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言可以折狱”源于孔子对子路的绝对信任

2010-04-10 11:41邱先梅
关键词:直率子路论语

邱先梅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片言可以折狱”源于孔子对子路的绝对信任

邱先梅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历代注家对《论语·颜渊》篇“片言可以折狱,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一章的注释大致可以分为三种:1.孔子美子路可以只凭单方面的言辞断案,因为子路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2.孔子美子路三言两语就可以断清一个案子,“子路无宿诺”应另作一章,与前文没有关联。3.孔子美子路笃信不欺,只听子路单方面的言辞就可以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大多数注家都倾向于第一种理解。由于只听单方面的言辞就断案,这实在不合常理,因此也引来很多质疑。通读《论语》全书,结合历史事实,第三种注解更为符合事实。

片言折狱;笃信不欺;信任

《论语·颜渊》曰:“片言可以折狱,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杨伯峻先生把这句话译为:“根据一方面的语言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从不拖延诺言。”根据单方面的言辞就断案,这种做法自古就不合常理,因此历代注家对这句话有各种不同的解读。有说是孔子赞扬子路在刑狱方面的杰出才能的,如刘宝楠《论语正义》:“孔曰:片,犹偏也。听讼必须两词以定是非,偏信一言以折狱者,为子路可”,今人中持这种观点的也大有人在,由曹尧德、宋君平、杨佐仁三位合作的《论语全译》评析:“……,无论哪种解释,都可以证明子路在刑狱方面是卓有才干的”。也有认为是赞扬子路笃信不欺的,如孔颖达书《吕刑疏》引此文说:“子路行直闻于天下,不敢自道其长,妄称彼短,得其单辞,即可断狱者,惟子路尔……”。还有人认为“片言”一词不能理解为“单辞”,而应该理解为“三言两语,言辞简少”之意。如李泽厚先生在《论语今读》中把这一句话译为:“孔子说:‘一两句话就可以对官司作出决断,大概是子路了’。子路答应办的事从不拖延过夜”。究竟哪一种意见更为接近孔子的本义呢?笔者意欲借助此文的梳理,得出一个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前辈。

一、“片言”一词在此处被解为“言辞简少”之意缺乏根据

为了方便说明这个问题,现在把李先生对此章的注释及【记】[1]附文如下:

原文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注释 孔子说:“一两句话就可以对官司作出决断,大概是子路了。”子路答应办的事从不拖延过夜。

【记】 片言,许多注释均解作“片面之词”。唯朱注解作“片言,半言;折,断也。子路忠信明决,故言出而人信服之,不待其辞之毕也”有理。此章再次以具体的行为特征展示了子路的性急,直率和果断。后一段应作另一章,与这章无直接联系,但同样表现了子路的个性特征。

根据李先生的注释,分析“片言可以折狱,其由也与?”这句话的感情色彩,我们可以得出两个截然相反的判断:一是赞扬子路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三言两语解决问题;二是批评子路性情急躁,直率,“不待其辞之毕”即已做出结论。

那么,这一“赞”一“批”,究竟哪个更为合理,抑或二者都不合理?让我们先看“赞扬说”。

首先,作为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子路肯定有其过人之处,尤其是他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杰出才能,多次受到孔子的肯定:“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2]。“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3]。“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4]但是,若说孔子认为子路之洞察力高居其余人之首,我认为这个看法是不切实际的。《孔子家语》记载:

子路见于孔子,孔子曰:“智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路出,子贡入,问亦如之。子贡对曰:“智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矣。”子贡出,颜回入,问亦如之。对曰:“智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士君子矣。”

由这段话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对“智者”与“仁者”的理解,孔子认为颜回的看法更深刻。《论语·先进》记载: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吾与点也”明确表达了孔子赞成曾皙的志向。

第二,就言辞的简洁性来看,说子路高居榜首同样不合实际。还是以上述两例为例:在谈“智”与“仁”时,子路用了11个字,子贡用了8个字,颜回也是用了8个字。在“各言其志”时,子路用了36个字,冉有用了28个字,公西华用了22个字,曾皙的回答分两部分共用了34个字。《论语·公冶长》记载: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在这段话中,仍旧是各言其志,子路用了15个字,颜渊用了7个字,孔子用了12个字。

由此可见,上述第一种理解实有说不通之处。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批评说”。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看来子路之性情直率可是有铁的证据啊。然而,子路真是性急、直率到来不及听人把话说完就作出自己的判断了吗?我认为这个看法同样是有待商榷的:

首先,直率不等于轻率、草率。

子路之直率,主要体现在其坚持原则,对事不对人之上。孔子是他的老师,只要他认为孔子有做得不对之处,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指出来。《孔子家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子路作蒲地邑宰,为水备,使民修沟洫,因为觉得百姓劳苦,于是给他们人均一箪食、一壶浆。孔子听说这件事后,使子贡止之。子路忿然不说,跑去见孔子,说:

“由也以暴雨将至,恐有水灾,故与民修沟洫以备之,而民多匮饿者,是以箪食壶浆而与之。夫子使赐止之,是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由不受也。”

“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由不受也。”子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其内心之不解和不满毫无隐藏。孔子只好耐心解释:“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禀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汝速已则可,不则汝之见罪必矣。”

.《论语·雍也》记载: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能让孔子支支吾吾,对天发誓的学生除了子路还真是很难找出其他人了,这直率所反映的正是子路的忠信:忠于事实,不说假话。对待别人的过错,他会直率地指出来,哪怕是他的老师孔子。如果他认为是自己错了,当然也会马上改正。《孔子家语》[5]记载:

子路盛服见于孔子。子曰:“由,是倨倨者何也?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于江津,不舫舟,不避风,则不可以涉。非唯下流水多邪?今尔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以非告汝乎?”子路趋而出,改服而入,盖自若也。

还有一次,子路戎服见于孔子,拔剑而舞,说:“古之君子,固以剑而自卫乎?”孔子回答:“古之君子,忠以为质,仁以为卫,不出环堵之室,而知千里之外。有不善,则以忠化之;侵暴,则以仁固之。何待剑乎。”听了孔子这一番话,子路老老实实回答:“由乃今闻此言,请摄齐以受教。”[5]

正因为如此,孔子对子路的直率虽多有批评却并不反感,他曾在谈子路时说:“见长者而不尽其辞,虽有风雨,吾不能入其门矣。故君子以其所能敬人,小人反是。”[5]

第二,子路以长于政事而闻名,孔子对此多有褒奖。前文所举不再赘述,《孔子家语》还有一段记载值得注意:

子路治蒲三年,孔子过之,入其境,曰:“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入其邑,曰:“善哉!由也,忠信而宽矣。”至庭,曰:“善哉!由也,明察以断矣。”子贡执辔而问曰:“夫子未见由之政,而三称其善,其善可得闻乎?”孔子曰:“吾见其政矣。入其境,田畴尽易,草莱甚辟,沟洫深治。此其恭敬以信,故其民尽力也。入其邑,墙屋完固,树木甚茂。此其忠信以宽,故其民不偷也。至其庭,庭甚清闲,诸下用命。此其言明察以断,故其政不扰也。以此观之,虽三称其善,庸尽其美矣。”

孔子在亲眼所见的基础上对子路的执政能力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尤其提到他“明察以断,故其政不扰也”。一个能够明察以断,从而使其辖区政治清明的人,又怎会“直率”到来不及听人把话说完就三言两语下了自己的定论呢?

其三,若说“片言可以折狱”是指“子路一两句话就可以对官司作出决断”,则与后一句“子路无宿诺”毫无瓜葛,所以李先生说“后一段应作另一章,与这章无直接联系。”问题在于这两句都涉及子路,原本在一章中的涉及同一个人的两句话,现在要说它们没有直接联系,总得拿出证据来吧?没有合情合理的证据实难叫人信服!

二、“片言”即“单辞”

“片”这个字在《古汉语字典》[6]中的解释如下:

①本指锯开木头的一半,因以为一偏之称。如:片面言词。②单;只。如:片言只字。《文选·左思<吴都赋>》:“双则比目,片则王馀。”刘良注:“双行者为比目,只行者为王馀。片,只也。”比目,王馀,皆鱼名。③泛指扁而薄的东西。如:雪片;纸片。④削成薄片。如:片批。⑤形容很少或很短。如:片善;片刻。⑥片状物的计量单位。如:一片糕。也指连绵不断的事物。如:一片平地;一片冰心。⑦填词术语。词的分段称为分片。

由注释②可知,“片”字是有单这个意思的。

刘宝楠《论语正义》引《说文》解释为:“‘片,判木也。从半木。’片、半一音之转,故郑注即读‘片’为‘半’。《汉书》李陵传:‘令军士人持一半冰。’注引如淳曰‘半读曰片,此其证也。’‘片’既读‘半’,义亦从之。”

根据刘注,结合“片”这个字的意思,“半言”为“单辞”,“片言”也可以释作“单辞”。

“单辞”是古时诉讼案件中的专门术语。在司法诉讼中,必须要有控辩双方的陈词方能断案,如果只有某一方的陈词,就叫做“单辞”。这同后面的“折狱”一词在意义上能够联系起来。显然,“片言”解作“单辞”要比解作“三言两语”更符合句意。

三、“片言可以折狱,其由也与”不是赞扬子路在刑狱方面的才能

首先,子路“根据一方面的语言就可以判决案件”,而且还得到孔子的肯定,这是不合常理的。康有为在其《论语注》中就曾大声质疑:“天下狱情至变伪,虽有圣者,不能不听两造之词,子路虽贤,无是理也。”孔子曾做过大司寇,《论语·颜渊》载“子曰:诉讼,吾犹人也”,这足以说明孔子审理案件也和别人一样,需要听取两造之言词。为何子路独能例外?“惟子路能取信者,言子路忠信,能取信于人也。所言必直,故可令断狱者”[7]。子路固然能取信于人,但能保证所有人都不欺子路?“巧言令色,鲜矣仁”[8]不正是孔子从当时的社会现象中总结出来的吗?而没有了“所有人都不欺子路”这个前提,子路还能单凭一面之词就公平断案,取信于人?“忠信固能令人信服,然非可以折狱也。舜与周公忠信至矣,犹不能使四凶、管蔡闻半言而自服其罪。子路虽贤,岂能过于舜与周公哉?”[9]

其次,“根据一方面的语言就可以判决案件”这个做法不合周朝的司法规定。“古折民狱讼,必用两辞”[10]。故周司寇断案时是先取两券而合之,使两造狱词各书其半,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告牒与诉牒。待到听狱也就是审判的时候,再准备一份书契,将其分成两部分,使控辩双方各将辩答之词写于其中,即今天所说的“两造”、“两口供”。毛奇龄《四书改错》记载:“是折狱之法,前券后契,必得两具券。不两俱即谓之单辞,单辞不治。如司寇祭不赍券,即自坐不直,不俟上于朝而遽斥之是也。契不两具,则谓之不能举契,亦不治。”孔子可是做过鲁国的司寇,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而“窃比于我老彭”[11]的他,会肯定子路“根据一方面的语言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做法,这是不能不让人感到疑惑的。

第三,认为“片言可以折狱,其由也与”是赞扬子路在刑狱方面才能的观点不符合孔子对子路才能的认知。子路以擅长“政事”著称,《论语》有不少篇章提到他同孔子讨论政治方面的问题,如《论语·子路》:“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不倦’。”由于热心政治,关注社会政治问题的学习和研究,使得子路在政治方面的才能大有长进。对此孔子不止一次的予以称道,这在本文第一节中已有论述。从政治实践看,子路也确曾数度做官,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由此可见,在孔子的心目中,子路之才主要体现在政事方面,而并非在刑狱方面。

四、“片言可以折狱,其由也与”反应了孔子对子路的绝对信任

之所以会出现上文所述的两种看法,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只从字面直译的角度去理解文本。而“片言可以折狱”偏偏又是众所周知不合常理的事情,因而不能不让人疑窦丛生。所以才会有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的无可奈何:“‘片言可以折狱’,不过表示他的为人诚实直率,别人不愿欺他罢了。子路无宿诺——这句话与上文有什么逻辑关系,从来没有人说得明白(焦循论语补疏的解释也不可信)。”既然“此路”不通,不能反应孔子的真实意图,我们能不能另辟捷径以达到彼岸呢?程树德《论语集释》中一段话值得注意:

“《论语补疏》:……,讼者多直己以曲彼,构辞以诬人,孔子美子路云:‘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片言即单辞也,子路行直,闻于天下,不肯自道己长,妄称彼短,得其单辞,即可以断狱者,唯子路耳。凡人少能然,故难聪也。此说甚明,与下‘子路无宿诺’一贯。无宿诺者,不轻诺也。子路笃信不欺,故其单辞必无诬妄,孔子假讼辞之不信,以明子路之信,非谓子路有与人诉讼之事也。若子路听讼,虽极明决,亦必两造至然后听之。不待两造至,据单辞以为明决,恐无是理。且与无宿诺何涉?无宿诺自为不欺,单辞折狱自为明决,明决者不必不欺,不欺者不必明决也。”

皇侃《论语义疏》引孙绰云:

“谓子路心高而言信,未尝文过以自卫。听讼者便宜以子路单辞为证,不待对验而后分明也,非谓子路闻人片言便能断狱也。”孔云:“‘听讼必须两辞以定是非’,必须两辞,则必无单辞可折之理。”又云“偏信一言以折狱者,唯子路可”者,谓若偏信一辞,则惟此一词出诸子路乃可也。”

这两段话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片言可以折狱,其由也与”不是说子路在听讼过程中只听一面之词即断案,而是说如果仅凭一面之词就判断事情真假,这个一面之词必须出自子路之口才能不使判断失真。我认为这个理解是符合孔子原意的。

只有这样理解,上下文才能一贯。无论如何,只听一面之词就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这总有些不合情理,所以下文给出了理由:“子路无宿诺”。也就是说在这里,孔子所要称赞的是子路言而有信的品质。也许有人会说:“《论语》本来就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上下文没有关联也是很常见的事。”这的确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我们注意到,紧接着的下一章记载的是:“诉讼,吾犹人也。必使无讼乎!”相邻两章都谈到与狱讼相关的内容,如果说前后一点关系都没有,实在有点说不过去。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大胆假设,孔子在说话当时的思想感情重心其实并非在美子路重信,而是在批天下人之不重信。“必使无讼”是孔子的社会理想,而面对当时“诸候争霸、礼崩乐坏、人心不古”的社会现实,孔子力图振拔却无能为力,他的内心情感在此时此刻是伤感沉痛、备受煎熬的。拿子路之“信”与天下人之“不信”作比,使子路“重然诺,守信义”的美好品质变得格外突出,这也从一个方面表达了孔子对子路的绝对信任。我想在下文重点讨论这个问题,以图更好地理解“‘片言可以折狱,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所蕴含的情感基础。

五、孔子如此信任子路的原因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暇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他与孔子年龄差距只有九岁,是孔门弟子中性格最为独异的一位。

对待孔子,子路忠贞不二,极其尊重,除学六艺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但他绝不像颜回那样于孔子之言“无所不悦”,总取“不违”态度。只要他认为孔子的言与行有不正确的地方,就会直率地提出批评和反驳。也许正是由于子路这样的性格特征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在与孔子长期相处的过程中,赢得了孔子对他的绝对信任。既相信他的能力:“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更相信他的人品:“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12]而且很在意子路对他的看法,如“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因为子路不满孔子见南子的做法,孔子竟急得对天发誓:要是我做了不对的事,让老天弃绝我吧!对于子路的主张,孔子也会认真考虑而加以取舍。《论语·阳货》载:“公山弗扰以费叛,召,子欲往。”对孔子的这一举动,子路以为不妥,当面劝阻说:没有人用你就算了,为什么要投奔这个叛乱分子呢?孔子辩解说:“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由于此事于情于理都欠妥,加之子路的反对,孔子最终未能成行。子路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读完整部《论语》,其中有两段记述让我印象深刻:

《论语·公冶长第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仔细品味这两章,孔子下意识地拿子路之义与德同现实社会作了鲜明有力的对比!从这里我们不难体会到孔子对现实世界深深的失望之情。屡屡碰壁之后,圣人也同样有心力交瘁的时候,只是每到这种时刻,孔子的倾诉对象都是子路!

“片言可以折狱,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把《论语·颜渊》中的这两章结合起来看,我们同样能感受到那种当现实之于理想的缺额过大时内心深处沉沉的悲凉!而与现实对照的范本仍然还是子路。这一次,他想到的是子路之信。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当孔子得知子路在卫被害之后长叹:“嗟乎,由死矣!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一年之后,孔子在鲤丧、由死、道不行的多重打击之下遗恨病逝。

行文至此,我想起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的一段话:“孔颖达书《吕刑疏》引此文说之云:‘子路行直闻于天下,不敢自道其长,妄称彼短,得其单辞,即可断狱者,惟子路尔,凡人少能然也。……’焦氏循《补疏》即依为说,义涉迂曲,所不敢从。”现在,我们则可以充分肯定地说:“片言可以折狱,其由也与”所要表达的含义正是“只听子路的一面之词,就能对一件事情做出判断。”它充分表达了孔子对子路的绝对信任,同时也传达了对世人“不信”的深深失望之情。

[1]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289.

[2]杨伯峻.论语·先进[M].北京:中华书局,1980:117.

[3]杨伯峻.论语·公冶长[M].北京:中华书局,1980:44.

[4]杨伯峻.论语·雍也[M].北京:中华书局,1980:58.

[5]廖明春,邹先明.孔子家语[M]//新世纪万有文库.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6]上海辞书出版社语文辞书编纂中心.古汉语字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7]刘宝楠.论语正义: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501.

[9]杨伯峻.论语·学而[M].北京:中华书局,1980:3.

[10]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859.

[11]杨伯峻.论语·述而[M].北京:中华书局,1980:66.

[12]杨伯峻.论语·子罕[M].北京:中华书局,1980:95.

责任编辑:杨光宗

“Half a Word Settles Litigations”Results from Confucius′Absolute Trust in His Student ZI Lu

QIU Xian-mei
(School of Literature,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 430074,China)

Annotators in history have three kinds of annotations to the passage in Analects Yanyuan,“Ah!it is You,who could with half a word settle litigations!ZI Lu never slept over a promise.”The three notes are as the followings:1.Confucius praises ZI Lu who can settle litigations by only hearing words by one side because he(ZI Lu)never breaks his promise.2.Confucius praise ZI Lu for he can settle litigations with half a word.While“ZI Lu never slept over a promise”should be included in another new chapter because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former text.3.Confucius praises ZI Lu’s honesty for he can make a judgement about an issue by only hearing ZI Lu’s words.Most annotators tend to agree with the first annotation.However,the statement that settling litigations by only hearing words by one side is actually irrational and has aroused many doubts.Reading the whole text of Analects,together with historical facts,we believe that the third annotation conforms to the histroical facts.

settling litigations with half a word;honesty;trust

I206.2

A

1004-941(2010)03-0100-05

2010-05-05

邱先梅,女,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猜你喜欢
直率子路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积懒成笨等
如何读懂《论语》?
守礼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直率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