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肝肾祛风止痛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52例

2010-04-13 04:54陈治林江苏省金坛市中医医院内科金坛213200
陕西中医 2010年9期
关键词:诸药分布区三叉神经痛

陈治林 江苏省金坛市中医医院内科 (金坛 213200)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电击样、撕裂样、针刺样疼痛,呈阵发性,持续十几秒至数分钟,疼痛急骤、剧烈,甚至影响言语和咀嚼,易复发。笔者临床 10余年中运用滋肾养肝、祛风止痛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5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5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男 21例,女 31例;年龄 35~ 67岁;病程 6个月~ 14年;其中眼支分布区疼痛 6例,上颌支分布区疼痛 15例,下颌支分布区疼痛 18例,上、下颌支分布区疼痛 10例,眼支、上、下颌支分布区疼痛 3例;52例中 51例为一侧,1例为两侧。 52位患者神经系统检查无运动、感觉障碍,头部经 CT或 MR扫描无器质性病变。

诊断标准 参照《现代临床医学诊断标准丛书◦内科疾病诊断标准》[1]拟定:面和额部持续数秒到2min以内的发作性疼痛;疼痛有以下 4个特点:疼痛位于三叉神经 1支或 1支以上的分布,疼痛具有突然、剧烈、表浅、刀割样或烧灼样的性质,由触发区域开始,或由某些日常活动如进食、说话、洗脸、刷牙引起,在两次发作间期患者完全正常。疼痛发作时,眼结膜充血,流泪,面部发红,流涎,因反复疼痛可见面部抽搐;没有神经系统的任何缺损所见;每个病人的发作具有刻板性;需要时应由病史、体检和特殊检查排除其他引起面部疼痛的原因。

治疗方法 口服自拟滋养肝肾、祛风止痛汤,组成:干地黄、枸杞子、白芍、川芎各 15g,制何首乌、白芷各 12g,全蝎、蜈蚣各 4g(分冲),制川草乌各 10g,炙甘草 6g。1d1剂,煎 2次取汁(头煎文火大于 60min)混合后均分 2次服用,1疗程为 30d。

疗效标准 疼痛程度的测定采用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2](VAS):由患者本人进行疼痛自我评定。即一条 100mm长的直线,两端标有文字说明,左端标无痛,右端标极度疼痛,然后让患者根据自己感觉的疼痛程度在此直线上标记,测量从左端到记号的距离,所得毫米数为疼痛分值。镇痛效果的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加权值予以评估。VAS加权值=(治疗前 VAS评分-治疗后 VAS评分)÷治疗前VAS评分×100% 。临床治愈:VAS加权值≥75%;显效:V AS加权值在 50%~74%之间;有效:VAS加权值在 25%~ 49%之间;无效:VAS加权值 <25%。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 5例,显效 21例,有效 22例,无效 4例,总有效率 92.3%。

体 会 根据三叉神经痛局限于耳、目、鼻、口附近区域与肝肾经络分布的关系,及中年以上肝肾多虚的特点,加之本病疼痛来去突然的特征,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肝肾阴虚是本,风邪作祟为标[3]是本病的病理核心,因此治疗本病当以滋养肝肾,祛风止痛为原则。方中生地、枸杞、何首乌、白芍滋养肝肾,柔润筋脉,以制阳亢之源,缓解经脉、肌筋之绌急;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祛风止痛,下行血海,活血行气,旁通经脉,驱风除湿”,为血中气药,能载药上行,载诸药以达病所;白芷辛散上行,祛风散寒,可加强川芎疏散之力,《普济方》有“治偏正头风痛不可忍”的记载;蜈蚣与全蝎同用,搜风活络、善行走窜,活络止痛[4];方中白芍、甘草乃张仲景著名芍药甘草汤,白芍酸苦微寒,养营和血,而擅缓解拘急,甘草善走诸经,无处不到,能养筋缓急并调和诸药[5];制川草乌性味辛、热,功能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滋肾养肝、息风解痉、活血通络、缓急止痛之功,故而收效良好。

[1] 贝政平.现代临床医学诊断标准丛书◦内科疾病诊断标准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711.

[2] 李仲廉,安建雄,倪家骧,等.临床疼痛治疗学 [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80.

[3] 张善举.肝肾阴虚是本,风邪作祟是标 [J].河南中医,2001,21(6):38.

[4] 李 毅,方丽文,林 青.五虫方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 128例 [J].陕西中医,2005,26(3):205.

[5] 吴 晓,张徐德,韩启锁,等.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肩周炎 180例 [J].陕西中医,2000,2l(11):491.

猜你喜欢
诸药分布区三叉神经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恩平市植物组成及区系特征研究
三叉神经痛难忍 家庭自灸速缓解
广东地区夹竹桃科植物区系分析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慢支咳嗽足浴有方
诸药所生,皆有境界
物种分布区特征及其对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意义
生地黄和大豆黄卷泡茶能退烧
大枣与甘草的认识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