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透穴法治疗肩周炎 32例

2010-04-13 04:54福建师范大学医院理疗针灸科福州350007
陕西中医 2010年9期
关键词:温针上臂外展

郑 捷 福建师范大学医院理疗针灸科(福州 350007)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性疾病,通常患这种疾病的女性多于男性。本病属于中医痹症范围,一般称为“肩凝症”“漏肩风”“冻结肩”等。其特点为静止痛和弥漫痛,活动受限严重的可见肩部肌肉萎缩。起病原因常与直接或间接的损伤和局部受寒有关,多单侧发病,也有双侧发病者。因多见于 50岁左右发病,故有“五十肩”之称。

随着针灸疗法的普遍推广应用,针灸治疗肩周炎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目前临床常用针刺结合TDP[1]、 温针灸[2,3]、 透穴法[4]等治疗方法。 2008年 5月~2009年 1月笔者运用温针结合透穴治疗肩周炎,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32例均来自本院近年来门诊。其中男性 8例,女性 24例;患者年龄在 35~ 65岁之间;病程在半年以内的 14例,半年以上的 18例。有外伤史者8例,慢性感受风寒湿者 19例,无明显诱因者 5例;经用其它方法治疗者 24例,未经治疗者 8例。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肩周炎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均有不同程度的患肩粘连,活动时运动功能受限,并均排除骨折、结核、骨肿瘤等。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肩部疼痛完全消失,上臂上举≥1500,前伸≥ 900,外展≥900;显效:疼痛基本消失,上臂上举≥1300,前伸> 750,外展≥ 750;有效:疼痛明显减轻,上臂上举≥1100,前伸> 600,外展≥600;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

治疗结果 本组 32例,治愈 27例,显效 4例,无效 1例,治愈率 84.4%,总有效率 96.9%。其中治疗次数最多 15次,最少 3次,平均治疗次数 7次。

典型病例 李某,女,51岁。 2007年 5月 28日就诊,右肩酸痛无力 3月,加重 1月。患者在春节前后劳累,加之受风寒引起右肩部不适,近 1月来逐渐加重,夜间尤甚,常因剧痛不能入睡,现不能用右手洗脸及穿脱衣服。曾经服用中西药治疗,无明显好转。刻诊:右肩部无明显肿胀畸形,但肩关节稍有僵直,右肩峰肌肉部压痛点明显。右手臂上举、前伸、外旋、后伸等动作均受限制。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肩周炎(风寒型)。依前法针刺,患者第 2日已觉疼痛不明显。经 4次治疗,肩痛消失,活动自如而愈。

讨 论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风寒湿痹的范围,病变部位在肩部的经脉和经筋。五旬之人,正气不足,营卫渐虚,若局部感受风寒,或劳累闪挫,或习惯偏侧而卧。筋脉受到长期压迫,遂致气血阻滞而成肩痹。肩痛日久,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滞,以致患处肿胀粘连,最终关节僵直,肩臂不能举动。

采用透穴治疗,一针两穴或多穴,不但避免多穴多针,减少了病患痛苦,而且疗效大为提高。肩透极泉穴,极泉为手少阴经穴,主治肘臂冷痛、上肢不遂。曲池透少海穴,少海有舒筋止痛功用。合谷透劳宫、后溪穴,劳宫为手厥阴心包经穴,当掌中,手掌为操劳之所,故取之;后溪是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取之以疏风、活血、散结。从阳经透刺阴经,不但加强了阴阳两经之间相互联系,腧穴与腧穴之气得以沟通,营卫气血得以疏导,通经接气,增加刺激量和刺激面;而且由于是透穴,针刺部位深入,而透穴部位多处于关节,因此有打通枢纽,使气血功能获得协调,维持了相对平衡的作用。温针灸,现代医学认为具有扩张血管和淋巴管,加快血液循环、抑制血管通透性升高、减少炎症渗出、同时能加速炎症渗出物的吸收、达到松解粘连、消除炎症的作用。本法采用温针透穴法,在透刺的基础上借艾火热力来直捣病所,透达肌肤,直入深部,起到宣行气血,鼓舞阳气,驱散寒邪,温通经脉,使脉络调和而达祛寒通络止痛的功效,是治疗肩周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1] 李邗峻.针刺、TDP加特定手法综合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9,21(6):567.

[2] 周晓平.温针灸对肩周炎的镇痛作用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127-128.

[3] 尹卫新.温针灸法治疗肩周炎 48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 2009,15(5):64-65.

[4] 伍志浩.透穴法治疗肩周炎 30例疗效观察 [J].新中医2001,33(3):49.

猜你喜欢
温针上臂外展
儿童上臂罕见骨外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上臂整形术的研究进展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肱骨外展动作中肩袖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上臂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Systematicevaluationand trialsequentialanalysisofwarming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joint mobi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一种可调节的限制结构
温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50例
“三角形的外展双叶形”的拓展与链接:由“枯井与宝剑”的故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