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例一致性原则在双语词典编纂中的再现——以反义成语评《新时代汉英大词典》体例规范问题

2010-04-04 07:59孟艳芳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词目体例反义

秦 朵,孟艳芳

(1.四川外语学院 英语系 ,重庆 400031;2.吉首大学 张家界学院 外语系,湖南 416000)

由吴景荣、程镇球主编的《新时代汉英大词典》(以下简称《新时代》)具有收词广泛、内容充实、例证丰富、释义准确、实用性强等优点,曾被王逢鑫(2002)誉为“汉英词典的上乘精品”。当然,任何词典的编纂都难以达到十全十美,没有差错,《新时代》也不例外。它除了以上的优点之外,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此,已有大量文献进行探讨和分析,如 : 鲍 志 坤 、 王 颖 (2001)、 陈 中 绳 (2002)、 熊 兵(2002)、赵刚(2004)、欧阳利锋(2006)等。 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对双语词典的评论大多体现在释义内容上,而对编纂的形式尤其是体例重视不够。本文为什么要以反义成语为切入点来体现词典的体例一致性原则呢?“尽管词义的对称发展变化中也会体现出一定的不对称性,但是通过检查有着一定反义关系的词语在译文上是否体现对称性不失为衡量一部汉英词典译文质量的一条重要原则。”(王仁强2006;转引自王仁强2005)因此,笔者本着不护短的原则,拟从反义成语角度来探讨《新时代》体例的规范问题,以小见大,从而再现体例一致性在双语词典编纂中的重要性。

章宜华、雍和明(2007:212)将词典的体例明确定义为“辞书编写的基本格式和规定,包括编纂原则,注释方法,释义模式,词条编排格式等内容,涉及词目的形态和读者及其变体的处理,释义的方式与结构,例证的来源与选择,以及词典语言,互参,标点,插图,字体,板式等的技术规定和标准。”从宏观上看,衡量一部词典质量的标准之一就是体例规范,前后一致。我们知道汉语的英译难,而汉语成语的英译更难。要把汉语成语真正译好,除了要将翻译原则贯穿始终,还要把体例前后统一起来,使词典使用者有思路可循,便于正确理解和恰当使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成语的译文反观词典体例的规范问题。尽管《新时代》自2000年就已经出版发行,但笔者在认真翻阅该词典的反义成语时,发现其体例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新时代》中词条的义项排列,语法范畴,形容词前系统词be的增减,词目变体的处理等四个方面揭示体例形式上的规范问题。

一、义项排列不一致

释义是词典编纂的中心工作,而义项划分又是词典释义的主要任务之一。《新时代》前言中指出,“考虑到汉英两种语言在词形变化上一无一有,在义项划分上我们坚持按意义差别区分词义,以‘立足汉语、兼顾英语’的原则来规范义项。”究竟《新时代》在“立足汉语”方面有没有做到汉语义项排列的一致性呢?同一个词既作条目单列,又放在另外的条目作例证,这在《新时代》中非常普遍。如在单字条目“花”的第一个义项下设了“雄花”“雌花”“桃花”“梅花”等将近20个词作为例证,而这些词里面除了少数几个外,其他的都作为多字条目在相应处单独列出。笔者在查阅反义成语时也发现类似的问题,结构对称的反义成语有的作为单独的条目立项,有的则又放在另外的条目下作例证,参差不齐,使得反义成语的义项排列极其不一致。

例1.(1)反义成语“无情无义”与“有情有义”的分布

a.无情①unfeeling; heartless; merciless: 冷酷~cruel and unfeeling; cold and heartless/~ 无 义heartless and faithless②merciless; ruthless…

b.有情①be in love;be feeling ②interesting;appealing

c.有情有义 affectionate and true;true and loyal

(2)反义成语“不胜其烦”与“不厌其烦”的分布

a.不胜①cannot bear or stand:~其烦 be bored beyond endurance②…③…

b.不厌①notmind doing something; not tire of②notexvlude

c.不厌其烦 notmind taking all the rouble; take great pains;be very patient

例 2.(1)反义成语“胆大包天”与“胆小如鼠”的分布

a.胆大 bold; audacious

b.胆大包天 audacious in the extreme

c.胆小 timid; cowardly

d.胆小如鼠 as timid as a mouse; chickenhearted

(2)反义成语“心腹之患”与“疥癣之疾”的分布

a.心腹①trusted;reliable②…③…

b.心腹之患disease in one’s vital organs——grave hidden trouble or danger

c.疥癣 mange

d.疥癣之疾 minor trouble;immaterial illness

例3.(1)反义成语“表里不一”与“表里如一”的分布

a.表 里 ① outside and inside; one’s outward show and inner thoughts:~不一 think in one way and behave in another②exterior and interior

b.表里如一 think and act in one and the same way;be exactly what one…

(2)反义成语“兴致勃勃”与“兴致索然”的分布

a.兴致 interest; agreeable mood: ~索然 have lost all interest; be bored stiff; …

b.兴致勃勃 full of enthusiasm;in high spirits;elated

(3)反义成语“言行不一”与“言行一致”的分布

a.言行 words and deeds; speech and action: ~不 一 one’s deeds do not match (or square with)one’s words/~ 一 致 suit one’s actions to one’s words; be as good as one’swords

《反义词大词典》开篇引用了吕叔湘关于《汉语反义词词典》覆信中的文字,“词典这东西,要想种种办法压缩篇幅,用尽量少的篇幅容纳尽量多的内容,因此可删则删,可并则并。”这就告诉我们在词典编纂过程中,要尽量精简文字,缩短篇幅。众所周知,词典的编纂工作一般都是遵循惜墨如金的指导思想,使词典能以有限的空间容纳更多的内容。为了达到这一点,词典编纂者就必须尽量减少词典中不必要的重复。因此,笔者建议上述例子中的成语尽量满足放在其他条目下的要求,如将“有情有义”“不厌其烦”“胆大包天”“胆小如鼠”“心腹之患”等分别置于“有情”“不厌”“胆大”“胆小”“心腹”等之下,从而使得反义成语义项在排列分布上更加一致。

二、语法范畴不一致

在双语词典编纂中,词典应提供语法、句法和语义信息。黄建华(1987:14)指出,“在词典中提供语法信息已成为今天的编者不容推卸的责任。这一点做得如何,也是衡量词典质量优劣的标准之一。”这就表明了衡量对应词质量水平的一条重要标准是它们如何反映源语的语法功能。词典编纂应尽量遵循对等原则,要求源语词项和目的语之间在语义、分布特点、功能范畴、语用规则和语域等方面对等。对应词语法功能的对等自然就要求它们在语法范畴上也取得一致。Sidney I.Landau就持该观点,他在《词典编纂的艺术与技巧》一书中说到,“在双语词典里,源语词和其相应译词的语法范畴应一致。”既然如此,笔者认为一个词的反义词应该具有和该词相同的语法范畴。《反义词大词典》的编者在该词典的凡例中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即反义词的语法意义应基本相同。他们所讲的语法意义主要是指语法单位的范畴意义,语法功能意义,语法结构意义。这些意义是由一整类,一整类的语言单位所具有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词汇意义是它们的基础,并跟它们具有逻辑范畴类别的一致性。本文特选取一些结构对称的反义成语为例,考察《新时代》中对应词语法范畴有没有取得一致。

例 4.a.仇深似海 entertain a hatred as great as the ocean

b.恩重如山 kindness as heavy as amountain

例 5.a.笨口拙舌 clumsy in speech; not particularly articulate

b.伶牙俐齿 have the gift of the gab;have a glib tongue

例 6.a.才高识远 of great talent and insight; talented and far-sighted

b.才疏学浅 have little talent and learning

例 7.a.虚情假意 false display of affection; hypocritical show of friendship;pretence of friendship;insincerity

b.真心实意 sincerely; genuinely; wholehaeartedly;truly

从以上几组反义成语可以看出,它们都是具有对称的结构,相同的词性。然而它们相应的译词却出现了极大的差别,在语法范畴上显得不一致(以例7的译文最为突出)。为了达到词典前后体例一致性,笔者建议将例4a译文中的entertain a删除,例5a,例6a译文前添加be,例7 b转换成与例7a具有相同性质的译文即可。

2.形容词前系动词be的增减不一致

例 8.a.心浮气躁 be restless and fretful; be unsettled and short-tempered

b.心平气和 even-tempered and good humored;unfuffled;calm

例 9.a.心烦意乱 be confused and worried;be terribly upset;be restless and disquieted

b.心旷神怡 relaxed and happy;carefree and joyous;refreshed inmind and heart

例 10.a.黯然失色 be overshowed; be eclipsed pale into insignificance

b.光彩夺目 dazzlingly bright; brilliant

例 11.a.不可胜数 countless; innumerable; untold

b.屈指可数 can be counted on one’s fingers;be rare

对照以上反义成语,释文中形容词前有的加了系动词be(已用着重号标出),有的则没有。形容词前是否添加be动词,当今词典没有统一的规定。笔者查阅了多部双语词典,发现形容词前加系动词的情况居多。总之不管加抑或不加,一部词典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为了确保它自身内部结构的系统性,就应该在其释义中遵守体例形式的一致性。也就是说,词典体例应注意一贯性、系统性。同一性质的语言现象要添加成分的就应贯彻始终,不能顾此失彼。

三、词目变体的处理不一致

本文前面提到的词典体例所涵括的内容广泛,其中就有词目的形态和读音以及变体的处理。体例不仅能够不断指导词典的编纂,同时也能指导用户对词典的使用。词目变体,作为体例的范畴之一,同样也对用户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双语词典对词目变体进行注音就能够提供词典使用者一定的语音信息,因此这种注音是不可缺省的。另外,《当代词典学》中也提到,“对于双语词典,无论是汉-英词典还是外-汉词典,解释的重点都应放在非本族语的一方。 ”(2007:230)《新时代》这样一本汉英词典理应将重心放在非本族语的那一方,所以对词目变体进行标音无疑有助于非本族语一方对汉语的学习。然而,《新时代》有时对词目变体进行了注音,有时却又没有,这完全违反了体例前后一致性原则。

例12.反义成语“危如累卵”和* “安如泰山”(带*的成语表示有词目变体)

安 如 泰 山 ānrútàishān also “ 稳 如 泰 山 ”wěnrútàishān as solid as Mount Tai; as firm as a rock

例13.反义成语* “爱财如命”和“挥土如金”

爱财如命 àicái-rúmìng also “爱钱如命” love money as if itwere one’s own life; …

例14.反义成语“云遮雾障”和* “云消雾散”

云 消 雾 散 yúnxiāo-wùsàn also “ 烟 消 云 散 ”yānxiāo-yúnsàn the clouds melt and the mists disperse-cease to exist;…

例15.反义成语* “藏垢纳污”和“藏龙卧虎”

藏垢纳污 cánggoù-nàwū also “藏污纳垢” shelter evil people and uphold evil practices

例16.反义成语* “比翼齐飞”和“劳燕分飞”

比翼齐飞 bǐyì-qífēi also “比翼双飞” pair off wing towing;…

例17.反义成语* “胸中无数”和* “胸中有数”

胸中无数 xiōngzhōng-wúshù also “心中无数”xīnzhōng-wúshùnot know for certain; …

胸中有数 xiōngzhōng-yǒushùalso “心中有数”xīnzhōng -yǒushù have a good idea of how things stand;…

一部词典不仅在宏观结构上要具备系统性,在微观分布上也要取得一致。从上面列出的反义成语可以看出,有的词目变体有注明了拼音,有的没有。为了体例的规范,同时也方面非本族语一方的学习,笔者认为像成语“爱财如命”“藏垢纳污”“比翼齐飞”后面的变体都应注音。

黄建华、陈楚祥(2003)在《双语词典学导论》总结过,“综观国内外出版的词典,体例极不统一的现象仍远未消除。”词典编纂是一个琐碎而又庞大的工程,内容与形式两者不可偏废,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词典中的体例应该前后一致,讲究规范,切记顾此失彼,丢三落四。笔者仅借此文就双语词典的体例发表了一孔之见,期望这部力作在重印或再版时更臻完善。另外,本文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可能有失偏颇,不够全面,仍值得推敲,这有待学界同仁共同商讨。

[1]Sidney I.Landau著,章宜华,夏立新译.词典编纂的艺术与技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黄建华.词典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3]黄建华,陈楚祥.双语词典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蒋荫楠.反义成语词典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5]王逢鑫.汉英词典的上乘精品——介绍 《新时代汉英大词典》[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2):146-8.

[6]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对译义准确性的影响调查[J].现代外语, 2006,(2):139-146.

[7]吴景荣,程镇球.新时代汉英大词典 [M].商务印书馆,2000.

[8]张庆云,张志毅.反义词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9]章宜华,雍和明.当代词典学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猜你喜欢
词目体例反义
认识反义词
反义疑问句小练
注释体例
藏语传统辞书词目编排法探析
注释体例
注释体例
注释体例
中国典籍外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这山望着那山高
日语中“V1+V2型复合名词”的分类
——基于《广辞苑》从有无对应动词形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