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参考文献的作用及其引用问题

2010-04-12 16:15彭希京
关键词:著录参考文献检索

彭希京

(太原理工大学 学报 (社科版)编辑部,山西 太原030024)

也谈参考文献的作用及其引用问题

彭希京

(太原理工大学 学报 (社科版)编辑部,山西 太原030024)

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参考文献有六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参考文献的引用原则,并就当前参考文献的引用问题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作用;引用

是作者科学态度的反映,从其质量上可以看出论文的起点和所具有深度,所以参考文献是论文组成的重要部分。每一篇被引用的文献,对于作者来说,就是参考文献;对于被引用作者来说,就是有了一篇引用文献 (即引文)。对于期刊来说,其平均引文率也反映了它的整体学术水平和科学交流的程度。鉴于参考文献的重要性,笔者对参考文献的作用、引用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参考文献具有的作用

从微观上说,参考文献的作用是向读者提供引文信息,以使他们了解被引用的理论、事实、观点、方法、数据、结论等;从宏观上讲,文献的引文数量、引用频次和篇均引用数是科技资源利用效率的显示,它不仅是科研水平与科技竞争实力的反映,而且是国家、科研机构等制定规划、计划及确定科研方向、生产方向的重要依据和决策基础。[1]

(一)参考文献是组成论文的重要部分

科学研究所具有的社会协同性和继承性,决定了科研人员进行研究时不必从头开始,必然借鉴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参考文献的标注不仅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而且反映出论文的研究基础及其创新性。

(二)参考文献扩展了论文学术内涵

论文表述了某一课题的一些新进展。但对不同的读者来说,关注的内容各不相同。读者有时对论文的某些内容感兴趣,有了参考文献,就可以查找到所需要的资料。[2]而且有了参考文献,一些技术性细节、一些相关学科的理论,就不必在文中重复了。

(三)参考文献反映了论文学术水平

从参考文献的质量上可以看出作者对所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应用能力。同时参考文献的数量也反映了作者知识面的差异。如综述性文章的参考文献有时达到了上百条之多,这类文章的作者往往是学术带头人,掌握了该学科的前沿动态,能够总揽全局,提出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建设性的看法。

(四)参考文献是引文分析统计的重要信息源

包括SCI、SSCI在内的大多数检索系统都收录了论文的题目、关键词、摘要和参考文献。通过参考文献的标注,可以把一篇论文与其他论文之间有意义的联系显示出来,把不同论文的两位作者(或作者群体)之间的学术研究联系起来。通过对参考文献的统计、计算得到的影响因子是国际上流行的筛选核心期刊的重要指标,也是一种体现引文关系的评价指标。在这里,整个期刊的被引率取决于每篇文章的被引量 ,引文量是计算影响因子的基础。因此,参考文献是否著录完整、准确,直接影响到引文的统计结果以及期刊的计量指标。

(五)标引参考文献也是作者对被引用论著所做的评价

论文中对同行工作成果的引用,实质上是作者对被引用论文所做的 “同行认可”。而且论文与参考文献之间的 “同行认可”是相互的,这种引证与被引证关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显示了一种任何人都无法左右的学术关系。

(六)随着网络信息世界的高速发展,我国学术期刊正逐渐与国际接轨,参考文献的功能也得到深化

蒋晓晖[3]提出的 “网络环境下投稿时参考文献应插入超链接”的观点,就使得文献查阅十分便捷,这不仅挖掘了参考文献本身的信息,同时也方便了审稿环节的查阅,扩大了参考文献的功用。

二、关于参考文献的引用

(一)重视参考文献的引用

目前,全国大多数期刊都在加强编辑策划,努力争取优质稿件。可以说,编辑部的首要目标是期刊被国内外权威的检索机构收录,而这些检索机构很多都是引文数据库,参考文献是其收录的重点。收录科技期刊的国外权威检索机构,有 《科学引文索引》(SCI),它有核心库与扩展库之分;《工程索引》(EI),它有网络版,有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SA)等。收录社科期刊的国外权威检索机构,有剑桥科学文摘 (CSA)、《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等等。因此,重视引用参考文献是十分必要的。

(二)参考文献的引用原则

参考文献著录的首要目的是保护作者的版权,避免引起著作权纠纷,因此要说明资料来源,提示出处。参考文献的引证应该是经过仔细分析,精选最密切相关的理论、方法、数据,且论述其中最必要引证的文献,尽可能以最少的引文量获得最大的引证效果。其中动态引用是指被引用文献中的知识进入了引用者的论文中,或者是知识发生了转移的一种引用,[1]这是我们所提倡的。参考文献的引用原则可以归纳如下。

1.论文作者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应该著录。

2.论文作者在叙述自己的研究背景及阐述观点的过程中引用了他人的观点、方法和数据等应该著录;近年内发表的文献,尤其是在期刊、会议论文集上登载的时效性强的文献应该首先选用;权威人士或权威期刊的论文应该首先选用。也就是说,要引用近两三年内发表的最好的学术文献,这是一个择优原则。

3.为了保证文献来源的可靠性,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或其他有关档案资料。内部期刊、讲义或私人通信等,可以作为注释加以说明。

4.参考文献的著录应当遵守国家标准 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著录项包括:著者、文章名、杂志名、年、卷、期、页码等,以及可能需要的英文译文,特别注意的是要列出参考文献的全部作者。

(三)参考文献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的时间跨度、语种范围、出版形式、文献种类等,都是该论文学术水平高低的佐证。[4]参考文献的质量提高,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科学研究是有连续性的,一篇论文可能是前一篇论文研究工作的继续,所以一定程度的自引是必要的。论文发表后二三年通常是被引用的高峰期,而过度自引则违背了这一规律,会导致论文发表的当年成为影响因子的高峰期。因此自引应受到一定的限制。

应当避免间接引用。在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时,应当查找原文,而不是照抄第三人论文中的引文。转引不可避免时应当注明 “转引”。对引文的出处,在著录时应当核对仔细。

2.质量和数量是辩证的关系,所以应当增加引文数量。有些文章只有两三条参考文献,而且还是教科书或一些年代久远的书籍,这只能说明作者没有进行研究前期的文献检索,那么论文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国际著名期刊 《Nature》和 《Science》要求其论文的参考文献数不超过50篇,其目的就是要求作者在尽可能广泛地检索、收集与论文主题相关的文献的基础上,精选与论文主题内容密切相关的文献或必须引证的文献,尽可能地发挥文献最大的引证效果。[1]建议作者论文引文数量应超过全国科技 (或社科)论文篇均引文数,鼓励作者大胆引用电子文献。

非中文文献是论文中一项重要指标,引用外文文献表明作者查阅了大量的国外文献,体现了作者的学术功底和研究视野。外文参考文献的数量应占一半以上,方能体现论文的学术水平。

三、对参考文献引用现状的分析

理想的参考文献引用应以主题相关性为原则,把对论文真正有影响的文献作为参考文献,但在实践中,由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参考文献的正确引用受到了种种限制。

从客观环境上讲,《中国知网》近9000种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重要会议论文”、“研究生论文”等网络资源的建立,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检索平台。据 《中国期刊引证报告》2000年以来的统计数据,近6年来科技论文的引文数量有了明显增加,篇均引文数量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1]但是,我国网络速率的瓶颈、信息开放度不高、关联度不高、信息不能实现有效链接等等,影响了科研人员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同时,能提供国际信息检索服务的就更少。而研究表明,即使是发达国家,自身能提供的新知识也不会超过世界总量的20%~25%,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比例会更低。[1]

美国对8000名化学化工科技人员的调查[5]显示,用于文献检索的时间比例平均为33.4%。而我国在利用现代工具进行信息检索上,不仅检索工具少、信息量小,且有关检索方法和检索技巧的介绍也少,研究者往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另一方面,科技人员自身的素质也限制了对信息的获取。据调查,我国某直辖市的科技人员中,10%的人能阅读外文书刊,而懂得信息检索的只有1%。[1]

从作者主观上讲,复杂的参考文献标引动机又造成了种种的误区。据统计,科研中出现的各种问题,95%~99%是通过信息、借助他人的经验解决的。[1]而有些作者明明引用了他人的成果,但为了表明自己论文的创新性,而不做任何标注。有些作者为了满足编辑部对文献数量的要求,或是为了“包装”出起点高的形象,不管自己看没看过文献,却列出很多外文文献或一些经典文献。还有的作者为了显示自己论文的创新性,故意引用过时的文献。[6]凡此种种,都违背了参考文献的引用原则,影响了我国期刊引文评价指标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2]金永勤.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化应注意几个问题 [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4(4):131-132.

(编辑:程俐萍)

Discussion on the Use of References and Quotation

PENG Xi-jing
(Ed.Dept.ofJournalofTYUT(SocialSciencesEdition),TaiyuanShanxi030024,China)

Referenc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papers.It is argued and analyzed that references embrace six aspects of functions.And the quotation situation of references is discussed.

Reference;Use;Quotation

G232

A

1671-816X (2010)06-0758-03

正确、著录规范的参考文献,对作者、编者乃至期刊和图书情报工作都有着极大的正面效应,因此,期刊编辑必须认真执行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加强对稿件参考文献引用和著录的审核。

参 考 文 献

[1]马智峰.参考文献的引用及影响引用的因素分析 [J].编辑学报,2009(2):23-25.

[3]蒋晓晖.网络环境下投稿时参考文献应插入超链接 [J].编辑学报,2009(8):314-315.

[4]徐红星.参考文献的无效著录和有意回避著录 [J].编辑学报,2009(10):412-413.

[5]陈柏暖.国外科技信息及文献检索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6]黄政,郝希春,汪峰.编辑应重视对科技论文参考文献的审核 [J].编辑学报,2009(8):310-311.

2010-09-20

彭希京 (1952-),女 (汉),贵州遵义人,副编审,主要从事期刊编辑工作的研究。

猜你喜欢
著录参考文献检索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The Muted Lover and the Singing Poet:Ekphrasis and Gender in the Canzoniere*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and its receptors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The Review of the Studies of Trilingual Education in inghai
国际标准检索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