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65例临床分析

2010-02-18 01:44任家孝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电凝电圈套电凝

任家孝

(湖北省天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北天门 431700)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结肠息肉内镜下的治疗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剖腹手术。我院2007年3月20日~2009年3月20日使用电子内镜完成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手术65例,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无痛苦、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结肠息肉患者65例,男性48例,女性17例,男女之比为 3∶1;年龄 18~82 岁,临床表现以便血、腹泻、腹痛为主,均为门诊就诊行结肠镜检查而发现并取病检、排除恶性肿瘤的患者。息肉直径为0.6~3.5 cm不等。息肉位置:直肠27例,乙状结肠14例,降结肠11例,横结肠5例,升结肠8例。

1.2 使用器械

FU JINON WC-88WM型电子肠镜、抓持钳、德国ICC80智能电刀、圈套器、电凝探头。注射药物为10%氯化钠20 ml,2%利多卡因20 ml,蒸馏水20 ml,肾上腺素3 mg配制成混合液(简称L-HS-E溶液)。

1.3 治疗方法

1.3.1 术前准备 ①术前1 d进流质食物,晚餐后禁食,并服番泻叶液导泻。②术前2~3 h将配好的结肠灌洗液加入3000 ml温开水中,1 h内分次饮完。不宜用口服甘露醇做肠道清洁用,因甘露醇做肠道准备后高频电灼切除息肉时可引起致死性大肠内气体爆炸或广泛内脏损伤。

1.3.2 手术步骤

1.3.2.1 体位 左侧位或截石位,大腿上固定好金属电极板。

1.3.2.2 结肠镜检查 缓慢插入结肠镜,吸出残存粪液,再次观察息肉的多少和确切部位,将结肠镜向内放置时,尽量少放气,以免扩张肠腔,引起患者腹胀或腹痛而影响镜检或电灼切除手术。

1.3.2.3 切除息肉 进镜或退镜至息肉处,变换患者体位至合适位置,使息肉充分暴露,置于视野中央,对亚蒂或无蒂的息肉于内镜直视下在息肉根部注射上述混合液2~6 ml,致局部黏膜肿胀、发白,张开圈套器,套进息肉,依据息肉的形状决定圈套点,蒂长者可保留残根0.5~1.0 cm,蒂短者圈套于蒂与息肉交界处,无蒂息肉套在基底稍上方,然后轻柔、缓慢收紧圈套器,感觉套住息肉,适度收拢圈套器后则可通电切割。电切圈尽量保持水平面,收拢圈套器不能牵扯过度,还应注意不能圈套周围正常黏膜,防止因肠蠕动而自行机械切割息肉和损伤肠黏膜导致出血,通电后不能收圈过猛,以防电凝不充分而致残端出血,同时还须注意电凝不能过深,以防创面过大、过深而致晚期继发性出血。

1.3.3 术后处理 术后尽可能吸净肠腔内残气并静卧1~3 d,使出血点凝结牢固。术后流质或少渣饮食3~5 d,以后可半流质渐至普食,忌粗纤维、生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并保持大便软而通畅1个月,术后4~6周做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复查,观察疗效。切除的息肉做病理切片检查,如发现有局限性早期恶性变,及时转外科处理。

2 结果

2.1 息肉的内镜表现

65例患者共检出息肉93枚。多发息肉18例,单发息肉47例,大肠息肉有随年龄增长而发病增多的趋势,以60~69岁为最多见,大肠息肉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最多,其次是升结肠。

2.2 息肉的病理类型

腺瘤性息肉患者35例,占53.84%;炎性息肉患者23例,占35.38%;增生性息肉患者5例,占7.69%;2例发生癌变,癌变率为3.07%。大肠息肉腺瘤无蒂或亚蒂易癌变,随体积增大癌变率逐渐增加。

2.3 内镜治疗结果

对于所有有蒂息肉或直径>2.0 cm的宽基息肉,采用圈套器套入息肉根部,给予高频电凝电切一次性切除;对于直径>2.5 cm的巨大宽基息肉,根据息肉的具体情况,采用圈套器尽量套住其基底部,分次切除。电凝电切下息肉用三爪取出均送病理检查。63例患者均一次内镜下治疗成功,2例患者结肠息肉超过10枚以上,仅选择性切除几个大的息肉送病检。术中患者无明显感觉,术后患者无不适。1例82岁的老年多发息肉患者术后出现膈下游离气体,反复分析原因可能与患者肠壁较薄,三爪钳对肠壁的细微损伤及多次抽放气有关,经内科保守治疗,10 d后痊愈出院。

3 讨论

结肠息肉可分为炎症性、腺瘤性、增生性、幼年性等类型,大部分是腺瘤性,可引起腹部不适症状,引起大便性状改变,部分息肉尤其是较大息肉可引起出血致黑便、血便。已证实大多数大肠癌是由息肉恶变而来,腺瘤性息肉属癌前病变已被公认,故临床一经发现就应切除已达成共识。目前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方法主要是镜下治疗,包括酒精注射法、冰冻法、微波凝固法、高频电凝电切法、射频技术等,各有优缺点。高频电凝电切法是目前消化道息肉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具有手术损伤小、痛苦少、花费少、简便快捷、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内镜下息肉电凝摘除术引起的并发症以出血为多见,穿孔次之,其他还有灼伤性浆膜炎、气体爆炸等。其原因大致与操作者水平、助手的配合、电流功率的选择以及息肉的大小、有无蒂、圈套器的位置等有关。

电凝前局部注射L-HS-E溶液可有效预防出血和穿孔并发症,其中肾上腺素可使血管强烈收缩,高渗盐水可使局部产生高渗环境,并可使组织肿胀。因此,局部注射该药后能阻断息肉的血供,有效地防止出血。此外,局部注射该药后可增加息肉基底部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厚度,在电凝时起缓冲作用,避免肠道深层组织的热损伤,对穿孔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利多卡因则能免除治疗时及治疗后的疼痛。而无蒂息肉局部注射L-HS-E溶液后,可使息肉隆起或形成假蒂,便于圈套和高频电凝。

有关注意事项:①切除息肉过程中,要根据息肉形态不同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特别注意收拢圈套器的技巧。对于无蒂或蒂短息肉,圈套器位置应在基底稍上方,收紧后轻轻提拉,将息肉提起,使基底呈天幕状时即可通电,应先电凝后电切或使用混合电流;对于长蒂息肉亦应套在距黏膜上2~5 mm处,然后再通电切割,否则会造成术后溃疡,甚至穿孔。如息肉蒂较小、较细时,切勿收缩过猛、过紧,以防未通电即形成机械切割而致出血;未收紧时亦不能通电,避免灼伤黏膜;如息肉蒂较粗,应逐渐加大收拢圈套力度,当接触点有白色烟雾、黏膜变白、蒂中心血管完全凝固后再切断,以避免出血,并注意不可过度电凝,以免使组织损伤过深、过大致肠穿孔。②分次切割易造成息肉出血,应尽可能采取一次性电切法,但对于广基、较大息肉,如一次圈套切除可能使较薄的结肠壁同时圈入,切除时会造成肠壁损伤,可采用分次切除的方法。③电凝电切术后要认真观察局部有无出血,对出血者应立即烧灼止血或上钛夹止血,直至出血完全停止方可退镜。④电切前,应反复几次充气换气,以降低肠内易燃气体 。

总之,局部注药加高频电凝法切除息肉能有效防止电凝所致的出血及穿孔,且操作简便,药源充足,价格低,具有手术损伤小、痛苦少、花费少、简便快捷、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1]潘国宗,曹世植.现代胃肠病(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60.

[2]刘运祥,黄留业.实用消化内镜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6.

[3]霍继荣.凌奇荷,吴小平,等.内镜下结肠息肉的高频电凝电切治疗——附518例报道[J].中国内镜杂志,1996,9(3):67-68.

[4]Waye JD.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of colon polyps[J].Gastrointest Endosc Clin N Am,2001,11(3):537-548.

猜你喜欢
电凝电圈套电凝
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圈套切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效果对比
篮球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电凝电切术后迟发性出血68例分析
套圈就是圈套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严重鼻出血的疗效
浅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双极电凝止血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425例临床分析
圈套
全麻下双极电凝扁桃体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