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人文菁华 传承恒久价值——读丁永忠教授主编的《人文素质教育读本》

2010-04-04 07:59敬亚平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路标读本人文精神

敬亚平

(重庆教育学院 学报编辑部,重庆400067)

自人类有大学开始,关于大学精神的探索和论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众多论争又伴随着大学人文教育的变迁浮沉。远的不说,自近代以降,从英国纽曼的“博雅教育”“自由教育”,到德国洪堡的研究型大学理念中的“独立自由”精神,到我国蔡元培的“兼容并包”之“学术自由”;从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报告》,到芝加哥大学的《名著阅读》,到本世纪我国大学逐渐开设的综合性的人文教育课程;不管称其为“通识教育”“素质教育”还是“人文教育”“自由教育”,都在回应这一历史性的命题:大学到底是“育人”的殿堂,还是“制器”的工场?大学教育到底是立足于学生的“精神成人”,还是“专业成才”?

丁永忠教授主编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系列教材”之《人文素质教育读本》(以下简称《读本》,重庆出版社,2008),同样是在回应这类历史性的命题。《读本》甫一出版,笔者即承蒙丁教授赠书,一年多来案头床头,时常翻阅,获益匪浅。作为上世纪80年代的在校大学生,虽然有幸处在一个人文思潮激荡和价值启蒙的全新时空,但由于年龄、学识、阅历等原因,对人文精神的感受不深,对人文知识的学习不够,当时大学也没有开设专门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学界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才使笔者对于人文精神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读本》的阅读过程,可以说是获得了对人文精神重新认知和对人文知识再次“补课”的大好机会。笔者也确实借此机会,搜集查阅了一批相关的大学人文教育资料,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人文知识,并在与古圣时贤的心灵碰撞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世界大学的发展史证明,大学精神及其人文教育不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自动丰富和发展,相反,在“后现代”的大学里,人们置身“知识”和“经济”紧密结合而被冠以“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文教育却严重缺失:实用主导一切,大学教育技能化、市场化、功利化,大学校园生活市侩化、庸俗化、物质化,但是,“大学生活与市井生活之间的距离,不是由习俗或道德维持,而是由学者和大学生内心的追求支撑。独立的知识探索、相互的学术切磋、独到的思想发现、大胆的创作革新、自由的个性创作是人们成功与快乐的源泉,是荣誉和价值的最高体现。”[1]鉴于此,在人文精神被知识经济的大潮裹挟而日渐式微的当下,大学教育亟需人文精神的激活,大学生的青春亟需人文精神的照亮,大学校园日益平庸市侩的生活亟需人文精神的审美提升。

丁教授以其对人文精神与素质教育的深湛研究而倾力主编的《读本》,萃取人文菁华,传承恒久价值,补缺救弊,恰逢其时。

大事件特别是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就像是一束激光,能够穿透人的灵魂,照出一个人的人文精神是否缺失,人格是否饱满充盈,心理是否春风和畅阳光灿烂,知识储备是否足够应对和思考人生,是否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也许是巧合,近年来笔者两次集中阅读有关大学人文教育方面的读本或教程,其时间点竟与两件震惊世界的大事相关联,它们分别是“9.11 恐怖事件”和“5.12”汶川大地震。

“9.11”事件后,笔者读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主编的“大学人文读本系列”之《人与自我》、《人与国家》、《人与世界》和《大学人文教程》。 众所周知,“9.11”事件发生后,我们相当多的大学生起初是幸灾乐祸的,尽管随着事件进程大多数学生趋于理性,但这种始料未及的情况令许多有识之士痛感当下中国大学及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缺失。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东西仍然占据着我们的头脑,阻碍着我们对于人权、生命、和平、宽容、反恐怖、反暴力、民族和解等的思考和理解。当年出版的大学人文读本,其影响不仅是大学生,而且遍及知识精英乃至全社会,就是因为其提供的人文精神资源,促使我们关注大学生的“精神成人”,反思“无边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重新检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观、价值观。[2]

而“5.12”汶川大地震之后,笔者读到了丁教授主编的《读本》。大地震发生在我们自己的国家,与人为的“9.11恐怖袭击”不同,乃是大自然“天威难测”的一次大爆发,但它引发的人文思考同样深长。地震救援中人们对遇难同胞的不离不弃,充分彰显了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不能不对大自然充满敬畏。在诸多关于地震的文本中,钱理群教授的《当今之中国青年和时代精神——震灾中的思考》令人印象深刻。钱理群提出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把这次灾难的“非常态”中爆发出来的人性之美、人情之美,变成一种稳固的社会与精神的“常态”?如何将灾难转化为育人、治国的精神资源?钱理群教授从理念提升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3]《读本》封面上著名的“胡温相会震区”的照片和其中收入的《人民日报》社论《国旗彰显生命的尊严》,直接反映了这一重大事件,在为大学人文教育提供全新的精神资源方面,表明了主编者的态度。

阅读时的境遇不同,心情不同,或躬逢盛世,或遭罹苦难,但对人文精神的思考和理解的情怀应该是一致的。

面对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人文精神资源,要编选只有数十万字的人文素质教育读本殊非易事。于是,有人主张“重读经典”,通过经典体味人文情怀;有人主张侧重名人名家,通过名人名家完成人文精神的升华。这就使得目前各高校使用的人文教育读本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有的规模较大,选材广泛;有的则规模较小,选材偏重于传统的文史哲;还有的干脆只选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以大学语文替代人文教育。丁教授及其编撰团体秉持人文性、现代性和可读性的原则,所编《读本》规模适中,主词分类切合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知识需求,选文和导读不拘一格,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重视经典,撷英时文。笔者读过的一些大学人文教育读本,几乎无一例外地重视经典,所选大多为经典文本。但正如夏中义教授所言:“经典的被认定是亟需时间的。只有当某作品在民族或世界文化传播史上所享有的生命长度,明显地超越了其作者的生年限度,人们才不吝将其命名为经典。”选经典稳当、踏实,但各选本容易重叠,且由于经典的认定需要时间,离现实稍远。丁教授主编的《读本》,虽然以经典文本为主,但不拘泥于经典,有相当一部分文本选自近年出版的报刊甚至是网络,作者也远非名家,或许能称之为潜在的“经典”,这是需要眼光和勇气的。《八岁孩子的墓志铭:我来过,我很乖》、《娘,我的疯子娘》、《一个盲人与狗的感人故事》等,就是饱含人文情怀,而没有经过长时间沉淀的文本。这类文本往往更加契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灵,更容易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关注当下,贴近本土。人文精神本身就是关注当下的,是以人为本的。《读本》关注当下的强烈欲望,体现在它将出版当年南方那场大雪灾和“5.12”汶川大地震的相关文章和图片收入其中。外刊文章 《风雪挡不住回家过年的路》、歌词《生死不离》,还有封面和扉页上方那张“胡温相会震区”的著名照片,就是直接的见证。而《重庆与美女》、《美女·火锅·雾都·茶馆·十八怪——重庆风土人情拾零》,加上封面、扉页、封底上的重庆标志性建筑人民大礼堂、两江环绕的渝中半岛、好吃街雕塑和翩然起舞的重庆美女的点染,则表明这是一本重庆大学生正在使用的人文读本。这种地域色彩是一般的大学人文读本所少见的。

注重传承,不弃时尚。《读本》的这一特点集中体现第十三章《中外诗歌与人文情怀选析》中。文学作为语言的极品,能够让人类用于思维的语言承载情感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以情动人,这也是大学人文教育读本一直青睐文学作品的原因。但古今中外文学经典汗牛充栋,选择不易,重复率高,弄不好就会变成人们讥讽的“高四语文”。《读本》首先选取了1992年港人评选的十首最喜欢的唐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尽管这些唐诗连小学生都耳熟能详,随便一个唐诗选本里都可找到,但由于选取的角度巧妙,导读又以人文情怀的赏析为主,还是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其实,这十首诗只是引领我们走进中国古代文学殿堂的十级台阶,如果拾级而上,你就会领略到更加辉煌的人文风景。有意思的是,《读本》在依次评析了十首中国现代诗歌的人文情怀、十首外国现代诗歌的人文情怀之后,还评析了十首流行歌曲的人文情怀。流行的时尚元素的加入,凸显了《读本》既朴实沉稳,又亮丽活泼的特质。

《读本》包含的信息量相当大,集纳的人文知识相当多。《读本》恰似人文精神的盛宴,需要我们用心品尝,汲取营养,并内化为我们自身的精神力量。

对于一本书,笔者认为有两种读法,一种是将书“读薄”,另一种是将书“读厚”。将书“读薄”,就是读出书中的精髓,明了书中的结论,这本书你就算是读完了。将书“读厚”,就是以本书为出发点,顺着书中的路标,不断积累材料,拓展视野,丰富情感,感悟人生,这本书你将将能够一直读下去,越读越厚,终身可读。丁教授主编的《读本》,就是一本终身可读的书。对于正在学习《读本》的大学生而言,在重庆教育学院接受的人文素质教育,既是你“精神成人”的起点,又将伴随你的一生。

循着“人生、责任、境界”路标的指引,你将会知道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说。从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到天地境界,需要你用一生的时间去修为 。你还会知道韦政通关于人生意义的三阶段:生存、生活、生命。如果你要生存下去,就要追求经济的独立;如果你要提高生活的质量,就要求真、求美、求善;你要向往生命高度,就要创造伟大的人格,而这,多数人倾其一生难以实现。

循着“亲情、友情、爱情”路标的指引,你会看到也许你尚未体会到的伟大的父爱和母爱,而你其实正不知不觉地被这天地大爱呵护着;你会看到那热烈缠绵纯洁的爱情以及关于爱情的缕缕哲思,也许会拨动你爱的琴弦;你还会看到余秋雨对友情的思考,也许你会感叹友情的珍贵与难得。而随着你的不断成长和角色不断转化,父母之爱、夫妻之情与朋友之谊都将会在人生的某个时段交替出现,集于一身,需要你的一生的奉献和维护。

循着“战争、和平、国家统一”路标的指引,你将会对政治的最高形态——战争有所思考,你将会更加珍视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抓住历史性机遇发展我们的国家;你将会发现祖国统一大业也可以进行人文思考,具体到海峡两岸,随着国民党在中国台湾地区的重新执政,形势正在发生积极地变化,你还可以在对时局的观察中进行自己的新的“人文反思”。

《读本》共有十五章,至少有十五块这样的醒目的路标。它们指向不同的路径,要达至的终极目标都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提升。从这些“路标”不难看出,大学人文教育课程的内容横跨文、史、哲、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多门学科,对教与学两个方面都是严峻的挑战。长期从事大学人文教育的徐方教授曾有过这样的感慨:“在这么功利的社会中,很多老师会觉得这么难讲的一门课,我花了这么多的功夫去讲,讲完后什么也没有,连个发表论文的天地都没有,连个学科归属都找不到。”[4]我们看到,丁教授及编辑《读本》的各位老师,知难而上,开讲人文课,以自己的人文情怀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已经在重庆教育学院获得了相当的成功。对于同学们来说,《读本》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其阅读和思考的空间都无限广阔。请记住崔卫平教授针对人文教育课所说的话:“课堂教学永远是一个路标,不可能是事情的全部。就是要告诉你有这样一些维度、关键词。你可以阅读,你可以自己去找寻。”[5]

让我们循着《读本》的路标,去阅读,去找寻吧!让我们在“专业成才”的同时,达到“精神成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一定会通向我们向往的“绿色教育”的境界!

[1]姚国华.中国大学的“沼泽化”[A].丁东等主编.大学沉思录[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0.

[2]夏中义.大学人文教育文存[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9.

[3]钱理群.当今之中国青年和时代精神——震灾中的思考[J].随笔,2008,(5).

[4][5]陈婉莹,夏中义主编.大学人文讲义[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27.214.

猜你喜欢
路标读本人文精神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路标
路标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路标中的学问
看清医改最要紧的两个路标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