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

2010-02-17 19:57王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28期
关键词:字母矫正教材

王娟

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

王娟

10.3969/j.issn.1671-489X.2010.28.043

有效的数学课堂,应体现“新、实、活”。“新”是指以新的教学理念解读教材,把教材读出新意,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实”是指教学过程扎实,教学目标落实好。“活”是指学生思维活跃,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上三点是数学课堂的高标准要求,也是追求的目标。现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些体会。

1 深入钻研教材是追求有效课堂的前提

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而实现这一过程的前提取决于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深入钻研教材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所谓深入钻研教材,就是从以下最基本的两点做起。

1.1 正确理解和把握教学目标

各册教师教学用书根据教材内容,明确提出全册、单元乃至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师在研究教材时,如果正确理解和把握了这些教学目标中有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就明确了教什么和怎么教。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调控和评价功能,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组织课堂教学,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2)经历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感悟身边处处有数学,初步体会数学的价值;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比较反思中渗透对应、函数和辩证思想,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教学重点是: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在具体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就可以紧紧围绕以下几点进行设计:1)为什么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即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作用;2)怎样用字母表示数,即用字母表示数及数量之间的关系、运算定律、公式;3)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体验到用字母表示数的简便、快捷、准确,感悟到数学的神奇魅力,情感得到愉悦的体验。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了每阶段及每课时的教学目标,才能减少因教学的盲目性而造成的低效现象,打造高效课堂才能得以实现。

1.2 正确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落实教学目标的载体。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是环环相扣,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那么教师在钻研教材时,为了对教材内容有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首先要树立整体观念,即在通读整册教材的基础上,从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明确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做到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做到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

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购物”一课时,这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口算百以内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此,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算法。为此,在算理和算法的探究上,教师要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和生长点,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诱使矛盾发生转化,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再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这节课密切相关的旧知识是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与本课有关的概念,启发引导学生回顾速度、时间、路程和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等学过的常见数量关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然后通过具体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量”“变量”“相关联的量”的实际意义,为新知的理解做好铺垫。

2 巧妙地组织教学是体现有效课堂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渠道,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巧妙地组织教学是体现有效课堂的关键。

2.1 要树立主体观

课堂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学生,要想在课堂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心中时刻装着全体学生,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照顾到全体学生。教学的起点处要把着力点放在中下等学生身上,便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所有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教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统计”一课时,课的开始创设人们在海边游泳的情境,让学生数一数游泳的共有多少人。由于人在不停地游动,学生说不容易数出游泳的共有多少人。于是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要知道共有多少人该怎么办?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是他们自身的迫切需要,学生已成为课堂的“主宰者”,教师已成为“旁观者”。这样的情境创设节省了教学时间,真正提高了教学效率。

2.2 要树立能力观

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师的任务不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递输送知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思维方法。因此,教学的着眼点要放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上,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一些规律、公式、概念等内容时,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列举大量事例,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由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自己发现得出结论,而不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易草率地得出结果。

3 科学的训练设计是实现有效课堂的保证

训练是数学课的重要特征,落实教学目标离不开训练。如果训练内容安排得不够科学合理,那么追求有效课堂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科学的训练设计是实现有效课堂的保证。为此,在进行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要增强训练意识

教师要把对学生的训练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即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要紧紧围绕如何达成教学目标来对学生进行训练。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并不是只让学生做、教师不能讲,对于学生难理解以及易混易错处,教师该讲的仍要讲,只是要注意精讲精练,尽可能地让学生练的时间多于教师讲的时间。如在新知教学时可以通过讲练结合的形式,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练习的机会,使学生在练习中加深认识,让新知在练习中得以及时巩固和落实。新知学习结束,要及时组织拓展训练。这一环节的训练重在使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升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3.2 要树立整体观和效益观

一节课的教学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教学环节的训练不到位,都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中的训练不但要形式多样,更重要的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不能只求表面的热闹,蜻蜓点水走过场。要纠正过去课堂教学训练密度越大越好的片面认识,练习的内容要难易适中,数量适当,搭配合理。要注重训练的效益,训练的题目要精心选择,不仅要少而精,还要形式活泼,贴近学生生活,投学生所好。要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3.3 反馈要及时,矫正要到位

反馈、矫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教学目标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才能达到矫正目的。要努力做到小循环,快反馈,强矫正。对于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应着重在分析错误原因上下工夫,在此基础上再对症下药加以矫正。要改变只矫正结果,不分析错误原因的治标不治本的矫正方法。

如在教学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教师发现部分学生笔算“80-72=12”时,没有马上指导学生订正计算结果,而是先让做错的学生说说差的个位上的2是怎样算出来的,当学生说出“减数个位上的2减去被减数个位上的0得2”的错误思维过程后,教师才结合算理指导学生订正,这样的矫正就比较到位。同时,对于反馈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应尽量做到当堂集体矫正,及时消除和防止负面效应;对于反馈中发现的个性问题可采取个别辅导矫正。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临山小学)

猜你喜欢
字母矫正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缓存:从字母B到字母Z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字母派对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