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麒麟区梨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

2010-02-09 23:15范正全
中国果业信息 2010年7期
关键词:麒麟区梨果梨树

范正全 柏 斌

一、生产现状

麒麟区位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市中部,是曲靖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省会昆明136 km,总面积1552.83 km2,辖 11 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海拔1850~2579 m,属亚热带和暖温带混合型气候,春暖风大干旱,秋季凉爽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4.5℃,最热月平均气温19.9℃,最冷月平均气温7.1℃,极端高温32.2℃,无霜期240天,年日照2008小时,≥10℃年有效积温3968℃。南盘江纵贯南北,水资源丰富。交通方便快捷,俗有“滇之锁钥”之称,有昆(明)曲(靖)、曲(靖)陆(良)、曲(靖)胜(境关)3 条高等级公路,贵(阳)昆(明)铁路贯穿南北。

麒麟区春季回温快,同一品种梨比北方如山东等地提早25天左右成熟,早熟优势明显。麒麟区梨树生产有一个明显的快速发展期。2004年以前,全区梨栽培面积820 hm2,在科技部门引种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部分果农通过种植梨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入,发展梨果生产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认可,也深受广大群众欢迎。2004—2005年,全区又新植梨树800 hm2,品种主要有黄金梨、大果水晶、中梨1号、黄花、丰水、满天红和美人酥等,分布在越州、三宝、西城和珠街等乡(镇、街道)。经过几年的管理,目前这些梨树都已进入盛果期。截至2008年9月,全区梨树面积达1637.67 hm2,占全区水果面积的50.4%;2009年梨果产量1.56万t,总产值2730万元,平均每667 m2产量 635 kg, 产值 1100元。全区成立梨树种植合作社和水果专业协会8家,取得无公害食品产地、产品认证3个,注册产品商标“麒麟仙子”和“翠峰山”。

二、存在问题

一是果园立地条件差。受传统观念和“果树上山不争粮田”意识的影响,原来的果园大多数都建在坡地或半坡地,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水利化程度低,难以满足优质梨生产需要。果农在肥、水等生产资料方面投入成本相应增加,市场竞争力降低。

二是品种退化,不适应市场需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种植面积的逐步增加,原来受物资匮乏限制表现比较好的品种,由于品质缺陷,不耐贮运,近年产量过剩、外销困难现象愈发突出,并形成了果贱伤农、果农弃管的恶性循环。如越州镇阿土寨在1998年发展了33.33 hm2黄花梨,该品种丰产性强,鲜食口感好,但不耐贮运,2001年产地销售价格还达2~3元/kg,到2006年开始下降到1~2元/kg,到2008年已降到0.60~0.80元/kg,有的甚至仅卖0.40元/kg或烂在地里无人采摘,每667 m2收益由开始的6000~7000元下降到1000元左右,远低于当地的烤烟收入。

三是管理粗放,科技意识不强,优质品种结不出优质果。重栽轻管、只栽不管现象突出,科技措施落实不到位,树形紊乱,部分果园杂草丛生,任其自然生长,所结果实病虫斑点多,小果多,显现不出优质品种的特性。

四是生产投入低,经济效益不显著。梨树是一年栽植多年受益的经济作物,短期内不会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需要不断的投入和科学的管理。部分果农对发展水果生产认识不足,抱着“有果收、无果丢”的思想,积极性低,在定植树苗时还能施肥浇水,而到了后期管理就减少对果园的投入,甚至不投入,长成了“生态林”,难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五是协会、合作组织带动力弱。随着水果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虽然各乡镇先后成立了水果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共计8家,但由于各协会、合作组织成立时间不长,在开展工作和发挥职能等方面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成熟的做法,存在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工作的现象,并且理事会成员大多数是乡村干部兼职,事务繁忙,无暇顾及协会、合作组织的工作,加之经费缺乏、工作开展力度小、市场营销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协会、合作组织的作用,会员在生产、销售方面仍是各自为政,甚至还出现相互拆台、相互压价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麒麟区水果产业的发展。

六是企业加工增值能力弱。麒麟区虽然有果品公司和冷库,但由于规模小,收购果品资金短缺,贮藏加工技术落后,水果加工仅局限在收购后装箱外运,产品附加值低,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不强。

三、发展对策

一是加大科技推广投入力度。近年来,麒麟区梨树面积迅速增加,但政府对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投入经费少,基本没有专项经费,虽然专业技术部门在果实套袋、低产果园改造、果园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由于没有资金进行示范,推广缓慢。因此,区委、政府应加大科技推广的投入,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和项目资金,加大科技推广投入力度,建设更多科技示范基地,让果农切实掌握梨树种植技术,生产出优质高效的果品,使梨产业真正成为麒麟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二是整合项目资金,改善基础条件。充分利用国家对“三农”工作的扶持政策,整合新农村建设、中低产田改造、水利建设和扶贫项目等,解决果园基础设施对提高单产的影响。在项目整合中,要注重两个关键:一是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规划,统筹安排;二是整合资金,形成集中投入格局。

三是加强低产果园改造力度,提高果农生产积极性。大力推行麒麟区无公害优质梨生产技术规程,以改造低产果园为突破口,重点推广高接换种 (把不适应市场需求、品质退化的品种如黄花梨改换成适应我区自然条件又有特色的满天红、美人酥红梨系列品种)、秋季扩穴施肥、拉枝整形、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等一系列关键适用技术,提高梨果单产,提高优质果率,增加果园经济效益,增强果农管理果园的信心和决心,从而推动全区梨果生产由传统数量粗放型向现代质量集约型转变。

四是大力扶持协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组织生产、销售、科学管理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部门要提高协会、合作组织在农业发展中重要地位的认识,积极争取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在资金和办公场地等方面对其给予大力支持,把协会和合作组织运作费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组织理事会成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知识水平,增强组织协调能力,使之成为外联市场的搭桥人,内联果农的贴心人。合作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强化管理,围绕梨树生产,开展一些产前、产中、产后技物配套工作,培育多种形式的中介组织,拓展工作范围,增强经济实力,更好地推进全区梨生产发展水平。引导果农树立市场经济意识、产品质量意识,真正成为市场经济参与主体。

五是实行精品名牌战略,提升梨生产发展水平。在激烈的商品竞争中,名牌效应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高档次果品参与市场竞争,同样也需要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很多水果都有其相应的品牌。尽快建立健全麒麟区优质梨生产标准,在各级组织部门的支持和广大生产企业的努力下,提高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逐步把越州镇水果协会注册的“麒麟仙子”和曲靖市天工农产品公司注册的“翠峰山”优质梨商标打造成为知名商标,形成品牌优势,提升麒麟区梨产业竞争力。

六是加强果品市场、信息平台和果实品质检测体系建设,促进梨果生产和贸易。多方筹措资金,充分整合全区水果批发市场、数字乡村、农业信息网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资源,积极创建果品快速流通平台,推进市场化进程。

猜你喜欢
麒麟区梨果梨树
计算机视觉算法的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梨果飘香富农家——山西省积极发展梨产业扫描
小气的梨树(下)
小气的梨树(上)
梨果业劳动力现状与生产新模式探讨
曲靖市总工会、麒麟区总工会:“两癌”筛查关爱环卫女职工
麒麟区总工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麒麟区总工会:深入联系点开展贫困户回访
小气的梨树
梨果采收后如何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