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采编工作创新探析

2010-03-22 09:55林寿平
图书馆研究 2010年1期
关键词:馆藏灰色图书

林寿平

(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图书馆,广东 中山 528458)

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是图书馆一项重要的基础性业务工作,不但直接影响着图书馆馆藏建设的质量和数量,而且决定着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整体水平和服务层次。图书馆采编工作是图书馆整体文献资源建设的首要环节,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创新图书馆采编工作,才能使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体系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和优势,才能使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满足读者的需求。

1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

1.1 图书馆文献资源日趋丰富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也日趋丰富。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电子资源以其广泛、迅速、准确、及时等优点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因此,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图书馆应开展多种类型文献资源的采访和著录工作,根据读者需求和图书馆经费使用情况,采购多种载体文献,使各种载体文献特别是电子文献资源与传统文献资源互为补充,建立起多载体的馆藏资源体系,以满足读者的需求。这是现代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建设的一大发展趋势。

1.2 文献采选方式日趋多样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文献资源采选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传统的依靠书目订购文献的采访方式已不能适应网络环境下读者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网上订购文献的采访方式。另一方面,随着购书经费的增加,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源,图书馆需要采取现场采购、邮购、交换、调拨、征集、赠送、呈缴、复制等多种采访方式收集各种文献资源。

1.3 馆藏资源建设重点日趋突出

图书馆尤其是学校图书馆应注重馆藏建设的学术性和重点性。学校重点学科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图书馆要围绕重点学科的专业设置和科研方向全面系统地进行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的馆藏文献结构是否与重点学科相结合、是否体现其专业特色,是一所学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是否有特色的重要标志。如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成人教育、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设有机械、电子、计算机、财经、艺术、旅游六大类专业。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图书馆 (以下简称我馆)就根据学校专业特色,重点加强了机械、电子、计算机、财经、艺术、旅游等专业的文献资源建设。公共图书馆应全面收集地方特色文献,建立起地方特色馆藏资源体系,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 图书馆采编工作创新措施

2.1 转变采访服务模式

(1)开展网上订购工作。数字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的产生给传统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随着网络的建立与普及,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和书店开展了网上订购业务,如当当网上书店就提供了人文社科、科技、管理、教育、文艺、小说等方面的图书供图书馆选购,并且还提供了付款方式、配送服务、售后服务等的说明。图书馆采访人员可以直接在网络上进行选择,根据读者需求进行采访订购。

(2)提供网上荐书平台。图书馆建立网上荐购系统,实现采访人员在网上与读者的直接互动,从而真正满足读者的文献需求,提高采访的速度和文献质量。我馆就利用北京丹诚公司的DT1500图书信息集成系统建立了图书馆采访征询系统,将最新书目数据发布到OPAC的新书推荐栏目中,读者可以利用该系统查看、选择图书馆所提供的书目进行网上荐购,采访人员定期查阅读者荐购书目信息,根据文献资源建设规划采购新书。如果采访人员对读者推荐的图书未予采购,他们会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与读者进行交流。

(3)采取多种订购方式。多样化的知识类型和文献载体导致了读者需求的多元化。图书馆要根据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改变过去“订购为主,现选为辅”的采访模式,采取多种文献采访模式,增加样书选购、现书选购、书市选购、专题选购等文献采选模式。例如:针对时效性强的计算机类图书、教学科研急需用书、畅销书或考试类用书,图书馆可以通过现货采购的模式进行采购;对于工具书、多卷书,图书馆可以进行网络采购;对于电子资源,图书馆可以和其他图书馆合作采取联合采购模式。

2.2 深化采编工作

(1)细化采编服务工作。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图书馆要不断更新采编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采编人员的业务素质,从而为细化采编服务工作提供人力保障。一是建立学科采访馆员制度。采访人员以人性化的采访方式、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研究分析读者需求,加强地方性、学科特色信息资源的搜集,丰富馆藏资源。二是建立编目人员资格认证制度。编目人员要根据文献分类和著录标准分编文献,使书目数据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做到著录齐全、分类与主题标引准确,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笔者在工作中会定期带领本校教师进行现场选书,满足教师对科研教学资源的大量需求。我馆编目人员还为读者的特殊需求开辟“绿色通道”,对读者急用的图书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编目并提供流通使用,满足了读者的特殊需求。我馆还开展荐书活动,加强了学校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将该学科相关的新书每月做成书目,供读者荐购。

(2)加大灰色文献采集力度。灰色文献是当前国内外图书情报界公认的重要情报源之一,主要反映各学科领域最新动态或研究进展,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不可缺少的资源。灰色文献品种繁多,包括非公开出版的政府文献、学位论文,不公开发行的会议文献、科技报告、技术档案,不对外发行的企业文件、企业产品资料、贸易文件(包括产品说明书、相关机构印发的动态信息资料)和工作文件,未刊登稿件以及内部刊物、交换资料、赠阅资料等。灰色文献流通渠道特殊,制作份数少,容易绝版。虽然有的灰色文献的信息资料并不成熟,但所涉及的信息广泛,内容新颖,见解独到,具有特殊的参考价值。图书馆应重视灰色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一是制订灰色文献资源建设规划,主要包括制定收集制度(如呈缴本制度、文摘报道制度等)以及规定有关整理加工报道的方法。二是建立专门搜集管理机构。为了做好灰色文献的搜集管理工作,图书馆应建立一个灰色文献专门搜集管理机构,并制定管理条例,确定灰色文献的收藏原则和保管细则,对灰色文献的搜集范围、搜集方式、保管方法及保管年限等作出规定;配备专业管理人员,负责灰色文献的搜集、收藏、整理、技术处理及咨询工作。三是广辟灰色文献来源。首先,广泛收集书目信息,从大量非正规渠道出版的书目订单上挑选出较有价值的灰色文献,将被动征集与主动采购相结合,以此途径收集更多有用的灰色文献。其次,争取社会捐赠。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灰色文献存在于单位或私人藏书之中,应大力争取单位或社会各界人士把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各类灰色文献捐献给图书馆,让社会公众共知共享。再次,要加强馆际之间的联系,协商做好馆际互借和馆际交换工作。

2.3 建立科学的馆藏评价体系

馆藏评价也称藏书评估、藏书计量,就是对图书馆现有藏书体系所具有的各个属性进行检测、评定,它包括对馆藏数量、馆藏结构以及馆藏本身的科学艺术价值以及馆藏使用效果等各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与总体评价。馆藏评价作为文献资源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其作用主要提供客观、标准化的馆藏状况信息,为文献资源建设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我馆每年都要对馆藏进行统计和评价。以图书为例,每年都要统计馆藏的数量、增长量(包括种数和册数)、入藏图书的学科比例。另外,每月还要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统计,按《中图法》类别统计每类的最高利用率图书,并对利用率高的图书编成图书利用排行榜,供读者借阅参考。采编人员要根据馆藏评价结果,做好采编工作,构建合理的馆藏资源体系。

总之,图书馆采编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馆藏文献的质量,采编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文献资源建设的成败。图书馆采编工作是一项比较细致的技术性工作,具有连续性、累积性等特点。图书馆只有建立有针对性的文献采购模式和制定完善的文献著录规则,努力提高采编人员素质,才能使文献资源建设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满足读者的文献需求。

[1] 闫凤英.图书采编人员的素质与高校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6(2):80-81.

[2] 陈春阳.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8(2):53-57.

[3] 孙士宏.试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采编工作的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58-59.

[4] 肖竹青.对文献资源建设中采编工作的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1):62-64.

[5] 孔祥飞,周秀梅.中文图书网上订购与现场采购的关系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5):41-43.

[6] 李少贞.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变化及对策[J].河北科技图苑,2009(2):45-47.

[7] 中山中专学校简介 [EB/OL].[2009-9-10].http://www.zszz.net/client/web1/index_xxjj.asp.

猜你喜欢
馆藏灰色图书
馆藏
图书推荐
浅灰色的小猪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班里有个图书角
灰色时代
她、它的灰色时髦观
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