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语文概括能力的培养

2010-04-04 14:03魏中华
成才 2010年10期
关键词:主旨文体文章

■魏中华

浅谈初中生语文概括能力的培养

■魏中华

语文概括能力是学生阅读、写作的基本功,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从心理学角度看,概括是指人们感知事物获得相关信息,通过分析、抽象、综合,将其本质、非本质属性归结为概念的逻辑思维过程。从教学实践角度看,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概括过程。没有概括,学生就难以形成概念以及系统的知识体系。可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十分重要。培根说:“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所以,培养学生阅读概括能力应该贯穿整个初中学段,教会学生学习应该成为教学的基本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呢?

一、辨别文体,整体突破

从现有的鄂教版语文教材来看,初中学生主要学习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三种文体的文章,教师可根据不同文体的知识体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突破:阅读记叙文以“分清要素、理清层次、认清主旨”为主;阅读说明文以“确定对象、识别方法、归纳内容”为主;阅读议论文以“找准论点、看清论据、分析论证”为主。把握了这三点,学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着眼点和学习方向。

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主要是为了突出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在阅读文章时,学生一定要仔细研读上下文,从整体入手进行宏观分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述。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文章中筛选出文章的首尾句、中心句、关键句、意蕴丰富的文段等内容。其次,培养学生反复品味和揣摩的能力,结合文体知识,准确把握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并且要联系文章的主旨进行高度概括。第三,培养学生个性化语言表达能力,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文与段的表达技巧、表现方法的理解及对艺术特色的准确剖析等,给学生联系、想象的空间非常大,阅读时,要认真揣摩文章意图,结合文章内容,调动生活积累,进行简洁明晰地表达。

因此,学生要在准确辨别文体的前提下,能迅速地捕捉、筛选重要的信息,并适当进行合并和归纳,以此来掌握文章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了解对象特点、把握论证观点、领会文章主旨。在阅读中,学生一定要有整体意识,反复地精读文章,做到胸中有文。只有这样,才能进行高度的概括。

二、由表及里,归纳概括

语文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教学中可以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对所学的内容形成完整而规范的知识体系。学习之后,及时地总结归纳,能够让学生知道议论文遵循“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规律,复杂的记叙文仍有“线索联缀全篇”的特点,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阅读小说要把握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形象,戏剧欣赏要突出分析戏剧矛盾。

如小说《勇气》,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教师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文章的故事情节进行概括。教师可尝试用对对联的方式引导学生。教师出的上联是:美国伞兵两回小屋勇气可嘉。最后学生对出的下联是:法国妇女两救伞兵勇气可赞。这样一来,人物、事件及结局都很完整,高度概括了文章的故事情节。再比如《甘露的秘密》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可以先质疑,提出“甘露是什么?”、“古代皇帝为什么那么喜欢甘露?”、“作者为什么要写蚂蚁?”等疑问,然后解疑,自然就概括出了文章的内容:作者揭示了甘露是蚜虫的排泄物,对农业危害很大。写蚂蚁是为了说明蚜虫的危害性,古代皇帝喜欢甘露表现了当时科学不发达,与本文用现代科学知识解密形成对比,从而让读者在阅读本文时感受到科学的魅力,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目的。现在我们所用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所表现的主旨有相同或相近之处,编排在同一单元中,在学完之后,我们可以把这些有一定共性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归纳概括,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事物的本质往往会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文学尤其突出。所以要想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概括,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从书本中来,到生活中去

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不可忽视对生活知识的概括。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日常生活的人和事,注意一些细节,比如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在不同性格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有不一样的反应,从而引导学生去体会课内所学的人物形象特征。这样学生分析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更好地理解作品,又能在体会人物形象特征的同时丰富自己对人生的认识,从而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认真地观察生活、仔细地体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不断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做出恰当的总结概括,然后用这些从生活中总结的哲理去品味作品的内容,理解作品的内涵。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总结规律,帮助学生归纳、概括,把琐碎而不系统的知识点经过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相信在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未知的内容,一定可以做到熟稔有度,开阖自如。

概括对语言也有一些要求。首先应该用陈述句,不能用感叹句、疑问句等;其次,不能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再次,不能直接引用对话,如果需要这些内容,可改为第三人称的转述形式。

语文学习,“读”为根本,“读”是认读能力形成的基础,“读”是概括能力形成的捷径,“读”是感悟能力形成的灵魂,“读”是探究能力形成的法宝。只要认真地读,就能培养学生认读能力、概括能力、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

武汉市板桥中学)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主旨文体文章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主旨演讲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主旨新解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