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中的中国涂料工业及其技术发展趋势(一)

2010-04-04 18:18赵金榜
电镀与涂饰 2010年3期
关键词:涂料化工企业

赵金榜

(上海市涂料研究所,上海 200062)

【现代涂层技术】

金融危机中的中国涂料工业及其技术发展趋势(一)

赵金榜

(上海市涂料研究所,上海 200062)

本文综述了金融危机下世界涂料市场的发展状况,从建筑涂料、工业涂料和特种涂料等3个方面对中国涂料企业的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进行了论述。指出中国涂料工业的前景广阔,但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企业需要整合、创新,建立品牌。

涂料工业;建筑涂料;工业涂料;特种涂料;金融危机

Author’s address: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aint and Coatings, Shanghai 200062, China

1 前言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金融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虚拟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实体经济,而全球石化行业首当其冲[1]。据报道,全球石化业复苏将推迟到2014年[2]。受之影响,2009年全球化学品产量下降,美国化工工业产量预计下降8.7%[3],欧洲化工行业内外交困,欧美化工公司裁员愈演愈烈,日本化工公司盈利几近“全军覆没”。据讯,美化工行业2008年裁员1.5万人,2009年就业形势仍难好转[4]。汽车和住宅市场快速降温,全球涂料生产商的盈利能力已经普遍出现下滑。当前,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本已岌岌可危的涂料工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以石化产品为主要原材料的我国涂料工业也受到了冲击,但依然有发展潜力。从长远看,中国涂料工业仍是一个朝阳行业[5]。

2 国外涂料工业概况

据预测,2009年全球涂料市场消费总量为600亿磅,市场总值约870亿美元。虽然预期2009年大部分亚太国家的涂料消费将出现同比下滑,但由于中国和印度市场仍有一定增长,因此,亚太地区成为2009年全球唯一能获得增长的涂料市场[6-7]。欧洲和北美涂料消费量分别占全球的22% ~ 23%,预计2009年这两个地区涂料市场都将下滑6% ~ 8%。除了终端市场需求下滑的因素外,这些地区旨在进一步降低VOC排放的新法律法规也抑制了涂料市场的增长。而2009年全球建筑涂料消费量约为340亿磅,比2008年下降约3%;原设备制备涂料消费约为165亿磅,下降8%;特种涂料消费基本与2008年持平。现在世界涂料市场演绎东盛西衰,亚太地区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涂料需求区域,占全球涂料产量 35%以上。当然,市场上的涂料价值呈不等量分配,欧洲是全球最大的区域,在涂料产值上约占 35%的市场规模;亚太地区落后于欧洲,占大约31%的全球产值;北美是第三大地区,约占24%;而拉丁美洲及其他市场则为10%[8-9]。

有许多因素会影响涂料的需求,其中3个是主要决定因素:整体经济活动,建设水平和数量,特定的最终用途产品如汽车、家具和容器等。国际货币基金预测,2009年全球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为0.5%。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年度全球经济增长率最低的预测,是很明显的停滞。因此,全球经济下滑对涂料需求产生了负面影响[4]。

建筑活动是一个重要的涂料需求驱动力。除了装饰涂料市场,工业维修、卷材涂料和木材涂料也列入建设需求,弥补约70%的整体涂料需求。

经过多年的显著扩展,全球建筑市场已经降温。如2009年建筑市场中领先的西方国家经济下降,北美建筑市场减少约9%,日本预计下降9%,欧洲下降近2%。对工业涂料需求来说,产品的最终用途推动了需求和生产,如交通涂料的需求取决于汽车、卡车和飞机的产量,但因这些产品生产大幅下滑,如2008年全球汽车产量下降超过5%,预计2009年同比2007年继续下降九个百分点(美国能源情报署预计,美国2009年能源制造业指数将低于 2002年的水平),故工业涂料生产将下降。

在涂料增长的需求方面,过去5年里,亚太地区各国国内生产总量和涂料产量增长已超过 10%左右,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人均涂料需求仍有很大的差距:北美最大,欧洲其次,世界其他地区则较落后[5]。

为偿还债务和改善资金流动性,大量不良资产等需要售出。采用并购是一个办法。因此,世界各涂料公司并购剧烈。并购就好比拓展新市场,并以技术和市场整合为纲,为公司战略服务,以做好“起飞”准备[10-15]。2008年1月2日,荷兰AkzoNobel公司以80亿英镑(约合160亿美元)完成了对英国涂料生产商ICI的收购,从而提高了其建筑涂料业务的市场份额,并节省3.4亿欧元的年度运营成本;在此收购的第二天,美国PPG工业公司宣布以22亿欧元(约合32亿美元)完成对荷兰SigmaKalon集团的收购,从而显著增强了PPG公司在多种终端用户市场的地位,大大提升了来自建筑及装饰涂料领域销售额的比例。与此同时,它又收购了美国纳米产品公司,使其成为全球领先的纳米工程材料技术的领导者;而德国Henkel公司以27亿英镑(约合37亿欧元)收购了AkzoNobel旗下的国民淀粉的粘合剂和电子材料两大业务,使其在全球粘合剂市场得到巩固;美国Sherwin William公司收购了Inchem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液体业务,进一步开拓了亚太地区的市场。该公司还收购了瑞典Becker公司在美国的粉末涂料公司。德国BASF公司以61亿瑞士法郎(约合38亿欧元)收购了瑞士Ciba公司──全球颜料龙头之一,成为全球第二大涂料应用材料供应商。美国陶氏化学以188亿美元并购美国Rohm and Haas公司。现在,这些并购主战场主要发生在亚洲,而且多为小型并购。

多年前,最早进入我国的外国涂料公司之一──日本Nippon涂料公司,已经预计到我国将蕴含巨大的涂料市场,所以及时地将其涂料业务转向中国。经过几番努力,终于将其产品在中国打出了威名,其在中国涂料市场产品占有率居首位。嗣后,日本各大涂料公司竞相效尤。迄今,日本大多数的涂料公司已将其涂料2/3的生产线设在中国及东南亚诸国,收效甚丰。

2009年世界十二大涂料品牌公司排名如下:

荷兰AkzoNobel,年收入141.2亿美元;

美国PPG,年收入109.3亿美元;

德国Henkel,年收入98.4亿美元;

美国Sherwin William,年收入65.2亿美元;

美国Du Pont,年收入43亿美元;

德国BASF,年收入37.3亿美元;

美国RPM,年收入36.4亿美元;

美国Valspar,年收入31.7亿美元;

瑞士Sika,年收入23.6亿美元;

日本Kansai(关西),年收入23亿美元;

日本Nippon(立邦),年收入22.8亿美元;

美国3M,年收入22亿美元。

以上这12家涂料公司,在中国均拥有3家以上的合资或独资生产企业,因为中国是具有无穷潜力的巨大涂料市场。

3 奋进中的中国涂料工业

2008年冬,我国有为数不少的小型涂料企业直接倒闭,因在2008年上半年,国内消费品价格指数持续走高,原材料价格亦同,因此,让涂料产业负担沉重;2008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车市持续走低,更是削弱了涂料产业的发展动力。尽管2009年的春天对我国也不是一个暖春,然而我们还有广大的农村市场,有8亿多农民、2亿多个家庭。所以涂料企业可以拉动内需,在产品结构、涂料技术上做相应的调整,往二、三级市场发展。同时,得益于政府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实施的经济刺激计划:2008年11月,政府出台了一个投资总额约 4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包括加快铁路、公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投入,加快四川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加大对环境保护技术研发的支持,加快生态环境治理以及一系列针对企业和个人的减税计划;2009年初,国家又出台了行业振兴计划,已规划出台的振兴行业包括装备制造业、纺织业、造船业、钢铁业、石化工业、轻工业和汽车业。其他正在规划振兴的行业包括能源业、电子信息业和房地产业等。“4万亿计划”和十大行业振兴计划,为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也减轻了世界经济放缓对我国涂料市场产生的负面影响,为我国涂料市场增长提供了可能。这样,我国大部分涂料能够保持继续发展,如2009年1 ~ 11月,涂料产量比2008年同比增长7.1%。

在我国涂料结构中,大致可分为建筑涂料、工业涂料和特种涂料3类。现将这3类涂料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分述如下。

3. 1 建筑涂料

一开始,因受房地产不景气的影响,市场比较低迷。但随着国家拉动内需和振兴行业行动的措施启动,特别是房地产优惠政策的实施,我国建筑涂料随之迅速发展起来。

3. 2 工业涂料

3. 2. 1 防腐蚀涂料

这是工业涂料里用量最大的品种。由于这类涂料的特殊性,形势看好,尤其是重防腐涂料,在“近亲”产品市场低迷中一支独秀,其利润会高出一倍。由于防腐蚀涂料下属品种繁多,除了外向型、出口等有关行业中与航运业相关的集装箱,因国外订单骤降而致集装箱涂料不景气外,其余如船舶涂料(造船订单显示,到2010年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造船国)、管道涂料、铁路涂料、桥梁涂料、储罐防腐涂料等需求将会强劲增长。原因是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基建投资国(将投资7 2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5万亿元),而基础建设设施的大规模兴建,对于上游产业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当前,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明显的不足,集中表现在三大领域:能源、交通运输和水务。

(1) 能源方面。2007年我国就面临严重的电荒,汕头等广东经济发达地区用电缺口高达 30%以上。今后国家对电力设施的建设将会加快,而风力发电、核电站发展等低碳排放的能源建设将会极大地提升防腐蚀涂料的需求。

我国的石油仍需进口,这就需启动石油战略储备计划。现在石油战略储备基地中,一期工程浙江镇海、舟山岙山、青岛黄岛、大连新港已于2008年底完成,总储量1 400 ~ 2 500万吨,相当于140 ~ 200个10万m3原油储罐的储量,仅储罐防腐蚀涂料需求总额即达到2.1 ~ 4.0亿元人民币。而第二期工程完成后,计划储备量达2 800万吨,预计防腐涂料市场价值总额约为4.5 ~6.0亿元人民币。

(2) 交通运输方面。当前,作为中国新兴经济体最迫切需求修建的是贯通本经济体内部的铁路和公路,而且随着新兴国家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航空港、海港等大规模的兴建,必将促进相关涂料需求的大幅度增长。

(3) 水务。水是丝毫不逊色于能源的资源。在一些水资源充足的经济体,或许有人不以为然,但一些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已经让分析师和投资者看到水的重要性。或许10年后,人们对这点将认识得更加清楚。因此,可以想象,水资源将会成为未来重要的投资主题。水利设施的建设将会使防腐蚀涂料有很大的市场。

3. 2. 2 木器涂料

木器涂料中,有2/3是建筑装饰木器涂料,另1/3是家具涂料。在我国工业涂料中,木器涂料用量仅次于防腐蚀涂料,我国还是世界出口家具之王,但作为主要的出口品种,木器涂料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出口量明显下降,这势必会造成木器涂料的不景气。然而,今后随着房地产业的升起,装饰用木器涂料仍会逐渐复苏。

3. 2. 3 汽车涂料

国际汽车业的不景气也给我国汽车工业投下了阴影,虽然这种负面影响不算很大,因为国家有扶持政策出台,如“汽车下乡”已经正式落实执行。结合该行业多项优惠政策,2009年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量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此必将大大拉动汽车涂料的发展。

3. 2. 4 塑料涂料

由于塑料玩具等产品的出口市场萎缩,因此,对塑料涂料的需求量下降,加上近年来包括美、日以及欧洲等许多国家对塑料出口安全环保法规不断有更严格的要求出台,故在此双重压力下,我国塑料涂料生产企业日子很不好过。

3. 2. 5 卷材涂料

卷材涂料是我国最年轻的工业涂料之一,它受到国内建设不断需求和国际金融危机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其总产量仍维持不变。但随着我国建筑和家电事业的发展,还会有更大的需求。

3. 2. 6 航空涂料

目前,国内已有10家银行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提供坚强的资金担保,这是2009年以来我国授信额度最大的一次银企合作,所提供的意向性授信额度达到1 760亿元,是国内金融机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支持国内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而我国将自行研发设计大型飞机,它将有益于我国航空涂料的快速发展。

3. 3 特种涂料

3. 3. 1 道路标线漆

道路标线漆是特种涂料里用量最大的品种。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从1998年起,我国每年投入公路建设的资金高达2 000亿元人民币,公路通车里程和高速公路总里程自2002年起,分别居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里程数各为175.8万km和2.52万km。2009年,全国公路建设投资为8 000亿元人民币,与2008年相比,同比增长20.3%;2010年为9 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因此,蓬勃发展的公路建设对道路标线漆的发展和需求,不言而喻。

3. 3. 2 电绝缘涂料

电绝缘涂料在特种涂料里的用量也不可忽视。由于国家已加强对电力设施的建设,必然会增加对电绝缘涂料的需求。现在仅就绕组线用绝缘漆而言,我国已成为世界绕组线漆的生产大国。2008年,绕组线漆产量为5万吨以上。国家经济增长必然加大对绕组线用绝缘漆的需求。全世界绕组线销售量约41%在亚洲,而其中又以中国为最大,约占亚洲市场的28.5%。可以预料,不出几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绕组线生产和贸易的主要地区。

3. 3. 3 隔热反射涂料

我国由于经济发展而对能源的依赖度逐年上升。目前,中国已上升为世界第二大能源进口国。特别是石油,其对外的依存度超过 50%的国际警戒线。我国能源的消费弹性系数是日本的 7倍。在建筑领域,目前我国城乡既有建筑面积超过 420亿平方米,年竣工建筑面积超过20亿平方米,其中,大部分为高耗能建筑,居住和公共建筑用能增长迅速,平均增长速度为23.3%。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耗能建筑面积将达到700亿平方米,仅空调,夏季高峰负荷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能力。这些建筑在今后的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使用时间里,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热水供应等方面都要消耗大量能源,而且排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建筑能耗已占到全部总能耗的 35%左右。我国已把节能降耗定为基本国策。而发展节能材料,过去使用的是外墙保温材料,现在用隔热反射涂料与之一体化,则更能降耗节材。隔热反射涂料标准送审稿已颁布,人们已开始注重这类涂料。今年,我国南方地区还将实施建筑用单一隔热反射涂料应用标准。从目前起到2011年,预计对保温材料的需求将以9%的年增长速率发展,2011年将达到28.4亿元人民币。因此,隔热反射涂料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3. 3. 4 核电涂料

核电站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电能,每千瓦时电能的成本比现有电站要低20%以上;核电站还可以大大减少燃料的运输量;其另一个优势是干净、无污染,几乎是零排放。对于发展迅速、环境压力较大的我国来说,核电站再合适不过。我国目前建成和在建的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 870万千瓦。到2050年,根据不同部门的估算,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可分为高(3.6亿千瓦,约占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30%)、中(2.4亿千瓦,约占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0%)、低(1.2亿千瓦,约占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0%)3种方案。目前,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在制定中国核电发展民用工业规划。到2020年,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预计为 9亿千瓦时,核电的比重将占电力总容量的4%,即3 600 ~ 4 000万千瓦,相当于40座大亚湾那样的百万千瓦级的核电站。由于核电站的基本构成为核岛、常规岛和BOP(辅助系统)三大部分,这些部分都需要耐辐照、防腐蚀的特种涂料来保护。基于此,核电涂料的需求量将大幅度提高。

3. 3. 5 防火涂料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进行,建筑、船舶、飞机、交通运输以及众多的公共设施也在迅速发展,包括许多军用装备和设施,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防火涂料。防火涂料实际上也同防腐蚀涂料一样,都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配套材料。因此,我国防火涂料的发展前景看好。

综上所述,我国涂料行业是一个朝阳工业。美国著名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在2009年发布的报告称:“得益于中国政府有效的经济刺激政策,中国经济在今年(编者注:指2009年,下同)上半年出现逐渐回暖的趋势,尤其是房产市场逐渐走出低迷,基础建设加快增长,汽车市场需求旺盛,有望推动中国油漆涂料市场在今年下半年逐步复苏。2009年中国油漆涂料市场的销售量预计将增长5%左右。”2008年,我国涂料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总量为638万吨,同比增长7.64%,稳居全球涂料第二生产大国。其中,工业涂料为443.92万吨,同比上升5%;建筑涂料172.24万吨,同比增长12.6%。与近几年平均两位数的增速相比,我国涂料工业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但行业整体经济运行质量、企业整体市场竞争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均有较大提高,行业整体的经济发展呈良好发展态势。因此,美国Sherwin William公司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涂料市场,有望在未来数年迅速增长。”这家全球第四大涂料公司近日宣布,将加快推行“布点中国、扩张亚太”的战略,以其全系列产品线的战略进入中国,并称中国是全球的核心市场。这家公司还将继续追加投资,以确保在新兴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实际上,正是金融危机成就了中国涂料的发展,在全世界金融危机的笼罩下,各国涂料工业一片灰暗,唯有中国涂料工业“风景这边独好”[16-18]。所以,AkzoNobel中国区新任总裁普如阳先生说“中国市场,VERY GOOD”;美国Ferro公司总裁沃尔皮说“乐观推动中国业务发展”;德国Henkel公司中国区总裁艾峡甫也说“在中国工作是最大的荣幸”;美国PPG工业公司亚太区总裁谢玮德断言中国将成为PPG业务增长的引擎[19];美国Rohm and Haas公司大中华区涂料业务总经理张巍表示“Rohm and Haas对中国涂料市场充满信心”[20];同样,德国Wack公司也说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不变[21];德国BASF公司称“加强在华发展,投资战略不变”;德国Bayer MaterialScience董事会主席唐佩德深信,“在中国投资发展,我们放心”[12];Bayer公司的人们已达成共识:“中国市场仍是主要增长点,是拜耳发展的驱动力”。

然而,我们也应该承认,中国涂料工业也有自己的弱点:首先,我国涂料产量现在虽居全球第二,但效益实难与国外大涂料公司比肩伯仲。我国的涂料企业平均20家只顶美国的1家企业,平均10多家涂料企业才顶日本1家企业[22]。而且在我国,高、中端涂料市场多为国外涂料公司所占领。还有迹象表明,国外涂料公司产品有向我国中、低档产品渗透的趋势。这是因为我国的涂料企业数量多(注册的有3 000多家,而美国只400多家,日本才167家),所以造成技术力量分散。因此,要整合。只有企业整合才能使企业力量壮大,做大做强。现在,国内一场企业合纵联横、产品升级换代的新一轮整合正在整个涂料产业中悄悄且势不可挡地进行着。在这一轮洗牌中,各涂料企业状况大致可分为以下5种情况:

(1) “凤尾”型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它们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这种优势不是全方位的。它们无力整合别人,靠自己做大也不容易。虽然有些新型企业在营销方面做得不错,但在技术方面积累得不够;也有的老企业在管理、技术方面有优势,但在市场开发方面有欠缺。这些企业通过整合而进入大企业,当个“凤尾”也不错。在进入大企业的产业链之后,这些中小企业可以为大企业提供生产能力,或者为其稳固一方市场,这样整合起来对双方都有好处。这类企业的典型代表是沈阳金飞马制漆有限公司。

(2) 想大举扩展的企业。这种扩张既包括涂料企业自己扩张,也包括原来没有涂料业务的企业进军涂料产业并进一步扩张。这类企业往往不是产业里面个头最大的,但在资金、技术研发或者市场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想通过扩张进一步做大。例如中国涂料十强企业之一的广州美涂士化工集团公司,其最早做建筑涂料,之后陆续收购了生产防腐涂料的扬州金陵特种涂料厂、生产绝缘漆的浙江荣泰科技企业有限公司和生产防火涂料的北京三旗涂料有限责任公司;典型代表还有武汉力诺化学集团有限公司;

(3) 将关停转行的企业。这类企业基本上为小作坊式,他们既没有资金优势,又没有技术实力,生产设备简陋,环保意识低下。他们从小打小闹起家,靠低价竞争生存,但随着整个产业利润空间的减少,小企业的价格优势已不复存在。而国家对安全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类企业往往是各地被治污的对象。在新一轮产业整合过程中,他们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也难以找到新的“婆家”,等待他们的命运就是关闭或转产。

(4) 特立独行的企业。这类企业往往在某一特定领域有自己的突出优势,在某个细分的领域能够做到最好。因为在这轮行业整合中能生存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杀手锏”,这样的企业在整合中不想失去自己的优势,而是千方百计想扩大自己的优势,其典型代表有福建鑫展旺化工有限公司等。

(5) 想强强联合的企业。强强联合是国际上产业整合的惯例。在很多产业,每一次的整合都会诞生出几个“巨无霸”。因此,在此轮整合到来之际,业内一些有实力的企业都期待与大企业进行强强联合。据悉,我国涂料业的一些重量级企业高层也在进行广泛深入的接触,以接洽合作事业,希望通过联合做大后上市,再运用资本市场的力量进一步发展。如中华制漆(深圳)有限公司、香港紫荆花制漆有限公司等企业已经开始了行动。该类情况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北京富思特公司兼并北京红狮涂料有限公司。2009年2月22日,创建于1995年的专业从事建筑涂料和建筑节能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施工,国内十大建筑涂料商之一的民营集团化企业──富思特制漆(北京)有限公司,宣布收购已有 200余年历史的大型综合性涂料生产企业──北京红狮涂料有限公司。这是国内涂料企业并购的最大的一则新闻。相关的并购还有:2009年9月2日,德国朗盛公司成功完成对江苏波力奥化工有限公司的化工业务及有关资产的收购(后者是一家主要生产润滑剂、涂料用三羟甲基丙烷的厂家),这样使朗盛基础化学品业务部的产品线得到充实(2008年6月,朗盛公司并购中国最大的黄色氧化铁生产厂家──上海金卓化工有限公司金山氧化铁生产厂,从而巩固了朗盛无机颜料部门的市场地位,确保了原料供应的独立性);其他如PPG工业公司收购广州邦尼制漆有限公司汽车修补漆业务等。

我国各大涂料工业区域相互发展极不平衡,所以金融危机对这些区域影响也不尽相同,以对长三角地区涂料行业的影响最为明显。2008年,我国中部地区涂料生产增速最为突出,达到23.76%,远远高于涂料行业平均增速;其次是环渤海地区,增幅为9.95%;再其次是珠三角地区,增幅为7.44%。而长三角地区第一次出现负增长,为−2.24%。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来迎战金融危机,以求生存和发展:环渤海地区采取“发挥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珠三角地区则是自我完善,创立品牌;长三角地区实施并购联合,深化标准建设。

我国虽是一个涂料生产大国,然而在产品质量上与先进国家涂料产品相比仍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我们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为赶超世界涂料先进水平,还须努力开发新产品,勇攀世界涂料高峰。其关键的一点就是需要创新。赢创德固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创新管理总监冯兢博士说得好,“创新是我们的命脉”[23];路博润公司亚太区涂料业务总监商杰说“以创新科技应对金融危机”[24]。因此,我们的涂料企业必须建立自己强有力的研发机构,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不断求索,顽强拼搏,努力改变现有的落后面貌,在国内涂料中、高端产品市场上,赢得愈来愈多的占有额[25]。

(未完待续)

[1] 顾宗勒, 李晨. 全球金融危机对石化工业的影响[N]. 中国化工报, 2008-2-2(3).

[2] 孟晶. 全球石化业复苏将推迟到 2014年[N]. 中国化工报, 2009-3-18(5).

[3] 王秀兰. 美化工行业去年裁员1.5万人[N]. 中国化工报, 2009-01-20(5).

[4] 王秀兰. 美化工业产量预计下降8.7% [N]. 中国化工报, 2009-03-30(5).

[5] 杨去明, 戴巧灵. 中国油墨与涂料市场展望[J]. 涂料与油墨, 2009 (3): 36-37.

[6] 魏仁华, 任戴新. 2013年印度涂料需求将达270万吨[N]. 中国化工报, 2009-05-26(5)

[7] 饶兴鹤. 世界涂料市场演绎东盛西衰[N]. 中国化工报, 2008-03-28(5).

[8] 王昕. 中东油漆和涂料市场逆市升温[N]. 中国化工报, 2008-12-01(5).

[9] 一凡. 杜邦2009年将削减开支20%[N]. 中国化工报, 2009-02-23(5).

[10] 金秋. 两大涂料并购案尘埃落定[N]. 中国化工报, 2008-01-08(5).

[11] 王连. 阿克苏整合ICI运营成本大降[N]. 中国化工报, 2008-05-05(5).

[12] 顾定槐. 在中国投资发展,我们放心[N]. 中国化工报, 2008-12-05(5).

[13] 庞利萍. 全球化工并购转入买方市场[N]. 中国化工报, 2009-02-13(5).

[14] 唐绍红. 阿克苏诺贝尔收购东欧黏合剂业务[N]. 中国化工报, 2009-05-14(5).

[15] 王筝. 陶氏调整方案如愿收购罗门哈斯[N]. 中国化工报, 2009-03-12(5).

[16] 岳望坤. 把握商机,争取主动,涂料行业加速调整步伐[J]. 中国化工信息, 2009 (24): 10.

[17] 危丽琼. 金融危机成就了涂料发展年?[N]. 中国化工报, 2009-03-04(5).

[18] 虞仲义. 乐观推动中国业务发展[N]. 中国化工报, 2009-03-12(5).

[19] 张珲杰. PPG:中国成为业务增长引擎[N]. 中国化工报, 2008-12-22(5).

[20] 刘群. 罗门哈斯对中国涂料市场充满信心[N]. 中国化工报, 2008-12-22(5).

[21] 何宁. 瓦克化学: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不变[N]. 中国化工报, 2009-02-27(8).

[22] 危丽琼. 中国涂料企业 20家顶美国 1家[N]. 中国化工报, 2009-03-09(1).

[23] 李晓岩. 创新研发是我们的命脉[N]. 中国化工报, 2009-03-27(5).

[24] 矦杰. 本土化及高附加值战略赢在中国[N]. 中国化工报, 2009-02-27(5).

[25] 闫海生. 民族品牌“红狮”被民企并购[N]. 中国化工报, 2009-02-24(1).

[ 编辑:韦凤仙 ]

China’s coating industry in finance crisis and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s—part one //

ZHAO Jin-bang

In this articl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world coatings market in finance crisis was reviewed. The situation,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of the Chinese coating enterprises were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building coatings, industrial coatings and specialty coating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rospects of the coating industry in China are good, and the coating industry needs integration, innov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brands to catch up with and surpass world’s advanced level.

coating industry; building coating; industrial coating; special coating; finance crisis

TQ630.71

A

1004 – 227X (2010) 03 – 0043 – 06

2009–09–25

2009–12–22

赵金榜(1941–),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涂料及相关材料的研究工作。

作者联系方式:(Tel) 021–52808959。

猜你喜欢
涂料化工企业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漆黑”竟然是一种涂料吗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自洁型涂料的研究
终结卷材和涂料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