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可行性分析

2010-02-10 18:56王春峰王安娜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12期
关键词:降糖西医胰岛素

王春峰 王安娜 徐 丹

(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136200)

当前,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对于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侧重。中医十分重视机体内在因素的作用,“五脏柔弱者,善于病消瘅”,明确地指出了糖尿病的发生与禀赋不足有关,这与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的病因有共同之处。又如中医认为饮食不节,积热伤津,可致消渴。现代研究表明,饮食疗法可以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有利于β细胞功能的恢复,还可使肥胖者降低体重,增加胰岛素受体数目和敏感性。近些年来,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机理一是通过综合调节作用,补五脏,益精气,祛瘀血,标本同治,使体内的阴阳失调、气血紊乱、脏腑功能虚弱恢复正常;二是中药确有一定的降糖作用,目前已被证实有降糖作用的中药达70余种,成方30余首,中药降糖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胰高糖素的分泌;提高胰岛素受体结合力和数目,改善胰岛素受体后效应;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利用,延缓肠道葡萄糖的吸收。

1.中西医结合极大地丰富了糖尿病的治疗途径,显著地提高了疗效,改变了传统的治疗观念。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充分发挥了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如西药降糖效果好、起效快,而中药改善症状好、降糖作用持久,两者合用,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另外,中医的辨证与西医的一系列客观指标相结合,使辨病辨证相结合的科学性向前跨越了一步,对“施治”的指导也更加确切。

糖尿病发展到一定时期,可出现各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通常是不可逆的、进行性的发展,从而使患者生存质量下降,而目前重视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近年来,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发展较快,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而中医中药对防治糖尿病高黏血症及微循环障碍具有优势。中药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及蛋白非酶糖化抑制剂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糖尿病的辨病与辨证分型相结合,逐步形成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模式。

这种模式吸取了中西医学之长,把西医侧重病因和病理形态的诊断与中医侧重全身生理病理反映的诊断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医生对整个病情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既可使着眼于整体宏观的中医辨证进一步深入走向微观化、客观化和定量化,又可使侧重局部和微观的西医辨病走向整体化和综合化。在糖尿病的诊断方面,中西医的诊断标准是一致的。中医辨证突破了传统的三消辨证方法,充实了阴阳、脏腑、气血津液辨证内容,我们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对56例糖尿病辨证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三型。其中阴虚为三型之共性,贯穿于本病的始终,是导致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为糖尿病之本;热盛、湿浊、血瘀为糖尿病之标。上述辨证标准已被我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采纳,对于诊断规范化、指导新药研制及临床治疗均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针对中西医治疗糖尿病的着眼点不同,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研究方面提出许多新观点、新学说,丰富了中医糖尿病学的内容,不少学者对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中的“证”与某些客观指标的联系进行了研究,将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结合起来,探讨了中医学宏观上的“证”在微观上的物质基础,开展了“证”本质上的研究,如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的释放、胰岛素反调激素、肾上腺皮质髓质激素的代谢产物、清除自由基的损伤、改善胰岛素抵抗等的关系以及糖尿病瘀血证的研究等,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建立了“辨证客观化”、“诊断定量化”、“证候规范化”等与客观指标相关联的体系,使糖尿病诊断方面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入了较高的层次。

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国学者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模式做了有益的探索,对燥热较盛、血糖较高的初发病人,首先应用中西医的各种方法(饮食控制、运动、中药 、化学合成药或胰岛素)尽快控制血糖,等血糖控制满意后,将治疗重点转为预防和最大限度地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这种治疗模式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展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不但在临床上证明是可行的,从理论上也为现代的遗传学、免疫学、药理学、分子酶学、分子生物学所阐明。当前,在糖尿病研究领域重要的任务是选准突破口,最大限度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开展相应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发挥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的优势,减轻病人经济负担,造福广大糖尿病患者。

猜你喜欢
降糖西医胰岛素
黄连及其有效成分降糖作用的研究进展及量效关系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大叶榄仁叶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
HPLC法同时测定降糖甲片中9种成分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