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术后下腰部疼痛62例

2010-04-04 15:18高晓明王爱玲
当代医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身痛腰痛腰部

高晓明 王爱玲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失稳及腰部肿瘤等疾病,行外科手术治疗后往往容易残留症状或者出现下腰痛等并发症,对于这些症状,给予简单的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往往只能起到暂时止痛效果,如何应用中医优势来帮助患者解除痛苦,近年来我们做过很多探索,并取得了成绩,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腰部术后下腰部疼痛患者62例,男38例,女24例;30岁以下者13例,31~40岁18例,41~50岁23例,51岁以上8例,平均43.9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5年,疼痛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标准(VAS),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38例;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15例;7~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9例。

2 治疗方法

以身痛逐瘀汤为主方,组成有:秦艽12g、川芎15g、桃仁12g、红花12g、甘草6g、羌活10g、没药10g、乳香10g、当归15g、五灵脂10g、香附9g、牛膝15g、地龙15g、狗脊15g、猪苓12g、威灵仙10g,水煎服或中药提取颗粒,每日一付,分早晚服,治疗期间卧床休息,加强腰部功能锻炼,注意腰部保暖,15天一个疗程,连续2~3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制定的《中医病证诊疗标准》。痊愈:症状和体征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6个月内无复发;显效:症状和体征好转,下肢末梢感觉仍迟钝;无效:症状和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变。

3.2 结果

62例患者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标准(VAS):3分以下38例,有效率达97.4%。4~6分15例,有效率达93.3%,7~10分9例,有效率达77.8%,总有效率达到92.1%。

4 讨论

腰椎术后下腰部疼痛是腰椎术后常见而且棘手的并发症,通常认为腰椎术后直接或间接引起软组织水肿、充血、粘连及纤维组织增生等无菌性炎症,导致肌肉筋膜痉挛变性而造成疼痛等症状。由于疼痛的刺激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病理反应,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不良的影响,尤其对腰椎病患者的症状缓解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对术后下腰部疼痛的观察、分析、治疗非常重要,所以解除神经炎性水肿、缺血及腰下肢肌肉痉挛是治疗的关键。中医学对该病早有认识,《素问·刺腰痛篇》曰“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侧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又云:“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身痛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具有活血行气、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功。川芎、当归、五灵脂、桃仁、红花、没药,活血祛瘀止痛;秦艽、牛膝、地龙,行血舒络、通痹止痛;香附,行气活血;甘草,调和诸药。在原方的基础上加以利水渗湿之猪苓,为了加大通络宣痹之功配有威灵仙、乳香、狗脊,共治痹阻经络的肢体痹痛。诸药合用,可促进神经根周围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水肿和缺血状态,使经脉通畅,通则不痛。

[1]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38-240.

[2]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98-222.

[3]朱继武,曹谦.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后复发腰痛86例[J].中医药导报,2007,2:26-27.

猜你喜欢
身痛腰痛腰部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身痛逐瘀汤敷贴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职业腰痛早防治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穴位注射法治疗血虚受风型产后身痛52例临床探讨
中医护理干预腰痛30例
药浴治疗产后身痛的护理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