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临床使用安全管理

2010-02-14 01:22刘松峰丛宁宁邹渤
中国医疗设备 2010年8期
关键词:洗涤液戊二醛钳子

刘松峰,丛宁宁,邹渤

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 医学工程处山东 烟台 264000

内窥镜临床使用安全管理

刘松峰,丛宁宁,邹渤

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 医学工程处山东 烟台 264000

内窥镜是一种精密医疗器械,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治疗。内窥镜主要分为软性镜、硬性镜、胶囊内窥镜三种。本文主要就软性镜、硬性镜的镜体、主机、摄像头、手术器械的临床使用安全进行探讨,包括常见误操作、清洗保养、消毒灭菌等。

内窥镜;临床使用;安全管理

内窥镜是一种精密医疗器械,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治疗,对于提高诊断水平、实现微创治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内窥镜主要分为软性镜、硬性镜、胶囊内窥镜三种。本文主要就软性镜、硬性镜的临床使用安全进行探讨。

1 软性镜

1.1 常见误操作

(1) 清洗、消毒浸泡时,不安装防水盖将会导致大量的液体进入内镜内部,造成内镜的严重损坏。

(2) 单独浸泡防水盖,或把潮湿的防水盖装到内镜上,将会导致防水盖内的水分或潮气进入内镜里面,造成内镜的损坏。

(3) 内镜消毒前没有彻底地进行酶清洗,将会导致分泌物中的蛋白质与消毒液产生反应,所形成的黄色结晶物将附着在内镜表面上,从而加速内镜的老化。

(4) 用管道刷刷洗管道时,毛刷金属鞘与按钮安装座产生磨擦,造成安装座磨损而导致漏液。

(5) 内镜与其他附件一块清洗、消毒、存放,特别是尖锐器具,将会导致内镜弯曲橡皮以及遥控开关的外皮破损,造成内镜损坏。

(6) 内镜测漏时,没有拆卸掉所有按钮,没有把整个内镜浸在水中,或没有打角度,可能导致检测不准确,而该内镜继续使用,会造成内镜损坏。内镜测漏时,在水中把测漏器或防水帽拆下,会使测漏器或内镜进水,造成损坏。

(7) 内镜打弯角度过大时插入附件,增加了附件与钳子管道内壁摩擦,从而导致钳子管道破损,造成内镜严重损坏。

(8) 使用破损的附件插入活检管道时,极有可能会划伤管道,造成内镜严重损坏。

(9) 不正确的使用附件,如:① 钳子尚未弯曲闭合而插入活检管道内或在管道内打开;② 注射针的针头没有收到鞘管内,而插入活检管或在管道内把针头推出来;③ 使用高频点治疗的附件时,在管道内附件的绝缘外鞘尚未暴露在视野中输出电流。以上情况都将可能导致钳子管道破损,从而造成内镜的严重损坏。

(10) 使用不合适的附件,如附件的外径比钳子管道的内径大,将会导致钳子管道破损,从而造成内镜的严重损坏。

(11) 内镜与硬物碰撞,特别是内镜的先端部及导光插杆部,将会导致镜头破裂、CCD损坏。

(12) 内镜插入部或导光软管部的盘曲直径小于12cm,将可能会导致钳子管道及水气管道变形,导光束折断,造成内镜严重损坏。

(13) 经口插入的内镜检查没有使用口垫,或使用劣质的口垫,内镜将可能会被病人咬伤,造成内镜损坏。

(14) 操作时动作要轻柔,旋转弯曲角手柄要缓慢地操作,用力要均匀,勿用暴力或力量过大。弯曲部在被“固定”的情况下,不要转动弯曲手柄,否则将折断牵引钢丝[1]。

(15) 在40系列的内镜及按钮上涂硅油,因40系列内镜免涂润滑油,涂上了反而会对内镜及按钮造成损伤。

(16) 把沾着水的导光插杆部插到光源里,将导致电子接点生锈,失去调光功能。

(17) 在图像处理器主机电源接通时,接上或卸下电子内镜电缆,可能会造成主机或电子内镜的严重损坏。

1.2 清洗保养

1.2.1 清洗保养的顺序

内镜拔出→床侧清洗→漏水测试→手工清洗→消毒液浸泡/机洗消毒→无菌水洗净→妥善保管。

1.2.2 清洗工具的准备及检查

(1) 确认清洗工具没有藏污,防水盖内侧没有水滴。(2) 确认清洗工具没有磨损的划痕、裂缝、扭曲。(3) 确认刷毛没有脱落。

1.2.3 床侧清洗

(1) 内镜拔出后,立即用纱布蘸洗涤液擦拭插入部外表面,目的是先将内镜表面的粘液擦去。

(2) 重复吸引洗涤液与空气,将吸引管道先粗略地冲洗一下,防止凝固,便于后面清洗。

(3) 将按钮与钳子管道开口阀浸泡于洗涤液中,因为按钮的缝隙内容易藏污垢,放在酶洗液浸泡后,便于清洗。

(4) 床侧清洗结束后,关闭吸引泵,拔下吸引管和电子内镜电缆后,盖上防水盖。防水盖务必盖上,否则液体进到内镜内部后,会造成内镜严重损坏。

1.2.4 漏水检测

(1) 连接光源装置或保养装置。

(2) 按入内里的金属棒,测试送气正常。

(3) 连接通气口阀。

(4) 把整支内镜放入水中。

(5) 在水中打弯,并仔细观察约30s。

(6) 将整支内镜从水中取出。

(7) 依序首先关掉光源,拔出测漏器。

(8) 待内镜的空气溢出后,才从内镜拔下测漏器。

测漏对于内窥镜的维护保养具有重要意义。坚持按时测漏(至少1次/天),可以及时发现漏水,避免水分从漏水部位进到内镜的内部,造成内镜的严重损坏,从而降低维修成本。把整支内镜都浸在水中的目的是为了测得更准确。当内镜在水中伸直时,微小漏水孔易被橡皮压迫,导致气体无法从破口喷出,不易发现内镜漏水。将内镜在水中打弯时,橡皮被拉开,气体容易从微小破口喷出,易发现内镜漏水。若发现有连续的气泡冒出,说明内镜漏水,需马上将内镜从水中取出,注意内镜在水中时切勿连接或拔下测漏器与防水盖。

1.2.5 手工清洗

(1) 把整支内镜浸入洗涤液中,擦拭所有表面,用管道刷刷洗全管道。

(2) 从钳子口插入,用吸引方法冲洗管道。

(3) 使用吸引管道、冲洗管对内镜管道进行冲洗。

(4) 把整支内镜移入清水中,擦拭内镜表面,往管道内注入清水冲掉残留的洗涤液。

1.2.6 消毒液浸泡

(1) 把整支内镜放入消毒液中,注意:病例使用后的内镜必须经过洗涤液的彻底清洗过后,才可在消毒液中进行浸泡,因为乙醛复合物,如戊二醛是一种组织固定剂,能使蛋白变性而凝固,因此未经过洗涤液清洗,内镜附着的组织和分泌物会因接触戊二醛而凝固结晶,附着在内镜表面和管腔内,该物质一旦形成就很难清除掉,且会加快内镜的老化速度。

(2) 用吸引管道冲洗管把消毒液注入管道内,直至没有气泡冒出。

(3) 将内镜、附件和清洗工具留在消毒液中,直到指定合适时间。

(4) 结束后,先用冲洗管注入空气,排出多余消毒液,再取出内镜。

(5) 使用机洗消毒时,请注意按操作规范进行。

1.2.7 消毒后无菌水的冲洗

(1) 使用无菌水冲洗外表面与管道,把残留的消毒液除掉。

(2) 使用75%酒精冲洗管道,并用蘸有酒精的纱布擦拭内镜表面。

(3) 通过吸引方法吹干内镜的吸引管道。

1.2.8 内镜的保存

全面、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后,用气泵将所有管道、腔道内的水分吹干,使所有管道、腔道完全干燥,否则残留水分会造成细菌生长或管道不畅。干燥后的器械应按原位装好,并检查性能,垂直放于专用柜,专用柜应能良好地通风、防霉、除湿,挂置要稳妥[2]。注意手提箱的用途只作运输往来,残留的水分可助空气中的细菌在内镜上繁殖增生,造成污染。

1.2.9 清洗保养中的注意事项

(1) 内镜、附件不能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否则会造成损坏。

(2) 纤维内镜的ETO帽只有在高空运输或气体灭菌时,才可连接到内镜上。

(3) 临床应用、液体环境消毒以及保管时,要从内镜上取下ETO帽,否则会导致设备损坏。

(4) 内镜插入光源之前,一定要确认导光插杆部是否彻底干燥。

(5) 避免内镜与硬物碰撞,尤其是内镜的先端部和导光插杆部等。

(6) 内镜与主机插、拔时,一定要在主机电源关闭情况下进行。

(7) 刷洗时,洗刷应保持平直,避免与按钮安装座产生摩擦,损坏安装座。

2 硬性镜

硬性镜产品虽然光路不同、外观不同,但是其基本结构都是一致的,由工作镜管部分、结构部分、眼罩部分、光缆接口部分组成。工作镜管主要由外镜管、内镜管、光学镜片、光导纤维、工作通道、工作接口等组成[3]。

2.1 常见误操作

(1) 千万不要掉到地上,防止突然的外力作用,如摔、碰等,否则造成内部玻璃组件破碎,图像模糊。

(2) 避免与腐蚀性化学物质接触。

(3) 不要用超声波清洗,否则造成内部玻璃组件被高频振动震碎,图像模糊。

(4) 清洗时,不要与其他手术器械混在一起,以避免发生碰撞,避免划伤、破损。

(5) 放在手术台上时,不要与其他器械混在一起,避免划伤、破损。

(6) 电子腹腔镜前端的蓝宝石玻璃,务必避免被硬物划伤,否则将导致图像模糊。

(7) 任何时候激光直接或间接发射到镜头、光纤或镜体时均会严重损坏镜子,所以建议使用激光时必须保证激光光纤头在可视范围内且不会损坏镜子的前提下才能发射激光。使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时,应注意距离,过近的距离会导致镜体受损。

(8) 使用其它高能量碎石方式时,如超声、气压弹道、液电等,要注意保证能量不能作用于镜头、光纤或镜体的任何部位,高能量仪器开动或工作时经过镜子的通道或进出镜子会造成镜子的损坏。

(9) 戊二醛消毒后,千万不要用镊子夹取光学视管(电子腹腔镜),否则容易掉在地上摔坏,容易夹碎光学视管内部玻璃,可能会使电子腹腔镜镜身变形。

(10) 消毒、存放时,务必使用专用消毒盒,注意清洁,保存在干爽安全的地方,否则缺乏保护,容易损坏。

(11) 高温高压消毒后,千万不要使用冷水冷却,否则造成内部组件损坏,图像模糊。

2.2 清洗保养

(1) 平放于容器之上,注意不可与其他手术器械碰撞。对于光学视管,若带有导光束适配器,务必先取下单独清洗。

(2) 流水清洗,清除表面血块组织(可使用柔软干净的小刷子、海绵或纱布)。

(3) 用洗涤液浸泡10~15min(含酶、低泡洗涤液)。

(4) 流水清洗。

(5) 消毒灭菌(使用专用消毒盒)。

(6) 与其他器械分开存放(专用消毒盒)。

(7) 可采用的消毒灭菌方式:2.0%~3.2%的戊二醛浸泡、高温高压灭菌、甲醛熏蒸、过氧乙酸、环氧乙烷气体熏蒸灭菌等。

(8) 蒸气杀菌参数:2.3bar、134℃(切勿超过138℃),时间约5min,消毒时使用专用消毒盒,完成后自然冷却,切勿用冷水冷却。避免过分使用高温高压消毒。

(9) 如果采用戊二醛浸泡法,消毒结束后请用无菌水清洗设备(器械),然后擦干表面的水分。

(10) 常见故障: ① 目镜部和头部有污物,导致图像模糊,用纱布蘸酒精擦拭;② 内部柱状玻璃损坏,导致图像模糊,联系厂家维修。

3 主机

3.1 常见误操作

直接关闭或开启电源总开关;连接镜体与主机时野蛮操作;使用前未进行白平衡操作;用尖锐的物体按前面板的功能键,导致功能键失灵;拔出电子腹腔镜时未按下限位开关。

3.2 清洗保养

使用不含研磨剂的中性、柔和清洁剂,非磨砂折叠软布清洁设备外表面。

清洁设备散热装置,避免设备过滤器堵塞或散热不良产生过热,造成性能和可靠性下降。

查看线缆连接器件是否出现机械故障,线缆是否有损伤或磨损。

检查光纤导光情况。

清洁气腹机CO2入口,检查压力。

氙灯额定工作时间为500h,在更换时灯泡与散热座之间涂抹导热硅脂,使其有良好的散热效果[4]。

4 摄像头

4.1 常见误操作

(1) 摄像头存放、清洗消毒时,务必带好适配器。没有带适配器的摄像头容易损坏,且不带适配器不能进行清洗消毒。

(2) 千万不要进行超声波清洗,否则将造成摄像头、适配器损坏。

(3) 型号中不带“A”的,千万不要进行高温高压消毒,否则将造成电缆线爆裂、图像模糊。

(4) 千万不要与硬物碰撞、不要掉到地上,避免外力损伤。

(5) 使用清洗时,务必注意不要使电缆扭曲、折曲,否则易造成内部接触不良或者断路,图像异常。

(6) 千万不要使用粗糙的东西擦拭镜头,否则易造成镜头划伤、图像模糊[5]。

4.2 清洗保养

(1) 与主机连接接头处有防水盖的盖好防水盖。

(2) 流水清洗,除去表面血块(用柔软干净的小刷子、海绵或纱布)。

(3) 用洗涤液浸泡10~15min(含酶、低泡洗涤液)。

(4) 检查适配器接口部位。

(5) 消毒:消毒灭菌;对于带“A”的摄像头,高温高压消毒灭菌后,直接妥善存放便可。

(6) 无菌水清洗,然后擦干表面的水分。

(7) 可采用的消毒灭菌方式:2.0%~3.2%的戊二醛浸泡、甲醛气体熏蒸、过氧乙酸、高温高压灭菌、环氧乙烷气体熏蒸灭菌等。

(8) 注意接口部位不能进水或溅入其它液体。

(9) 常见故障:① 由于碰撞导致内部玻璃破碎出现图像模糊;② 电缆线扭曲,导致接触不好,图像出问题[6,7]。

5 手术器械

5.1 常见误操作

(1) 清洗时,务必将可拆卸部分拆开清洗,否则易造成清洗不彻底、污物残留,消毒后很难清除,易生锈。

(2) 拆下的小配件别弄丢,否则耽误使用,有的无法单独购买。

(3) 弄清楚拆卸方法,否则易造成器械损坏。

5.2 清洗保养

(1) 使用之后马上拆卸器械,并打开全部旋塞。此程序包括管鞘、闭孔器、连接桥、工作把手、套管针、手术刀、电极、手术器械等,具体请查阅《外科消毒方法选择》。

(2) 流水清洗,除去表面血块(用柔软干净的小刷子、海绵或纱布)。

(3) 用洗涤液浸泡10~15min(含酶、低泡洗涤液)。

(4) 流水清洗,为清洗部件内部,可使用清洗枪、清洗刷、注射器等。

(5) 消毒灭菌。高温高压消毒灭菌后,直接妥善存放便可。

(6) 无菌水清洗,然后擦干表面的水分。

(7) 存放。

(8) 可采用的消毒灭菌方式:2.0%~3.2%的戊二醛浸泡、高温高压灭菌、甲醛熏蒸、过氧乙酸、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等。

(9) 蒸气杀菌参数:2.3bar,134℃(切勿超过138℃),时间约5min,消毒时使用专用消毒盒,完成后自然冷却,切勿用冷水冷却。

[1] 李慧燕,赵志鹂.纤维内窥镜使用维护保养[J].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00,2(2):43.

[2] 刘厚钰.现代内镜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2.

[3] 李宇峰.硬管内窥镜的使用维护及保养[J].林业科技情报,2009,41(1):128-129.

[4] 王建峰,等.OLYMPUS电子内镜系统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J].医疗设备信息,2005(6):57-58.

[5] 王健.内窥镜室的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08,17(11):97-98.

[6] 张玉丽.腔镜设备及器械的管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7,4(01Z):122.

[7] 龚瑞娥,吴安华.内窥镜的使用与消毒现状[J].中国内镜杂志,2002,8(2):99-100.

Endoscopic Security Management of Clinical Use

LIU Song-feng,CONG Ning-ning, ZOU Bo
Med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Yantai Yuhuanding Hospital, Yantai Shandong 264000,China

Endoscope is a sophisticated medical equipment, now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treatment. Endoscop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 namely soft endoscope, hard endoscope and capsule endoscope. In this paper, we process a investigation of the endoscope body, the host, the camera and the surgical instruments of soft endoscope and hard endoscope about clinical use of safety, including common misuse, cleaning and maintenance, sterilization and so on.

endoscope; clinical use; security management

TH776+.1

C

10.3969/j.issn.1674-1633.2010.08.038

1674-1633(2010)08-0097-04

2010-03-24

作者邮箱:lsf7166@sina.com

猜你喜欢
洗涤液戊二醛钳子
举着钳子的“将军”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心脏瓣膜假体中戊二醛残留量
斗 虾
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开口稳定性试验研究
小螃蟹找钳子
文丘里吸收器在焦化废气收集中的应用
ECHA将检查烧烤碳点火液、消毒剂及洗涤液的儿童防开装置
戊二醛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经典恒温加速法预测0.5%戊二醛溶液的稳定性
秋风袭袭护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