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公开 准确及时 服务社会——纪念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30年

2010-02-12 15:09马振珠
中国建材科技 2010年2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水泥检验

马振珠 张 中

(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京 100024)

建筑材料检验认证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基础工作,关系到建材生产的质量控制、关系到建筑材料的产品质量,关系到建设工程的工程质量。30年来,在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关心下,经过广大检验认证人员的努力,我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工作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经济建设,为建筑材料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发展历程

检验是指通过观察和判断,必要时结合测量、检测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检验是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因素,在国家经济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建筑材料检验工作的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阶段。

1954年初,当时的重工业部建筑材料工业管理局在管庄成立了建筑材料工业试验所,亦即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的前身。研究所下设陶瓷室、玻璃室、水泥室、水泥物理室、混凝土室、物化室和化验室等研究室。其中,物化室和化验室的主要任务就是分析测试,前者从事岩相分析及矿物结构研究,后者除了承担成分委托分析外,还开展化学分析方法研究及仪器开发。其他一些研究室在研究中也都开展一定的材料性能试验工作。可以说这是我国建筑材料检测的萌芽。

随着建筑材料科研工作的不断开展,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也取得了相应发展。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当时的水泥研究院和玻璃研究院建立了一支庞大的检测队伍,在当时的水泥研究院和玻璃研究院,直接从事委托分析测试和分析方法研究的有水泥化验、水泥物化、水泥物理以及玻陶化验、玻陶物化等研究室。

由于建筑材料工业发展的需要,在全国各地相继恢复或新建了许多研究、设计院所。这些院所都建立了相应的检测实验室,开展建筑材料检测试验工作。这些是我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发展的基础。但是当时的检测试验主要是面向本单位,真正面向社会的检测检验服务,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因此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建筑材料检验是从改革开放以后算起的。

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国家科委为了充分发挥大型分析仪器的作用,为保证各工业部门的科研分析测试服务条件,计划在全国建立若干个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在建材行业,1984年10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正式成立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这是建材行业成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检测机构。测试中心成立之初,经历了十分艰难的起步阶段。经过几代检测人员不懈努力,闯出了与市场结合,为社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路子,取得了飞快的发展。测试中心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建筑材料行业分析测试的服务中心、测试方法的研究中心和测试技术人员的培训中心。目前,中心授权的检测项目有900多个,涉及2000多个标准,每年向社会出具检测报告10万多份。承担科研项目200多项,标准制订修订工作150多项。

与此同时,国家技术监督部门为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根据产品质量法,在全国各行业组建了一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在建材行业,由当时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总局具体负责组建一批质检机构,专业上基本覆盖整个建材领域,位置上分布在全国各地。这一批质检机构是建材行业的一支重要分析测试力量。30年来,这些质检中心担当着相关技术标准、产品国家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根据授权,承担有关建材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仲裁检验、生产许可证检验、质量认证检验以及质量评价检验等项任务;研发新的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开展检验人员培训工作;向上级反映产品质量信息和质量管理、技术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实施建材产品的质量监督,推动质量管理,提高建材产品质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国外经验证明,认证是一项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认证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保护用户和消费者利益,有利于有效地实行质量监督,有利于促进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减少贸易壁垒。建材行业是我国实施认证制度较早的行业。1988年2月,经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由国家建材局牵头,会同建设部、农业部等部委组建了中国水泥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代表国家对水泥产品实施质量认证。同年8月,国家安全玻璃和石英玻璃质检中心开始开展安全玻璃等产品的认证活动。二十多年来,我国建筑材料认证机构建立了水泥、陶瓷、房建材料、安全玻璃等产品的认证制度,积累了丰富的认证审核经验,拥有一支高职业素养的管理及审核员队伍,为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与品牌提供了大量优质、权威、增值的认证服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检验认证工作的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特别是自2006年起,允许国外检验认证机构在国内独立建设从事检验认证业务的实验室和相关机构,使得国内检验认证市场变得更为激烈。面对这一形势,中国建筑材料研究总院及时对依托总院本部的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国家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安全玻璃及石英玻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环宇赛福特认证中心(中国安全玻璃认证中心)以及10个行业级质检中进行了整合,于2005年11月成立了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检验认证中心的成立是我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工作一个新的里程碑。从此,检验和认证紧密结合,坚持“公正为本,服务社会”的理念,走上了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在短短的5年的时间里,检验认证中心就显示出强大的综合实力,使检验认证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回顾历史,可以清楚看到,我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的发展历程,始终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

主要成绩

30年来,经过广大检验人员的努力,我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在自身建设、技术进步、服务社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

一、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检验认证体系

我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经过30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从机构看,该体系已有1个国家检验认证中心、1个国家测试中心、10个国家质检中心、19个行业质检中心、6个地质勘查测试所、4个节能评价检测中心、5个综合测试所和2个国家级认证机构。

从检测专业看,涉及水泥、玻璃、玻璃纤维、混凝土及制品、安全玻璃与石英玻璃、装饰装修材料、石材、铝塑复合材料、建筑防水材料、房屋建筑材料、墙体屋面材料、建筑卫生陶瓷、工业陶瓷、建筑五金水暖产品、建筑塑料管材、耐火材料、水泥物检仪器、环境监测、非金属矿、保温与密封材料、镁质胶凝材料、建筑机械,几乎覆盖了整个建筑材料所有领域。

从实验室资质看,这些实验室都通过了计量认证,有的还通过了实验室认可、行业产品授权,具有相应的检测能力,能够向社会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检测数据。

二、检测技术水平上了新台阶

随着我国建筑工业的快速发展,新产品不断涌现,对材料性能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一形势,我国建筑材料检验机构,坚持技术进步,积极开展检测技术研究,不断改善试验条件,使建材检测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从检测的样品看,原来检测的只是一些传统的建材产品,如水泥、玻璃、陶瓷,现在已覆盖了所有的建筑材料产品,包括许多新型建材,如各种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各种建筑功能材料、建筑塑料管材等。

从试验内容看,原来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分析、物理性能检测和常规的力学性能试验,现在几乎所有的试验都能进行,如声学检测、老化试验、燃烧试验、热性能试验等。

从试验条件看,实验室仪器设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少检测实验室不仅增添了许多大型仪器设备,而且还建设了许多新的检测系统。新增的大型仪器设备方面主要有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ICP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气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高纯锗γ能谱仪、材料老化测试仪、材料热膨胀仪、万能材料试验机、Q-sun盐雾试验箱、耐驰导热系数仪、耐驰DSC差热分析仪、布鲁克红外检测仪等。新建设的检测系统主要有幕墙检测系统、门窗检测系统、防火检测系统、声学检测系统、外墙外保温检测系统、防盗门检测系统、卫生洁具及阀门检测系统、无损检测实验室、风机盘管检测系统、散热器检测系统等。

建材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大增强了建材行业的检测能力,进一步拓展了建材行业的检测范围,为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的进一步发展打下扎实的物质基础。

三、全方位检测服务取得了巨大成绩

30年来,作为第三方的检测机构,我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坚持“客观公正、准确及时、服务社会”的理念,积极承担委托检验、见证检验、抽样检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质量仲裁检验、商贸验货检验、工程质量检测、环境监测、地质勘测、节能监测等检验检测任务,为社会提供全方位服务,做出了巨大贡献。

1) 为政府执法部门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承担国家质检部门下达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是我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的一项重要任务。30多年以来,建材行业的质检机构每年都要完成大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下达的质量监督检验任务。这些任务的完成,为政府执法部门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为建筑材料产品质量保驾护航。

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连续8年承担了国家工商总局下达的对全国范围建材市场的陶瓷地砖、胶粘剂等的监督抽查工作,以及北京工商局下达的全年对北京建材流通领域的装饰装修材料质量的监督抽查任务,涉及涂料、木地板、管材管件、防盗门以及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产品三十余种产品,有力地支持了国家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工作,规范了建筑材料质量和市场秩序,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此外,作为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定的建材类商品唯一指定检测实验室,多年来,中心还承担相关产品比较试验任务。受国家认监委、认可委委托组织开展水泥、混凝土外加剂、涂料、建材放射性等能力验证活动。从2007年至今,还配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中心,加大了水泥、安全玻璃、中空玻璃、陶瓷砖、节能门窗、墙体保温材料、涂料等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并对相关认证客户展开“拉网式”检查。

2) 为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优质检测服务

近年来,本中心把为重点工程建设提供检测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奥运工程、三峡大坝、南水北调、国家大剧院、首都机场三期、北京地铁工程及水电、核电工程中都能看到建材检测工作人员的身影。

在奥运工程中,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按北京市政府和北京2008奥组委的要求,编制了《奥运工程环保指南— —绿色建材》;派专家参与奥运工程招投标评审和相关建材检测技术的攻关;配合北京市环保局、奥运办公室,对所有奥运新建体育场馆工程的绿色建材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和评估;作为奥运工程建材质量的主要承检机构,为奥运场馆、T3航站楼、地铁等工程承担了大量的质量、环保、安全、节能等方面的检验工作。中心几乎包揽了所有奥运场馆装饰材料的环保检测项目,并为之提供了上万个检测数据,为此,奥组委工程和环境部专门颁发了荣誉证书予以表彰。

在三峡工程中,水泥质检中心派检验人员亲临现场,对三峡二期工程中所用的525中热水泥进行出厂前的监督检验,保证了施工用水泥的质量。

在水电核电工程方面,碱活性研究测试中心长期以来为这些工程提供服务,重点开展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及安全使用技术研究,包括砂石材料的有害物质含量、与耐久性相关的碱集料反应、硫酸盐侵蚀和钢筋锈蚀评价与预防等。提供过服务的工程有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香港Former Fanling Magistracy房屋、上海内环高架桥、新疆库尔勒机场、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空军某导弹基地等十余个。

3) 为建材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建筑材料是重要的建设物资,国家对其科技进步十分重视。在“十一五”期间,973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列入了不少建筑材料相关项目。建材行业的许多检测实验室利用自身检测技术优势,积极参与这些项目,并积极为这些项目提供检测服务,很好地发挥了技术支撑作用。

例如:碱活性中心在973项目“水泥低能耗制备与高效应用的基础研究”中承担水泥基材料的变形与耐久性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 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性能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关键技术”中承担混凝土的耐久性及改善耐久性的关键技术与作用机理的研究。环境监测中心、房建材料质检中心等为 “居住区与室内环境噪声控制与改善关键技术研究”、“功能型环保建筑涂料的研究开发”项目提供检测服务。

四、分析测试技术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

国家建材测试中心作为我国建材行业唯一国家级综合性测试机构,开展分析测试前沿技术研究,发挥示范、推广作用,带动我国建材分析测试技术的整体提高。20多年来,中心承担或参与了许多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和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九五期间的“小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研制”;十五期间的“我国分析测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建筑材料(制品)腐蚀环境影响试验研究”项目;十一五期间正在开展的有“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关键产品的生态设计与集成技术”、“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评价、认证技术与体系研究”、“排水管道隔声降噪检测评价体系和方法”、“安全玻璃的可靠性评价与无损在线测试”、“水泥工业环境负荷基础数据采集”、“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排污系数核算”、“居住建筑能效评价标准”、“保温装饰板外墙保温技术要求”等项目。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排污系数核算”项目,已于2008年初完成。该项目核算了水泥、玻璃、陶瓷、耐火材料、玻璃纤维、石材、石灰、砖瓦、保温材料、防水材料等十一个行业的产排污系数,涵盖了相应行业的产品、工艺、规模、原材料,以及末端治理技术设备等不同因素的组合,反映了建材行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特征,形成了建材行业产排污系数体系。研究成果不仅直接用于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核算建材行业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的工作,而且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统计体系,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也对建材行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五、技术标准的修制定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

技术标准对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开展国内外贸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技术标准也是检验认证的依据。行业的各中心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在各自专业范围内,积极承担或参加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这些年来,建材的试验方法标准几乎都是由各行业中心参加或承担,一些重要的建材产品也都能见到各行业中心的身影。

保温与密封材料质检中心自成立以来制定了绝热材料标准14项,密封材料标准41项。其中制订的GB/T13477.1~20—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标准有20项子项,分别采用了ISO、美国和日本标准,有14项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系列标准于2004年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评为“优秀国家标准”,在2万多项国家标准中,仅有53项国标获此殊荣。2006年又荣获首届“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

近年来,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在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特别是新型建筑材料标准和基础测试方法标准的制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完成的和正在进行的有150项之多。其中,“精细陶瓷界面粘结强度试验方法”国际标准正式被ISO/TC 206立项,建立了中国的工作组(WG206),这是中国建筑材料行业成立的第一个国际标准工作组,也是该中心自主知识产权技术(2005年授权国家发明专利)首次成为无机材料领域的国际标准。

此外,国家在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废弃物利用方面对建材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建材行业的检测机构十分重视相关标准的制定修订。水泥、建筑卫生陶瓷、烧结砖瓦等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水泥回转窑、陶瓷工业窑炉以及砖瓦隧道窑等的热平衡测定方法及计算方法已有水泥发展中心物化所、墙体屋面材料质检中心、建筑卫生陶瓷质检中心等单位所修订。

行业的各中心制定/修订的这一系列标准,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建筑材料标准化体系,在行业中起到了引领、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淘汰落后工艺的作用。

六、检测仪器研发取得了丰硕成果

检测仪器设备是检测检验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满足生产控制、物性检测对仪器设备的要求,建材行业的许多实验室积极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开展仪器设备的研制研发,取得了丰硕成果。30年来,共研制成功上百台(套)仪器设备,获得不少技术专利:

水泥物检仪器方面,有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水泥胶砂电动抗折试验机、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水泥胶砂试体养护箱、水泥胶砂强度自动压力试验机等近20台(套);

安全玻璃物检仪器方面,有透射比测定仪、耐辐照试验机、玻璃表面应力仪、光畸变测定仪、智能磨耗仪10多台(套);

陶瓷砖物检仪器方面,有数显陶瓷砖抗折试验机、陶瓷釉面砖耐磨试验机、陶瓷砖平整度边直度直角度综合变形仪、恢复系数测定仪、陶瓷砖抗热震性试验机、陶瓷砖静磨擦系数测定仪等10多台(套);

卫生洁具物检仪器方面有,卫生瓷荷载试验机、便器冲洗功能试验机、水箱配件寿命及热交变试验机、便器水箱配件抗热变性试验台、便器盖摇摆试验机、软管拉伸寿命试验机等近10台(套)。

这些仪器设备已在建材生产控制、物性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七、认证工作稳步推进

国家安全玻璃和石英玻璃质检中心从1988年起就开展安全玻璃等产品的认证活动。二十多年来,建立了安全玻璃产品认证制度,积累了丰富的认证审核经验,拥有一支高职业素养的管理及审核员队伍,为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与品牌提供了优质、权威、增值的认证服务。

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成立以后,认证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安全玻璃外,还可进行石英玻璃制品,船用玻璃,建筑玻璃,陶瓷,水泥等的产品质量认证。此外,在建立认证制度、培训认证人才、夯实技术基础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以便在新的条件下提供了优质、权威、增值的认证服务。

八、国际科技合作跨出了扎实的一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国际交往越来越多。建材检验认证也是如此,经过20多年的努力,国际科技合作跨出了扎实一步。

国家安全玻璃和石英玻璃质检中心在开展国内认证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开拓国外业务。1989年,申请并通过了美国官方机构AAMVA(美国机动车管理协会)的认可,开展以美国国家标准为依据的汽车安全玻璃认证检测工作。2006年7月,成为德国莱茵TUV的指定实验室,承担出口德国淋浴房玻璃GS认证的检验。2007年通过了美国中空玻璃认证委员会(IGCC)、北美中空玻璃工业联合会(IGMA)的审查,获准承担中空玻璃产品出口北美的认证检验及年度监督检验。到目前为止,中心已成为中国平板玻璃及深加工玻璃产品的权威检验机构,不仅承担国内标准的仲裁及国家监督抽查、认证及委托检验,同时还承担玻璃产品的多项国外认证检验,拥有国内外客户1500多家,覆盖地区除中国大陆外,还包括中国台湾、韩国、日本及东南亚、欧洲、北美、南美、澳洲及南非等地区和国家。

国家建筑卫生陶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开展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方面也是成绩显著。2004年3月2日至4日,意大利陶瓷专家C.Palmonari和A.Tanaglia到该质检中心进行技术交流。2005年6月30日,与美国IAPMO实验室正式签约,成为IAPMO实验室在中国境内唯一授权的备案实验室。从此,IAPMO认证申请和检测工作可以直接由国家建筑卫生陶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受理,大大简化了中国卫浴产品出口美国、加拿大的程序,为中国产品的出口提供了便利。2005年11月,与瑞典恩希采购集团公司(NCC Purchasing Group)正式签约,为该公司在国内采购相关产品提供验货检验服务。

几点体会

回顾我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工作3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 我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工作30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改革开放改变了检测人员的思想理念,是改革开放给建筑材料检验认证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

(2) 检验认证是一项技术基础工作,必须坚持“公正为本,服务社会”的理念,急国家建设之急,急建材发展之急,全方位地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发挥检验认证自身的价值。

(3) 检验认证只有紧紧地与市场结合,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能力,不断增强检测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危机后的恢复期,对检验认证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的各项工作。此外,当前国家正在实施投资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的一揽子计划,作为技术基础的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一定要抓住这一政策机会,积极争取多承担相应科研课题,制定好相应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为国家的这一投资计划的实施提供扎实技术支撑和优质检测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水泥检验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废旧建筑材料在室内外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对水泥管式磨机隔仓板结构改进提高水泥台产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