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种子信息体系 提高种子管理水平

2010-02-09 11:03周治华
种子科技 2010年8期
关键词:种业种子体系

周治华

(潜江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湖北潜江 433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虽然繁荣了种子市场,但是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种子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种子标签上必须标注的十多项指标决定了种子的价值,而这十多项指标没有一个健全的查询平台。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农民对种子信息的缺失,通过各种手段对农民进行欺骗。假冒品种名称、产地、检疫证明编号、种子生产及经营许可证编号或者进口审批文号等,从中牟取暴利。建立健全种子信息体系,是种子产业发展壮大的强大技术支撑,也是农业大网络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尤其是种子管理部门的职责,既可保护合法企业和合法品种持有者的利益,又可有效地控制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

1 种子信息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1 种子信息体系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主要不是依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而主要是依靠知识资本、智力资源和信息。谁拥有先进的科技,谁就会优先发展。谁拥有信息,谁就能争取主动。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上的基础性作用。无论是政府的宏观调控还是市场配置资源,都是以信息为基础,市场决策都离不开信息。

1.2 种子信息体系建设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客观要求。跨国公司的迅速增加和规模扩大,世界贸易的迅速增长,多边经贸合作的迅速拓宽,标志着世界经济逐渐联为一体,国际分工与国际合作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种业国际化是我国种业新的发展趋势,加入WTO后,种子行业要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积极参与种子国际贸易。因此,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在种子信息上有新突破。

1.3 种子信息体系建设是种子市场管理的需求

《种子法》的实施,加入WTO,打破了中国种子产业的旧格局。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调整职能、业务模式,加强自身在种子行业的地位;如何进一步搞好种子管理工作,促进种子行业发展,进而建设新形势下种子管理体系,成为摆在种子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问题。进入市场的每一粒种子都是一个信息体系的结晶,信息的真伪直接关系到品种选育者、种子生产者、种子经营者和种子使用者的利益。因此,种子管理者必须全面了解种子信息,了解每粒种子的真实性和来源。只有全面了解种子信息,才能及时打击查处假冒伪劣行为,保障优良品种的有序供应。信息技术的引入、应用可使种子管理部门改进管理模式,拓展业务范围,强化管理职能,有效地控制在管理职能上的缺位、越位、错位现象,掌握、控制整个行业的运转,以信息流带动种业商品流和物流。

1.4 种子信息体系建设是种业发展的需要

种业发展目标就是优化种子资源配置,获得最佳效益。种子企业要发展,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革内部机制,加速转制,重组内在要素,加强横向联合,组成大集团,促进大发展。改制与发展都离不开信息的支撑,离不开种子的信息化。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信息经济,种子行业发展正逐步实现产业化,种业信息化能有效地促进种子产业化建设。

一是改善种子行业决策水平,提高抵御风险能力。通过遍及全球的信息网络,选用种子的农民和种子生产、经营者可以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政策信息,按照市场需求农民选择效益好的品种种植,经营者更好地规划种子的生产和经营。

二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种业信息化使信息和知识作为新的资源要素融入农业生产。信息化引导种植结构调整,改变农户传统生产模式,从而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能力。

三是提高种子市场流通效率。畅通的种业信息帮助实现种子产销对路,市场供需平衡,促进种子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降低种子交易成本,促进种子的商品流通。

2 种子信息体系建设的措施

2.1 创新种子信息体系

种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关联性,种子信息的内容不是单一的,独立的,而是复合的,多元的。具体表现为:种子资源信息、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和政策信息相结合;种子产前信息、产中信息和产后信息相结合;种子信息与非种子信息相结合;国内信息与国际信息相结合。以省级种子管理机构为中心,辐射市、县两级种子管理机构以及种子经营单位、种子科研单位,建设覆盖面很广的种子信息网络,确保信息的收集、传输储存和加工实现计算机网络化。通过充分开发种子信息资源,加强信息采编、处理、发布的规范管理,切实为种子企业、农民群众真实、准确、及时地提供指导性的政策、法规、市场、技术、品种、价格等综合信息服务,以信息化带动种子产业发展。

2.2 创新种子信息投入机制

建立健全种子信息体系,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尤其是种子管理部门的职责。地方政府要把种子信息体系建设纳入财政预算。种子管理部门要把种子信息体系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实行专款专用。信息是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的产业,基础设施投资巨大,要有一定的投资规模。信息投入要走多渠道筹资、多元化投入之路,广纳资金,增加信息投入。坚持以政府投资为主体,自筹资金为补充,财政投入与企业投资相结合,国家投入与地方投入相配套,千方百计地吸纳相关资本向种子信息方面倾斜,促进种子信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2.3 创新种子信息管理

各级管理部门要安排专人负责种子信息网站的更新和维护。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种子信息自身发展规律要求的种子信息运行机制,增强种子信息发展活力。逐步建立健全种子信息服务网络和种子信息市场,规范信息服务方式,正确处理责权利的关系。逐步建立健全种子信息发布制度,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发布。逐步建立健全种子信息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法管理信息。大力普及计算机在种子信息工作中的应用,积极发展网络信息,建立健全种子企业信息、品种信息、市场管理信息查询网站,提高信息的共享度。

2.4 创新种子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是种子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一是为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提供信息支撑,加快信息从机关走向社会,从宏观领域向微观领域延伸,促进种子信息服务向社会化转变;二是利用“种业信息网”和“种子语音专家系统”两个信息服务平台,为种子管理者、生产经营者和广大农民提供种业发展、政策法规、专业技术、品种审定、行政许可、种子商务等涉及种子管理的各方面信息和数据资料;三是开发种子管理网上办公系统,建立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和服务的网络平台,向用户提供直接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猜你喜欢
种业种子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