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道德养成中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2010-04-07 22:23罗松远
关键词:道德意识思想

罗松远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郑州450002)

当代大学生道德养成中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罗松远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郑州450002)

当代大学生道德养成中存在的问题有:个人意识浓厚,社会责任缺乏;功利意识泛化,价值取向扭曲;个人追求强烈,理想信念模糊;参与意识强,自律精神差;社会公德淡化,诚信意识欠佳;道德知行脱节。其原因在于社会转型的时代产物、教育体制固有弊端、大学生自身弱点。为此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高尚和谐的校园文化,注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

大学生;道德养成;人才培养

大学生作为备受社会瞩目的高智力青年群体,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只有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新变化和存在的新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效性,以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

一、大学生道德养成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评价总体上是好的。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不断提高,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是个人意识浓厚,社会责任缺乏。当代大学生个人本位意识强。他们渴望摆脱依附,希望表达自己,具有很强的批评性、反抗性。他们具有强烈的成功愿望,缺少顺从和谦让的品质,时而“谦谦君子”,时而“唯我独大”。一些大学生个人主义严重,只顾自己利益,处处为自己着想。一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误认为只有获取金钱、物质,才是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他们重效益,轻公平;竞争意识强,合作精神少;自主意识强,服从观念少;喜欢讲报酬,很少讲贡献;重视权利,忽视义务;大谈自我价值,不提社会贡献。

二是功利意识泛化,价值取向扭曲。由于市场经济重利原则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在生活中事事盼享受,时时讲实惠,逃避集体活动,虽被迫参加总是计较报酬,从过去的“重义”变为现在的“重利”。极少数人贪欲心极强,厌恶读书,挖空心思赚钱,甚至违法乱纪诈骗钱财,走向犯罪。这部分大学生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应引起重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极大,属“易感群体”,切实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引导,防止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他们的“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个人追求强烈,理想信念模糊。部分大学生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竞争胜利,求生存谋发展,必须靠自己不断奋斗。他们不信权贵信自己,不愿意做好人,一定要做能人;一些大学生过分强调个人奋斗,把自己利益凌驾于他人和社会利益之上,把个人的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视为人生的惟一奋斗目标,他们个人奋斗精神十足,集体主义精神缺乏,丧失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部分大学生更加注重与自己实际利益关系密切的生活理想和职业目标的实现。他们愿意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更看重自己从中有无实惠;他们憧憬未来、勾画蓝图,但首先要考虑自己置身其中的价值体现。

四是参与意识强,自律精神差。当代大学生注重竞争与参与,表现为敢于冲破传统习惯束缚,敢想敢干,积极进取,愿意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和应有实力,参与公平竞争,力求在竞争中取得胜利。部分大学生思想消极,进取心差,甘当平庸,自以为看透社会,知足常乐,平淡为真;一些大学生时常放任自己总想谈情说爱、追求时尚、贪图玩乐,一到考试,挖空心思,或是作弊,或是送礼,换取自己满意的成绩。评先入党,一味托人情,找关系,不愿比贡献比成绩,如果达不到目的,就故意找对手的毛病,不是告“黑状”,就是拉帮派,想弄个我“庸”你“平”、半斤八两。他们也讲竞争参与,但他们竞争参与的手段和目的与社会公德格格不入,一切不正当手段在他们身上尽显奇效。部分大学生的行为往往依外部约束力的大小而定,自律性差。

五是社会公德淡化,诚信意识欠佳。部分大学生对优良传统冷漠,淡化社会公德。他们学习上怕苦,工作上怕累,生活上怕俭,一味贪图安逸,追求奢华,“贵族”习气十足。网上交友打情骂俏,倾诉心事说尽谎话,骗取对方施尽花招。当今一些大学生缺少了“胸怀祖国,心忧天下”的情怀,缺少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壮志,却有某种“空虚”、“无聊”的困惑。甚至表现出虚无主义和消极逃避、悲观厌世的人生哲学。

六是道德知行脱节。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新世纪的大学生虽然也认同开拓进取、成就事业、造福人类等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缺乏艰苦创业、磨练成才的思想准备和实际行动;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严重,他们渴望有所成就,幻想意外成功;期望事业辉煌,不愿勤奋做事;盼望有所作为,却又志大才疏。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缺乏内省精神,很难做到“慎独”、“笃行”,时常嘲弄道德人物,忽视社会公德。在人际交往方面,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别学生甚至自私自利,以邻为壑。在恋爱婚姻方面,重视漂亮的外表和恋爱的频率,赞赏“只求今朝拥有,不求天长地久”,宽容婚前性行为,更有甚者因失恋而失德。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学校因素、教育弊端是外在原因,当代大学生的特有经历是内在原因。

其一,社会转型的时代产物。新世纪新阶段,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市场经济特有的逐利性、盲目性和自发性,使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利益,信奉等价交换。学校是浓缩的社会,学生是社会化的个体。社会风气对大学校园产生直接影响,使得大学校园讲实惠、讲利益的风气不断蔓延,直接或间接地腐蚀大学生的灵魂。网络不良信息的泛滥、大众传媒的低俗恶搞也使大学生承受着形形色色的西方享乐文化的冲击;网络的虚拟性使现实中的个人可以不必显露真实身份地宣泄自我,各种另类人物、怪异事件都可以在网络中泛滥,使得很多大学生沉迷网络无以自拔,极易迷失自我,产生灵魂扭曲、心理障碍和人际关系疏远等不良道德人格。泛滥于社会的贪污腐败、一夜暴富、斗狠比富和好人没好报等现象,无情地冲击着尚不成熟的大学生们的脆弱心灵,他们错误地认为时代变换了,观念改变了,传统的价值观落后了,社会风气改向了,傻瓜才会去无私奉献,不愿回馈社会,回报他人,渐渐形成了时时事事都要以满足个人私利为主要目的不良心理特性。

其二,大学教育因素。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招生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新世纪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收费上学,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加上全球金融危机,企业破产,事业单位改制,政府部门裁员,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严峻的就业现实和高额的教育投资不断地强化着他们的效益观念,使他们对报效祖国、回馈社会的使命感一再淡化,甚至出现个别人不惜损害社会利益来满足个人私利。大学生面临着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和思想困惑,非常渴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疏导与帮助,但是大学教育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视理论体系,忽视思想教育,喜欢粉饰太平,不愿正视现实,加深了他们的思想疑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僵化,教科书观点陈旧,现实性不强,灌输性明显,无法解释变化了的社会,竭力回避各种不良现象,学生心存抵触情绪,很难达到教学效果。许多高校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只强调抓学生的成绩和专业教育,而忽视心灵的教化和道德人格培养。

其三,大学生自身问题。新世纪的大学生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独生子女,被称为“娇惯了的一代”,他们一直生活在富足安逸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很少受过艰苦生活的历练。“小皇帝”、“小公主”们备受长辈们精心呵护、百般疼爱,他们从小就有求必应,一帆风顺,形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特有性格。在人生成长道路上,高考是他们惟一的出路。升入高校以后,单调充实、紧张繁忙的高中生活与丰富多彩、自由宽松的大学生活大相径庭。前后环境的急剧转变,使大学生很容易出现价值认知模糊、价值认同失衡、价值观念错位等现象。尽管他们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特有的创新素质和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但缺乏社会知识,缺少实践锻炼,没有经过艰苦环境的考验,看问题往往片面化、简单化、情绪化。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的途径

首先,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党在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有力武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因此,加强全社会的道德教育应把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充分重视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各种影响。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为全社会营造一种和谐高尚的道德氛围。政府应以身作则,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消除官员腐败现象,严惩违法犯罪,关注弱势群体,维护社会正义,为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其次,注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评价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在于他的言行是否一致,道德行为是否具有一贯性。教育者要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到“不因善小而不为”。帮助学生通过反省,发现自己的不良念头和习惯,然后加以克服。关键要帮助学生树立改恶从善和实现自我更新的勇气。教育者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微处”和“隐处”下功夫,一方面要求学生“防微杜渐”,做到“不因过小而为之”,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人们不注意或注意不到的地方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突出主渠道的作用,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力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办法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最后,建设高尚和谐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直接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困惑和思想误区,学校教育应加强疏通与引导,减少一些“令行禁止”。高校各个部门应相互配合,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诚恳建议。第二课堂要多开展学习先进、英模活动,把感动中国的道德模范请进学校来,让学生能与他们面对面交流思想,提升自己的道德认知和社会体验。学校所有任课教师不仅教书,更要育人,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率先垂范,不断提高道德素质,在树立正确科学思想的前提下更加注重人格魅力,贴近学生,用真挚的爱感化学生,用纯真的情感动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创造和谐、平等、轻松、愉快的沟通氛围。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主体性,把道德教育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做到“对症下药”,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要高度重视先进文化,推动高尚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师生追求高雅的情趣、高尚的作品、高格调的设计;要保证社团活动的正确舆论导向,对社团举办的报告会、讲座、辩论赛要把握好政治方向,防止散布错误观点,引起思想混乱。

解决当代大学生道德养成中存在的问题,要从社会和时代着手,更要从教育体制、大学生自身着手。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高尚和谐的校园文化,注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

Abstrac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moral cultivation:excessive personal awareness,lack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generalization of the utilitarian sense,distorted values;strong individual pursuit,vague ideals and beliefs;high expectation on involvement but weak self-discipline;fading social morality,decreasing credibility;and inconsistent moral knowledge and behavior.The reasons lie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this era,the inherent drawbacks of the education system,college students’own weaknesses.Therefore,we must vigorously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core value system,develop a noble and harmonious campus culture,and emphasize ideology and moral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Moral cultivation;Personnel training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ntemporary Moral Cultivation Problems

LUO Song-yuan

(Henan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Zhengzhou 450002,China)

G641

A

1008—4444(2010)03—0136—03

2010-03-19

2008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历史经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罗松远(1969-),男,河南光山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展规划处讲师。

(责任编辑:宋孝忠)

猜你喜欢
道德意识思想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思想与“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