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2010-04-04 06:42马为民
成才 2010年7期
关键词:专业化人格校长

■马为民

校长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马为民

我国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处于学校的核心地位、领导地位、决策地位,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全面负责。校长之于学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言谈举止、所作所为,都会给学校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校长决定着学校办学的内涵和品位,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当前,创建优质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主题。学校发展对校长提出了新要求——专业化发展。校长自身发展和学校发展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校长实现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也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一、校长专业化发展是校长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常,我们把某人做某事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称之为“专业”。“专业化”,就是从事某职业的人由不专业到专业的过程。所谓校长专业化发展,是指校长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树立现代办学理念,围绕学校办学目的,通过学习、实践、研究,不断加强自身修炼、提升专业水平、提高管理绩效的活动过程和形式。

经过多年的演变和发展,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的角色定位越来越清晰。关于新时期校长的特征以及校长胜任角色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已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关于校长专业化发展则相对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在明晰了校长的角色定位后,校长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校长管理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校长专业化的标准是什么?有必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去做一些再认识。

陶行知先生曾说:“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校长的主要职责,应该是规划、领导学校的发展。校长管理行为的终极目的是促使学生成功。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应该具备一般人有、一般人又没有的特质。校长对学校工作和全体师生起着示范、引领和督促、指导作用。因此,校长应该是人格的领导、形象的领导、思想的领导、艺术的领导、精神的领导。也就是说,校长要实现专业化发展,必须实现人格、形象、思想、艺术、精神等方面的专业化。

1.人格的专业化

人格是指做人的品格、操守和尊严。人有了“格”,就会“不为五斗米折腰”,就会“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就不会损人利己、阳奉阴违,就不会厚颜无耻、胡作非为。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人格对人格的培育。在学校里,校长很多时候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校长举手投足都会被师生关注,都会在广大师生中潜移默化。如果校长随心所欲,不时掉出“皮袍下的小”来,那么不仅损害个人形象、学校形象、教育形象,贻笑大方,而且误人子弟。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高尚的人格是无声的命令、无形的感召、无尽的资源。高尚的人格魅力,是知识能力所不能替代的宝贵财富。要实现专业化发展,校长必须对自身的人格进行深刻的省察剖析,长期培育修炼,只有诚意正心,修身养性,方能擦亮人格的名片,做到身正为范,“无为而治”。

2.形象的专业化

形象是指人的外表或行为给他人产生的感觉。我理解,形象还应是人的内在人格、学养的外在呈现。人的形象不单指面孔身材,也不单指穿衣戴帽,还应包括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以及行为处事的姿态、作风和表现。众所周知,周恩来不仅有俊朗的外表、得体的言谈、渊博的学识,还有坚毅的性格、果敢的作风、忘我的精神,更有高雅的气质、高尚的人格、高远的理想。他展示给世人的已不仅是他个人的形象,还是中国人的形象,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周恩来的形象,改变了全世界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所以,无论是他的人民,还是他的朋友,甚至是他的敌人,无不为周恩来折服。可见个人形象的强大魅力。

人类社会早已走过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时代,当今社会处处彰显现代文明。学校是人类文明传承的摇篮,校长是培养人的人,某种程度上,校长就是广大师生的楷模和榜样。他不能似政客般油滑、如乡绅般媚俗、像奸商般市侩、同井蛙般肤浅。很难想象,一个不修边幅、不学无术、不思进取的校长会把学校带向何方。对于校长,以往人们只注重其知识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我觉得应特别注重其人格形象,因为有了人格形象作铺垫,其他东西都可以培养。

3.思想的专业化

拿破仑说:“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思想是人类最强大的武器。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那么,校长的灵魂是什么?是他的教育思想。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对教育必须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深入的理性思考。不然,这个校长就没有魂,只如花瓶之类的摆设。他自己和他所领导的学校就会陷入迷途和混沌。

校长的教育思想应该包含教育理论、教育理念、教育理想三个方面。校长的教育思想专业化,体现在对教育发展史的了解、对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把握,从而形成自己的教育观念上;体现在对教育原理、教育本质、教育规律、教育现象、教育价值观念的深入思考,从而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育理念上;体现在对教育对象的热爱、教育目的的明了、共同愿景的提炼、教育事业的憧憬,从而形成自己和学校的教育理想上。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的最高心理需要层次是自我实现。如果校长形成了专业化的思想,必然会带动学校专业化的教育行动,从而对学校的发展产生积极有效的深远影响。

4.艺术的专业化

这里所讲的艺术,是指富有创造性的领导、管理方式。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促使学生取得成功。校长的领导和管理始终应该围绕着这个目的来开展。由于学校里师生个体的个性差异很大,领导和管理过程中的共性、个性问题通常很复杂,因此需要有深入的调查研究,完善的制度规范,灵活的策略方法,不然就可能会出现不尽人意的管理方式。比如简单、粗暴、一刀切式;陷入漩涡、忙于琐碎、焦头烂额式;撒手不管,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式等等,这些都是要尽可能避免的管理方式,否则就有可能会伤害到部分教师的情感,也可能会挫伤部分教师的积极性,还可能会引起大的矛盾和积怨,影响甚至阻碍学校的发展。一所学校校长领导管理行为的表象体现的是校长领导和管理的套路和方法,实际蕴含的是校长的人格、思想和能力,因此校长在坚持尊重师生的人格、个性这个领导和管理首要原则的前提下,如果能因人、因时、因地、因事,合情、合理、合法,而且艺术地策划、艺术地放权、艺术地取舍、艺术地进退、艺术地收放、艺术地表达、艺术地褒贬……那么,他的领导和管理往往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艺术化的领导境界和管理行为应该是校长专业化发展的不懈追求。

5.精神的专业化

这里所谓的精神,是指意识形态上存在的动力和无意识形态上潜在的动力,是在理想、信念支撑下人的一种心理状态。精神之于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民族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缺乏精神的人是消沉的,一个缺乏精神的单位是消极的,一个缺乏精神的民族是松散的。无论什么人,越是在困难的时候、困惑的时候、被困扰的时候,越是需要精神的动力,否则,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容易被扭曲或变得机械麻木,如果是学校则容易变成一台机器,缺少生机和活力。作为专业化的校长,应该有责任感、使命感,必须善于用精神力量来支持、鼓舞、激励他自己和他的师生员工,不断创新、不断超越、不断前进,使全体成员有精神的寄托和灵魂的依归。华东师大陈玉琨教授提出校长要有四种精神,即拼搏精神、科学精神、求实精神和团队精神。校长应该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念的支柱和学校精神的化身,校长要善于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引领师生,以良好的精神追求感染师生,以共同的学校愿景激励师生,倾心营造学校文化,打造学校精神。这应该是校长专业化发展的最高追求。

校长实现人格、形象、思想、艺术、精神的专业化过程就是校长的专业化发展。校长专业化发展是校长发展的必由之路。校长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过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等待几年就水到渠成,它需要校长有坚持不懈的执著追求和经年累月的艰苦修炼,并且有明确的专业化发展思路,完整的专业化发展规划,主动的专业化发展状态,积极的专业化发展举措,有效的专业化发展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校长的专业化发展。

二、校长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引擎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主要是指系统规划经济社会的发展,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既能满足当代发展又能实现将来永续发展的发展模式,而提学校可持续发展还是近十来年的事情。

学校发展的范畴较宽泛,内容较庞杂。校长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规模的扩大、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更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校园环境的优化、学校文化的建设、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校本研究的深化等等,都属于学校发展。任何发展都是建立在以前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之上的。那么,学校哪些发展既能促进今天学校发展又能实现学校将来永续发展呢?我以为,应该是:校长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校文化的建设。

如前所述,校长的主要角色是学校领导者、管理者、教育者,其主要工作是建立学校共同愿景,发展积极的学校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组织学校管理、优化办学资源等,以此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成功。学生成功的关键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如果每一位学生都能各得其所,那他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校也就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而学生取得成功主要依靠教师的培养雕琢和学校文化的陶冶熏染,可以说教师队伍和学校文化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两翼,所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充实学校文化的内涵,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两大举措。完成这两大举措的关键是校长,因为校长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校长专业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校长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就是通过推动、促进、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引领、充实、发展学校文化从而引领、推动、促进、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校长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1.校长专业化发展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校长的专业化发展相类似,但各有侧重。除了专业人格、专业形象、专业精神外,教师专业化发展还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发展,可见,校长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示范引领作用。一般情况下,校长本来曾经就是教师,担任校长后又成了教师的教师,校长对于教师的发展规律、发展过程、发展状态、发展需求、发展方向,有较全面、深刻和理性的认识。站在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专业化的校长,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上,必然会增强主动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必然会有全面、系统的行动规划、详尽的工作方案、清晰的实施步骤、严格的目标要求和细致的考评规范。校长专业化发展水平越高,教师专业化发展质量就越好、进程就越快,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就越牢,力量就越足;反之,如果校长专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则教师专业化发展质量肯定会较差、进程就慢,或者可能根本就不能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那样的话,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就小,能力就弱。

2.校长专业化发展与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包含了学校的物质文化、文字文化和意识文化,有形无形、有声无声的东西都包含在里面。有人说,文化是个大染缸,雅俗都往里头装。确实,文化是一种特别的氛围,其主要功能是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的行为习惯产生熏陶和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式的。好的文化氛围,能让差的变好、让好得更好;差的学校文化则会让好的变差、使差的更差。文化浸润的影响是深远的,有时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其影响力有时远远大于说教。中学生正处在“三观”和行为习惯养成时期,辨别能力还相对较弱,很容易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围,会左右学生的发展方向,说不定会改变他们的一生。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就好比阳光灿烂、天朗气清的秋日,让人游目骋怀、心旷神怡;肮脏消极颓废的文化,就如同淫雨纷飞、污泥浊水的深潭,令人迷失方向,萎靡不振。所以,学校要打造健康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这对校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巨大的挑战。如果校长不能实现专业化发展,那么倡导、培育良好的学校文化就是一句空话,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更是空中楼阁,不但让人对校长产生“非不为也,实不能也”的慨叹,也让人对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忧心忡忡。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共同的理想信念。校长实现了人格、形象、精神的专业化,则校长的人格感召力、形象感染力和精神震撼力,就会发挥巨大、深远影响,就会带领广大师生积极向上、去恶扬善、扶正祛邪,形成相对统一的价值观念,就会产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良好效应。校长实现了思想、艺术的专业化,则校长就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去培育引领良好的学校文化,那么,校长成熟的教育观念、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教育理想,就会在师生中引起共鸣,汇合成无形的巨大力量,去促进师生前行,追求共同的理想信念,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校长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左右学校发展最重要的环节。校长不是万能的,但学校没有专业化发展的好校长是万万不能的。校长只有把握教育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紧跟教育发展的形势和潮流,明确职责、牢记使命,追求卓越,“以大气成大器,明大事成大师”,方能勇立潮头,不断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不断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武汉市长虹中学)

责任编辑 廖林

猜你喜欢
专业化人格校长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论校长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