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散瘀汤治疗过敏性紫癜 30例

2010-04-13 04:54马秀丽西安市临潼区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西安710600
陕西中医 2010年9期
关键词:商陆肿痛凉血

马秀丽 西安市临潼区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西安 710600)

2003年 3月~2008年 6月,笔者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应用自拟清凉散瘀汤治疗过敏性紫癜 30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15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全部 45例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0例,男 17例,女 13例;年龄 9~42岁 ,平均 13.5岁;病程 4d~1年 ,其中 3个月以内 23例,3~6个月 6例,1年 1例;单纯型 12例 ,胃肠型 7例,关节型 3例,肾型、混合型各 4例。对照组15例 ,男 9例 ,女 6例;年龄 8~40岁 ,平均 14岁;病程 1周~1年,其中 3个月以内 11例,3~6个月 3例,1年 1例;单纯型 6例,胃肠型 3例,肾型、关节型及混合型各 2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 10.0×109/L以上者,治疗组 13例,对照组 6例,两组患者均有 50%以上不同程度嗜酸细胞计数增多,血沉增快;尿常规检查发现蛋白、红细胞、管型者,治疗组 8例,对照组 4例。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参照《血液病诊断与治疗标准》[1]。 发病前 1~3周有低热,咽痛,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不适;典型的四肢皮肤紫斑,可伴腹痛,关节肿痛和血尿;血小板计数、功能及凝血检查正常。中医诊断参考《中医内科学》[2]血证篇紫斑各分型要点。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自拟清凉散瘀汤加减治疗。药用水牛角 30g,生地 24g,芍药、商陆各 15g,丹皮 9g,生槐米、血三七、赶山鞭、茜草各 10g,生甘草 6g。发病早期,风邪袭表,邪热内蕴加连翘 10g,薄荷 15g;中期里热炽盛,血热妄行加生石膏 20g,紫草 10g,龙胆草15g;后期热灼津伤,肝肾阴虚,加女贞子 15g,当归10g,旱莲草 15g;脾气亏损,气不摄血加党参 15g,黄花20g;腹痛加延胡索 15g,没药 6g;关节肿痛加秦艽10g,海风藤 15g;蛋白尿、血尿者加黄芪 15g,党参10g,白茅根 30g,小蓟 10g。水煎服 ,每次 200mL,早晚服,儿童减半。

对照组服用维生素 C 0.2g,3次 /d;路丁 20mg,3次 /d;伴关节痛、腹痛及蛋白尿、血尿者,加强的松 0.5~1mg(kg◦ d),分 3~4次口服,症状缓解逐步减量。

2组均以 2周为 1个疗程。用药期间 2组病例均尽量避免有可能导致过敏的一切因素。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管理局 1994~2006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治疗标准》[3]。治愈:皮下紫癜消失,无腹痛、关节痛,尿常规、血常规均正常;显效:皮下紫癜消失,但伴见血尿 (+),蛋白尿 (+),肾功正常;有效:皮下紫癜反复发作,伴关节肿痛;无效:皮下紫癜不消退,伴随症状不缓解,肾功损害。

治疗结果 治疗组 30例,治愈 23例,显效 3例,有效 2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 93.3%;对照组 15例,治愈 6例,显效 3例,有效 2例,无效 4例,总有效率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典型病例 张某,男,16岁。 7d前四肢发现出血点,逐渐呈大片融合,伴有腹痛,关节痛,于 2007年 4月 15日入院。查体:四肢遍布瘀斑,以下肢伸侧为多见,压之不褪色,腹平软,脐周压痛,关节无肿胀。束臂实 验“+ ”,尿蛋白“+ ”,红细胞 1~2个 /Lp,隐血“■” ,WBC:12.1×109/L,N:89%,L:7%,嗜酸细胞4%。西医诊断:过敏性紫癜。中医辨证:邪热炽盛,迫血妄行。治宜清热凉血,散瘀消斑。方用自拟清凉散瘀汤加减:水牛角 30g,生地 24g,芍药、马鞭草、商陆、地榆炭各 15g,丹皮 9g,血三七、小蓟各 10g,生槐米 20g,白茅根 30g。治疗 4d,皮疹逐渐减少,腹痛减轻,继在原方基础上加延胡索 15g,蒲黄、侧柏炭各 10g。1周后腹痛消失,10d后紫癜全部消退,关节肿痛消失,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正常,唯感头昏、乏力、食欲不振,后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以善其后,2周后临床治愈出院。随访半年无复发。

讨 论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引起广泛小血管炎,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而引起渗出性出血和水肿。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粘膜出血,也可伴有关节肿痛、腹痛及肾损害。临床以儿童及青少年多见,且男性多于女性。目前西医对此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依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来控制病情,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病情反复,迁延难愈。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血症”、“紫癜”、“肌衄”、“葡萄疫”范畴。其发病原因多属寒、湿、热等,有“寒湿化热”、“胃火游于外”、“疫气郁于肌肤”、“热迫血行”等说。历代医家把本病分为虚实二类,如《景岳全书◦血证》:“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营气,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强调了火热与气虚在血症发病中的重要性。本病初期往往为风热袭表,热伤血络,治以疏风清热解表为主,兼以清营凉血,使邪从表散;若病情进展,或早期失治误治,气血与热相搏结,迫血妄行,湿热内生,则宜清热化湿,凉血解毒为主;后期,热邪郁久不散,瘀血阻络,损伤肝肾及脾气,导致肝肾阴虚,虚火内生,气不摄血,则当滋阴降火,益气散瘀。根据笔者数年临床观察,该病以实证为主,以邪热迫血妄行多见,遵循清代唐容川《血症论》“凡吐衄,无论清滞鲜总以祛瘀为先”之论,故治疗应清热解毒,凉血散瘀。自拟“清凉散瘀汤”加减治疗,方中水牛角为主药,以清热、解毒、凉血、宁血;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芍药养阴敛阴,合营泄热;丹皮、茜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同时生地、丹皮及赤芍可影响血流速度,改善血循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4];生槐米加强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力;血三七、赶山鞭协同诸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同时因其性味酸涩微寒,故兼有收敛之效;商陆,苦寒,有小毒,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湿,泻下作用,以往文献报道多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消化道出血等[5],临床疗效显著,现代药理证实,其具有调节免疫及升高血小板的作用,可起到逐水泻火、解毒散结的作用。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原理,笔者将之用于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同样疗效非常满意,但因恐其毒性,用之前商陆可用醋制,并先煎 1h,以去其毒性[6],此药虽有泻下之弊,但血三七、赶山鞭酸敛作用可以纠正其不足,用量可至 15~20g,临床治疗 30例,均未发现毒副作用。甘草调和诸药,以解商陆之毒。诸药共用,使清热之中兼以养阴,热清血宁而无耗血之虑,凉血之中兼以散瘀,使血止而无留瘀之弊。

以上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方法虽然疗效显著,但若合并颅内出血、肾功衰竭、肠套叠、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则需中西医结合,缩短病程,防止病情反复,从而提高疗效,为今后治疗此病创出一条新的思路。

[1]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 [M].第 2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70-274.

[2] 田德禄 ,蔡 淦.中医内科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59-160.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J].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6.

[4] 刘存彩.解毒化瘀汤治疗过敏性紫癜 58例[J].陕西中医,2006,27(3):259.

[5] 陈百顺.小柴胡汤加商陆、潘生丁治疗过敏性紫癜37例 [J].四川中医杂志 ,2003,21(5):33-34.

[6] 李翠萍,曹继晶.自制商陆合剂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0例 [J].中国医药报,2001,29(2):9.

猜你喜欢
商陆肿痛凉血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春食野菜谨防商陆中毒
商陆生物炭对Pb离子吸附的优势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家用小方治疗咽喉肿痛
小方子治疗咽喉肿痛
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损伤肿痛疗效观察
别拿商陆当人参
复明胶囊疑致手部肿痛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