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冠心病心得

2010-02-10 21:58邓勇
中外医疗 2010年21期
关键词:心阳心脉血脉

邓勇

(湖南省嘉禾县中医院 湖南郴州 424500)

冠心病在病因分析上强调痰浊和气滞对冠心病的诱发作用。在辨证上认为病变在心,但与肾、肝、脾、肺四脏功能密切相关。病变的根源在肾,代谢在脾,变动在肝,气本在肺,归宿在心。诊疗上采用心胃同治法,补肾固元法,注意调肝法,心肺同治。

1 冠心病诊疗特点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多数医家认为冠心病的病位在心。西医学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其原因是冠脉硬化狭窄或阻塞。本病病因归纳起来大致有:气血虚弱、心阳不振,寒邪乘心、血脉不通,忧思伤心、气血郁滞,痰浊积滞、脉道涩阻,久病入络、瘀血阻滞,饮食塞滞、积气上逆等。冠心病的病机属于“本虚标实”。“本虚”有心的气、血、阴、阳亏虚,也有肝、肾、脾、肺不足。肝、肾、脾、肺的不足,必须损伤及心,引起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才可导致心脉运行的改变;“标实”主要为瘀血、痰浊、寒凝、气滞等。

2 “痰浊”与冠心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多进膏粱厚味,嗜食油腻醇酒,损伤脾胃,运化失健,水液不归正化,变生痰浊。反之,痰浊既生,影响气机,病殃及血,致血行迟滞,瘀血内停。由此观之,或痰生水先,影响气机,病殃及血,血行瘀滞;或血瘀为先,变生痰浊,两者终致痰瘀交结,兼夹为患。痰瘀凝结,使病情错综,难以痊愈。但溯其根源,皆因于气虚,气虚不运则血脉瘀滞,痰浊内生。气虚为本,痰瘀为标。现代社会下本人认为过食肥甘和缺乏活动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原因。“久卧伤气,久坐伤身”,“动则谷气消,血脉流行,病不得生”。可见由于缺乏体力活动,则谷气不消,对血脉不利。劳倦伤脾,过逸伤气,脾虚生痰,阻滞脉络也是心与脉管发病的因素。

3 “气滞”与冠心病

心绞痛之特点是胸痛阵作,须臾多止,反复发作,此确符合气机郁滞特征。胸为气海,心肺所居,肝脉所注。肝司疏泄,调畅气机;脾(胃)居中焦,通上连下,清升浊降,故肝脾与气机之升降密切相关。情志失调,精神紧张可致气机郁滞,故为心绞痛之重要诱发因素。津液赖气以输布,气不布津则生痰;气为血帅,气不行血则成瘀。痰瘀又可互为其因,痰瘀阻滞,气机不畅,经脉痹阻,故胸痛发作。

4 冠心病虽然病变在心,但与肾、肝、脾、肺四脏功能密切相关

冠心病发作的直接原因是心脉瘀阻、不通则痛,但引起心脉瘀阻的原因却是多方面。气滞、痰浊、寒凝、热结、心脉挛急,或心脏气血阴阳亏虚等均可引起,临床以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交杂为患者较多。本病病位虽在心,却往往和其他脏腑功能低下或失调密切相关。总结起来不外乎其根源在肾,代谢在脾,变动在肝,气本在肺,归宿在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心胃同治法:临床上不少冠心病心绞痛每于餐后发作,或餐后规律性地发生各种心律失常。现代医学认为,饱餐后发生心肌缺血,反映病人的冠状动脉储备能力极差。患者往往在餐后20~30min出现心前区疼痛,伴胸脘恶心、纳呆等证。临床可以从调理脾胃入手,不仅改善临床症状,部分病例心电图心肌缺血的改变亦可随之好转。

(2)补肾固元法:心居上焦,属阳主火;肾居下焦,属阴主水,心火下潜以温肾阳,肾水上济以资心阴,共奏阴阳协调,水火相济之功。且肾中真火又名元阳,元阳温煦可助心阳,故肾病也常引起心痛证发作。若肾中元阳不足,则心阳失助亦随之而衰,心阳不振,心脉瘀滞,胸痛发作。治宜温肾扶阳,本人常用肾气丸、乌头赤石脂丸、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若肾精不足,心失水滋,致心火偏亢,耗伤阴血,心脉失荣,挛急而痛,治宜滋肾填精、除火安神,方用黄连阿胶汤、六味地黄丸、左归饮等加减。临证即使没有肾虚症状,亦可于方中加仙灵脾、菟丝子、枸杞子等温润之品,以补先天、化气血、运血脉。

(3)注意调肝法:肝主藏血、疏泄,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与人体气血息息相关。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气机失畅,气结则经脉运行不畅;若肝气郁结,日久化火,郁热伤阴,心失所养,脉道不充,血行艰涩;或肝气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湿浊内生,痰火融心,烁血为瘀,皆可致发心痛。临床患者多因情绪变化而诱发或加重除心前区疼痛,伴胸闷气短,善太息,胁痛等。胁痛随情绪变化而加重或变频,伴两胁不适者,临床上本人常以疏肝调气、活血化瘀治疗,以“疏其血气,令其调达”,选用疏肝解郁汤加减(柴胡、郁金、香默、金铃子、延胡索、青皮、红花、丹参、泽兰)治疗;瘀血明显者则予血府逐瘀汤或通窍活血汤以理气解郁、活血止痛;夹痰湿者常合用通阳宣痹之瓜蒌薤白半夏汤或温胆汤;兼有肝阴不足者,常予柔肝安神的酸枣仁汤或杞菊地黄汤合用;肝肾阴虚者,予一贯煎加减。

(4)心肺同治法:心肺同居胸中,肺主气而心主血,气血相贯,心肺相关。痰浊阻滞,郁闭肺气,胸中气机壅塞,胸阳痹阻,心血亦常瘀阻而致心痛阵作.治应肃肺化痰、调气行血,方如瓜蒌薤白半夏汤、苏子降气汤、厚朴麻黄汤、泻白散等据证加减。

总之,本人认为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应本着五脏皆有心痛,既要重视心脏本脏气血阴阳的病理改变,注意其本虚标实的发病特点,又应重视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对心绞痛发病的影响,伏其所主,审因施治,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1]王阶,何庆勇,邢雁伟,等.基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冠心病心绞痛的卫生经济学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1):17~21.

[2]邓铁涛.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701.

[3]吴荣,王阶.中医传承方法学浅议[J].中医杂志,2006,47(6):475.

猜你喜欢
心阳心脉血脉
毛巾
赓续红色血脉,再创安仁辉煌
血脉里的眷恋
心脉隆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血脉之恋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血脉
二参降香汤治疗心脉瘀阻型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及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前桃后杏终归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