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老年陪护猝死引发的思考

2010-04-04 15:18栗霞李晓玲范秀平柯卓丽
当代医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应急住院护士

栗霞 李晓玲 范秀平 柯卓丽

猝死系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WHO规定发病后6h内死亡者为猝死[1]。猝死对当事人是遗憾的,同时对家人及工作人员都是一个突发事件,会产生生理及心理多方面的影响。通过对猝死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对策,以预防及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将不良影响降至最低。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及应急能力、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加强护理“安全文化”培养、同时做好相关人员的心理护理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深思。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72岁,有糖尿病病史,其丈夫在住院期间,在病房24h陪护,先后共6d,于第6d早上6:25左右起身时晕倒,同时由隔壁床位的患者家属发现,立刻呼叫值班护士,值班护士5s内赶到现场(当时值班护士正因为其他事情走向此病房),呼之不应,无颈动脉搏动和呼吸,就地开始徒手心肺复苏,测指尖血糖是2.1mmol/L,同时让值班的工人马上叫值班医生,经过近2h积极抢救,无效,宣布临床死亡。

2 分析

2.1 老年陪护危险性高

猝死的高峰期为45~75岁, 61岁以上占55%[2]。老年人心、脑、肺脏器老化退变,生理功能下降,容易因为心、脑、肺脏器病变导致呼吸心跳骤停而猝死。老年人猝死有许多诱因,其中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是最主要的诱因。老年人住院期间,常因子女工作或在外地无法陪护,患者的老伴充当陪护的角色。

2.2 老年人需要陪护及探视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大、记忆力差、反应迟钝、各种生活自理能力差, 再加上子女因为工作关系不能常常陪伴左右, 使这类患者在精神上比较孤独、寂寞。而住院病人留陪护不仅可以给病人带来情感上的满足、生活上的方便、心理上的安全感,而且能减轻无言的孤独, 从而使病人能以良好的心态配合疾病的治疗。所以大部分病人认为医院不应该取消陪护, 并且希望家属作为自己的陪护人员。家庭是病人最大的精神支柱和靠山,有陪护病人也就没有紧张恐惧的心理, 对病人来说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任何护理措施都代替不了的[3]。探视既是病人的权利, 也是术后护理的有益手段。国外有关文献指出,满足病人的探视需求与照护病人同等重要[4],而且探视能减轻病人心理负担,增加病人对疾病应激的适应能力[5]。所以,对于患者而言,要给予相应的满足,以利于疾病的恢复。

3 对策

3.1 老年人的风险管理

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不确定性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病人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6]。主要包括4方面: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处理、管理效果评价。对于老年人而言,由于其生理机能下降,并且很多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所以发生意外的机率要较其他年龄段的高,要对老年人的各种风险因素有充分的认识,并且对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及其诱因要有充分的预防的措施,还要有对一些意外情况发生时成熟的应急预案,要求护士完全掌握此类应急预案,以便及时有效处理发生的意外情况。如果是老年人住院,要在患者入院时候就要和患者的子女沟通,告知危险性,引起其重视。可以建议其家属如果子女不能来陪护时,可以另外请人来照顾,老年患者的老伴可以在探视时间来探视,但不要留在病房不间断陪护,以免因为劳累、紧张等因素而发生意外。总之,在陪护的管理方面,应该严格避免老年人陪护,特别是连续几天不间断陪护,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更要避免。

3.2 培养护士急救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医院是患者集中就医诊治的场所,医护人员每时每刻面对的都是病人,对于有疾患的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而急救护理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等起着重要作用[7]。所以要求医护人员掌握急救技术,提高应急情况处理能力,随时随地都要有急救意识,要对熟悉应急预案,要有准备才会遇事不惊,沉着冷静,迅速准确地救治患者。如果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处理一些应急事件的时候势必会影响患者的救治。我院护士徒手心肺复苏培训合格率为100%,有较全面的应急预案,并且对此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这些对培养护士的急救意识及应急能力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3.3 增强护士法律意识

由于猝死前病情稳定又缺少预兆,患者突然死亡,处理不好,家属不易接受,极易引发医疗纠纷。正确认识猝死,熟练掌握猝死的判断、急救及护理,是护理工作中“安全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医疗纠纷最根本的途径。住院部主要是对住院患者进行救治,但是,如果有非住院的人在医院发生意外,医务人员同样要履行的救死扶伤的职责,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对于猝死这样的突发事件,要先急救,通知家人,同时还要通知医院的相关医务科或者行政总值,并且要在急救后6h内完成记录。

3.4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夜班护士的心理及工作压力大,夜间护理工作人员少,通常每个病区只有一名护士值班,既无护士长的指导,又无同事的协助。而且不论健康人还是病人,其大脑皮质在夜间一般处于抑制状态,中枢神经的敏感性降低, 夜间持续工作时间长,使值班护士的各种机能都处于低谷。所以从客观及主观方面都使夜班护士工作起来有很大的压力。老年人猝死的好发时间以清晨7:00~9:00为第一高峰时相[2]。在病房里此时间段是夜班护士最忙碌的一段时间。所以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护士人力资源配备合理,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合理排班,把握好各个工作环节,为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创造良好的条件。

3.5 突发事件发生后做好相关人员的心理护理

此事件的相关人员如老伴、子女等家人,同室的病友、陪人以及工作人员,都在心理上受到很大的冲击,应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

3.5.1 对家人进行心理疏导

减少恐惧、悲伤的心理。对仍然住院的老伴,为防止其发生病情变化,要对其进行适当的隔离,避免进一步的刺激,同时要有专人陪护,严密观察其病情、心理的变化,要对其履行相应的告知,多于其沟通。对于其子女,要与之沟通,舒缓其心理的压力,并使其能够逐步接受现实。

3.5.2 对于同室的病友及陪护人员

多沟通,多倾听,观察其变化,必要时更换床位,以减少此事件对其产生的恐惧、紧张。

3.5.3 对于当班的工作人员

合理疏导,减少心理压力,减少因此而产生的负罪感,告知此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很低的,不是因为自身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免因此而产生不良影响。

4 总结

在医院发生陪护人员的猝死,是应该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其产生原因、影响、与此有关的法律问题,以及如何从护理工作中发现问题,弥补工作中的不足,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等方面都是应该总结和思考的。这样才能更好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更好保障患者的安全。

[1]戴自英.实用内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131.

[2]谢志泉,黄翠瑶.猝死的临床特征[J].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1):1140-1141.

[3]冷敏.在以色列的骨髓移植病房工作与学习体会[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6):296-297.

[4]Daley L.The perceived immediate needs of families with relatives in the intensive care setting[J]. Heart and Lung,1984,13(2):231-237.

[5]CATHERINE I.Reviewing visiting in intensive therapy units[J].Intensive and Critical Care Nursing,1996,10(6):44-45.

[6]李琳,王小万.影响患者对医疗风险认知的因素[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8):111-112.

[7]王杰斌,吴兰笛.护理专科急救技术课程设计的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8,11:590-592.

猜你喜欢
应急住院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妈妈住院了
最美护士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最美护士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