程,乌拉特中旗饲养山羊的方式由以往全年放牧的模式转为舍饲、半舍饲[1]。在舍饲条件下,由于饲草料及环境的改变,必将对山羊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鉴于此,本试验对舍饲条件下,不同生长阶段山羊的小肠进行了组织形态学研究,为舍饲山羊疾病的防治及更好地舍饲管理提供组织形态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及药品 半自动切片机(德国LEITZ公司),双目光学显微镜(OLYMPUSCX31),OPPO2008显微成像系统,常规手术器械,日本尼康400万像素数码照相机等。不同浓度酒精(50%、70%、85%、95%、100%),4%的多聚甲醛,二甲苯,软蜡(46~48℃),硬蜡(54~56℃),苏木素,伊红。

1.2 动物及分组 试验动物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自然放牧6个月的山羊,在试验过程中随机选取60只放牧山羊并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舍饲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其中1组为对照组,继续放牧12个月。

1.3 方法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和HE染色方法[2]。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statistics 17.0 one-way-ANOVA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回肠

2.1.1 回肠固有膜变化 表1表明,舍饲各阶段回肠固有膜厚度依次与放牧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

2.1.2 绒毛高度变化 表1结果显示:舍饲4个阶段与放牧组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舍饲3个月与舍饲6个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与舍饲9个月和12个月比较,差异显著(P<0.05);舍饲6个月与舍饲9个月、12个月比较,也差异显著(P<0.05);舍饲9个月与舍饲12个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2.1.3 隐窝深度变化 表1表明:舍饲各阶段与放牧组相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舍饲3个月与舍饲6个月、9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舍饲6个月与舍饲9个月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舍饲12个月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舍饲9个月与舍饲12个月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2.1.4 内环行肌变化 表1结果显示:舍饲组各阶段与放牧组相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舍饲3个月与舍饲6个月、9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

2.1.5 外纵行肌变化 统计结果显示(见表1):舍饲各阶段与放牧组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舍饲3个月与舍饲6个月、9个月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与舍饲12个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舍饲6个月与舍饲 9个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与舍饲12个月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舍饲9个月与舍饲12个月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表1 回肠固有膜厚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内环行肌厚度、外纵行肌厚度 μ m

2.2 空肠

2.2.1 固有膜变化 表2结果显示:舍饲组各阶段与放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舍饲3个月与舍饲6个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与舍饲9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舍饲 6个月与舍饲9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舍饲9个月与舍饲12个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2.2.2 绒毛高度变化 表2结果显示:舍饲各组与放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舍饲3个月与舍饲6个月、9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舍饲6个月与舍饲9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显著(P<0.05);舍饲9个月与舍饲12个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2.2.3 隐窝深度变化 统计结果显示(见表2):舍饲组各阶段与放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舍饲3个月与舍饲6个月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舍饲9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舍饲6个月与 9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舍饲9个月与舍饲12个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2.2.4 内环行肌变化 表2表明:舍饲组各阶段与放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舍饲3个月与舍饲6个月、9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舍饲6个月与舍饲9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舍饲9个月与舍饲12个月比较,差异也不显著(P>0.05)。

2.2.5 外纵行肌变化 表2结果显示:舍饲组各阶段与放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舍饲3个月与舍饲6个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与舍饲9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舍饲6个月与舍饲9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也显著(P<0.05);舍饲9个月与舍饲 12个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表2 空肠固有膜厚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内环行肌厚度、外纵行肌厚度 μ m

2.3 十二指肠

2.3.1 固有膜变化 由表3表明:舍饲各组与放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舍饲3个月与舍饲6个月、9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舍饲6个月与舍饲9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舍饲9个月与舍饲12个月比较,差异也不显著(P>0.05)。

2.3.2 绒毛高度变化 表3结果显示:舍饲各组与放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舍饲3个月与舍饲6个月、9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舍饲6个月与舍饲9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显著(P<0.05);舍饲9个月与舍饲12个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2.3.3 隐窝深度变化 表3结果显示:舍饲各组与放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舍饲3个月与舍饲6个月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舍饲9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舍饲6个月与舍饲9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舍饲9个月与舍饲12个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2.3.4 内环行肌变化 表3表明:舍饲各组与放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舍饲3个月与舍饲6个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与舍饲9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舍饲6个月与舍饲9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舍饲9个月与舍饲12个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2.3.5 外纵行肌变化 表3结果显示:舍饲各组与放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舍饲3个月与舍饲6个月、9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显著(P<0.05);舍饲6个月与舍饲9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舍饲9个月与舍饲12个月比较,差异也不显著(P>0.05)。

表3 十二指肠固有膜厚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内环行肌厚度、外纵行肌厚度 μ m

3 讨论

3.1 固有膜变化 固有膜分布于肠腺之间以及构成绒毛的中轴,由富含网状纤维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经等。本试验显示固有膜厚度舍饲组均大于放牧组,舍饲组内固有膜厚度的变化差异不显著[3]。舍饲组固有膜的增厚,与饲养环境、饲料的改变等有关,确切原因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3.2 小肠绒毛高度变化 小肠是动物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消化道的功能与动物的生长状态密切相关[4]。小肠绒毛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转运的主要部位,动物出生后,为了尽可能扩大吸收面积,提供充足的生长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小肠绒毛迅速地增长、增宽[5],但并不是无限制的增长,到一定时间后趋于平缓甚至降低,经过一定的时间又将逐渐恢复。小肠绒毛越长,小肠单位长度内绒毛上皮的表面积就越大,消化吸收的能力也就越强,故绒毛增长有利于羊只的生长。本试验显示小肠绒毛高度舍饲组均高于放牧组,且舍饲组内绒毛高度随舍饲月龄增加而降低。这与武翠(2007)研究结果相符合。绒毛高度与细胞数量呈显著相关,只有成熟的绒毛上皮细胞才具有养分吸收功能[6]。所以,合理的舍饲可以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饲料的利用率,进而提高生产性能。

3.3 隐窝深度变化 隐窝深度反映了细胞的生成率,隐窝变浅,使肠上皮细胞成熟率上升,细胞的分泌能力增强,消化液分泌增多,而使化学消化功能增强;同时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生长加快,对肠道损伤的修复作用增强并且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对动物生产性能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7]。本试验显示,隐窝深度舍饲组均小于放牧组,且舍饲组内隐窝深度随舍饲月龄的延长而变浅。这与Hampson(1986)报道的隐窝深度的增加表明绒毛上皮成熟细胞减少相一致[8]。

3.4 内环行肌厚度和外纵行肌厚度变化 本试验显示内环行肌、外纵行肌厚度舍饲组各阶段均小于放牧组,是因为放牧羊采食天然牧草的种类较多,而天然牧草中除粗纤维含量高外,还含有一定量的木质素,致使放牧羊的采食量增加,这些物质需要在瘤胃中发酵、分解后,在瓣胃的瓣叶中进行揉捏、研磨和筛滤,并通过小肠肌层的强烈收缩和舒张完成向后段消化道的推进过程。而舍饲羊所喂饲料较放牧的单一,粗饲料相对较少,增加了一定量的精料,使得羊短时间内适应不了饲料的改变,从而使得采食量有所下降,致使小肠的蠕动减慢而使肌层变薄。另小肠肌层的厚度与早期饲喂粗饲料的量有关。同时,放牧羊运动量较大,胃肠消化代谢水平相对较高,也可能为诱因之一。

[1]春香.1.5岁阿尔巴斯绒山羊在不同饲养条件下瘤胃与网胃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6.

[2]王满贵,宋志宙.HE染色切片的技术操作规范[J].大同医学专科学院学报,2004(2):21,25.

[3]顾宪红,张宏福,佘锐萍,等.断奶日龄对仔猪肠黏膜形态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01,32(4):306-313.

[4]Xu R J,Mello r D J,Birtles M J,et al.Effects of oral IGF-Ⅰor IGF-Ⅱon digestive organ g rowth in newborn piglets[J].Biol Neonate,1994,66(5):280-287.

[5]李雅军,王金良.脂联素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26(11):809-811.

[6]武翠.阿尔卑斯绒山羊在不同饲养条件下小肠形态变化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

[7]Lindvall H,Nevsten P,Strom K,et al.A novel hormone-sensitive lipase isoform expressed in pancreatic beta-cells[J].J Biol Chem,2004,279(5):3828-3836.

[8]Hampson D J,Hinton M,Kidder D E.Coliform numbers in the stomach and small intestine of healthy pig s following weaning at three weeks of age[J].J Comp Path,1985,95:353-362.

猜你喜欢
隐窝绒毛结果显示
肌动蛋白染色协助分析肠上皮增殖和分化的相对定量研究
猫笔
吹绒毛
经关节突全内镜侧隐窝减压的临床应用
绒毛栗色鼠尾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最严象牙禁售令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腰椎间盘摘除术联合侧隐窝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疗效分析
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绒毛和隐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