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在妇科病中的应用

2010-04-13 04:54杨欣荣张丽卿
陕西中医 2010年9期
关键词:升阳升麻益气汤

杨欣荣 张丽卿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庙湾卫生院 (铜川 727100)

补中益气汤出自于李东垣的《脾胃论》。方由炙黄芪、炙甘草、人参 (或党参 )、当归、白术、陈皮、升麻、柴胡所组成。是调补脾胃,升阳益气之良剂,对劳倦伤脾、清阳下陷、气虚发热之病症疗效比较显著,所以又为“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剂。总之本方应用范围较广,只要掌握住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的实质,应用本方治疗就能得到满意的效果,笔者在临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阴挺、崩漏、带下,现举病案 3则以说明之。

1 阴挺(子宫脱垂) 袁某,女,35岁,农民。 于2001年 6月 10日初诊。自感阴户内有异物感,大便不畅,小腹下坠,来院就诊。患者体质消瘦,少气懒言,四肢无力,舌淡白,脉沉细。妇科检查提示子宫脱垂Ⅰ°。辨证属气虚下陷,治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处方:炙黄芪、党参各 20g,白术、当归、川断、金樱子各 15g,陈皮、柴胡、升麻、枳壳各 10g,炙甘草 8g,1d1剂,连续煎二次混合,分早晚服,连服 15d为 1个疗程,并配合体位复位,及每天做膝胸卧位 3次,每次 15~20min,二诊排便通畅,伴随症状较前减轻,继守前方,改炙黄芪用量为 30g,再服 2个疗程,2个疗程服完后来复诊,症状全部消失,改服补中益气丸 2个月已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未复发并可操持家务。

按:该案为中气不足而致子宫下脱,脾主中气,主四肢,脾虚则中气不足而子宫下脱,少气懒言,四肢无力,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升麻、柴胡升阳举陷;枳壳、陈皮健脾行气;当归养血润肠;金樱子酸涩收敛,诸药共奏升阳举陷之功效而达痊愈。

2 崩漏 李某,女,31岁,农民。于 2003年 4月6日初诊。患者于 1年前行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历久不去,经用激素治疗始止。从此经血非时而至,崩中继而淋离,血色淡而质薄,气短神疲,面色 白,手足不温,饮食差,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弱,辨证属气虚脾阳不振。方用补中益气汤化裁:炙黄芪 20g,人参(另包 )、陈皮、乌贼骨、黑姜各 10g,白术、首乌各 15g,炙草、柴胡、升麻各 6g,白芍 12g,3剂,1d1剂,连续煎 2次,混合分早晚服用,二诊患者主诉症状已减轻,下血量已减少,继守前方服 6剂,而痊愈。

按:本案人工流产后所致之漏,由于时间过长,治疗不当,气随血泄。中医认为脾虚则气陷,统摄无权,冲任失固,不能制约精血,故成崩漏。方用补中益气汤,补脾益中,提升阳气。方中炙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补气培元,固中摄血;黑姜温中止血;柴胡、升麻以并提气机;白芍、首乌补中益血;乌贼骨温血固冲;陈皮健脾理气,诸药共奏补脾振阳之功效,使之崩漏痊愈。

3 带下 龚某,女,38岁,农民。于 2005年 5月13日初诊。主诉 3个月来白带增多,色白,质粘稠,绵绵不断,面色 白,四肢不温,精神疲倦,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弱。辨证属脾胃俱虚,湿痰下注。治以补气益中,升阳化湿。方用补中益气汤化裁。处方:党参、白术各 20g,炙甘草、升麻、柴胡 6g,陈皮、半夏、当归各10g,茯苓、山药各 15g,炮姜 8g,3剂 ,1d1剂,连煎 2次混合分早晚服,二诊白带逐渐减少,自感全身有力,说明药对其症,嘱继续守服前方 6剂而愈。

按:《妇人秘科》云:“带下之病,妇女多有之。赤者属热,兼虚兼火治之。白者属湿,兼虚兼痰治之。年久不止者,以补脾胃为主兼升提。大抵瘦人多火,肥人多痰。”本案例,白带色白,绵绵不断,精神疲倦,纳少,便溏皆属脾虚,湿痰下注,所以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最为适用,方中山药、党参、白术、炙草补气扶中,健脾束带,升麻、柴胡、茯苓、升阳化湿;陈皮健脾行气;当归养血润肠;炮姜温中化湿;半夏为化湿痰之要药,众药合用,共达补气益中,升阳化湿之功效。

猜你喜欢
升阳升麻益气汤
升麻的品种考证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升麻之思辨及临床应用❋
升麻蜜制工艺的优化
疏风升阳治失眠
升阳益胃汤的临床应用
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
金杰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经验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