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推进过程中民众的三个认识误区

2010-04-12 16:15甘霞王秦俊
关键词:绿色食品生态农业误区

甘霞,王秦俊

(山西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山西 太谷030801)

生态文明推进过程中民众的三个认识误区

甘霞,王秦俊

(山西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山西 太谷030801)

生态文明的推进须以民众生态素养的提高为前提。目前,大众生态知识相对缺乏,不少人误认为发展生态农业是回归传统农业;提倡绿色消费是鼓励消费绿色;发展低碳经济是限制经济发展等,这些误解严重阻碍了生态文明的推进,有必要加以厘清。

生态文明;生态农业;绿色消费;低碳经济

全球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 “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其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并列,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是一种内涵更丰富、层次更高的社会新文明。然而目前由于大众对生态知识的普遍缺乏甚至误解,使得生态文明推进过程中困难重重。因此,厘清几个重要概念对人们走出认识误区,实现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生态农业的认识误区

不少人误认为生态农业就是不使用任何化肥的传统农业;生态农业投入多、成本高,产量低。事实上,生态农业并不等于传统农业,发展生态农业也不是在走回头路。关于生态农业的定义,在经济地理学、农业生态学、资源生态学等学科都有涉及,但人们平时所说的生态农业 (Eco-agriculture)更多的是指以生态学和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组织进行的农业生产模式。“在欧美,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生物农业的概念基本相同”。[1]

生态农业是20世纪80年代相对于石油农业提出的,它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旨在通过提高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来建立良性的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生态农业的特点表现为整体性、协调性和永续性。常规农业的大幅增产一般是通过大量增加化肥、农药的投入来实现的,这些生产资料不仅要耗费大量不可再生能源,而且会严重破坏土壤,污染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突出人类、土地、动物和植物处于一个有机整体中,因此要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机制,利用农业生产系统中的各种有机废物,如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等,使之重新投入到农业生产系统内,而少从系统外部输入无机农药、化肥、饲料等。生态农业强调对农业资源的保护,使之休养生息,持续发展,不能只顾利用,不断索取。德国对生态农业的要求是,不使用化学合成的除草剂而使用机械的除草方法;利用腐植质、有机肥或长效肥保持土壤肥力而不使用易溶的化肥;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而不使用转基因产品和抗生素等。在我国,搞好生态农业建设一是需要借鉴传统农业中的许多经验做法,如:合理轮作、施用有机肥等;二是要加紧研究与大力推广先进的生态农业新技术,如: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生物化肥、生物农药等。

总之,“生态农业以养分的封闭循环利用”[1]为技术理论基础,要求既符合生态规律又符合经济规律。由于减少了外部物质的投入,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生产出了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或有机产品,提高了产品质量,成为一种低投入高效益的生产方式。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二、对绿色消费的认识误区

环保理念的日益深入使越来越多的人把兴趣转向绿色消费,认为这是一种时尚和健康的消费模式,但对绿色消费的认识,多数人只是一知半解。许多人误以为绿色消费就是消费绿色,就是要购买各种不含任何化学残留物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购买绝对无污染的环保家电;经常到郊外旅游去亲近自然等。事实上,这是极端化的绿色消费理念。绿色食品的概念是相对的,食品是否受到污染只是一个量的问题,自然界并不存在绝对无污染的食品,只是绿色食品中污染物的含量相对低一些。在国外,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的概念通常混用,最普遍的翻译是Organic Food。国际上确定绿色食品的标准是:原料必须是来自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在生产和加工中不使用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等合成物质;不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必须通过独立的绿色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和审查。

近年来,国内市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绿色食品、环保电器,许多消费者高价购买这些所谓的绿色产品,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产品品质更好,更有利于健康。但专家指出,目前许多食品、家电的生产厂家只是通过绿色概念的宣传来迎合消费者的“绿色”要求,作为自己产品的卖点而已。在材料的使用上并不环保,因此并不是真正的绿色产品。

对于绿色消费,人们更多地是在关注自己的健康和权益,而忽略了绿色消费的义务。户外旅游是近来人们比较崇尚的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方式。但许多人却在旅游的地方留下矿泉水瓶、塑料袋等垃圾,在享受绿色的同时又污染了绿色。

国际上关于绿色消费有个五R原则,即:“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回收,再循环);Rescu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2]可见,绿色消费其实是在倡导一种低碳的生活方式:在消费内容上,倡导消费者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健康的绿色食品;在消费过程中倡导消费者合理处置垃圾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消费观念上,倡导人们在追求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绿色消费观念的推广和普及会受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按照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与绿色消费还相差甚远。

三、对低碳经济的认识误区

低碳经济是近10多年来才提出并迅速流行的概念,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190多个国家政府官员参加的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的人,再次引起人们对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面上升等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与全球变暖紧密相关的低碳经济也成为使用频率较高的国际流行语。但是不少人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必然要禁止高能耗产业,而这会制约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有人认为 “发展低碳经济是政府部门的事情,与老百姓关系不大”。[3]

针对这两种误区,需要明确的是,“高碳与低碳的区别主要在于温室气体排放量与GDP和社会效益的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3]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4]夏堃堡认为低碳经济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可持续的生产模式,一种是可持续的消费模式”。[5]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发展低碳经济不是一味地禁止高能耗产业的发展,而是要在提高资源效率上下功夫,促进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日常的随手关灯、尽量步行、少用一次性的筷子、水杯和塑料袋、节约用纸、珍惜每一滴水等,都是推进低碳经济的具体行动。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情,更与我们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每个人参与其中,从我做起,共同努力。

目前,英国把发展低碳经济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不仅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环保,还希望通过发展低碳技术来占领市场,在未来的低碳产业中占据先机”。[3]在美国,奥巴马政府也把发展新能源产业、节能产业等作为重要的经济刺激手段。可以预见,低碳经济已经或将会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引擎。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率和资源的利用率都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粗放式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已难以为继,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来说尤其迫切,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更多地增长绿色GDP。

四、结语

生态文明、生态农业、绿色消费和低碳经济的提出,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从我国目前的国情看,人口压力大,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大气污染、淡水资源短缺等现象明显,这些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所面对的主要难题。从某种程度上说,生态文明的提出只是点燃了 “星星之火”,要形成 “燎原”之势,必须以民众生态理念和环保素养的提高为基础,需要我们长期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起步阶段,需要从国家层面上加快对生态农业的推进,加强对绿色产品的监管,加大对环保工作的宣传,逐渐营造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生态文化氛围。

[1]杜相革.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 [J].资源与安全,2008(6):44.

[2]刘吉发,李宗云,张薇.走出绿色消费的误区 [J].现代商业,2008(29):273.

[3]叶建华.走出低碳经济的认识误区 [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1):43.

[4]什么是低碳经济 [EB/OL].[2010-07-09].http://www.clciu.org.cn/bencandy.php?fid=41&id=1015.

[5]夏堃堡.开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J].环境保护,2008(3):34.

(编辑:佘小宁)

On People's Three Misunderstanding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GAN Xia,WANG Qin-jun
(CollegeofPublicManagementShanxi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guShanxi030801,China)

It's a precondition to promo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ecological literacy.At present,people lack of ecological knowledge relatively.Many people think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s returning to traditional agriculture;to promote green consumption is encouraging the consumption of green;to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is limi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these misunderstandings have hampered the promo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eriously.It's need to be interpretived.

Eco-civilization;Eco-agriculture;Green consumption;Low-carbon economy

X2

A

1671-816X (2010)06-0700-03

2010-10-20

甘霞 (1983-),女 (汉),山西襄汾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科技伦理、生态文明方面的研究。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 “十一五”规划2010年课题 (2010ZXSK003);2010年山西农业大学创新基金项目 (2010006)

猜你喜欢
绿色食品生态农业误区
冬季洗澡的误区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什么是绿色食品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一位90后的生态农业梦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