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蔬菜》2010.8学术论文导读

2010-02-14 16:28
中国蔬菜 2010年7期
关键词:中国蔬菜砧木黄瓜

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色泽变化的研究进展

姚建刚等(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中国蔬菜》2010(8)

综述了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色泽变化的机理,以及环境条件和植物激素对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色泽变化的影响,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研究者对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调节以及环境和植物激素对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色泽变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虽然通过类胡萝卜素基因重组技术提高了一些类胡萝卜素含量,丰富了其类胡萝卜素的种类,但是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GGPP不仅是合成β-胡萝卜素的前体,还是合成VE、赤霉素和叶绿素的前体物质,所以存在着GGPP供应不足的问题,以至于限制了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内源激素如何调节GGPP,具体在哪个时期倾向于哪类物质的转变,以及外源激素如何调节内源激素,产生怎样的生理代谢过程从而影响番茄红素的合成和积累,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西瓜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李娟等(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四川雅安625014)—《中国蔬菜》2010(8)

介绍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西瓜遗传转化的研究现状,综述了西瓜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和遗传转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最佳外植体的选择、最适培养基的制备,以及抗生素、农杆菌菌株类型、菌液浓度、侵染时间、预培养时间、共培养时间和添加乙酰丁香酮等内容,讨论了西瓜遗传转化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一体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双砧木嫁接对温室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储昭胜等(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95)—《中国蔬菜》2010(8)

采用改善品质的京欣砧5号南瓜和提高抗逆性的云南黑籽南瓜为砧木,以津优35号为接穗,对单砧木嫁接、双砧木嫁接和自根黄瓜在日光温室条件下植株生长、肥水利用率、产量和品质等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嫁接均显著提高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水分利用率和对N、P、K、Ca、Mg的吸收量显著高于自根对照;双砧处理的单株产量、瓜数和单果质量均显著高于京欣砧和自根对照,缓和了单砧木嫁接增加果柄长的趋势;双砧木嫁接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且果实VC含量和糖酸比高于黑籽南瓜砧和自根对照;嫁接处理对第1雌花节位、根系活力、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形指数、果实含水量等性状没有显著影响。双砧处理综合了京欣砧5号和黑籽南瓜两个单砧处理的优良特性,促进了对肥水的吸收,提高植株的生长势,既高产又优质。

利用种子蛋白SDS-PAGE技术进行抗热萝卜种质鉴定

朱长志等(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95)—《中国蔬菜》2010(8)

运用SDS聚丙烯酰胺电泳(SDS-PAGE)技术,对32份抗热萝卜材料种子蛋白的遗传多态性进行研究,共检测出41条蛋白谱带,多态性谱带25条(61%);每份材料可检测出28~39条谱带,所有材料蛋白谱带均有差异,可进行品种鉴别;供试材料蛋白谱带相似系数为0.64~0.98,平均为0.79;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76处所有种质材料可分为白皮与红皮两大类。研究结果显示基于种子蛋白谱带的聚类结果与肉质根皮色有较高的相关性,抗热萝卜材料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基础比较狭窄。

水杨酸、壳聚糖对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

张志刚等(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蔬菜》2010(8)

以黄瓜津优1号为试材,采用0.1 mmol·L-1水杨酸(SA)、50mg·L-1壳聚糖(CTS)溶液浸种,测定了100mmol·L-1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α-淀粉酶、脱氢酶、磷酸酶活性等指标。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受到明显抑制,发芽势比清水降低59.2%,发芽率比对照降低25.6个百分点;SA、CTS单一或共同浸种处理提高了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发芽率及相关酶活性,且SA、CTS共同浸种的效果优于SA、CTS单一处理,发芽率比NaCl胁迫处理增加19.2个百分点,α-淀粉酶、脱氢酶、磷酸磷活性分别比 NaCl胁迫处理增加 24.7%、16.2%、24.1%。说明SA、CTS对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两者呈协同效应。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叶用莴苣幼苗生长抑制的缓解效应

何俊瑜等(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中国蔬菜》2010(8)

以叶用莴苣台湾绣球生菜为试材,探讨水杨酸对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幼苗生长抑制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外源水杨酸预处理可以增加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叶用莴苣幼苗株高、叶面积、根长及根表面积,有效缓解盐胁迫对其生长的抑制程度;明显提高根系中CAT和APX活性,减少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降低相对电导率,增强幼苗根细胞质膜的稳定性。

薄皮甜瓜组织结构、纤维素及果胶含量与果实感官品质的关系

齐红岩等(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辽宁省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工厂化高效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沈阳 110161)—《中国蔬菜》2010(8)

以玉美人、龙甜3号、高甜黄金道、日本甜宝和香沙蜜5个薄皮甜瓜品种为试材,鉴定了成熟期各品种感官品质,观察了石蜡切片,并测定了果实中纤维素和可溶性果胶含量。结果表明:薄皮甜瓜表皮细胞切面小,表面积大,薄壁细胞递增快,近圆形细胞较多,且大小均匀,则果实感官品质较好。同时,成熟果实中纤维素含量在0.24%~0.28%之间,可溶性果胶含量低,利于感官品质的提高。薄皮甜瓜感官品质与成熟果实中组织结构、纤维素和果胶含量关系密切。

西瓜果肉恶变与环境因素关系初探

袁天成等(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河北保定071001)—《中国蔬菜》2010(8)

通过扣棚和不同浇水处理,对高温高湿和土壤水分与西瓜果肉恶变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土壤干旱和土壤过湿均使西瓜果肉恶变指数成倍增加,其中土壤干旱条件下果肉恶变指数最高。中午浇水的果肉恶变指数是早晨浇水的4~12倍。可见,土壤水分是引起西瓜果肉恶变的重要环境因子,土壤过干或过湿,午间高温时段浇水,导致地温剧烈变化是西瓜果肉恶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阳光暴晒果实也是西瓜果肉恶变的诱因之一。

广东主要菜田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对策

郭巨先等(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中国蔬菜》2010(8)

通过对广东主要菜田土壤中壤土进行采样、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广东蔬菜基地土壤的pH值变幅为3.15~8.45,平均pH值为5.71,77.0%的菜田土壤偏酸。碱解氮含量变幅为9~554 mg·kg-1,平均含量为96.59 mg·kg-1,84.4%菜田氮含量居中等以下水平,需要补充氮肥。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幅为0.45~469.37 mg·kg-1,平均含量为 63.59 mg·kg-1,磷含量处于中高水平。速效钾含量变幅为10.29~1057.98 mg·kg-1,平均含量为138.67 mg·kg-1,65.98%的菜田需要加强钾肥的施用。土壤交换钙含量变幅为0.012~28.210cmol·kg-1,平均含量为 8.96 cmol·kg-1,总体水平比较高,82.9%的土壤钙含量丰富,不需施钙。土壤交换镁含量变幅为0.23~8.58 cmol·kg-1,平均含量为1.34 cmol·kg-1,78.36%的菜田需要补充镁肥。说明广东蔬菜不同种植区土壤氮、磷、钾、钙、镁养分状况很不平衡,大部分菜田缺氮、钾、镁,而土壤钙含量水平高。

嫁接辣椒根腐病抗性及其与苯丙烷类物质代谢的关系

姜飞等(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园艺作物生物学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泰安 271018)— 《中国蔬菜》2010(8)

通过人工接种根腐病菌,观察不同品种辣椒砧木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变化,发现卫士发病晚,发病率低,病情指数最小,说明卫士的抗病性最强。以卫士为砧木,以赤峰特选甜椒(Capsicum annuum L.var.grossum Bailey)为接穗,自根辣椒为对照,研究嫁接对辣椒根腐病抗性及苯丙烷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植株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高于砧木。接种前砧木与嫁接辣椒根系中的可溶性糖、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而叶片中的显著低于对照;酚类物质和木质素含量与对照差异不大。接种后辣椒根系中的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PAL活性、酚类物质和木质素含量先逐渐升高,10d后趋于平稳或有所下降。与对照相比,砧木和嫁接植株根系中的PAL活性、可溶性糖、酚类物质和木质素含量均显著增加,叶片中除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外,其他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嫁接可显著提高辣椒的根腐病抗性,其抗病机理与苯丙烷类物质代谢增强密切相关。

内生细菌Mg15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

杜黎黎等(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中国蔬菜》2010(8)

从生长健壮的甜瓜品种MR-1根部分离获得17株内生细菌,经与西瓜枯萎病菌对峙培养,获得有拮抗活性的细菌4株,分别为Mg2、Mg9、Mg15、Mg16。经对西瓜枯萎病菌生长速率的测定发现,Mg15菌株发酵液拮抗作用较强,抑菌率达到77.09%,并使西瓜枯萎病菌丝发生畸变。Mg15菌株不同稀释倍数的发酵液均对西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发酵原液的抑制作用最强,孢子萌发率仅为7.86%,而且对西瓜种子萌发没有太大的影响。

美洲斑潜蝇对高原夏菜寄主的选择性研究

李亚莉等(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中国蔬菜》2010(8)

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了高原夏菜29个品种的美洲斑潜蝇的虫道数、被害叶率和虫情指数。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对高原夏菜不同品种的选择性存在显著差异,美洲斑潜蝇对高原夏菜寄主的选择性表现为软荚豌豆(荷兰豆、甜脆豆)强于大白菜和甘蓝;除少数品种外,美洲斑潜蝇对荷兰豆的选择性强于甜脆豆,对大白菜的选择性强于甘蓝;根据美洲斑潜蝇为害寄主叶片的虫道数、被害叶率和虫情指数,分别将高原夏菜品种划分为成虫最喜食品种、喜食品种和次喜食品种。

50目防虫网全程覆盖防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试验初报

许方程等(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温州 325006)—《中国蔬菜》2010(8)

采用“50目防虫网覆盖+黄板预警+适时喷药”技术进行番茄育苗,番茄出苗整齐,幼苗生长正常。而且隔离烟粉虱效果好,平均百株幼苗烟粉虱成虫12头,而常规露地育苗平均百株幼苗烟粉虱成虫410头,苗期减少喷药次数4~5次。采用50目防虫网全程覆盖栽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病株率在0.9%~2.8%之间,防控效果达 90%以上,每667 m2可挽回经济损失5552.3元。2007~2009年在温州苍南、瑞安、瓯海等地番茄生产基地应用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防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推广面积逾330hm2。

林芝地区林下凋落物作无土育苗基质初步研究

王忠红等(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西藏林芝 860000)—《中国蔬菜》2010(8)

以北农1号番茄为试材,以土壤为对照,研究了蘑菇渣、高效腐殖土、往年凋落物、当年凋落物4种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出苗率、株高、茎粗、根长、单株干鲜质量、根冠比、茎叶比、鲜干比和真叶抽生数等方面,高效腐殖土、蘑菇渣和往年凋落物均显著或极显著优于当年凋落物和对照土壤;土壤处理的苗高、茎粗和真叶抽生数显著优于当年凋落物处理;往年凋落物具备作为优质育苗基质的特性。

不同砧木嫁接对黄瓜蜡粉性状的影响

王铁臣等(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 100029)—《中国蔬菜》2010(8)

在日光温室越冬栽培条件下,以黑籽南瓜砧木为对照,评价了17个砧木对黄瓜果皮蜡粉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京欣砧5号、固本、砧瓜王、黄瓜搭档、金太郎5个砧木对黄瓜果实的脱蜡粉能力较强,蜡粉率均在10%以下,产量与黑籽南瓜嫁接处理持平,而黑籽南瓜嫁接处理的果实蜡粉率达90%以上。

猜你喜欢
中国蔬菜砧木黄瓜
《中国蔬菜》学术论文写作要求
《中国蔬菜》投稿要求
清新脆嫩的黄瓜
桃砧木耐涝性研究进展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我喜欢黄瓜
苹果砧木的作用、特点、类型与选用
印度市场的“中国蔬菜”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蔬菜嫁接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