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特征分析

2010-03-21 03:16龙东方张基伟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0年1期
关键词:城际客流城市群

周 钊,要 甲,龙东方,张基伟

(1.中南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5;2.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下元站,广东 广州 510725)

区域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特征分析

周 钊1,要 甲1,龙东方1,张基伟2

(1.中南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5;2.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下元站,广东 广州 510725)

随着我国区域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城际铁路以其节能环保、安全可靠、快速高效、舒适便捷等显著优势得到快速发展。根据区域城际铁路的服务对象及其功能分析,指出城际铁路的发展与其他运输方式存在的功能重合交叉,其列车开行方案具有中心性、辐射性、区域性、灵活性等特征,制定列车开行方案应把握适应客流、市场导向和协调配合等原则。

城际铁路;区域城市群;列车开行方案

1 区域城际铁路发展概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并形成了一批区域城市群。随着城市群规模的逐渐成型和扩大,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际运输体系能有效促进区域产业的布局优化和区域经济的整合发展,并能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同城效应产生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城际运输体系结构较为单一,运输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区域城市群由于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经贸往来密切等特点,客流增幅强度较大,使现有道路运输能力处于基本饱和状态,遇有交通事故、雾雪天气等情况,常会导致交通堵塞中断现象。公路运输在运输时间、舒适性等方面也难以满足客流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并且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过度消耗已深刻影响人类现有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而城际铁路以其节能环保、安全可靠、快速高效、舒适便捷等诸多优势得到快速发展[1-2]。

区域城际铁路是指在区域城市群间开行,主要服务于区域城市间、城市与周边中小城镇间,以及各中小城镇间中短途客流,并采用“小编组、高密度、公交化”运营模式的铁路运输系统。目前,我国部分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城际铁路网络规划框架已基本形成,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将形成以宁沪、沪杭、杭甬为主轴,沪、宁、杭、甬为中心,向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辐射的、以主轴加鱼刺形为主的网络结构[1]。一些次一级城市群,如武汉城市群及长株潭城市群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也已批准实施。可以预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城际铁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 区域城际铁路服务对象及其功能分析

城市群客流主要分为3个部分:区域内与区域外的中长途客流;区域内各中心城市、中心城镇间客流,即城际客流;区域内各城市的中心城区日常出行及城市各组团之间的客流[3]。中长途客流的运输主要由航空和干线铁路承担,其中干线铁路又可分为既有铁路和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公共汽车和私家汽车共同构成城际运输体系,服务区域城市间、城市与周边中小城镇间,以及各中小城镇间中短途客流。地铁、轻轨、公交等市内交通方式则主要满足居民日常短途出行需求。

从运输距离看,市内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干线铁路,各交通方式定位清晰、分工明确,共同构建了城市群由近及远的多层次运输体系。但在城市群和城际铁路发展过程中,城际铁路与另两者在功能定位上存在一定交叉与重合。

(1)在城际铁路运营初期,其引导城市空间发展与产业重新布局的效果并不明显,中小城镇与城市间客流量不大,城际客流仍主要集中于各中心城市间,这与客运专线的部分动车组列车的运行区段重合。

(2)随着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部分原处于城市边缘的郊区城镇逐渐演变为城市的新兴城区,如经济开发区、高新产业区、两中心城市的中间地带等城镇,市内交通的延伸与城际铁路存在一定的交叉,如长株潭城市群的中间地带发展迅速,目前开通的长株潭公交与规划的城际铁路有部分功能重合。

(3)铁路建设发展过程中部分线路有双重属性身份。例如,广深线是由既有线改扩建形成的四线铁路,其中两线办理货运作业和跨线中速列车作业;另两线只开行广深高速动车组列车,设置广州东、石龙、东莞、樟木头等中间站,并采用公交化运营模式。广深线属于既有干线铁路范畴,但其实质发挥着城际铁路的功效。

尽管与其他运输方式存在功能交叉,但城际铁路的诸多优点决定了其地位与作用仍不可替代,将成为城际快速客运通道的骨干,并与其他运输方式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满足不同层次客流的多样化需求,共同推进城市群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3 区域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特征

列车开行方案是指根据车辆、车站、线路等能力情况,制定开行列车的等级、编组、频率、运行区段及停站设置等的运输组织计划。设置合理的列车开行方案,对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区域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具有以下特征。

(1)中心性。区域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一般会形成多个各具产业特色的中心城市,其人口数量和经济产量均远超区域内其他城市。这些中心城市间客流密度大,在区域客流构成中占有较大比重,主要由商务流、公务流、旅游流等构成,并且对旅行时间、便捷性、舒适性等要求较高。因此,中心城市间列车开行频率应明显高于其他区段。此外,由于这部分客流的高标准需求,应开行等级高、速度快、停站少的快速列车或一站直达列车,以促进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如京津城际铁路日开行50余对动车组列车,时速高达 350 km。

(2)辐射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因地形、交通、政策等影响形成不同的空间形态,总的特点是城市向郊区扩张、规模不断扩大、呈放射性发展。城市周边郊区和中小城镇的通勤流、购物流等会大幅增加,其主要原因是:①城市产业升级,部分能耗高、污染大的产业,如化工业、制造业的逐步外迁;②政府为扩大招商引资,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以鼓励、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在城市周边落户;③由于城市空气质量差、房价过高等因素导致城市居民选择在市区周边定居;④社会经济及交通方式的飞速发展引起的潜在出行客流。

这部分客流在城市化进程初期并不明显,但随着发展将在城际客流构成中占有愈来愈高的比例。其客流特点是平常有早晚高峰期,节假日密度较大,出行距离一般较短,对列车服务频率、准时性、经济性有较高要求。因此,在中心城市和周边中小城镇间开行的列车等级较低、停站较多,运行速度约为 160 km/h,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及节假日发车频率较高。

(3)区域性。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关联程度、城镇聚集分布、居民消费结构、出行习惯及民俗文化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客流出行特征,并对列车开行方案产生影响。经济愈发达的地区,居民出行次数愈多,对时间、舒适性方面的要求愈高,也能承担较高的消费,要求列车等级和频率高、速度快。产业关联性强地区间客流往来则十分明显;城镇聚集程度愈高则停站会较多。由于某些历史原因及风俗习惯,在某些城市间特定时间段也会有大量的人员往来,如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上海到苏州有大量的扫墓客流[4]。列车开行方案因地域差异而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

(4)灵活性。“小编组、高密度、公交化”运营具有减少换乘时间、方便旅客出行、缓解站台压力、节省投资和运营费用等优点[5],在市内轨道交通如地铁、轻轨运营中应用广泛,这也是区域城际列车运营发展的趋势。区域城际铁路是在有限的城市间运营,线网规模是由若干条主线构成,相对干线铁路较为简单,因而具备实行“小编组、高密度、公交化”模式运营的前提条件。随着城际客流量的大幅增长和人们对便捷性要求的提高,“小编组、高密度、公交化”模式更能满足旅客需求,适应市场竞争。此时,列车开行方案的灵活性表现为在客流高峰期,如节假日、经贸活动期间等适当增加编组数量,加大开行频率;随城市周边中小城镇发展而适当增加停站,延长运营线路和时间。

4 区域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的制定原则

(1)适应客流原则。按流开车是制定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重要基本原则。必须分析区域内客流构成和出行特征,提供贴近客流需求的产品,使列车的等级、速度、停站、频率等尽可能符合区域客流规律,并随客流需求变动而适当调整。从而充分发挥城际铁路作为区域城际快速客运通道的骨干作用,带动区域内人员、物资、信息、科技、资金等快速流动,并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2)市场导向原则。城际铁路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铁路运输企业,在制定列车开行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既要避免漠视市场竞争,重视城际客运市场份额;又要避免因盲目竞争而增加运营支出。在满足客流总体需求的前提下,预测不同开行方案的客流变动情况,计算分析企业的成本收益,权衡制定列车开行方案。同时,要时刻关注高速公路提供的客运产品,以其始发时间、发车频率作为重要参考因素。总之,运输企业制定列车开行方案时应牢牢把握市场原则,既要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又要为自身创造良好经济效益。

(3)协调配合原则。制定列车开行方案要注重协调配合原则。一方面,城际铁路要与干线铁路、市内轨道交通等非竞争运输方式密切配合,在停站、运输量、运行时刻等方面做好衔接工作,方便旅客出行;另一方面,随着城际铁路线网规模的扩大和完善,各城际铁路运营公司间要资源共享、相互合作,避免恶性竞争。

5 结束语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区域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际运输体系能够促进城市群的进一步发展,尽管城际铁路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运输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功能交叉,但其作为城际快速客运通道的骨干,能充分满足城际间中短途客流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并有效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同城效应的实现。区域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具有中心性、辐射性、区域性、灵活性等特征,制定列车开行方案则应把握适应客流、市场导向和协调配合等原则。

[1] 南敬林. 城际轨道交通的特点和修建的必要性[J]. 都市快轨交通,2005,18(3):7-10.

[2] 董 焰.区域城际轨道交通发展的若干问题[J].综合运输,2004(6):4-8.

[3] 周厚文. 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探讨[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31(8):19-22.

[4] 宋 英,贾俊芳. 铁路区域性短途客运市场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4,26(1):33-35.

[5] 鲁 放,韩宝明,李得伟,等.城市轨道交通小编组高密度运行的合理实施[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8):4-7.

1003-1421(2010)01-0040-03

U293.5

B

2009-12-15

林 欣

猜你喜欢
城际客流城市群
客流增多
城际列车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城际铁路CTC中自动折返功能设计与实现
万科城际之光售楼部
一种城际车载列控系统的结构设计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