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高职学生评教的平衡支点

2010-02-17 13:03臻孙小力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5期
关键词:评教教学效果院校

蒋 臻孙小力

(1.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广东 广州510520;2.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东 广州510520)

寻找高职学生评教的平衡支点

蒋 臻1孙小力2

(1.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广东 广州510520;2.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东 广州510520)

高职教育以技能为导向而不同于传统的以学科为导向的本科教育。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如何,一些高职院校引进了本科院校的“学生评教”方法,但评教效果却引起教师与学生的质疑。究其原因,乃是教师、学生及学校三者对学生评教态度及行为上的差异妨碍了其促进教育质量提高功能的发挥。因此,高职院校应慎行学生评教方案,而应科学地、有限度地寻求学生评教在师、生、校之间的平衡与协调,真正为促进教改注入活力。

高职;学生评教;教学效果;教师评价

随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高职院校试行所谓的“院系两级管理办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学酬金分配引入了“学生评议分数系数”,即学生评教因素。对这一做法各方众说纷纭,行政管理人员认为这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教的必要环节和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教师则忧心忡忡,认为学生评教结果不可靠,只能参考,不能作为奖罚依据或与职称待遇挂钩;学生本着“你要我评”的心态,完成任务了事。新型高职教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寻找平衡的过程,也就是原教育平衡不断被打破,新教育平衡不断被创立的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高职教育管理中实施学生评教,无疑是一个打破旧平衡、建立新平衡的过程,要发挥学生评教的积极功能,推动高职教改的深入发展,必须寻求其间的平衡支点,达到“和而不同”,在循环反复的协调、平衡中,求得学校的和谐发展。

学生评教的性质和作用

学生评教是指学校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组织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一种活动,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哈佛大学,学生通过填表评估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推行教育产业化的背景下,各高等院校引进了学生评教这一改革模式,并作为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方式之一。如何看待学生评教这一制度,也一直是教育界所讨论和争论的热点问题。唐霞认为,对学生评教的重要性和作用持积极态度的多是学校和教务部门以及一些研究人员,而教师对学生评教的作用和可靠性以及学校对学生评教结果的处理方法是持不同看法的。谢倩等人认为,学生评教只能是学生和教师之间教学互动、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过程,而不应该片面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目标和手段。杨丽萍等人认为,学生评教是高校了解教师教学情况、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一种手段,但在实践中尚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其信度和效度,必须改善学生评教的环境和条件。焦磊认为,学生评教是高校评价教师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高校对学生评教作用的错误认识,使学生评教偏离了其本真的价值追求。保罗·特劳特(Paul Trout)的观点更为偏激,他指出,学生评教是毫无意义的事情,而且有时还会带来很糟糕的后果。虽然学生评教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没有得到完全肯定,但能取得共识的是:学生评教能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使教师“教有所长”;学生评教是高等院校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学生评教作用有限。

高职教学评价的复杂性

高职教学以技能为导向而不同于传统的以学科为导向的本科教育。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如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正逐渐为广大高职教师所采纳,其目的是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更贴近市场,人才素质更能适应高技术的要求。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必然带来课程的重新整合,将知识、技能、工作态度教学目标融合在一起,甚至在一个单元教学中。那么,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听者”,诸多教学环节要学生参与,甚至学生要动手实际操作。当然,这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学生面对这种以前未曾经历的新教学方式尚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接受和体会所学。与此同时,还要对教师的教学效果给出合理、科学的评价,且学生也很难把握学习知识与掌握技能之间的平衡点。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级应用型人才,这就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反映在教学中就是实验与实训的学时要超出理论课时。但是,实操能力的训练是需要实验与实训场所的,场所大小与设备完善与否均会影响学生的技能培养,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难以掌握教学中客观条件与主观愿望之间的平衡。

高职生有来自高中的,也有来自中专和中职的,入学后他们之间的文化知识基础参差不齐,但大都有较强的上进心、自尊心、求知欲,但对前途感到茫然,特别是对自己未来在社会上的发展定位感到迷惑。在学习上会出现两极分化,钻研学习的人对专业越来越有兴趣,对专业失去信心的人会另辟蹊径,甚至逃避专业学习。掌握个体与整体之间学习的平衡,是对教师实施教学能力的挑战,也是影响学生评教信度和效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当前,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难,高职毕业生也不例外。这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不但要适应市场的变化,而且要改善资金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的困境。教学计划要与相关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相适应,要求教师妥善处理职业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平衡。在就业压力之下,学生会更重视专业课学习,而忽视基础课的学习,这对评教的有效性会带来较大的影响。

由于高职教育与传统学科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故高职院校进行学生评教没有经验可循。要进行科学、可行和有效性较强的学生评教,其复杂性要高于一般院校。

高职学生评教的困境

虽然高职院校的学生评教条件和环境较一般院校复杂,但一些院校仍然引入学生评教方法,并作为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方式之一。由于目前新型的高职教育开展的时间不长,尚无对其学生评教的信度和效度的详细统计分析研究,但在一些院校中进行的学生评教也集中陷入了某些困境。

学生评教的群众基础缺失 学生不是在“我要评”,而是“你要我评”的心态下参加评教的,且带有某种程度的 “逼迫”。多数学生是被动参与,疲于应付,最后敷衍了事。而且,由于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在认识事物上难免片面,会产生认识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等现象。教师对学生评教一般在心理上难以接受,一方面这与我国传统的“师道尊严”相违,另一方面教师怀疑学生的评教能力,认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作出合理、客观的评价。

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欠完善 目前,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存在诸多缺陷。首先,评价指标未充分考虑院系差异、专业课程差异,均用同一张学生评教表来评价所有科目的教师;其次,许多评价指标内涵外延不清,学生难以理解;再次,学生往往只能给出定量性评价(打分),而缺少让学生给出对教师的意见或建议以及其他的定性描述项。

学生评教中教师的缺席 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制定缺少教师和学生的参与,一般是由学校管理部门自行制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是不得不回避的,甚至连评教时间、地点都不知,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危害了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评教的异化学生评教的初衷是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教师专业化成长。但在不少院校将学生评教异化为滥用学生评教结果,公开或部分公开评教结果,以排名说优劣,以分数论英雄,甚至将学生评教结果与教师聘任、奖惩、晋职晋升的直接挂钩或作为主要依据,给教师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评价较差的教师采用最多的是批评、惩罚的方法,而很少进行分析、帮助和激励。这种异化了的学生评教极易导致学生的道德风险和教师的逆向选择问题。

寻找学生评教的平衡支点

通过对学生评教结果的定量分析发现,课程的重要性、教师职称、学生对课程的兴趣、班级学生人数、课程负担和课程深度六项特征对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学生评教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受到了诸多条件的限制,尤其是目前的教育收费制度改变了学生、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要正确利用和引导学生评教来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寻求其间的平衡点。

师生认识的平衡 教师和学生对评教具有正确认识是高职院校做好学生评教的前提条件。要使学生认识到对教师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评价的意义,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有效;要使教师转变传统观念,让其认识到学生评教的积极意义,合理有效地发挥学生评教制度应有的作用。

评教指标的主观与客观平衡 评价指标应由教师、学生、管理者、专家共同制定。既要考虑到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差异,又要考虑教师所授学科和课程的特点,反映教师的个性,还要避免评价指标超出学生评价能力。尽量做到学生对教师教学的主观认识,通过理性评价能对教师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客观反馈。

教育管理与评教效度的平衡 教育管理可以借鉴学生评教结果,但不能作为考评的重要目标甚至唯一目标,更不应与教师聘用、晋升、评奖等直接挂钩。另外,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应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评教的结果。在处理学生评教结果时,应以教师为本,尊重教师,使教师既了解评教结果,又不致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而积极改进教学。

尊师重教与爱护学生之间的平衡 学生评教是学生的权利,但在社会商品化的影响下,学生会丧失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只求权利、少求责任,危害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而教师也会受到心理上的扭曲,不可能真正爱护学生;对评教行政管理的简单化,会削弱教师的权利,使得教师弱势化,成为学校“沉默的大多数”。

学生评教制度可使学生正常表达学习需求,有利于保障学生在校的权利,同时也有助于学校调整办学方向,帮助教师缩短专业化成长的过程,是一件 “三赢”的事情。但现行学生评教制度尚存在诸多缺陷和漏洞,致使其应然效用远未达成。学生评教涉及学生、教师、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利益,如何在这之间寻求平衡与协调之处,真正为高职教改注入活力,是尚待深入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1]蔡辉雄.寻找管理行为中的平衡支点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1): 32-34.

[2]谢倩,李华,张向荣.学生评教的经济学批判[J].农业高等教育,2009,4(4):12-15.

[3]潘艺林.教育怎能“学生说了算”[J].江苏高教,2006,(1):92—95.

[4]李欣.大学“学生评教”的现状分析和准确定位 [J].教育发展研究,2005,(6): 110-111.

[5]Marsh W H,Roche L.Making Students’Evaluations of Teaching Efectiveness Efective:The Central Issues of Validity,Bias and Utility[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7,(52):1187-1197.

[6]唐霞.学生评教:师、生、校之间的平衡[J].世界教育信息,2006,(10):49-51.

[7]杨丽萍,张彦通.是什么影响了高校学生评教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大学教育,2009,(3):72-74.

[8]焦磊.高校学生评教的本真价值及其反思[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9,(3):84-85.

[9]彭豪祥.影响学生评教客观公正性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3):86-88.

[10]魏红,申继亮.背景特征对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的影响 [J].高等教育研究, 2003,(4):65-68.

□有话职说

一个勤奋的人虽然会因为他的勤奋而损害到他的见地或者精神上的清新与创意,但是他依然会受到褒奖。

——尼采

G710

A

1672-5727(2010)05-0020-02

蒋臻(1979—),女,广东广州人,广东工业大学讲师,主要从事音乐教育与教学管理。

(本文责任编辑:杨在良)

猜你喜欢
评教教学效果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评教,别忘记站在教师的立场上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