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宁方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30例

2010-04-13 04:54陕西省户县中医医院户县710300
陕西中医 2010年9期
关键词:益气固喉科变应性

高 征 陕西省户县中医医院(户县 710300)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变态反应原因引起的鼻粘膜炎症,主要表现为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症状。笔者自 2005年 4月至 2009年 4月期间采用自拟鼻宁方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 30例,并与辛芩颗粒治疗进行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 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共 30例,其中男性 14例,女性 16例;年龄 20~ 52岁;病程最长 25年,最短 2年。 对照组共 30例,其中男性 15例,女性 15例;年龄 22~ 51岁;病程最长21年,最短 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1]。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自拟鼻宁方治疗。处方:炙黄芪 15g,白术、防风、乌梅各 10g,白芷、川芎各 9g,苍耳子、炙甘草各 6g。 1d1剂,水煎 300~ 400mL,分早中晚 3次口服。若腹胀、纳呆、肢困等脾虚症状明显者,加党参、茯苓,或同服补中益气丸补气健脾;形寒怕冷、夜尿多等肾阳虚明显者,加附子、肉桂,或同服金匮肾气丸固肾纳气。对照组口服辛芩颗粒(国药准字Z31020014),5g/次,3次 /d。两组均以 2周为 1疗程,观察 2个疗程评价疗效。

疗效标准 将治疗前后记分情况,按变应性鼻炎疗效评定标准[1]进行判定。

治疗结果 治疗组 30例,显效 10例,有效 16例,无效 4例,总有效率为 86.6%。对照组 30例,显效8例,有效 15例,无效 7例,总有效率为 76.7%。组间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讨 论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由 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根据其临床表现,变应性鼻炎属中医学“鼻鼽”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肺气虚,卫表不固,腠理疏松,风寒、异气之邪乘虚而入,犯及鼻窍所致。但肺气的充实,有赖于脾气的输布,肾气的摄纳,故本病症状表现在鼻,实则由肺气亏虚所致,且与脾肾有一定关系。肺气虚弱,风寒之邪乘机犯鼻,内伤于肺,正邪相争,格邪外出,故突然鼻痒、喷嚏频作;寒邪遏肺,肺失清肃,气不摄津,津水外溢,清涕自流;津水停聚则鼻塞不通、嗅觉减退。治当益气固表、温肺散寒为主。鼻宁方中黄芪、白术、甘草实肺补脾,益气固表;防风、苍耳子、白芷祛风止痛、芳香通窍;川芎活血祛风,可致鼻窍畅通;乌梅酸涩收敛,减少鼻粘膜渗出,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固表、温肺散寒之功,切合变应性鼻炎病机,所以取效甚捷。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该病是特异性个体吸入致敏原后产生特异性抗体 Ig E介导的鼻粘膜炎症反应[2]。鼻宁方中黄芪、白术健脾益气固表,药理研究显示两药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应激作用[3]。黄芪、白术、防风即玉屏风散,其对特异性及非特异免疫均有影响,可以促进 T淋巴细胞分裂增殖[4]。乌梅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5]。机体免疫力提高、过敏状态降低,则从根本上可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8,33(3):134-135.

[2] 黄选兆.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8-39.

[3] 侯家玉.中药药理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13-216.

[4] 柳永青.中成药玉屏风散研究进展 [J].中外医疗,2009,(34):178.

[5] 高学敏.中药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568-570.

猜你喜欢
益气固喉科变应性
益气固表方对于肺脾气虚型免疫低下RRTIs小鼠IgA、IgG、IgM和SIgA的干预作用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列表法在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听力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徐丽华运用祛风止咳方治疗变应性咳嗽经验
喉科擎拿术随想
妙用丹栀逍遥散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验案举隅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益气固表防感汤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研究
更正:
金匮肾气丸化裁治疗变应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