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航海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2010-04-10 18:33
航海教育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劳务市场航海船员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近两年来,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航运市场也陷入低迷,船员劳务市场由供不应求转入需求趋缓、要求提高。国内各航海类院校都在积极思考如何在新形势下求生存、谋发展,为交通运输部提出的“争取到2020年成为船员劳务输出大国,实现我国从船员大国到船员强国的目标”作出积极的贡献。山东省作为我国航海院校数量最多的省份,近几年航海教育全面发展,但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及时解决。

一、山东省航海教育现状

自2009年8月下旬开始至9月底,共有约12 220名新生走进山东省各层次航海院校,这个数字比2008年仅减少1%左右。现实表明,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航运业影响巨大,但是社会依然看好这一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机会。

山东作为经济大省和航运大省,在前几年经济持续发展和航运业繁荣时期,航海教育、培训市场经历了空前的快速扩张和爆炸式增长。截至2009年8月底,山东全省共有17家船员教育和培训机构,其中,已经开展航海教育和培训的航海院校为13家(占全国53所总数的24.5%)。这些航海院校涉及私营、国企、股份制、事业单位等办学模式,呈办学多元化趋势。学历和学制也比较复杂,学历有本科(含成人本科)、专科(包括高职高专和函授大专)、中专,学制为4年、3年和2年。这些航海院校中,2005年前获准开展航海教育的仅有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和山东省水运学校两家,其余都是近4年内获批开展航海教育的。随着航海院校的急剧增加,山东省航海教育的招生规模同步迅猛扩张。2006、2007和2008年3年中,招生规模分别为3034人、6195人、12 370人,连续两年增幅分别为104%和99.6%,每年都实现翻倍增长。目前山东航海院校共有约21 675名在校生,约占全国同类学校在校生数量的1/5。[2]

二、山东航海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突出问题

1.山东省航海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

虽然2009年航运市场低迷,船员需求量暂时下降,但长远看,全球船员的整体供需状况为高级船员严重短缺,普通船员进一步过剩。伦敦德鲁里咨询机构2009年1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高级海员仍然不足,短缺3.3万人,到2013年短缺数量将达到5.6万人。海员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并且在未来5年内无法得到根本性的缓解。世界上高级船员的缺口需要有一个持续船员供应的国家来弥补,而中国的航海教育机构齐全,航海院校众多,经济处于发展过程中,正好适合其要求,于是许多世界大船东将目光投向中国。

经过60年的建设,我国经济总量和进出口贸易量已居世界前列,带动了我国航运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优秀的高级船员短缺问题在我国也显得尤为突出。2008年开始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严重影响航运市场,但我国2008届航海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却未受影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世界性的高级船员短缺问题。2009年9月17日,经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集美大学和青岛远洋船员学院等15所航海类院校编写完成的《全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信息报告(2008届)》在上海发布。2008年全国航海类毕业生就业率本科生为96.4%,专科生为96.93%,远远高于全国本科毕业生平均70%的就业率。其中航海技术本科专业供需比为1:2.54,轮机工程本科专业的供需比为1:2.12,仍呈供不应求之势。目前,大副、大管轮以上船员严重短缺,即使三副、三管轮也出现了短缺局面。船员短缺会威胁到我国航运安全,阻碍我国航运业的发展,而且也会使我国丧失在国际船员劳务市场的竞争力。

世界性的高级船员短缺为我国航海教育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空间。船员劳务外派产业在赚取大量外汇的同时,极少消耗本国的生产资料,属于低能耗、高产出的行业。打造船员品牌,扩大船员劳务输出,无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惠民工程”。山东省人口众多,基础教育质量好,高考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应届和往届高中毕业生为山东的航海院校提供了优质的生源。山东是我国海岸线最长的省,港口、船公司众多,现代制造业发达,能为航海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山东省政府提出的“建设船员大省,富民兴鲁”和“打造蓝色经济区”提供了政府政策支持,航海教育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打造山东船员品牌、建成畅通的山东船员劳务市场,将是今后政府主管部门、海事局、航海院校、船东、船员服务机构等致力建设的目标。

2.山东省航海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山东航海教育为我国蓬勃发展的航运业注入了活力,也带动了山东经济发展,船员劳务外派产业已成为山东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不可否认,山东航海教育快速扩张也留下了重重隐患,有些问题已非常突出。

(1)师资问题严重。山东省共有17家船员教育和培训机构。按办学层次分,山东交通学院海运学院(原山东省水运学校)、烟台大学海洋学院为本科层次,青岛远洋船员学院、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为专科层次,其余如烟台海员中专、潍坊华洋水运学校、潍坊海运学校等均属中专层次。除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和山东省水运学校有30多年航海教育办学经验外,其他都是最近4年才开始从事航海教育的新办学校。航海教育办学要求投入高、质量高,教学质量离不开一流的设备、设施和师资水平。实船化的设备、设施只要资金到位就能够及时买到,但一流的师资需要多年的培养和积累。我国没有培养航海教育师资的专门学校,以往传统的航海院校师资大多来自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既有航海工作经验和任职资历,又具备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教师极其短缺。山东省4年间新办如此多的航海院校,航海教育师资尤其是优质师资匮乏便成了最大的问题。目前新增航海院校的航海师资普遍构成为:航海院校退休教师、从船上下来的职务船员和刚毕业的学生。退休教师虽有教学经验但已经多年没有上船任职,因而对现代船舶缺乏了解或仅是理论上了解而缺乏实践经验。职务船员分两种:一种是50岁以上的老船员,另一种是刚工作几年的船员。超过50岁的老船员有实践经验但无教学经验,学历普遍低,船员专业技能大多也滞后于航海技术发展;刚工作几年的船员和刚毕业的学生等同,学历相对低(多数为高等教育扩招后的专科),未持有或仅持有操作级船员适任证书,既缺乏深厚的理论功底又缺少实际的船员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缺乏。山东航海教育发展急需教师,导致部分不适任者进入航海教育教师队伍,教师学历低,又缺乏船舶实践经验,对目前船舶的操作和管理不了解,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而根据我国目前的船员适任考试体系,教师只要依照理论考试题库和实操评估标准照本宣科,有的甚至要求学生死记答案,照样可以保证学生考试及格,顺利获得适任证书。以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船员,其素质必然先天不足。

(2)生源素质呈下降趋势。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后,各高校依录取批次逐级选拔高考考生,除大连海事大学外,其余本科、专科层次的航海院校录取的生源素质都有所降低。航海教育扩招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学生素质降低必然导致培养难度加大,这一问题在中专层次的航海院校当中表现更加突出。2008年山东省近3000人的航海类毕业生中,高中起点两年制占近30%,未来两年高中起点两年制、初中起点四年制所占比例将超过50%。有的中专学校建校两年内在校生便超过3000人,大多属于高中起点两年制。2009年山东省超过200分便达到专科录取线,生源素质可见一斑。两年制中专所招的高中生为应届或往届高考落榜生,生源素质更低。另一典型问题——独生子女问题也不容忽视。今天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上实践课时进入状态慢,坚持的时间短,身体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均不如以往。此外,独生子女普遍缺乏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自我意识强,这些都与船员素质要求相悖。山东省航海教育资源本来就不足,如果培养出来的是无法适应现代化船舶需要的船员,培养得越多对航海教育资源的浪费就越大,对我国船员队伍建设造成的不良影响就越深远,产生航运安全的隐患就越严重。

(3)教育培训质量下滑。航海教育属于高投入低产出行业,因此航海院校必须依托政府或企业办学。山东各航海院校的设备、设施很多来自拆船厂、设备制造厂,或购进或研制功能较齐全的模拟器替代。各航海院校受资金所限,设备和设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这个问题在中专层次的航海院校中更为突出。近三年来,由于受到所谓“航运业正遭遇十年不遇的绝佳发展良机”的乐观估计和所谓“船员奇缺,供不应求”舆论宣传的影响,山东航海院校发展规模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设备不充足,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素质差异大,教育培训质量可想而知。这必然造成低素质毕业生加入船员队伍,影响中国海员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我国船员劳务外派市场的开拓。

(4)船员劳务市场机制不健全,导致不良船东、船员服务机构、航海院校形成利益链,损害学生和船员利益。我国船员劳务外派市场已有30多年历史,但近10年以来我国外派船员规模一直停滞不前。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我国船员英语交流能力低、敬业精神不强等,但还有一个至关重要却一直被忽视的原因——船员劳务市场机制不健全。过去船员数量少、船员需求量小的时候,这个问题表现不明显,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我国航运单位用人机制也不需要船员劳务市场。如青岛远洋运输公司船员分为两部分——外派船员和公司船队船员,船员队伍每年有退休有补充,在单位内形成一个船员劳务供求平衡。近几年随着山东航海教育的发展,船员数量大量增加,船员就业问题凸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船员劳务市场已无法满足要求,船员服务机构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我国《船员条例》规定:各级海事局应是船员劳务市场监管者,也是船员利益的保护者。但现状是船员服务中介由各地工商局发放营业执照,工商部门便成为船员劳务市场的监管者。而实际上工商部门又无法监管,由此造成船员劳务市场错综复杂,呈无序发展状态。由于我国政府主管机关对船员服务机构、航海院校缺乏监督,致使学生、船员的权益难以保障。20年以前山东省只有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和山东省水运学校两所航海院校,多年来一直通过国家招生部门招生,招生规模一直非常稳定,学生毕业去向沿袭包分配模式。2002以来兴起培训机工、水手办学热潮,培训机构、船员服务机构呈遍地开花之势。随着机工、水手生源竞争和就业竞争日趋加剧,船东、培训机构、船员服务机构便逐渐形成利益链条。一些不良船员服务机构借船东负责安排就业名义大包大揽高价给培训机构招生,培训机构有了生源后从学生学费中返还船员服务机构一部分回扣,学生毕业后不良船东借学生实习、就业机会收取船员实习费、中介费。有的船员服务机构甚至中途卷走学生的费用(报名费、学费、实习费),极大地败坏了行业的名声。

三、打造山东船员品牌,实施“富民工程”

2009年9月24~25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在大连召开全国船员培训工作会议,积极谋划和推进全国船员培训工作的发展,提出“创新船员培训发展观念,实现‘三个转变’;深化船员培训改革,落实‘三位一体’教育模式;推进船员培训结构调整……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船员劳务输出大国,实现从船员大国到船员强国的转变”。这次会议提出的三个转变是“培养方针从扩大招生规模为主的外延式发展向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培养对象由相对宽泛的学生群体向愿意从事船员职业的有志青年转变,素质培养从注重纯粹的业务技能向更加注重综合素质转变”。[3]这三个转变为山东航海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政府主管部门、航海院校、船东、船员服务机构应携手共创山东船员品牌,建成畅通的山东船员劳务市场,借助航海教育实施“富民工程”。

1.以青岛为龙头培育建设山东船员劳务市场,拓展船员劳务输出通道

一直以来,山东船员在我国船员劳务市场是被广泛认可的,这与青岛的航海教育发达、航运业发达是分不开的。青岛港作为我国优质天然良港享誉海内外,促进了山东航运业发展。青岛远洋船员学院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所属的唯一一所专科层次航海院校,也是集团的培训中心和外派船员培训基地,毕业生在国内外航运界享有很高的声誉。青岛远洋运输公司作为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专业船舶公司,拥有和培养了大批大吨位散货船高级船员。山东国际海运公司、青岛海运总公司作为山东省地方航运企业也培养了一批高素质船员。山东船员的声誉是上述单位注重质量管理的必然结果。

随着形势的发展,山东船员数量增多,船员素质总体却降低了,培育建设山东船员劳务市场,打造山东船员品牌已成当务之急。山东船员劳务市场正处于无序发展状态,这种现状必须纠正。应继续确定并发挥青岛龙头作用,借优质船员培育山东船员劳务市场,拓展船员劳务输出通道。青岛船员劳务市场目前也是事实上存在但缺乏有序管理的状态,建设培育青岛船员劳务市场应提到青岛市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可借鉴菲律宾、印度等国船员劳务市场的成功经验建好管好青岛船员劳务市场,打开国际船员劳务外派市场,拓展船员劳务输出通道,方能将船员外派“富民工程”辐射到山东省。

2.控制航海教育招生规模,监督教学质量,规范船员服务市场

船员作为船员劳务市场链上的商品,其质量至关重要。船员服务机构作为船员劳务市场链上的商人,其服务质量也至关重要。我国有专门的海事法规规范航海教育办学条件和监督教学质量,也有《船员条例》《船员中介管理条例》来约束船东和船员服务机构。山东海事局作为山东辖区内海事主管部门,是我国法定的山东各航海院校、船东、船员服务机构船员管理监督执法部门。山东海事局应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根据航海院校办学条件控制办学规模,保证教学质量,建设船员劳务市场服务交易平台,剔除黑中介,规范船员服务市场,保证船员权益。

3.以规范化航海院校为核心,带动航海教育产业发展,形成完备的航海教育体系

山东省要建设船员大省,建成全国性船员劳务市场,必须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完备的航海教育体系。山东省17家船员教育和培训机构经历市场洗礼之后必然会进入资源整合阶段,有的会因毕业生素质低、生源不足等原因濒临倒闭,甚至产生负面社会影响。因此,山东省有关政府部门应及早介入航海教育发展,使当前一窝蜂搞航海教育的势头得到控制,并引导各航海院校健康有序发展,形成各航海院校特色鲜明的航海教育体系。搞好航海教育离不开资金,政府应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以规范化的航海院校为核心,带动山东航海教育产业发展。青岛远洋船员学院作为中远集团培训中心和外派船员培训基地,承担为中远集团各公司培养优质船员的重任。中远集团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其旗下船员在航运界享有盛誉,在国际船员劳务市场有一定的影响力。鉴于青岛远洋船员学院的办学优势,山东省应优先扶持并建成规范化航海院校,以培养出大批英语好、业务精、爱岗敬业的优质船员,为其他航海院校树立航海教育榜样。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好比山东船员的名片,山东省借助中远集团各公司将会加快拓展船员劳务市场。鉴于油船、液化气船、散化船舶、特种船舶船员的供给将出现巨大缺口的趋势,其他航海院校也可以根据自身优势选择主攻方向,以培训实用型专业航海人才为目标。各航海院校在教育培训中要强化英语教学和爱岗敬业教育。此外也应与航运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培养。

4.加强海事局、航海院校、船公司、船员服务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构建畅通的船员劳务市场

打造山东船员品牌,建设全国性船员劳务市场是一项系统工程。海事局、航海院校、船公司、船员服务机构通力合作,共同配合,方能构建畅通的船员劳务市场。畅通的船员劳务市场是指:航海院校在海事局监督下保证教学质量,向船员劳务市场输送适任的毕业生和船员;毕业生和船员离开学校后顺利就业——或去船公司直接就业,或通过船员服务机构劳务输出就业。船员劳务市场畅通与否关键在于航海院校培养的船员是否满足船公司的要求。因此,山东省要打造山东船员品牌一定要与我国航运企业联合推介山东船员。当前中远、中海等我国大型航运企业不仅自身船员需求量大,而且外派船员数量也很大。因此,山东省与这些大型航运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定向的产业联盟合作关系,联手推介山东船员,将是山东省开拓国内外船员劳务市场的一条捷径。

[1]殷玉香.青岛远洋船员学院胶南校区正式奠基[EB/OL].(2009-11-16)[2009-12-20].http://www.zgsyb.com/GB/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3283.

[2]中国海事局.山东海事局多措并举促进辖区船员教育培训市场健康有序发展[EB/OL].(2009-09-17)[2009-12-20].http://www.moc.gov.cn/zizhan/zhishujigou/haishiju/guanlipindao/gongzuodongtai/200909/t20090928_624215.html.

[3]陈 莹.全国船员培训工作会议在大连召开[EB/OL].(2009-09-27)[2009-12-20].http://www.zgsyb.com/GB/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9958.

猜你喜欢
劳务市场航海船员
我国注册船员超170万
大航海争霸
浅谈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因
你的形象就是名片
闯海盗老巢接船员
古代航海有多牛
航海博物馆
论船员在海事污染中的刑事责任
美国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其工资收入的风险分析
建设国际海员培养基地的政府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