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点滴体会

2010-02-17 19:57宁建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28期
关键词:出题课堂气氛频率

宁建江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点滴体会

宁建江

10.3969/j.issn.1671-489X.2010.28.099

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一个人对其所学的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便会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但它和许多智力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兴趣和注意力是孪生姐妹,没有浓厚的兴趣,对事物漠然置之,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如果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使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和记忆力的联系也十分密切,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记得牢,记得久。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是拨动他们学习数学心弦的关键。在几年的教学研究中,笔者得到以下几点体会。

1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尊重信任学生,营造师生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创造更多思考和发表见解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学频率问题时,笔者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硬币、骰子等在课堂上亲自动手重复实验。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生活中既熟悉又有兴趣的活动,他们热情高涨,积极实验,小组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很快就能理解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及掷一次骰子朝上一面是一的频率。通过多次实验也理解了当实验次数足够多时,频率才稳定在一个数的附近(即概率附近),同时体会了频率具有随机性。这样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学习,既激发学习兴趣又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加深刻、牢固。

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1 巧设引言,设疑激趣

恰当的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语。良好的开端往往会引出好的结果,好的课题引入会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对一节课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如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笔者首先说道:你们一定看见过早晨初升的太阳吧,下面老师再让同学们体会这一过程。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理解这一过程体现了数学中直线与圆的怎样的位置关系,抓住契机引入本节教学,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

2.2 揭示新知识时,以旧引新

在揭示新知识时,总是通过就旧知识自然引入新知识,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自然地学习。例如讲因式分解时,先复习多项式乘法,如(x+1)(x-1)=x2-1,(a-1)2=a2-2a+1等。那么把等式的右边放到左边时,就是因式分解。又如教学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时,其实就是小学的乘法分配律的逆向运用。这样让学生感受到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变形,太轻松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3 诱导尝试,激发兴趣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在启发诱导中让学生按其指导,自己走而不是牵着走,自己到达目的地。同样一个结论,由教师和盘托出,与启发学生自己说出,其效果大不相同。在教学中,注意因势利导,水到渠成,让学生自己说出教师想说的话。如在教学直线一节时,提出问题:经过三点可以画几条直线?学生有的说一条,有的说三条,有的说一条或三条。笔者没有说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先画再说明理由。学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3 讲练结合,激发兴趣,向45分钟要效率

作为一名教师,讲课的艺术性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于每一章的重难点的研究,可以使讲课更精,时间利用率更高。加之教法的改革、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几年来,笔者一直有针对性地讲课,少说甚至不说废话,该讲则讲,该启发则启发,做到“练中有学,学中有练”。比如在讲“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一节时,出示一些函数,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定义;然后配有练习,巩固定义;再共同画其图象,由学生自己总结性质;再配有练习,巩固定义;由教师点拨,学生列表达式,配合练习,巩固表达式的解法;最后,由学生小结本节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进行巩固练习,题型变化多样,并精心设计,既要照顾全体学生,又要兼顾尖子生,使每个学生都各得其所。这样设计题型,既有梯度、难度,又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便于知识的综合运用等。

4 因材施教,诱发兴趣

教师如同一名演员,若只一味地扮演同一角色,再好的演员也让人乏味。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初一教学中,笔者常常采用学生仿照出题,然后让其指明其他学生去做。出题学生感到自己既有出题能力,又有教师的权力,很感欣慰,都争先恐后来出题。在初二教学中,笔者常把竞赛带到课堂,看谁的方法多。在初三教学中,笔者尝试让学生当小老师,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总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感到其乐无穷。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诱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这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必由之路。

河北省迁安市杨各庄镇青山院中学)

猜你喜欢
出题课堂气氛频率
民生实事 请人大代表“出题”“阅卷”
振动与频率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我只出题,不管证明
棉和绵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极限频率
导航频率源的同步与控制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大跨人行天桥的自振频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