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剪纸纹样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融合

2010-04-12 16:15上官紫淇
关键词:平面化书籍装帧晋中

上官紫淇

(山西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山西 太谷030801)

晋中剪纸纹样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融合

上官紫淇

(山西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山西 太谷030801)

剪纸纹样具有鲜明的中国地域性农耕文化的韵味,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意趣,展现着独特的民间艺术魅力。其中,山西晋中地区民间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风格。通过分析山西剪纸纹样的平面化、意象性、装饰性,揭示晋中剪纸纹样符号的审美文化内涵,探究晋中剪纸纹样与书籍装帧设计的契合点,把传统的人文理念的剪纸纹样融进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之中,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开拓新的艺术空间做初探性研究。

晋中;剪纸纹样;书籍装帧;意象;装饰;平面

山西民间剪纸因其具有较广泛的群众性、鲜明的地域性、深厚的历史文化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民间剪纸体系的一部分。其中,山西晋中地区的民间剪纸纹样独具特色。不只是单纯的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用平面化、符号性、意象性以及装饰性的艺术语言对当地的风土人情的再现。将剪纸与书籍装帧设计进行融合及应用,一方面有助于深入研究晋中传统剪纸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拓展书籍装帧设计新的方法和领域。

一、晋中剪纸纹样的内容

山西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并且内容丰富,晋南、晋北、晋东南、晋中的剪纸纹样各具特色。晋中包含榆次市和太谷、祁县、平遥、灵石、寿阳、昔阳、和顺、左权、榆社九个县的118个乡镇。晋中剪纸艺术多出现在广大的农村,带有独特的地域性农耕文化和人文意趣。

晋中剪纸惯用花、鸟、兽、神话传说、农耕场景、民间典故、吉祥文字、喜庆图案等。大致可以根据装饰纹样的内容将其分为以下四类:

(一)节日装饰纹样

逢年过节,剪纸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装点节日气氛的同时,蕴藏了人们对吉祥、平安等的渴望。晋中节日剪纸用于窗户、炕围、门、烟囱等处粘贴和院门上的悬挂。

纹样内容多以文字造型或喜庆图案来直接表意,还有少量的文字与图案配合出现。如,春节的剪纸纹样有福字,悬挂于院门,寓意来年人畜平安、兴旺;鱼,寓意连年有余,农作物丰收;牡丹,寓意大富大贵,吉祥如意等。

(二)习俗信仰纹样

晋中地区在供神赐福、消灾解难、防门避户等民俗信仰活动中都会使用剪纸艺术。如,农历二月初二,地处晋中的人们剪刻象征龙王的龙形纹样,为祈求风调雨顺;小孩日夜啼哭不停时,在枕边粘贴 “倒吊驴”纹样的剪纸,可驱邪避难等。

(三)仪礼风情纹样

晋中剪纸纹样中仪礼风俗占有很大比重。晋中地区重视婚丧嫁娶等各种人生仪礼。婚嫁时多用喜字纹样、喜花纹样、双鱼戏莲纹样、石榴纹样等,寓意连年有余,多子多福。[1]

丧葬时多用纸花、寿花粘贴于棺木上,祭奠死者。生日时多用福禄寿纹样、仙鹤纹样、鹿纹样,寓意福寿无边等。

(四)其他纹样

除了节日、礼祭之外,此类剪纸纹样多以日常生活中场景、历史典故、晋剧人物场景作为纹样内容。如, “收玉米” “打红枣”等农耕场景纹样,“介子背母进山”“走西口”等典故纹样,“下河东”“打金枝”“走山”等中路梆子 (晋剧)人物场景纹样。带有浓郁的农耕文化和乡土气息,蕴含了淳朴的民情民风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二、晋中剪纸纹样的表现形式

晋中剪纸纹样的表现形式简练、生动、淳朴、通俗,多以单色剪纸出现。剪纸纹样形状多为方形、菱形、椭圆形、圆形,也有少数不规则的异形。方形和菱形剪纸的构图以形式对称、均衡为主,给人一种稳定感。[2]其中,方形的剪纸多用鸳鸯、莲花、“双喜”字等作为主题纹样,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纹样上下、左右绝对对称,稳定、庄重;菱形剪纸纹样多用莲花、鲤鱼、 “福”字等作为主题纹样,一般成串状连续出现,赋予节奏韵律之美,增强了生动活泼的艺术效果。

圆形和椭圆形的剪纸构图多样且随意。其中纹样有传统风格的左右对称式,显得稳定、饱满。也有不同纹样组合在圆形或椭圆形边框中,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体现出自然奔放的艺术韵味,富有生命力和动力。不走程式化路线的不规则剪纸纹样,多以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生物、农耕场景、历史典故等为表现对象。通过夸张变形来加强要表现的内容,随意性较大。不规则的异形剪纸纹样的外轮几乎都打破由于对称而造成的呆板,营造出新颖、轻松的艺术趣味。

三、晋中剪纸纹样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和融合

晋中剪纸多是以平面纸张为基本材料的民间剪纸艺术。其纹样是民间艺人将三维的空间物像经过自己的平面化处理,以点线面的形式再现的二维的创作过程,具有很强的平面化特性。在选取纹样时,常依据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吉祥图案、文字等,具有很强的寓意性、象征性。在构图时,讲求美观、大方,具有很强的装饰性特征;在纹样再现时,对纹样进行变形、取舍、夸张后,具有很强的符号性特征。晋中剪纸纹样的这些特征,形成了其独特的平面化的视觉语言,将其古老的剪纸纹样艺术拓展在书籍装帧设计的领域,不仅可以丰富书籍装帧设计的表现形式,同时,可以借助书籍这一文化的载体,更好的传承我国晋中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

(一)剪纸纹样的平面化与书籍装帧设计的融合

晋中剪纸纹样不追求多层次复杂立体的画面、光影效果、机理表现等,但力求通过对表现纹样进行夸张变形,简化概况,达到主体突出、虚实分明、寓意深邃的艺术效果。大多数书籍是使人在阅读时,从黑色文字的形状突转移到白色空白的形状,其实书籍装帧设计也可以看作是由点线面分割的众多块面所构成的二维平面化设计。书籍和剪纸一样,也是带给我们大量视觉语言、语义的艺术形态之一。两者诸多共同点,使它们相互之间可以建立一些科学性的联系,平面化的晋中剪纸纹样走进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可以赋予其更加生动的表现形式。运用剪纸的平面化纹样进行书籍装帧,可以使读者突破黑色文字的简单重复,表现出极为复杂的节奏感、运动感,从而对情感产生强烈的影响,更有效的提高阅读兴趣。尤其是将剪纸纹样和书籍的封面设计相融合,可以增加平面化的视觉效果,民间的剪纸语言有利于迎合广大受众的审美,产生共鸣。

现代极简、单纯、平面的设计理念推动着书籍装饰设计从古代的龟骨册、竹简木牍等演变为现在的纸张册,书籍装饰纹样的平面化塑造日趋现代化,各种电脑技术的运用丰富了书籍的形式,但是与此同时,中国的书籍缺少了传统的文化元素的融入,晋中剪纸纹样朴实、自然的平面形象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融合,可以使书籍的视觉平面图像渗透出民间艺术的气息,更好地体现出客观知识世界与民间审美理想的和谐统一。

(二)剪纸纹样的意象性与书籍装帧设计的融合

晋中民间剪纸纹样的内容多为表意性图案,经过几千年的民间文化沉淀,人们在剪纸时,将客观的纹样赋予主观的自我认识,使其蕴含一定的寓意和象征。如:松、鹤等象征延年益寿;龙、麒麟象征吉祥等。[3]又如,一棵树上被人们主观的剪成桃子、石榴两种果实同时存在,寓意为长寿多子。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通过客观物象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剪纸也不例外,意象是体现剪纸艺术的主题,是艺术生命的灵魂。剪纸艺术图形中的意象是通过艺术家与解读者的想象力及情感意蕴所共生的一个再造图形空间。[4]意象性剪纸纹样多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根据其形象和特点,赋予其约定俗成的吉祥含义或一定的风俗信仰。

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封面图案、内页插图是书籍内容的图形化再现,具有与书籍内容相符的表达意向,表意性剪纸纹样可以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进行拓展性应用。运用晋中剪纸纹样的表现图形作书籍插图等,使读者受众产生更主观、自由的认知,通过纹样的再现,深刻的理解书籍的理念。

(三)剪纸纹样的装饰性与书籍装帧设计的融合

自古晋中剪纸纹样不仅寓意美好,更加讲究其装饰作用,同时,负载着赞誉美德、传播教化礼仪等的功能。书籍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有与剪纸纹样同样的使命,传承人生礼仪、宗教信仰、歌颂美好生活等。[5]人们对美的渴望从书籍和剪纸中都可看出,当读者受众在阅读枯燥的黑色文字时,具有亲和力的剪纸纹样可以给人视觉的跳跃。

晋中剪纸纹样的装饰性历经了多年的传承,其装饰形式、色彩、风格,都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品味。西方设计理念不断冲击着我国的本土设计艺术,本土化、民族民间化的设计元素被西方元素所排挤,但中国市场受众对本土元素的热衷,使得设计必须走出传统本土元素与西方现代元素相结合的路线。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装饰性元素,要集成传统装饰与现代装饰的精髓,寻求一条适合当代中国读者受众的设计路线。我们可将晋中装饰纹样,合理的运用于形式美法则,并表现于书籍装帧设计,使书籍具有更高的装饰性,也使书籍本身成为传播民间文化的载体,更具文化内涵。

四、结语

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人文背景,不同的风俗习惯等,使得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民间语言、道德习惯、思维方式,也必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中国人的内敛的心理和相对保守的性格不同于德国的严谨、意大利的浪漫、日本的细腻,迫使中国的书籍装帧设计风格也与其他国家民族的不同。晋中剪纸纹样对称、端庄平稳、寓意吉祥圆满等这些特质,都符合中国人的心理特征。可见,将传统的晋中剪纸纹样运用于书籍装帧设计的领域,不仅符合中国现阶段人民的审美要求,同时对弘扬我国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设计者不能一味将前人留下的剪纸纹样随意的在书籍中拼凑与复制,而应该不断的根据时代和书籍内容的需要,借鉴现代设计的手法和理念,对晋中剪纸纹样进行更新和创造,在保留原有民族民间传统风格的基础上,也要适应潮流的发展,以便更好、更自然的融入书籍装帧设计中。

在书籍装帧设计不断的发展时代,晋中剪纸纹样与书籍装帧将会碰撞出更多的个性契合点。山西民族本土文化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之间必将更好的融合,开辟出一条符合当代市场需求的设计思路。相信晋中传统剪纸艺术,一定会令我们在书籍中不断感受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永恒艺术魅力。

[1]王树村.中国民间美术史 [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4(11).11-15.

[2]王瑛.中国吉祥图案大全 [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4).26-40.

[3]萨特.论意象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l21):22-60.

[4]陈竟.中国民俗剪纸史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1-33.

[5]徐安廷.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中的空间意识 [J].艺术百家,2006(5).9-10.

(编辑:程俐萍)

Jinzhong Paper Cutting Pattern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Modern Book Design

SHANGGUAN Zi-qi
(CollegeofHorticulture,ShanxiAgricultureUniversity,TaiguShanxi030801,China)

The paper-cut patterns with a distinctive flavor of Chinese regional farming culture,contains a wealth of human interest and charm,demonstrating the unique charm of folk art.Among them,Shanxi Jinzhong folk paper-cut art has a long history and unique regional style.Paper-cut patterns by analyzing the plane of Shanxi,image,decorative,symbolic patterns reveal the aesthetic Jinzhong cutting culture,find the paper-cut patterns Jinzhong fit with the book design point,the concept of the traditional paper-cut human melt into patterns among modern book design,in order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raditional culture,art space in the new pilot study.

Jinzhong;Paper cutting patterns;Book binding;Image;Decorative;Flat

J528.1

A

1671-816X (2010)06-0751-03

2010-10-11

上官紫淇 (1982-),女 (汉),硕士,主要从事民族民间美术、平面设计、景观设计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平面化书籍装帧晋中
晋中国家农高区无花果采摘正当时
书籍装帧、画册、产品包装(设计)
晋中市委统战部调研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
汉字字体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加快培育百亿企业 建好晋中国家农高区
张道一 书籍装帧设计作品
中国当代油画平面化表现形式的美学思想及意义
晋中:率先出台提升乡村治理能力“25条”
当代油画创作平面化追求探析
当代抗日影片中的日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