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0-04-09 10:30
河南电力 2010年5期
关键词:丰田公司矿难丰田

丰田“两分”,企业当借鉴什么

文 Article_杜放光 董 速

近期,丰田汽车召回事件沸沸扬扬,引发全球汽车行业的动荡和调整,使人们对素以精细和质量管理著称的“日本制造”产生了信任危机。据美国汽车业网站分析师杰西·托帕克则说,如果她给丰田此次危机处理打分,满分10分的话,丰田刚开始的反应至多只能得2分。

2分,距离满分显然有着不小的距离。那么,丰田究竟失误在哪里,企业又当从中借鉴些什么?

失误之一,应对行动“慢拍子”。据《洛杉矶时报》报道,早在2006年,丰田公司6名日本工厂的老员工就在工作备忘录中提醒上级,丰田汽车在汽车安全性和车间工作环境等方面存在缺陷,但管理层置若罔闻。事件发生后,丰田公司未能及时收集、分析、反馈和处理客户投诉信息,使得后续应对无从下手,没有在第一时间承认并纠正错误。尤其是其总裁丰田章男“失语”一周,顿失挽回民意良机。由此可见,当企业遭遇危机时,反应一定要快,要紧抓话语权,否则就可能将突发事件发酵为有着重大舆论影响的事件。

失误之二,面对危机“捂盖子”。据日本消费者权益倡导者松田章生说,此次大规模召回事件前很长一段时间,丰田汽车对安全隐患心知肚明。以往曾用“秘密召回”解决车辆故障,即以“定期维修”为名,更换存在故障的零件,还向消费者收取相关费用。而且,在出现质量投诉的最初几年,丰田始终忙于摆平监管部门,而不是坦率面对消费者,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最终酿成大祸。不难看出,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若错了就应坦诚纠错,若被误读就给出正解,切忌捂着真相,或推三阻四。捂,就犹如纸包火,捂得越紧,火就越猛烈。及时、客观、透明的信息公开,才能最大程度地消除突发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促使事态向良性方向发展。

失误之三,处理问题“绕圈子”。在美国听证会上,丰田总裁以日本人的谦恭对阵美国人的直接,他绕着圈子与美国议员周旋,谈歉意,谈和解。在日本人眼中,或许态度可以解决问题,但在美国人及众多消费者看来,丰田要做的是彻底把车修好,起码,刹车是刹车,油门是油门。正如美国众议院和政府改革委员会主席汤斯所言:“我只想知道,是还是不是?”毕竟,危机处理的终极目标不是话说得多漂亮,而是根除隐患,维护客户的切身利益。

毋庸讳言,丰田公司处理危机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失误,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丰田公司的正面认知,也将对丰田公司危机后建立正面的品牌形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有鉴于此,企业必须培养强烈的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均衡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在危机到来之时,积极应对,将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降到最低。

(作者单位:商水县电业局)

从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说安全

文 Article_梁彩仙

据报载,截至4月11日,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中已有115人成功获救并得到精心救治。在矿难发生190小时后尚能救出大部分矿工,这无疑创造了中国矿难救援史上的一个奇迹。奇迹让人感动,也让人反躬自省。

王家岭矿难前3天,调度人员已接到电话反映漏水,但未引起重视。事故前3小时,又有人发现漏水,并向地面报告,但遗憾的是,仍然未就此停工。据中煤集团相关负责人解释,就像喊“狼来了”一样,喊得多了就没有引起重视。隐患排查治理不力、安全预警机制不健全直接诱发了这场血淋淋的事故。

王家岭矿难告诉我们,安全拒绝麻木。否则,当“狼”真的来到时,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目前,各级供电企业都在积极开展“三个不发生”百日安全活动。如何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笔者认为,我们必须正视“狼”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时刻睁大眼睛,保持高度警惕,做到以下三个强化:一是强化全员安全意识。要以“学安规,反违章,除隐患,保平安”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学、查、帮、教”,进一步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培养和安全技能培训,拔除思想麻痹祸根,提升安全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二是强化风险预警管控。加强电网、设备、人身三个方面的安全风险预警管控,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要针对春检期间电网临时方式、过渡方式、检修方式出现的概率相对较高的实际情况,及时发布电网运行风险预警;要加强现场作业环节的风险管控,严格遵守到岗到位制度,针对当天工作全面分析现场作业的危险点,落实控制措施。三是强化隐患排查治理。要对各类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对发现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消除事故苗头。要深入开展反违章活动,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反违章稽查和交叉互查活动,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综合治理,消除安全死角,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

事故出自于麻痹,安全来源于警惕。但愿大家都能从王家岭矿难中吸取教训,在安全工作中时刻寻觅排查“狼”的踪迹,及时彻底把“狼”消灭,避免悲剧的发生。

(作者单位:郸城县电业局)

会议“打捆”,精神别“打捆”

文 Article_冯振宇

为大力倡导节约之风,现在,许多单位都将多个会议“打捆”召开,这不仅节约了时间,也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会议“打捆”固然不错,但是会议精神千万不要也“打捆”。

会议“打捆”要分明。有些单位召开会议,滔滔不绝,长篇大论,听其内容也不少,但是主次不分,详略不当,最终搞得参会者稀里糊涂,什么精神也没有领会到。所以,会议“打捆”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突出重点和中心工作,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甚至抓住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纠缠不休,那么,最终可能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同时,还应把上级指示精神和自身实际结合起来,根据本单位或本部门的特点,将上级精神具体化、地方化。

会议“打捆”莫跟风。不管会议重要程度如何,也不管工作之间有没有关联,遇到会议,都要“打捆”召开,美其名曰“为了节约”,这种死板教条的跟风模式是要不得的。召开会议要质量高于一切,盲目跟风,非但重要精神传达不到位,而且还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影响。比如,某些重要的安全生产工作会,如果与其他不相及的会议“打捆”召开,就会给人造成“重要工作不重要”的感觉。

会议“打捆”要求精。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信息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可以说,不需要开会的,就不要开;不需要全部人员参加的会议,就不要兴师动众。会议精神可以通过其他各种途径进行传达,比如:电视电话会、网上公告、手机信息,等等。如此,既节约了工作时间,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又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会议“打捆”,不仅仅是对人、财、物的简单节省或限制使用,更重要的是如何科学、高效、合理地利用这种会议方式,充分发挥它的最大价值。所以,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要在厉行节约和提高工作效率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既要注重节约,又要使各种精神传达到位。

猜你喜欢
丰田公司矿难丰田
TOYOTA 丰田皇冠 CROWN
全面质量管理在丰田公司内的应用
简单的快乐 试驾一汽丰田威驰FS 1.5L锋驰版
丰田威驰FS
产品质量自动缺陷管理机制在丰田公司应用
矿难
在颠簸中『行驶』的丰田汽车公司
等……再……
丰田在美大召回
改进矿难报道的N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