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健康养殖构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屏障

2010-02-10 18:44青岛康大有限公司管相妹
中国畜牧业 2010年15期
关键词:肉类人类养殖

青岛康大有限公司 管相妹

○山东省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 江 科

山东省胶南畜牧兽医局 庄桂玉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表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食品安全与老百姓密切相关,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食品安全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笔者现就健康养殖与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关系进行论述,与同行交流。

一、食品安全与健康养殖的概念

1.食品安全的概念。一般认为,食品安全包括两方面:一是食品的充足供应,解除贫困、饥饿,实现人民温饱;二是食品的卫生与营养,摄入的食品必须无毒、无害、无食源性疾病污染物,提供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不危及消费者健康。

美国学者对食品安全的定义为:指一种食物或成分在合理食用和正常食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人类健康损害的实际确定性。任何食物的成分,尽管对人体有益或其毒性极低,若食用数量过多或食用不当,都有可能存在毒害和损害人类健康。

食品按照原料和加工工艺不同,分为肉制品、粮食加工品、油脂加工品、调味品、乳制品、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等28大类525种,肉制品是食品的一大类,包含兔肉食品在内。

2.健康养殖的概念。健康养殖指在向广大养殖场户引导和推广适合中国国情的,为畜禽生产发育和生存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养殖条件,安全的饲料原料、合理的营养水平、严格的疫病防治措施、清洁的卫生管理、转变农户传统养殖理念,改变养殖模式、提升养殖技术,推进中国养殖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发展,实现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生产模式,为人类提供安全、优质、营养的肉食品。

健康养殖包括猪、牛、羊、禽及家兔等的健康养殖在内。推广健康养殖,这一新理念是我国养殖业史上的一大创新,是引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新动力、新措举,对促进我国养殖业又好又快向前发展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3.健康养殖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健康养殖是保障肉类食品安全的基础、前提和关键。原料的安全问题是食品安全问题的起源,只有安全、优质、营养的原料,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营养的产品。所以,发展健康养殖对肉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健康养殖的背景和意义

1.背景。食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全球关心的热点问题。农药、兽药、激素、重金属残留超标成为影响我国农产品(包括兔肉)出口的瓶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出口呈明显上升势头。

食品安全成为消费者选购食品的首要条件,这是市场出现的新特点、新动向。发展健康养殖势在必行。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人民对食品安全、优质、营养的需求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2.意义。发展健康养殖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生态效益,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全面提升食品质量,确保食用安全,倡导绿色消费,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树立健康品牌,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农民收入。与国际接轨,提升我国国际形象,助其进入国际市场。有利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三、影响肉类食品安全的因素

1.养殖环境。环境污染影响肉类食品安全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工业污染导致土壤、水体污染,重金属超标,通过植物、饲料、动物富集进入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2.养殖方式。目前,我国养殖业还是以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养殖为主,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比例较小,因此,在文化水平、人员素质、设施设备、卫生条件、技术水平、疾病防治、资金筹措、管理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导致生产水平低、原料和产品质量差,对食品安全造成隐患。

3.动物疫病。动物疫病是影响肉类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动物疫病状况是肉类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近年来,禽流感、猪链球菌病等人畜共患病在国内外时有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市场供应短缺和物价上涨,而且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家兔是惟一没有发现人畜共患病的养殖动物。

4.农药、兽药残留。农药、药物残留超标,已成为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会引起人类中毒和“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5.微生物的污染。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在动物养殖和食品加工过程中,会受到微生物的污染,特别是致病微生物会威慑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细菌数量超标,会引起肉类腐败变质,失去食用价值。

四、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1.建立清洁饲养管理体系。要选择无工业“三废”和无污染源、生态环境优越、水质良好的地区为规模化健康养殖场地;根据不同生理阶段,按饲养标准进行标准化饲养;实行科学的清洁管理制度,推广优良品种,普及良种率,推广健康养殖先进技术,要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方式来控制危害的发生。

2.建立无抗生素添加的饲料生产体系。在饲料生产和配制过程中,禁止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以寡聚糖、酶制剂、中草药、益生元等无公害添加剂取代抗生素和激素,严格控制饲料的营养与卫生品质,鼓励生产环保、安全、无抗绿色饲料,确保肉类食品质量安全从源头抓起。

3.建立健全疾病防控体系。严格执行检疫、防疫、兽医卫生消毒制度和科学的免疫程序,防止滥用兽药和抗生素,合理利用兽药。推行健康养殖,必须建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防结合”的观念。

4.建立规模化养殖体系,推进养殖方式的转变。目前,我国传统分散的、家庭式的、小规模养殖方式还普遍存在,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种小规模的分散经营方式还占主导地位。据统计,我国生猪和肉牛、羊占60%,奶牛和蛋鸡占40%,家兔几乎占90%,这种分散、小规模传统养殖方式与发展现代化养殖业不相适应,存在生产水平低、经济效益差、饲养不规范、卫生条件差、疾病多、抗风险能力小,所以要引导帮助农户转变生产方式,逐步扩大发展规模养殖,走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肉类人类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肉类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