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药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探析

2010-04-03 22:19刘学湘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英语课程中医药

刘学湘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210029)

提高中药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探析

刘学湘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210029)

中药专业英语是培养既精通中药专业,又能熟练地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的重要渠道。结合教学实践,从教材选编、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几个方面就如何提高中药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了几点想法和建议。围绕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中药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

中药专业;英语教学;教学质量

随着国际上中医药领域交流合作的日益加深,除公共英语的学习外,专业英语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的语言工具,成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在中医药院校开设专业英语课完全必要,切实可行,效果显著,潜力巨大[1]。我校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开设中药专业英语课程时间不长。该课程的教学对象主要是针对药学院三年级的本科生和高职生。笔者经过几个轮次的教学实践,现将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的一点体会,论述如下。

1 强化学生的学习思想意识

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们进行了公共英语的系统学习,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关注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而专业英语对他们来说是一门既熟悉又陌生的课程,熟悉的是使用的基本语法和句子结构等内容,陌生的是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了许多中药学的专业英语词汇和一些特殊的表达方法。因此教学之始要将学生们引进这扇专业英语学习的大门,教师就要让学生了解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明确学习目标,并意识到掌握扎实的专业英语知识是全面、有效地获取国外中医药研究进展及其动态和消化中医药的外文文献和资料的一项有力的工具,改变单纯的英语学习观念,切实与中药学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在学习专业中巩固提高英语,在学习英语中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使得学习更具实用性。

2 教材选编应结合专业特点

教材选用是否得当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效果。本院中药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在2009年之前一直是采用中国药科大学胡廷熹教授主编的《药学英语》(2005年第2版)教材。该教材囊括了50篇长短不一的文章,内容覆盖面较广,以科普性的阅读文章为主,但不能满足中药专业学生们的专业性知识的需求,导致专业英语教学与中药专业学习脱节,缺乏中药专业英语的色彩,内容稍显陈旧,实用性不强。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中药专业英语水平,我院组织有经验的教师自编了教材,该教材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涉及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分析化学、中药药理等多个学科的经典内容,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学生们能更好地体会与专业知识的关联,有了与本学科更为亲近的感觉,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能感受到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的无穷乐趣。

3 切实把握教学的重点

相比较公共英语来说,中药专业英语的教学重点不再是语法和句型的分析,而词汇教学、翻译的教学和实用写作等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以词汇教学为例,专业英语词汇有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希腊语、拉丁语等外来语,而这些外来语词汇构成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广泛使用词缀和词根。因此,能适当掌握一些词缀和词根,也就轻而易举地扩大了词汇量。中医药的专业英语词汇通常较长,记忆时常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方法往往会事倍功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结合教材中课文及生词表中的专业词汇,通过剖析单词的构成进行详细讲解。例如在讲解antioxidant一词时,可将它分解为两个前缀anti-、oxi -和一个后缀-ant,分别解释这3个词缀的意思为“反,抗”、“氧,氧气”和“……性物质”,让学生清楚了解了这3个词缀的正确解释后,就能够弄懂该单词的意思,即解为“抗氧化剂”。实际上专业英语词汇的造词通常有一定的规律,通过加词缀、派生和复合等手段,应用一个词干就可能造出几个、十几个,甚至上百个词来,这大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联想记忆法”吧!一些看来很冗长、很枯燥的单词,经过这种规律性的总结记忆,反倒变得有趣味了,记忆起来也更加轻松、简便,从而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4 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

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尽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本专业英语知识,可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方向选择与其专业相关的课文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①中医药专业英语词汇(包括构词法)及常用词组;②中医药专业英语常用的缩略语;③翻译的技巧;④药学论文的写作。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书本内容讲解和同学们发言讨论穿插教学的方式,比如在讲到“新药研制”这篇文章时,笔者会结合近几年来国内外研发新药的动态和自身的科研体会谈一些想法,同时让学生上网去查找国内外新药开发和研究的相关资料,再到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一道交流,这种教学互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每一篇课文内容讲解完毕后,会通过课堂提问、书面听写等方式及时检查学生们的掌握情况,并布置课后作业。另外为了加强教学的实用性,随着课程教学的进程,适时加入药品英文说明书的结构简介、翻译和选读,讲授药学论文和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进行课外小短文的英汉互译训练等内容,让学生们感到学有所用,渐渐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5 抓好课程的考核环节

合理的教学考核内容和方法不仅能够反映学生在掌握该课程方面所具有的水平,还能为指导教师的教学。本院目前对于该课程的考核方法主要是通过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方面来进行判定。笔者认为平时成绩应是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后作业、课堂发言的综合考察结果。但是学生们往往会比较注重最后的卷面考试,而忽视了平时的学习积累,这样势必会造成学习浮躁、知识掌握不扎实,应引起注意。因此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质量的反馈,稳扎稳打,让学生们真正提高中药专业英语的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专业英语的考核方法与公共英语应有所不同,它注重考核的是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如专业文章翻译及写作等。

6 建议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笔者建议:(1)多增加国外药物研究资料,可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丰富该项内容;(2)增加视听教学的内容,锻炼学生的听力水平;(3)增加课时;(4)稳定教学队伍。中药专业英语课程在本院是一门年轻的课程,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笔者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成肇智,胡永年,吕刚.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专业英语课势在必行[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1,11(3):41-43.

book=5,ebook=5

H31

A

1007-4813(2010)04-0633-02

2010-04-28)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英语课程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