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批改新模式探索

2010-02-17 19:57吕陆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28期
关键词:评语作文教师

吕陆君

中学作文批改新模式探索

吕陆君

10.3969/j.issn.1671-489X.2010.28.088

1 问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高耗低效”的弊端,究其原因,与作文批改、讲评全部由教师包办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无关系。常常是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批阅作文,而发下去的作文,大多数学生只瞧瞧评语和分数就把本子塞进抽屉。这种结果对教师字斟句酌地批改是一种讽刺,学生的作文水平如何能够提高?作文评讲课上,教师大讲特讲,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分析能力、鉴赏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此外,学生的作文完全由教师批改,改进去的是教师的思想、认识,不一定符合学生想要表达的意思。而且这样做,学生也得不到修改作文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与己无关。其结果是教师日夜辛苦,忙于批改作文。叶圣陶先生说:“就老师批改作文的辛劳说,实在太重了,尽管费心费力,总收不到实效,于是来了‘徒劳无功’的共同感慨。”

综上所述,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独创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利于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利于解放教师自己的生产力,因此必须加以改革。

2 改革的理论依据

2.1 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明确指出:“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通过引导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2.2 心理学依据

中学生由于个性特点和心理素质水平决定,往往不大愿意修改作文,“庐山效应”也使他们难以发现其中的问题。求异求新的心理令他们对别人的作文更感兴趣,审视身边同学的作文,他们会感到很亲切,格外认真投入。

3 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3.1 民主平等的原则

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创新学习的重要基石,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前提。因此,首先要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权威观念,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把讲台移到学生中去,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大胆发言,积极表现,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尽其发挥的机会,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

3.2 自主性原则

变被动的教师批改模式为学生自主批改模式,使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

3.3 发展性原则

随着学生参与批改讲评作文活动的深入,使每一位学生对文章的修改能力、妙词佳句的欣赏能力、评语的撰写能力、同学之间合作探究能力等逐步得到和谐、全面、主动发展,并不断有新的突破。

3.4 激励性原则

作文批语多使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如:“如果坚持多练笔,你一定会成为小作家。”“这个词用得真神。”……这样的评语,学生看了美滋滋的,能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3.5 差异性原则

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对修改、批语都很好的学生多加表扬,对批改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师生一起帮助,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3.6 粗改妙评原则

鼓励学生大胆修改他人的习作,但一般情况下不可把原作文改得面目全非,避免伤害作者的自尊心,挫伤写作的积极性。评语要向活泼生动、充满个性化方向发展,尽量写得鼓舞人心、妙趣横生,写评语也是写作技能的磨练。

4 操作实施过程

4.1 范文批改,做出表率,了解学生写作情况

为了摸清全班学生写作的情况,第一次作文,教师须浏览所有学生的作文,并且每篇都要精批细改,做好记录,认真搜集字、词、句、段、篇等方面的病例,作为指导学生自主批改训练的依据。这样做,既了解了学生写作的情况,又为学生自改互改作出示范,使学生有例可仿。同时,为了使学生能具体而直观地感知批改的方法,了解修改作文的过程,可选一篇中等水平的习作用投影仪打出来,用红笔当场修改给学生看,同时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批改烙印。

4.2 激发兴趣,鼓舞士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批改的方法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学家杨振宁也说:“成功的真正秘诀就是兴趣。”为了激发学生批改的兴趣,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担当起批改的重任,笔者采用赏识加成功这把金钥匙,打开学生的心田。如:“同学们,你们思维活跃,接受信息快,学习效率高,相信你们批改作文的水平肯定不在话下,老师早就让贤了。”“你们阅读面广,见解新颖独特,撰写评语的能力甚至超过老师……”这种平等亲切的鼓励和赞扬,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愉悦感和成功感,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会敞开自己的心扉,发挥出富有个性的真知灼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批改的方法。

根据本次作文训练的文体和重点难点,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由探讨从哪些方面把握批改,然后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来交流,经过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合作探讨,教师把批改应注意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作为批改作文的依据和评价作文的标准。如在批改《由蜜蜂酿蜜想到的……》这篇议论文时,经过各小组之间热烈的讨论,确定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进行批改:1)立意是否正确,论点是否集中鲜明;2)论据是否充分,道理论据是否贴切有说服力,事例论据是否和观点一致、典型、有代表性、详略得当,事例之后是否有议论性的语句;3)运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4)运用哪一种结构,是否完整;5)语言是否精炼严密,说理性强……

4.3 学生自主批改、讲评,实践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

第一步,以小组为单位,灵活交换作文,鼓励学生大胆批改,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批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问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第二步,作文批改完毕,小组内交流批改情况,畅谈批改收获,搜集字词句段等方面的妙笔,积累批改方面的妙手回春,并推荐小组佳作,由小组的正副组长分工执笔,记录好小组探讨研究的内容、特色活动。第三步,各小组正副组长分别参加全班的交流活动,一项是“夸夸我组的批改”,一项是“点评作文的闪光点”,还有一项是推荐小组的佳作。这一步结束后,选出最佳表现小组。第四步,合作赏评。从小组推荐的佳作中选一篇范读,听后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点评后,推荐一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看哪个小组评得好,而且有创意、有见地。这一步结束后,评出最佳合作小组。第五步,再范读一篇比较不错的文章,听后让学生独立进行赏评,看看哪个小组的学生发言最积极,点评文章的水平最高。这一步结束后也评出最佳表现小组。

4.4 自改作文,反思发展

俗语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叶圣陶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通过互改互评,开阔学生思维的视野,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这种真实独特的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再回过头来修改自己的作文,定会产生“蓦然回首”的感觉,会以前所未有的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作文修改中,欲罢而不能。

4.5 教师审阅,反馈信息

学生批改自改后的习作,教师逐一翻阅,了解批改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下一步指导。对于批语出现较大偏差的,教师在学生批语后加上自己的评语,委婉地指出须注意的地方,相信下一回的批改会更上一层楼。整个过程结束后,将学生作文摆放在教室一角,供大家闲时观阅。如果在观阅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或有什么新思路新感受,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将继续探讨,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5 该模式特点

5.1 训练性

批、说、评、改限时操作,呈现出动态综合训练的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学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兴致很浓。

5.2 开放性

从互改到评价到大家畅谈以及课堂组织形式,均为开放性。

5.3 可操作性

该模式步骤分明,方法灵活,操作简单,便于教师实施,利于学生发展、开拓、创新。

山东省平度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评语作文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怎样为作文写评语
作文评语探讨
如何写好作文评语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