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结合针灸治疗糖尿病 40例

2010-04-13 04:53杨卫东西安市雁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安710061
陕西中医 2010年7期
关键词:苍术舌质白术

杨卫东 西安市雁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安 710061)

笔者从 2002年以来,应用中药组方和针灸治疗糖尿病 40例,初获成效。兹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糖尿病人 40例,男 25人,女 15人;年龄 38~76岁 ,平均 53.6岁;病程 1~20年 ,平均 5.2年。本组病例均为Ⅱ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 11例,心肌炎 3例,心律失常 3例,脑梗 2例,合并肾病 6例,尿中出现酮体 3例,出现蛋白 2例;下肢肢端坏疽者 1例,伴发消化道溃疡者 3例,并发白内障者 3例,伴发骨质疏松者 3例。舌诊中,舌质暗红者 13例,舌质淡、苔薄白者 17例,苔黄腻者 10例。 脉诊中,脾脉虚弱者 35例。

治疗方法 中医分型辨证施治,10d为 1疗程,病情好转逐渐减量。中医辨证治疗。以健脾补胰,滋阴清燥祛瘀化浊为大法。临床辨证分型:

脾胰两虚,肝郁痰热交阻证见:饮食减少或食多消瘦,倦怠乏力,面色萎黄,口渴引饮,肢体浮肿,舌质淡、苔白,脉沉弱无力。治则:健脾补胰,疏肝清燥去浊。方药:苍术 10~20g,元参 20~30g,黄芪 20~60g,山药、白术各 20g,天花粉 30g,猪胰末 20~40g,黄精 9g,西洋参 6g,郁金 12g。方解:苍术、黄芪、山药、白术、猪胰末健脾补肺,苍术配元参降血糖,黄芪配山药降尿糖。一阴一阳共为主药,黄精滋补肝肾,天花粉化浊清热生津,降糖为辅。元参滋阴以润苍术之燥,西洋参益气固气,郁金疏肝去瘀。

气阴二虚型证见:口渴多饮,多食善饥,倦怠乏力,气短神疲,腰膝酸疼,形体消瘦抗病力弱。常合并脾肺二虚,心肝二虚,肝热血瘀等兼并症,舌质红或暗红、苔薄黄或花剥,脉细弱无力或虚数。治则:益气养阴,润肺滋肾,活血固本。 方药:生黄芪 30~60g,生地、猪胰末 (冲服 )各 20~30g,山药 15~20g,熟地 15g,葛根 7~15g,丹参 20~60g,苍术 9~15g,元参 15~30g,西洋参 6g。方解:生黄芪益气,生地滋阴,山药健脾肺共降尿糖;熟地补肾降血糖共为主药;葛根、丹参活血化瘀,生新通脉为辅;苍术燥湿健脾敛精,以元参之润佐苍术之燥,滋阴健脾补肾;西洋参扶正固本,补而不热;猪胰末以脏补脏,烘干或焙干为末冲服为引。

阴阳二虚型证见:小便频数量多,泻浊尿甜,面色无华,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时有潮热,舌质淡、舌体胖嫩、舌苔薄白或黄腻,脉弦细或细数无力。治则:滋阴温阳,益肾固本。 方药:生地 15~30g,熟地 12~24g,山药、白术各 15g,山萸肉 12g,丹皮、泽泻、桑螵蛸、菟丝子各 9g,肉桂 1~2g,制附子 6~12g,天花粉、黄芪各30g,党参 15~30g,白术 15g,猪胰末 (冲服 )20~40g。方解:善补阳者,阴中求阳,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阴中求阳,阴得阳助而源泉不竭。因此偏阴虚者,以六味地黄丸为主药,以桂附为辅,偏阳虚者,以桂附温补肾阳为主,以六味丸为辅,以党参、黄芪、山药、白术益气补脾,桑螵蛸,菟丝子,临证应用,猪胰末冲服为引。

针灸治疗 主穴:厥阴,三焦俞,大陵、内外劳宫,腕骨,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太冲,太溪。 配穴:中腕,肝俞、神门、三焦俞、阳池、命门。每次选穴 6~8个。针灸以带脉为主,辅以任督脉。采用针刺法,每日 1次。得气后留针 15~20min。 10d1疗程。病情缓解,必要时再重复 2~3疗程,以巩固疗效。

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糖、尿糖,及糖尿病症状和腧穴反应点的变化。

疗效标准 显效: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消失。②实验室检测指标(血糖、尿糖、血脂等)恢复正常。③经络疼痛反应点消失。有效: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症状和体征)均好转。②实验室检测指标有改善,但未达到正常标准。③经络疼痛反应点转移或减弱。无效:①经治疗后,糖尿病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指标无明显变化。②经络疼痛反应点无变化。

治疗结果 全组 40例患者,经服中药和针灸治疗后,取得满意的疗效。其中显效 11例,有效 28例,无效 1例,总有效率为 97%。

讨 论 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调,长期进食肥甘,辛辣香燥,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或因情绪不调,郁怒伤肝,肝郁化热,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以致郁久化火,消灼阴津而发消渴。或因劳欲过度,致肾精亏损,虚火内生,阴虚内热,而致胃热,肺燥肾虚俱现,发为消渴。综上所述,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脾虚胃热,肝郁瘀阻。燥热偏胜,阴津耗损[1]。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优势在于调节阴阳平衡,调正人体机能,扶正固本“标本兼治”,防治并发症。中医治疗糖尿病,必须遵循治糖先治本,治本先探源的指导思想。中医的整体调节优势,可以有效防治糖尿病及多种并发症的产生。只有内脏调整好了,糖尿病就会从根本上好转,血糖自然会下降,并发症也会消失。

治疗糖尿病,要抓住病机,有的放矢。笔者把确诊的 40例患者从临证到望闻问切四诊作了较为详细的观察分析;并粗浅认为脾胰二虚,肝脾不和,痰瘀热交阻,为本病基本病机。而气阴二虚(涉及肺肾),以及阴阳二虚(久病必及于肾),为基本病机的演变。并将健脾补胰,疏肝去瘀化浊,清热养阴,定为基本治疗大法。治疗中又以辨证为纲,取得较满意疗效。

针灸治疗是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和病理上互相影响的机能,在腧穴部位进行针刺,达到通经络调气血的作用,从而排除病理因素,治愈疾病。针刺三阴交对生理功能正常的胰脏有调节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对非胰岛性糖尿病患者,针刺三阴交可使血糖降低[2]。经络是一个完正的自调自控系统,以维持生命的正常功能。在疾病过程中,经络失控,则相应地出现经络信息反应。即在体表局部经络定位的腧穴,产生压痛、酸楚、麻木等经络异常现象,这些现象都与疾病症候相关。这种疼痛酸麻的反应点,就是糖尿病病人的经络辩证循经取穴的客观指证。这种反应点同样可以指导针灸用于诊断和治疗糖尿病。糖尿病人多数存在“血瘀痰阻”,即现代医学的血液粘度增高,流动缓慢,血小板聚集等,是糖尿病人并发心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变以及重要脏器损伤的因素。通过针灸舒筋活络,润津液通血脉,全面调节五脏六腑功能,是减少并发症,缓解危机[3],治疗糖尿病的有效办法。

[1]高玉芳,丁来标,曹月香,等.津力达配合西药治疗 2型糖尿病及对高血糖毒性的影响[J].陕西中医,2009,30(4):421.

[2]杨甲三.腧穴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83~189.

[3]王金录,崔富英.经络刺血结合活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60例 [J].陕西中医,2009,30(10):1371.

猜你喜欢
苍术舌质白术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苍术行情疲软运行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GC法同时测定不同种类苍术中6种成分
关苍术根茎中苍术酮含量及变化规律研究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100例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舌象参数与中医症候相关性研究 ※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
白术的不同炮制法对临床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