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县特色水果产业现状、措施及素质提升探讨

2010-02-09 23:15潘阳林王春燕王度军李红英刘春生
中国果业信息 2010年7期
关键词:黄金梨宣恩县柑桔

潘阳林 王春燕 王度军 李红英 刘春生

“十五”以来,湖北省宣恩县在特色水果发展上始终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理念,着力建设“宣南百里贡水白柚经济走廊”和“宣北百里黄金梨产业带”,倾力打造“全国知名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县”。经过10年努力,宣恩县水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呈现出面积、产量、产值大幅增加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的可喜局面,优质果率从2005年的不到40%提高到2009年的76%,成为区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一、产业发展现状与主要特点

面积稳步增长,产量和产值大幅提高 2009年,宣恩县水果种植面积达7333.33 hm2,其中,贡水白柚4800 hm2,“宣恩早”蜜柑及椪柑1866.67 hm2,黄金梨666.67 hm2;水果总产量 6.16 万 t,其中,宽皮柑桔4.5万t,贡水白柚1.5万 t,黄金梨 0.16万 t;水果总产值1.13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水果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位居湖北省第16位、第13位和第12位,位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1位。与2008年相比,面积增加了1000 hm2,增幅达16%;产量增长 1.78万t,增幅达 40%;新增产值3832万元,增幅达51%。

板块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经过几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以李家河乡、高罗乡和沙道沟镇为核心的“宣南百里贡水白柚经济走廊”,种植面积达到4800 hm2;以椒园镇、晓关乡为核心,沿椒石省道(湖北宣恩椒园—重庆石柱)的“宣北百里黄金梨产业带”,种植面积666.67 hm2。宣恩特色水果产业已成为长江流域优质柑桔产业带和武陵山区优质砂梨生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9年底,全县已形成35个柑桔(含白柚)专业村,5个黄金梨专业村。

科技水平和果品质量有很大提高 一是地方良种选育及引种工作成果显著。由宣恩县自主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地方特色的“贡水白柚”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评比大奖,是湖北省四大“特色果品”之一,2007年4月通过省级品种审定,成为省级地方良种,累计推广面积达2万hm2;“宣恩早”蜜柑是湖北省优质扁果型宽皮柑桔主推品种,全省推广种植面积达3.33万hm2。同时,宣恩县引进的黄金梨品质表现在湖北省名列前茅,种植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二是水果标准制订和贯彻工作成绩突出。2003年、2005年宣恩县分别制订了 《无公害食品 贡水白柚》、《无公害食品 贡水白柚生产技术规程》和《绿色食品 黄金梨》、《绿色食品 黄金梨生产技术规程》等省级标准,是湖北省农业部门制订省级地方标准最早、数量最多的县市之一,宣恩黄金梨、贡水白柚标准化生产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三是绿色、有机水果生产有起色。宣恩县现有近533.33 hm2黄金梨通过欧盟有机食品认证,是全省唯一通过ECOCERT有机食品认证的水果基地;有1333.33 hm2贡水白柚通过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四是水果高品质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成功示范。近几年来,宣恩县大力推广垄厢稀植栽培技术、生态循环模式技术、节本增效培管技术、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控技术、控水增糖设施技术、花果控管提质技术等六大标准果园核心技术,全力实施“家中一口池、空中一盏灯、园中一块板、树上一袋虫、地面一张膜”的“五个一”示范技术,全县先后涌现了一批黄金梨每667 m2产值过8000元,贡水白柚每667 m2产值过6000元的典型示范户,果农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示范效益明显。五是产学研体系逐步形成。宣恩水果产业发展引起主管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来,宣恩县水果生产得到农业部、湖北省农业厅、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茶研究所等多方支持,宣恩县被农业部列入全国柑桔优势产业带,贡水白柚、黄金梨被列入全国300个标准果园创建活动中。华中农业大学与宣恩县共同实施贡水白柚“111”计划科技服务项目。同时,全国砂梨试验站于2009年3月在宣恩县组建试验站。

二、促进产业发展十大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检查督办为加快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宣恩县政府成立了特色水果产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负责水果产业建设及管理工作。同时,县乡两级政府把水果产业发展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实行综合考评,各级工作专班定期开会,汇报发展动态,探讨存在的问题,安排下段工作;领导小组经常性检查督办,解决产业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分工合作,形成了水果产业发展的合力。

注重良种推广,扩大基地规模宣恩重点推广的水果主栽品种有3个,分别是宣恩自主选育的省级地方良种“贡水白柚”和“宣恩早”蜜柑,以及从韩国引进的高档精品果“黄金梨”。2008年4月,李克强副总理视察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黄金梨基地,对宣恩县特色水果基地建设给予肯定。近几年,宣恩县特色水果基地建设呈快速扩张态势,每年新建标准化基地面积达1000 hm2。

突出标准化生产,强化基地管理 在基地管理上,宣恩县以宣传贯彻4个省级地方标准为核心,重点推广六大标准果园核心技术,努力提升宣恩县水果标准化生产水平。

以容器育苗为突破口,提高育苗及建园质量 要加快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从源头抓起,从苗木抓起,改变过去露地育苗、小苗上山进田,实行容器育苗,培育大苗、壮苗,这样的果苗栽后长势旺、挂果早、见效快。2009年,宣恩县在高罗乡埃山村建立了3.33 hm2容器育苗示范基地,当年出圃贡水白柚优质容器苗25万余株用于基地建园,效果十分明显。

以标准果园建设和示范样板为手段,加快新技术推广 2009年,农业部组织开展标准果园创建活动,宣恩贡水白柚和黄金梨被列入其中。宣恩县以此为契机,大力加强特色水果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宣恩标准果园在基础设施建设,沼液、沼渣生态循环利用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均处于全省先进水平。2009年,标准果园果品质量大幅提升,商品果率达96%以上,优质果率达85%以上。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及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宣恩县狠抓李家河乡青龙嘴柑桔生产样板、高罗乡埃山千亩贡水白柚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沙道沟镇栏杆坪白柚示范基地、珠山镇卸甲坝日本甜柿样板基地、椒园镇黄坪黄金梨有机出口基地等五大示范样板,重点推广六大标准化生产核心技术,以示范样板带动基地管理,充分发挥示范样板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拓展水果销售市场 宣恩县通过制订优惠政策,构建和谐环境,给予项目及资金支持,提供优质服务等措施,加大对现有水果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龙头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农户带动能力。引导龙头企业顺应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主攻水果商品化处理和精深加工,创立名牌产品。大力培育专业营销队伍,不断拓展宣恩特色水果销售市场。2008年以来,中央及地方财政共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湖北清江松乐农产品有限公司、湖北楚林白柚开发公司等龙头企业建设,建成了年处理柑桔鲜果2万t的商品化处理厂、库容达5000 t的气调保鲜库以及1万t果汁、果醋生产线。公司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建成了贡水白柚基地333.33 hm2、黄金梨基地533.33 hm2。2008年,清江松乐农产品有限公司已成为湖北省 “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春雨果业公司、楚林白柚公司成为恩施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9年,以上企业共销售白柚、黄金梨鲜果4.3万t,实现产值0.82亿元,提供税收500多万元。

组建水果专业合作社,推动水果产业良性发展 紧紧依托龙头企业、农业部门、专业村、大户组建黄金梨合作社、贡水白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组织,增强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把龙头企业、果农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他们真正成为利益共同体,走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健康之路。截至2009年底,宣恩县共成立水果专业合作组织19个,其中:柑桔专业合作社14个,黄金梨专业合作社5个。这些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了病虫害机防队、果树修剪服务队,在病虫害联防联治、技术培训、果品销售等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09年水果专业合作社共组织销售黄金梨500 t、贡水白柚2000 t、早熟蜜柑3000 t,为果农增收200多万元。

加大品牌建设,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宣恩早”蜜柑是宣恩自主选育的早熟温州蜜柑品种,曾荣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及历届湖北省“优质水果”称号;“贡水白柚”也是宣恩自主选育的省级地方良种,1998年、2001年参加全国柚类协作会鉴评均荣获 “金杯”奖,2000年参加湖北省优质水果鉴评,被评为湖北四大“特色果品”;引种的日韩优质梨“黄金梨”荣获2003年湖北省“优质梨”称号,这三大水果主栽品种都具有打造优势品牌的潜力,加之宣恩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生产有机果品创造了有利条件,充分利用这些品种资源及环境优势,打好“绿色、有机、富硒”品牌,把“贡水”牌水果做成名副其实的湖北省“名牌产品”乃至全国“知名品牌”,从而带动宣恩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宣恩县生产的“贡水”牌贡水白柚2005年、2009年两届荣获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全县已有1333.33 hm2贡水白柚通过绿色食品认证、533.33 hm2黄金梨通过欧盟有机食品认证。

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特色水果产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通过抢抓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宣恩县充分发挥计划、财政、扶贫开发、农业、林业、水利、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部门的优势,整合部门力量,加大投入,通过加大财政倾斜、金融支持、项目扶持等措施,促进了特色水果基地建设及管理,2009年共投入资金1600万元,用于特色水果产业建设。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特色产品市场影响力 一是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对外宣传宣恩水果产业发展成就以及特色果品。二是在周边城市举办推介会。2008年在恩施市举办“贡水白柚”推介会取得良好效果,“贡水白柚”被恩施市民熟知,并受到广泛好评。三是举办果品鉴评会等活动。2009年举办的“首届贡水白柚鉴评及产销对接会”取得圆满成功,各乡镇种植大户、水果企业、专业合作社踊跃参评参展,吸引了来自武汉、恩施等地的省内多名客商,现场签订了大批贡水白柚订单。多形式的宣传活动对打开市场、建立营销网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提升宣恩特色水果产业综合素质对策

发挥优势,走质量效益型水果产业发展之路 宣恩县森林覆盖率达70%,无工业“三废”污染,生态环境良好;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省级地方良种 “贡水白柚”和“宣恩早”蜜柑,以及成功引进的高档精品水果 “黄金梨”;加之沪蓉(上海—成都)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宜(昌)万(州)铁路 2010年即将投入运营,交通瓶颈问题彻底解决,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理念,坚持走质量效益型之路是宣恩水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是高标准新建水果板块基地。根据自治州建州30周年水果发展规划,至2013年宣恩县水果总面积将达到1万hm2,其中,“宣恩早”蜜柑2000 hm2,贡水白柚7333.33 hm2,黄金梨 666.67 hm2,产量18.5万t,创产值3亿元。二是加大标准果园建设力度。到2013年全县建成精品果园5333.33 hm2,要求每 667 m2平均产量达到2500 kg,平均产值达到5000元。重点推广六大标准果园核心技术。三是加大柑桔大实蝇等危险性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力度。近年来,柑桔大实蝇、红黄蜘蛛、柑桔粉虱、梨黑星病、轮纹病有为害加重的趋势,今后应利用生物、物理等防治方法,加大主要病虫害防治工作力度,争取到2013年,全县80%以上的果园通过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认证,绿色食品、有机果品产量占总产量的90%以上,基本建成“全国知名有机农产品基地县”。四是强力推进“精品果工程”。“十二五”期间要将种植的龟井和兴津等普通温州蜜柑与普通椪柑等果形高庄、果顶明显凸起的133.33 hm2柑桔园及1333.33 hm2衰老“宣恩早”蜜柑园全部高换,改造成优质的扁圆型的“宣恩早”蜜柑,做好宽皮柑桔“扁”字文章。加大贡水白柚提纯复壮、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等工作力度,做好“正”字文章。大力推广黄金梨开心形树形,强力推进疏花疏果、定位结果、果实套袋等关键技术,做好“圆”字文章,从而提高宣恩县水果的优质果率、精品果率,增加水果产值。

加大投入,确保水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工作力度。财政、农业、扶贫开发等相关部门要根据国家农业产业相关政策及投资方向,积极加大水果项目争取力度,并对项目资金实行捆绑使用,确保项目资金投入到关键环节、关键技术上。二是建立健全水果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启动水果良种苗木补贴,确保苗木质量。全县确立2~3个水果苗木繁殖业主,逐步形成种质资源圃、母本园、采穗圃、苗圃配套的良种繁育体系。对通过认定的业主繁育的容器苗木启动良种苗木补贴,补贴标准为容器苗2元/株。通过2~3年的努力,使全县新建果园容器苗使用率达80%以上,大幅提高建园苗木成活率、成园率,使种植户提早受益。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实行果树种苗“四证一签”制度。三是实行套袋补贴制度。2009年宣恩黄金梨实行全套袋栽培,贡水白柚套袋全面展开,贡水白柚、黄金梨内质外观大为改善,市场供不应求。因此,实行白柚、黄金梨套袋补贴制度势在必行,白柚每只补贴0.05元,黄金梨每只补贴0.02元,连续补贴两年,进而促进套袋技术的全面普及。四是加大技术培训投入力度。每年从财政预算解决水果关键技术攻关及培训费10万元,主要用于重点技术攻关及果农、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注重品牌,提升水果产业化水平 一是继续加强龙头企业培植力度。加大现有几家水果鲜销型龙头企业的培植,让企业由鲜销型转变成鲜销经营型及水果深加工营销型。目前,湖北松乐农产品有限公司1万t果汁、果醋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工作进展顺利,计划2010年投入生产运营。该生产线设计每小时加工宽皮柑桔、白柚、黄金梨残次果15 t,生产果汁、果醋饮料成品180 t,可有效提高水果产品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加大水果品牌培植力度。品牌农业已成为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业收入的重要途径。目前宣恩县虽然已经推出了“贡水”牌柑桔、“松乐”牌黄金梨等注册商标,“贡水白柚”已获得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但由于没有规模以上企业作为坚强后盾,品牌打造和宣传工作没有及时展开,其市场效应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品牌知名度不高。因此,应着力打造生态牌、有机牌,整合水果品牌,统一包装对外销售。同时,加大对水果品牌的宣传、推介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现代传媒的影响,提高宣恩水果品牌的知名度,拓展市场。

加强服务,狠抓技术培训 一是成立宣恩县特色水果专家组,实行水果技术专家负责制,加大水果产业规划及关键技术攻关和技术培训工作力度。二是健全县、乡水果技术服务网络,完善以钱养事机制。对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业务职能细化和目标考核量化,在水果生产重点乡镇专门从事水果技术推广及技术示范工作。三是加大水果专业合作社培植工作力度,促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果农的紧密联合。四是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力度,力争将水果标准化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

猜你喜欢
黄金梨宣恩县柑桔
采收期对黄金梨果心褐变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柑桔树青苔病的发生与防治
柑桔园冬季管理技术
柑桔砂皮病研究进展
黄金梨结果部位外移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郏县下叶村:种下黄金梨 铺就致富路
宣恩县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心为民 尽职尽责——记湖北恩施州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党支部书记姚元翔二三事
郑代表的“诚信茶经”——记湖北省人大代表尧恩施州宣恩县伍家台村党支部书记郑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