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班”制度例谈

2010-04-04 06:42武汉市硚口区崇仁第二小学易春兰顾敏
成才 2010年7期
关键词:注意力习惯班级

■武汉市硚口区崇仁第二小学 易春兰 顾敏

“集体备班”制度例谈

■武汉市硚口区崇仁第二小学 易春兰 顾敏

武汉市硚口区崇仁第二小学是武汉市硚口区小学“科研兴师、科研兴校”工程重点项目“发展性班级建设与研究”的试验学校,率先在全区进行了“集体备班”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的研究。“集体备班”是以一个班级为研究对象,把班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的专题,在以班主任为首席的工作机制下,通过班科联席会议,围绕问题开展深度汇谈,最终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下面以一次“集体备班”为例,说说集体备班的过程与方法。

一、陈述现象,确定主题

赵洁(三(2)班班主任)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习惯。”我们都知道,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终生。小学三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逐渐转向“定型”的过渡阶段。因此,我想结合我们三(2)班学生专心听讲习惯的问题,邀请在座各位老师进行研究。

我们班有学生41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13人,男女生人数比为2:1。班上大多数学生活泼开朗,思维活跃,但自控能力较差,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直接影响课堂纪律和学习效率。三年级学生处于好动的年龄阶段,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大,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比较优秀,如周冰菁、陈洋、陈科睿等对自己充满信心,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但在课堂上喜欢随意插嘴,同学发言时不愿意倾听,喜欢迫不及待发表自己的想法;而有的孩子又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没有信心,在课堂上容易开小差、做小动作。这些问题,集中地体现为课堂上不能专心听讲。这次“集体备班”,我们主要研究如何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二、深度汇谈,归因分析

陈艳霞(数学老师)我是从三年级开始教这个班的,总体感觉这个班学生个性张扬,思维活跃,我比较喜欢。但是一部分学生在课堂过于张扬,给学习困难的学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比如,那些性格张扬的学生总是抢着发言,当老师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发言时,他们不但不认真听,还不时表现出不耐烦和瞧不起的神情语气,对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产生了消极影响,从而导致两极分化严重。

李红路(硚口区教科室科研员)学优生对学困生的不利影响,乃至对课堂的不良影响,是一个不太被关注的现象。学优生在班级中无疑是“宠儿”,人人都喜欢。但如果一味骄宠,容易让他们滋生“自我中心”的心理,有些学优生在课堂上抢话头、出风头,突出个人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感。他们的过分积极的发言,其目的往往只是为了表现自己,对学困生的学习造成抑制,既不利于学困生的学习,也不利于他们自身的成长。因此,我建议把三(2)班专心听讲的问题与部分学优生的表现联系起来。

肖娜(音乐老师)三(2)班学生在唱歌时姿势正确,但保持时间不长;学生缺乏倾听的习惯,没听完别人的发言,就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使课堂显得很乱。我常用的对策用两个:一是事先向学生讲清楚站姿和坐姿要求,并且每堂课都强调;二是告诉学生,一个有修养的人在听别人说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专心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说话,等别人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希望班主任经常问问学生在音乐课上的表现,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课堂学习常规。

易春兰(学校德育主任)音乐课应该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课程,现在的音乐课不是简单的唱歌,比较强调律动。按理说运动时,学生是不容易分散注意力的,孩子的天性是喜动的,但为什么他的动偏离了老师的要求?教师要把原因找出来。

刘明(科学老师)在我的课堂上,气氛有时太活跃,学生无法控制自己谈论感兴趣的话题,导致纪律有点乱;少数学生约束自己能力差,容易开小差。我想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少开小差,除了纪律监督外,还要从自己的课堂教学着手,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他们开小差的次数;学生讨论时,我觉得要在收放自如的“收”字上下功夫,既引导他们开展热烈的讨论,同时又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

陈艳霞我觉得在上课15分钟左右,学生注意力分散是正常的,有必要进行控制吗?

李红路这所谓的“正常”指的是在自然状态下。但课堂教学正是要对这种“自然状态”进行干预,让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更长,让他们学习效果更好,同时让他们的注意力得到发展。刘老师刚才这点谈得很好,在“收”字上下功夫,“收”就是集中注意力,把注意力收到学习活动上来。建议刘老师做两周的课堂观察记录,从看看是哪些学生,什么时候注意力开始分散,找到课堂中注意力分散的“临界点”和具体行为表现,从中发现规律。

余艺感觉这个班刚开学时比较好,学具准备齐全,纪律较好。但过了几周后,上课时间不长就嘈杂起来,让人无法上课。我采用鼓励和惩罚相结合的方式,但效果不明显。

易春兰奖励和惩罚都不是目的。要弄清三(2)班学生课堂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根源在哪里。注意力分散原因一是学生很疲劳,二是教学以外的刺激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三是习惯与班风存在问题。

李红路建议班主任赵老师做这样一件事情:在不引起学生注意的前提下,观察几天,看是哪些学生在哪些老师的课堂上爱讲话。现在看,三(2)班的这种现象已经不是简单的不听讲的问题,需要探究背后的原因。把刚才老师们所说的问题归纳一下,三(2)班的问题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上课优生插嘴的问题。插嘴多,愿意说的多,愿意听的少;二是在并开学科的课堂上讲话、下位,没有上课的意识。这从表面上看是纪律问题,其实不然,因为学生在语数课堂上纪律较好,术科课堂就不能遵守纪律,他知道哪是主课,哪是副科,形成了“重主课、轻副课”的意识,这可能与社会、家长的价值导向有关,已经形成了不良的班风和学风了。要改变三(2)班这种现状,要从抓班风、学风开始。建议从并开学科的课堂学习风气开始抓起,从抓学优生的课堂表现入手,改变评价方式,树立“好课堂、好成绩、好学生”的理念,把课堂表现和学习成绩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既可激励学困生,又能适当规约学优生。

三、总结提炼,形成策略

易春兰刚才老师们就三(2)班的问题进行了深度汇谈,研究氛围很好,大家都贡献出自己的智慧。综合各位老师的观点,建议三(2)班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现状。

1.从班风建设入手。转变班风的关键是那三分之一的学优生,是他们引领班级的主流价值。锁定这些学生,想办法让他们重视课堂纪律。可以把学优生组成班级课堂纪律整顿小组,让他们想办法解决课堂纪律的。每天放学时抽一点时间让他们轮流上台说当天班级纪律情况,从自己说起,让他们进行反思,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氛围。

2.进行听讲习惯的专项训练。从孩子的年龄特征来讲,上课玩是自然状态下的生理现象,可以通过教育或教学进行干预。专心听讲的习惯实际上就是注意力的培养。研究表明,小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7至10岁保持时间最长不超过20分钟,也就是一节课到了一半的时间。如果你还没有改变你的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注意力会分散,那么教学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延长,改变他的自然状态,要让他在教育的状态下,通过延长注意力来提高学习效率。作为习惯的培养是每个老师都要承担这个任务。哪怕是放慢教学进度,一定要把专心听讲的习惯训练好,不然教师上课会很累。

3.统一评价标准。为了让每一位老师在培养学生专注学习的习惯上形成合力,建议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一起制定班规,大家都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训练,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班科配合,首先要在评价上保持高度的一致。每节课,教师口头表扬、批评的学生,或用红花、红旗等代币的方式奖励学生,最后都由班主任统一进行表扬或批评,班主任要每天一小结,每周一总结。

4.在研究上下功夫。建议各位教师在三(2)班上课时做好课堂观察记录,看看哪些孩子,在什么时间注意力开始分散,然后分析原因,实施有效的对策,应该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集体备班”是教师在班级建设中开展合作研究的一种有效方式,它不同于“集体备课”之处在于,所有科任教师针对他们共同的的教育对象(学生)开展研究,所研究的专题是共同的“真”问题,所以更具有针对性,更容易形成教育合力。

本案例中,教师们在深度汇谈中聚焦问题,形成课题,进行归因分析和理论透视,总结提炼,生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现在专业引领之下,教师对教育现象的认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并生成智慧的过程。教师团队的成长,需要多经历这样的过程。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注意力习惯班级
让注意力“飞”回来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上课好习惯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