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的应用

2010-04-13 04:54荣培红
陕西中医 2010年9期
关键词:李东垣清阳益气汤

荣培红 尚 敏

西安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西安 710004)

补中益气汤是金代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代表方剂。李东垣根据当时民众致病多有脾胃亏虚的特点,参考《素问◦ 至真要大论》等多种中医经典,对脾胃病机进行了创见性的论述,在《脾胃论》中曾描述“饮食不节则胃病”,“形体劳倦则胃病”,称“发明脾胃之病,不可一例而推之,不可一途而取之,欲人知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也”。由此李东垣创立了以补益脾胃为核心功效的一系列方剂,补中益气汤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方剂,也是后世流传应用作为广泛的一首。作者根据李东垣的这一学术理论,将补中益气汤应用治疗多种疾病,临床效果比较满意。现举证如下,敬请同道指正:

1 帕金森病 范某,男性,50岁,农民。1997年 3月 12日初诊。患者因四肢不自主颤动 1年就诊。曾在西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诊断为“帕金森病”,医生建议口服美多巴等药,患者一直拒绝服用。现症:四肢不自主颤动,头昏眼花,四肢倦怠乏力,纳食可,面色无华,自汗,二便尚调。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辨证属脾胃虚弱,筋脉失养。治疗以健脾益气,舒筋通络为主。处方:黄芪、鸡血藤各 18g,党参、白术各15g,熟地、当归、白芍各 12g,升麻、陈皮、柴胡、炙甘草各 6g,桑寄生 16g,威灵仙 15g。 5剂,水煎 400mL,饭后温服,日二次。服药期间禁食生冷辛辣刺激食品。复诊:患者四肢不自主颤动、自汗仍存在,头昏眼花,四肢倦怠乏力等症略减轻,舌脉基本同前,原方加防风12g,山药、煅牡蛎各 20g。再进 7剂。三诊:患者四肢不自主颤动、自汗略减轻,头昏眼花、四肢倦怠乏力等症减轻明显,舌脉基本同前,继用上方 7剂,煎服方法同前。四诊:患者四肢不自主颤动减轻,自汗明显减轻,偶有头昏,四肢倦怠乏力不明显,舌体胖、边有齿痕减轻,为进一步巩固病情,继续服用 14剂。遂未来就诊。3个月后随访,自述服药后,症状减轻,未再进一步加重。

2 脑外伤后综合征 李某,女性,32岁,干部。1999年 9月 24日初诊。以“脑外伤后头痛头昏、记忆力下降半年”为主诉就诊。半年前因车祸导致颅脑损伤,在外院住院治疗 1月余,病情好转出院,遗留头痛头昏,记忆力下降,多汗,心悸、失眠,出现后曾在外院及我院等多次就诊,效果不佳,遂来就诊。现症:头痛头昏,记忆力下降,心悸、失眠,大小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辨证属久病体虚,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治疗以健脾益气,宁心安神为主。处方:黄芪 20g,白术、党参、柏子仁各 15g,炙甘草 10g,当归远志 12g,升麻、柴胡、陈皮各 6g,酸枣仁 25g,郁金 8g。 5剂,水煎400mL,饭后温服,2次 /d。复诊:头痛头昏减轻,余症仍存在,舌脉同前。守原方,再服 7剂。三诊:头痛头昏、心悸、失眠减轻,上方加夜交藤 15g,合欢皮 15g。继用14剂,煎服方法同前。四诊:患者头痛头昏、心悸基本消失,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为进一步巩固病情,继续服用 14剂。遂未来就诊停药。3月后随访,自述症状基本消失,无复发。

3 多 寐 张某,女性,45岁,工人。 2006年 3月 2日初诊。患者因时时欲睡伴全身倦怠无力半年加重 1周就诊。发病无明显诱因,曾在外院及我院等多次就诊,效果不佳,遂来就诊。现症:时时欲睡,全身四肢倦怠无力,头昏,饭后尤甚,月经量少色淡,纳差,面色萎黄,大小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虚弱无力。患者平素体弱,无重大病史可查。血压 85/55mmHg。辨证属脾气虚弱,运化无权,清阳不升。治疗以健脾益气为主。处方:黄芪 20g,党参、白术、当归 12g,升麻、柴胡、陈皮 6g,炙甘草 10g。 4剂,水煎 400mL,饭后温服,2次 /d。服药期间禁食生冷辛辣刺激食品。复诊:患者时时欲睡,全身四肢倦怠无力,头昏等症略减轻,纳差,舌脉基本同前,原方加砂仁 6g,神曲 15g,麦芽 15g。再进7剂。三诊:诸症继续减轻,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虚弱。上方将黄芪增加至 25g,党参增加至 18g,加枳壳 10g,木香 6g。继用 7剂,煎服方法同前。四诊: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全身四肢倦怠无力、头昏等症基本消失,纳差明显减轻,舌质淡,苔薄白,脉细。为进一步巩固病情,继续服用 7剂。遂未来就诊停药。半年后随访,自述服药后,症状消失,未再复发。

讨 论 上述 3例,虽病名不同,但病因病机基本相同。同为脾胃虚弱,清阳不升,充分体现了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辨证论治思想和整体观念。例 1患者 50岁农民,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体劳伤脾,脾胃亏虚,百病丛生,正气不足,经脉失于濡养,不能荣于四肢,而出现四肢颤动等症,用补中益气汤补气健脾升阳,加白芍、鸡血藤、桑寄生、威灵仙、熟地舒筋通络,和防风合为玉屏风散,补气固表散风敛汗。例 2患者久病体虚,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见头痛头昏,记忆力下降,多汗,心悸、失眠。用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合远志、酸枣仁、柏子仁、郁金宁心安神。例 3患者中年女性,平素体弱,加之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根据“损者益之”,“劳者温之”的宗旨,治疗以健脾益气升阳为主,加砂仁、神曲、麦芽开胃导滞。3例病案均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加减,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固表,配伍党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合当归养血和营,陈皮理气和胃,少量柴胡、升麻升阳举陷。全方意在补益中焦脾胃之气,使脾胃健运无碍,水谷得化,精微得生,周身得养,清阳得生,经脉得养。因此使用补中益气汤补益脾胃之气,在临床上治疗多种疾病,能够取得满意疗效。

猜你喜欢
李东垣清阳益气汤
High-order harmonic generation of the cyclo[18]carbon molecule irradiated by circularly polarized laser pulse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汽车发动机机械故障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研究
李东垣“甘温除热法”的现代临床应用
巧解心结换得“全福花”
福晋与王爷的爱情轻喜剧
江苏清阳机器有限公司 原江苏清淮船舶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
基于数据挖掘金代名医李东垣治疗脾胃病用药思路探讨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