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瘤膏治疗体表血管瘤112例

2010-02-10 18:56谢足仔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12期
关键词:涂药海绵状药膏

谢足仔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谢医师诊所,343009)

化瘤膏是笔者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探索实践,不断改进,最终研制而成的外用纯中药制剂。其药物成分有轻粉、三棱、生半夏等。药理基础是阻断肿瘤周围血液供应。此药外涂于瘤体表面,可以促使瘤体枯萎坏死形成痂皮,随后自然脱落而愈。自2006年以来,笔者采用化瘤膏治疗各类血管瘤186例,其中随访112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患者112例,包括男性34例,女性78例;年龄最小者1个月,最大者67岁;其中草莓状血管瘤59例,海绵状血管瘤27例,鲜红斑痣16例,混合型血管瘤7例,其他3例。面积最小者0.2cm×0.3cm,最大者6cm×13cm。发生于眼睑、耳郭、嘴唇、舌头、口腔黏膜、阴囊等特殊部位者13例。

治疗方法

用探针或棉签将化瘤膏直接涂抹在瘤体表面,涂药面积与瘤体面积等同或略大,当患者有麻辣感并且涂药部位周围出现潮红时,即将药膏揭去,整个过程1h左右(根据患者年龄和瘤体大小灵活掌握)。在药膏去除数小时后,患处将逐渐变黑变硬,形成人工痂皮,待其日后自行脱落即可,切忌强行剥离,整个疗程1个月左右。另外,如果瘤体面积过于巨大(超过10cm2者),则需分数次治疗,以免一次性药物吸收过多引起不良反应。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治愈:瘤体完全消失,外观达到或接近正常皮肤(黏膜)状态;好转:瘤体明显缩小或颜色淡化;无效:外观无明显改善或半年内瘤体复发。

结果:治愈 98例,占87.5%;好转10例,占8.9%;无效4例,占3.6%;总有效率96.4%。

典型病例

患者,女,5个月。出生后不久家人即发现其左侧脸颊部有一针头大小红点,开始以为是蚊子叮咬所致,未曾在意,不久便发展成黄豆大红色包块。父母抱其至市某医院皮肤科,诊断为“草莓状血管瘤”,建议去南昌做激光治疗。后经人介绍来本所就诊,血管瘤大小为1.5cm×2.5cm,笔者按病灶同等面积,在其瘤体表面涂抹化瘤膏,20min后即出现周围潮红现象,随即把药膏除去。回家后10天痂皮脱落,尚存0.5cm×1.0cm浅表创面,经过1周后创面自然长好,半年后随访,没有遗留疤痕或色素沉着。

体会

化瘤膏治疗血管瘤,除了用药期间涂药部位有麻辣感或轻微疼痛外,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没有医生及患者普遍担心的出血及溃烂等并发症,而且极少发生感染,其药理药效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其中以高出皮肤(黏膜)表面的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肉芽组织型血管瘤效果好,鲜红斑痣和向深部生长的海绵状血管瘤次之,巨大型或复杂性血管瘤建议慎用,以免出现意外。

在临床实践中,还观察到以下两种情况:①小儿血管瘤效果比成人好,可能跟小儿对药物更敏感,病情普遍较单纯有关。②颜面部恢复情况较其他部位更好,考虑与颜面部血运充足有关。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采用化瘤膏治疗体表血管瘤,具有见效快、痛苦小、容易操作、不易复发等优势,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涂药海绵状药膏
对比经结膜入路开眶术和内外联合开眶术摘除视神经内侧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不要动不动往宝宝脸上涂药膏
药膏要按不要涂
纵隔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比分析(附4例报告)
药膏要按不要涂
不要动不动往宝宝脸上涂药膏
扶他林软膏并非想用就用
浅谈藏医《四部医典》外涂药的开发价值
斑蝥酊治疗神经性皮炎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