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2010-02-10 21:58杨保栋
中外医疗 2010年21期
关键词:鞭毛螺旋杆菌菌体

杨保栋

(安徽临泉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安徽临泉 236400)

众所周知,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资料表明,胃癌的发病率占各类肿瘤的第一位。在胃癌中,95%的又为腺癌,这也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乃至名列人类所有恶性肿瘤之前茅,所以胃癌的相关研究是当前的热点之一。资料表明,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关系[1~2]。本文就从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杆菌在胃癌中的作用两方面作一综述。现述如下。

1 幽门螺杆菌(HP)

幽门螺旋杆菌[3],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为Hp。他最先由巴里·马歇尔(Barry J.Marshall)和罗宾·沃伦(J.Robin Warren)两位科学家发现,因此两人也因幽门螺旋杆菌获得了2005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资料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度介于2.5~4.0μm之间,宽介于0.5~1.0μm之间。革兰染色呈阴性。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除典型的形态外,有时可出现杆状或圆球状。在电子显微镜下见菌体的一端可伸出2~6条带鞘的鞭毛。在分裂时,两端均可见鞭毛。鞭毛长约为菌体1~1.5倍。粗约为30nm。鞭毛的顶端有时可见一球状物,实为鞘的延伸物。每一鞭毛根部均可见一个圆球状根基伸入菌体顶端细胞壁内侧。在其内侧尚有一电子密度降低区域。众所周知,鞭毛在运动中起到推进器的作用,在定居过程中却起到抛锚的作用。资料表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研究相当多[4],目前普遍认为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2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

在20世纪90年代,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将幽门螺杆菌列为人类胃癌的第一类致癌物,当时的主要依据为人群流行病学资料。近年来,科学家们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大量研究中提出了许多幽门螺杆菌致胃癌的可能性[5],机制如下:(1)细菌的代谢产物直接转化粘膜;(2)类同于病毒的致病机制,hp dna的某些片段转移入宿主细胞,引起转化;(3)幽门螺杆菌本身能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具有基因毒性作用。在上述的这些机制中,后者与大多数的文献是一致的。

3 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胃癌的发生、发展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有着不导寻常的关系,并且胃癌形成是多因素影响的多阶段共同发展的过程,各种致病因素、基因产物在不同阶段起着协同作用。暴露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可为胃癌的一级预防提供好的方法。目前多倾向认为,根除幽门螺杆菌对预防胃癌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文献资料未能证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逆转胃粘膜异型增生与肠化生等胃癌癌前病变,所以现阶段对胃癌的预防与治疗仍需要采取综合的方法。随着对幽门螺杆菌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对胃癌的预防与治疗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1]朱方丽,李舒.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08,6(21):43~44.

[2]Rupa Banerjee,C.Ramji,M.J.Mansard,et al.High Resolution Narrow Band Imaging (NBI)Can Identify Normal Gastric Mucosa and H. Pylori (HP)Associated Gastritis[J].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2007,65(5):AB178.

[3]Mario Milco D'Elios,Cesare Montecucco,Marina de Bernard. VacA and HP-NAP,Ying and Yang of Helicobacter pylori-associated gastric inflammation[J].Clinica Chimica Acta,2007,381(1,2):32~38.

[4]张建中.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相关研究[J].2008,12(6):123~126.

[5]Masahiko Nakamura, Yasutada Akiba, Hidenori Matsui and Hiromasa Ishii. Transformation of fibroblast to myofibroblast by application of Hp on the gastric surface epithelial cell using twolayered culture of gastric mucous cell and fibroblast: Its relation to leptin and rebamipide[J].Gastroenterology,2003,124(4):A588.

猜你喜欢
鞭毛螺旋杆菌菌体
菌体蛋白精养花鲢高产技术探析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菌体的分离与鉴定
健康体检者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实验教学中对魏曦氏细菌鞭毛染色技术的改良探索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菌体蛋白水解液应用于谷氨酸发酵的研究
海洋微生物的化学生态学效应及其机制
黄芩苷对一株产NDM-1大肠埃希菌体内外抗菌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