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在妇科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

2010-04-04 15:18徐丰菊
当代医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瘀斑腹壁血肿

徐丰菊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术比较有明显的优越性,如切口小、损伤少、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因而目前的妇科良性疾病越来越多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在使广大患者受益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本文对我院2007年8月~2008年9月7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引起的并发症的原因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8月~2008年9月,我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年龄18岁~56岁,平均37.5岁,其中>35岁52例,≤35岁20例。术后诊断:子宫肌瘤27例,卵巢良性肿瘤28例,异位妊娠6例,慢性盆腔炎11例。

1.2 方法

术前配合医生常规检查,包括B超、心电图、胸片及各项血液指标的检查。采用硬膜外麻醉+静脉麻醉,手术切口一般采用脐部、左下腹和右下腹三切口或四切口,各切口约0.5~1.0cm。用气腹针穿刺进入腹腔后,使用二氧化碳气体形成人工气腹,气腹压力均维持在13mmHg。

2 结果

72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术后12例出现上腹疼痛,18例出现两侧季肋部和肩部疼痛,单纯腹壁皮下瘀斑5例,伴有恶心呕吐25例。

3 讨论

3.1 并发症的原因

3.1.1 上腹部疼痛:一般是人工气腹注气时使7~12肋间神经受到压力刺激及膈肌向上移位、伸展引起。本组手术后12例出现上腹疼痛。

3.1.2 两侧季肋部和肩部疼痛:一般发生术后第1天,本组18例患者在第1天发生两侧季肋部和肩部疼痛,吸气时加重,可能是由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压力过高及二氧化碳气体残存在腹腔中刺激膈神经的终末细枝所致。

3.1.3 腹腔血肿及腹部皮下瘀斑:此并发症主要是第二、第三Trocar穿刺时损伤腹壁血管所致。本组发生单纯腹壁皮下瘀斑5例,无腹壁血肿发生。

3.1.4 恶心、呕吐:由CO2对膈肌刺激或高碳酸血症所引起,也可由于麻醉药物对呕吐中枢的兴奋作用造成。本组25例患者出现呕吐,在术后24h内症状明显,以后逐渐减轻。另外,高碳酸血症也是腹腔镜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因CO2气体弥散入血而发生,出现呼吸减慢,CO2分压升高。但本组观察的72例患者中无此情况发生。妇科腹腔镜手术,也可发生血管损伤、各种气肿、宫颈裂伤、子宫穿孔、腹腔脏器的损伤、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护士要重视病人的主诉,及时处理,避免产生不良的后果。

3.2 护理措施

3.2.1 术前心理准备:腹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在诊断的同时可完成治疗。但是这种微创手术也可能出现严重的合并症,如大血管的损伤、空气栓塞等,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或周围类似病人出现不良情况等,都可造成病人的“心理创伤”。由于患者和家属对腹腔镜技术不了解,易产生焦虑和担心的情绪。我们应该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该技术的先进性和优越性,说明腹腔镜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特点,与传统手术的不同之处,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取得同意后方可实施手术。

3.2.2 术前准备:术前充分的准备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术前1天要进行皮肤的准备,脐部的清洁消毒等。术前应禁食8~10h,禁水6h。术前1天予缓泻药口服,术前晚及术晨各给予肥皂水灌肠1次,以清洁肠道。术前晚要保证充足睡眠,可以给予舒乐安定或安定片口服。进入手术室前瞩患者排空膀胱。

3.2.3 术后护理:绝大部分腹腔镜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清醒时间难以掌握,且器官容易引起损伤,喉头分泌物增多,床边应备好急救药物及器械,以处理突发的不良反应。术后返回病室即去枕平卧,头侧位,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并观察其变化,每小时1次,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病情稳定后每4h测量1次。立即予氧气吸入,氧流量2~4L/min,持续4~6h,增加血中氧的浓度,减少机体对CO2的吸收,避免产生高碳酸血症。减少各种刺激,保证睡眠、加速麻醉药物的排泄,减少麻醉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恶心、呕吐患者保持呼吸道畅通,清醒后,护士应主动关心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并指导患者用手按压胸口,减轻呕吐时腹压增加对伤口的影响。观察有无季肋部、肩部、及上腹部疼痛,有疼痛时应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一般疼痛好发于手术后第1天,第2天开始逐渐减轻至缓解。疼痛严重时指导患者采取膝胸卧位,让CO2气体向盆腔聚集,减少气体对肋间神经、膈神经及膈肌的刺激,同时用地塞米松,促使CO2气体在体内的弥散,减轻痛苦。也可按医嘱使用镇痛剂缓解疼痛。⑤麻醉清醒后6h时进流质饮食,术后第1天根据肠蠕动恢复情况可进半流饮食或普通饮食,鼓励患者多次饮水,尽早解小便,鼓励早下床活动,减少肠粘连的发生。正确连接尿管并注意观察尿量、尿液的性质,如颜色鲜红可能有输尿管或膀胱损伤,尿量过少应检查尿管有无打折或堵塞。当出现问题而原因不明时,应及时通知医生。一般术后1天输液结束后拔出尿管,有特殊情况遵医嘱拔除。⑥观察有无腹壁血肿及腹壁皮下瘀斑,如有腹壁血肿,应在早期采取冷敷,同时加用止血药物和抗生素,后期给予治疗,促进血肿吸收,并观察血肿的大小、瘀斑的范围,严格进行床边交接,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并观其变化。⑦术后密切观察3个小切口的生长情况,隔日换药1次,注意有无渗血、渗液。腹腔镜患者住院时间短,一般4~5d小切口已愈合,如有感染时小切口可能为假愈合。因此要做好出院指导,教会患者在家中如何观察切口的愈合情况,如何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如有渗液应及时就医,以早妥善处理,尽快恢复健康。⑧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术后2周后可淋浴,然后逐渐恢复正常活动。异位妊娠者出院后定期复查血hGG下降情况至正常。腹腔手术多采用电凝或电切的方法,可造成热损伤,如输尿管缺血性坏死,症状常于术后1~2周出现,而此时患者已出院,如患者对相关的知识缺乏,可能造成误诊。因此,在出院前除常规宣教还应给予个体化指导,特别应把盆腹腔粘连严重或手术有难度的患者作为重点,告知患者出现以下症状及时就医,如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尿量减少或尿色改变以及发热等。

猜你喜欢
瘀斑腹壁血肿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优质护理干预采血者穿刺点按压情况对血肿、瘀斑的预防效果
喜疗妥联合红外线照射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皮下瘀斑的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现瘀斑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三七伤药片外敷预防罂粟碱肌注后皮下瘀斑及硬结的疗效观察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