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致骨关节疼痛患者的护理

2010-04-13 01:42李秀云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11期
关键词:骨关节紫杉醇关节

张 静,李秀云

紫杉醇(Palitaxel,商品名 Taxol,PTX)最初是从紫杉(红豆杉)树皮中分离提取的具有高效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现已通过合成、细胞培养、真菌发酵、基因工程等途径获得紫杉醇类化合物。近年来,紫杉醇类化合物被证实对卵巢癌、乳腺癌、食管癌、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具有确切的疗效,是当前国际公认的新型抗肿瘤药[1]。但是在治疗的同时,由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骨关节、

肌肉疼痛是影响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因素,给其身心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笔者所在科43例患者应用紫杉醇化疗中30例引发骨关节疼痛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08~10笔者所在科共收治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应用紫杉醇化疗患者43例,其中,子宫颈癌23例,卵巢癌12例,子宫内膜癌8例;年龄 11~66岁,≥60岁者3例,≤20岁者1例。30例出现骨关节疼痛,占化疗患者的69.8%。

1.2 疼痛评估方法 应用数字评估法(NRS)与主诉疼痛分级法(VRS)相结合的方法[2]。将一条10 cm的直线分为10等份,其中0代表无痛,1~3代表轻度疼痛,4~6代表中度疼痛,7~10代表重度疼痛。将疼痛标准分为:①0级:无痛;②Ⅰ级(轻度疼痛):虽有疼感但仍可忍受,并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③Ⅱ级(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④Ⅲ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镇痛药物,睡眠严重受到干扰,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或被动体位。在使用时先向患者解释其分度,用0~10这11个数字描述疼痛强度,数字越大疼痛程度越严重,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数字。

1.3 效果评价 疗效评价常用的方法有主诉疼痛程度的变化和划线法两种,其中划线法是将疼痛分为0~10度(不痛、轻微疼痛到极度疼痛),让患者在服药后自己划线以表示疼痛程度的变化。根据上述方法的结果可将疗效分为四种:①完全缓解(CR):治疗后完全无痛;②部分缓解(PR):疼痛较给药前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上不受干扰,能正常生活;③轻度缓解(MR):疼痛较给药前减轻,但仍感明显疼痛,睡眠仍受干扰;④无效(NP):与治疗前比较无减轻。

1.4 结果 30例患者中,轻度疼痛者22例,中度疼痛者7例,重度疼痛者1例,其中有21例发生在24~48 h,占70%,根据情况对其应用相应的心理或药物治疗后均有所缓解,其中部分缓解(PR)占80%,轻度缓解(MR)占20%。

2 护理

2.1 轻度疼痛的护理 应用非药物性治疗,如心理护理、舒适卧位及按摩关节处等对其进行治疗。

2.1.1 心理护理 为非药物性治疗的主要措施,疼痛刺激在人体的反应强弱,明显地受着心理因素影响,与心理环境密切相关,积极调整心理状态能够减轻疼痛感觉[3]。由于化疗患者对引起疼痛知识的不足、希望的丧失、家庭经济等社会环境变化,患者易出现个人消遣、娱乐降低、焦虑、恐惧、悲哀、绝望等各种心理反应。因此,在护理中应注意评估患者的各种表现,如是否有面色改变、目光呆滞、心率加快、血压增加、睡眠紊乱、心悸、疲乏等,是否精神紧张、易怒、焦躁、易激动、易失去控制。针对患者的不同表现要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充分控制疼痛,减轻患者痛苦,增加其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感。①开导解释:掌握有关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细心观察患者的反应,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及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的顾虑,丢掉包袱,使患者对护士有亲近感和信任感,这样就可以使患者感到被理解、被关怀,从而配合治疗;②言语暗示:医务人员的语言对疼痛症状有强烈的暗示作用,良好的语言、热情的态度能使患者精神振奋,促进抗痛,消极的语言容易使患者悲观失望,加重病情,在工作中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多使用鼓励性、诱导性的语言,少用或不用消极的语言;疼痛的特异性使患者特别注意自己的感受,护士应热情地与患者进行交谈,及时了解需求,细心观察患者的反应,排除恐惧心理,分散注意力,用良好的情绪去控制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样有利于疾病的恢复;③配合使用一次干预技术:例如松弛术、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心理疗法等,消除患者的不安和无助感;④告知患者及家属骨关节疼痛为该药的不良反应,停药后会逐渐消失,减轻患者的不安及猜疑。

2.1.2 舒适卧位 舒适的卧位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可指导患者取侧卧位,与仰卧位比较,侧卧位的重心高,支撑面小,稳定性不如仰卧位。因此,为使患者舒适,增加稳定性,可使患者下肢稍伸直,髋屈曲,两膝间置软枕,上肢自由屈曲于胸前或枕旁,尽量使肢体各关节伸展开,处于放松状态,关节松动可以促进关节液的流动,增加关节软骨和软骨盘无血管区的营养,缓解疼痛,同时防止因活动减少引起的关节退变,这是关节松动力学作用。

2.1.3 关节松动术 是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的范围内完成的手法操作技术,属于被动运动范畴,用于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疼痛、活动受限或僵硬,具有针对性强、见效快、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等特点。指导家属在疼痛期间协助对其进行疼痛关节部位的活动。①腕关节屈伸法:一手握其腕部,另一手握住四指,做腕关节的屈伸活动;②膝髋关节屈伸法:患者俯卧,施术者站站于一侧,一手按住其膝不,另一手握住其足掌部,使髋、膝、踝关节同时屈曲,随即伸直复原;③膝关节屈伸法:患者仰卧,施术者立于一侧,一手扶其腘窝上部,另一手握其踝部,做膝关节屈伸活动;④踝关节屈伸法:一手托其踝部,另一手握其足掌布,做踝关节屈伸活动;⑤指(趾)关节拔伸法:一手握住被拔伸关节近侧端,另一手捏住远侧端,两手相对用力做指(趾)关节拔伸法。

2.2 中度及以上疼痛的护理 临床一般直接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对其进行治疗,也有学者提出现代中药透皮疗法在治疗骨关节疼痛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值得借鉴。

2.2.1 应用镇痛药物治疗 对于化疗药物引起的疼痛通过评估在中度及以上者,应及时告知医师,积极对症治疗,不要等疼痛更加严重时再去治疗,这样不仅会加大药物剂量而且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临床证明达宁片具有中度程度的镇痛效应,药理毒性明显低于其它镇痛药,属低毒性药品,故在患者出现非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遵医嘱应用适量此药。

2.2.2 应用中药透皮疗法治疗 中药透皮疗法是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活血化瘀、镇痛的中药物施于皮肤、孔窍、穴位等部位,通过皮肤、黏膜透入,经络传导,从而发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解毒化瘀、扶正祛邪等作用。

2.2.3 疼痛评估 了解患者应用药物治疗前疼痛的程度,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应及时评估用药效果,询问患者疼痛是否减轻及减轻的程度和时间。疼痛评估是疼痛治疗的第1步,准确及时的疼痛评估可以给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是疼痛治疗必不可少的1步,减轻缓解疼痛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3 讨论

3.1 紫杉醇的药理毒性 本品是新型抗微管药物,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保持微管蛋白稳定,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具有显著的放射增敏作用,使细胞终止于对放疗敏感的G2和M期,使癌细胞无法继续分裂而死亡[4]。

3.2 骨关节疼痛原因 紫杉醇的临床不良反应较广泛,主要有神经毒性、骨髓抑制、过敏反应、胃消化道反应,这些不良反应的产生主要与给药方案、给药剂量及患者体质有关。紫杉醇可造成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的损伤,引起神经毒性反应,而以周围神经损伤较常见,用药3~4 d后出现神经末梢病变,如手足麻木、感觉异常、关节痛、肌肉痛等,多累及手臂和下肢关节,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表现为剂量依赖,症状可随剂量增大而加重[5],停药后可自行恢复。亦是临床限制剂量增加的要素。因此采取必要的预防和监控措施预防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紫杉醇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有其特殊的不良反应,不可避免对人体正常细胞、神经及骨关节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根据临床统计,有69.8%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发生骨关节不同程度的疼痛,是不良反应较显著的一项,应该引起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医疗服务模式已转变成“以患者为中心”,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 “以人为本”,所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痛苦是医务工作者的最终目的,对化疗药紫杉醇引起骨关节疼痛的护理还有待于更进一步去研究并提出早期预防的方法,使疼痛防范于未然,减轻患者的疼痛。

[1]王世卿.紫杉醇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J].淮海医药,2008,26(4):375-376.

[2]段红光,倪家骧.疼痛的定性与定量测量[J].辽宁医学杂志,1996,10(1):1.

[3] 李向青. 疼痛的心理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09,7(7):135-136.

[4]章春芝,池亚丽,宁凤琴,等.紫杉醇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12(6):56-57.

[5]路 敏,苏翠金,卢爱霞.癌症患者应用紫杉醇的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3):242-243.

猜你喜欢
骨关节紫杉醇关节
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不同途径灌注治疗兔舌癌的疗效研究
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合并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损伤的效果探讨
脂质体紫杉醇周疗方案与普通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MSCTA在骨关节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骨关节结核术后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护理干预对预防紫杉醇过敏反应疗效观察
跟骨关节内骨折选择不同类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研究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