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红藤三仁四草汤治疗下焦湿热性疾患验案举隅

2010-04-13 04:54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中医院铜山221116
陕西中医 2010年9期
关键词:红藤膝部疾患

武 敏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中医院(铜山 221116)

笔者在 2007年 5月至 2009年 5月 2年间,针对临床较为多见的下焦湿热性疾患,选用自拟红藤三仁四草汤治疗 500余例,收效显著。

红藤三仁四草汤组方及其药物常用剂量:红藤、败酱草、薏苡仁、冬瓜仁各 30g,桃仁 6g,马鞭草、益母草、茜草、车前草各 15~30g,陈皮、皂角刺、生甘草各 6g。方解:方中红藤和败酱草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共为君药;冬瓜仁清热渗湿、化痰排脓,薏苡仁健脾渗湿、清热排脓,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马鞭草、车前草清热利水,茜草、益母草活血通经利水,此为方中“三仁四草”,共为臣药;陈皮燥湿理气健脾,皂角刺托毒透络排脓,且二药性皆辛温,可防方中寒凉药太过反有敛邪碍胃之患,合以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三药共为佐使药。上述诸药配合,清热解毒、利湿祛瘀力量较强,直达下焦病所,用于治疗下焦疾患诸如妇科疾患、男性科疾患以及淋证、肠痈肛痈初起、痹证等证属湿热瘀结型的,临床效果彰著。兹举典型验案数例浅析。

1 盆腔炎 林某,女,32岁,农民。患者于 2008年 8月 10日初诊,主诉:腹痛、带多 2年余。患者于 2年前人流后并上环,继之小腹时作坠痛,时轻时重,伴腰酸乏力,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粘浊,有时呈脓样,气味臭秽。生育史:G3P1。月经周期正常,末次月经2008年 7月 25日,量多,色黯,有大血块,夹较多粘液,经期小腹坠痛、腰酸加重。大便溏结不调,肛门部时有重坠感,小便尚常,舌质红,苔根黄腻厚,脉细滑。妇查:外阴:已产式;阴道:畅,壁充血,脓性分泌物较多;宫颈:充血,轻度糜烂,宫口有脓性分泌物附着,轻度抬举痛;子宫:后位,常大,质中,活动度差,压痛明显;右附件区条索样增粗、压痛;左宫旁组织增厚、压痛。彩超示:盆腔积液 2.3cm。证属下焦湿热瘀结,冲任失调。方选自拟红藤三仁四草汤原方,水煎服,1d1剂,先予 5剂。复诊时,小腹坠痛大减,带量亦减少,腰酸略轻,大便顺畅,舌质红,苔腻,脉细滑。因患者拒绝继续口服中药煎剂治疗,则改用中药煎剂保留灌肠加药渣外敷的给药途径,继用上方调整治疗 1月,并嘱其同时节房事、调情志、慎起居、适寒温,1月后复查,临床症状消失,妇科检查基本正常,后随访半年,未复发。

体 会 因湿性下趋,易袭阴位,且其性缠绵,久蕴不解易从热化,或湿热之邪乘虚侵袭,搏于冲任,阻于下焦胞宫胞脉胞络,则湿热瘀结于内,导致盆腔炎性疾患蜂起。表现于临床可见腹痛、带下、月经失调、不孕等症。临床上盆腔炎常以湿热瘀结型多见,且立方繁多,笔者删繁就简,针对临床这一证型选用自拟红藤三仁四草汤治疗,以清热祛湿、化瘀止痛,或口服或灌肠加药渣热敷小腹部,收效明显。

2 淋 证 张某,男,46岁,工人,2008年 8月 20日就诊。主诉:小便频急涩痛伴尿血 5d。患者平素嗜酒,喜食辛辣肥甘。近 5日,无明显诱因而小便频急、量少不畅、尿道灼热刺痛,尿色深且浑浊,有时尿血,夹血块,伴小腹坠痛不适,腰酸乏力,烦躁口干,夜卧难安,大便略干,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T:37.8℃。彩超示:双肾、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前列腺轻度肥大。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证属淋证之血淋实证。方选红藤三仁四草汤加小蓟 30g,藕节 10g,鲜竹叶 20g,水煎服,日进 2剂,嘱其频饮。 3d日后复诊,诸症减轻,原方继进 7剂,1d1剂,临床症状消失,复查尿常规正常。随访 1月,未复发。

体 会 临床上尿路感染、急慢性前列腺炎、乳糜尿、附睾炎、睾丸鞘膜积液等凡证属湿热瘀结的,皆可随证选用红藤三仁四草汤以清热祛湿、利尿通淋、化瘀散结。方中加小蓟、藕节以强清热凉血止血之效,加鲜竹叶以清心利尿,共奏清热祛湿通淋止血之功,获显效。

3 肛痈初起 朱某,女,42岁,农民,于 2009年 3月 1日初诊。主诉:肛门部刀割样疼痛 3d。患者素有痔疾,近期操劳过度,饮食起居异于常时,肛门部痛如刀割,不耐坐姿,行走不便,时有便意而解之不畅,有时解下少许粘液,溏滞不爽,气味臭秽,伴心中烦闷,口干苦腻,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厚腻微黄,脉滑疾。已经痔科检查诊为肛瘘,予以输液抗炎治疗。T:38.3℃。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15×109/L,嗜中性粒细胞 0.80。予以配合红藤三仁四草汤加大黄、丹皮各 10g,金银花 30g,连翘 15g,水煎服,1d1剂,先予 3剂。 3d后复诊,诉药后大便量多顺畅,继之肛门疼痛缓解,便意消失,体温已恢复正常。效不更方,守方更进 7剂。临床症状消失。门诊 1月后复诊,未复发。

体 会 本例患者,素有痔疾,失于调养,致使湿热瘀阻于肛部,湿热阻滞,气血不畅,久则有酿脓之患。腑以通为用,加大黄以快速荡涤肠腑肛部湿热瘀结之实邪;加丹皮以强凉血解毒之效;加金银花、连翘以强清热消痈散结之功。方中冬瓜仁、桃仁、薏苡仁本为消内痈之要药,《备急千金要方》之苇茎汤,即以此三仁合苇茎治疗肺痈;冬瓜仁、桃仁加大黄、丹皮只差一味芒硝就为《金匮要略》之大黄牡丹汤了,其方用于治疗肠痈尚未成脓。故自拟红藤三仁四草汤辨证化裁,可治疗肛痈、肠痈初起。本例患者,应用此方奏效,未成酿脓重症,免了手术之患。

4 痹 证 吴某,女,71岁,退休教师,2009年10月 10日就诊。主诉:右膝肿痛 1月余。患者右膝部肿痛,经输液抗炎治疗 1月,无效,刻下右膝部肿痛明显,局部有灼热感,屈伸不能,难以行走,口内苦腻,饮食二便正常。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细滑。PE:右膝红肿,浮髌实验阳性。X线正侧位片示:右膝关节间隙变窄。彩超示:右膝关节腔内积液。予以红藤三仁四草汤加川怀牛膝各 15g,地龙 20g,水煎服,1d1剂,先进 7剂。嘱其每剂煎 3汁,头 2汁早晚口服,第 3汁每晚热敷右膝部。 1周后复诊时,右膝部肿痛大减,屈伸渐趋自如,守方更进 7剂,临床症状消失,亦能正常行走,继用补肝肾、强筋骨之剂固本调理两周,随访半年,未复发。

体 会 骨性膝关节炎,当属中医“痹证”范畴,辩证选用中药内服、外敷有不错的疗效。临床上凡痹症有湿热瘀阻征象者皆可化裁使用红藤三仁四草汤。更加地龙,以舒经活络、清热利水;加川怀牛膝以逐瘀通经、引药下行、兼补肝肾。因治标为权宜之法,故湿热已去时,则采用补肝肾强筋骨的固本治疗。

猜你喜欢
红藤膝部疾患
小柴胡汤加减论治常见肺系疾患举隅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中级篇)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初级篇)
红藤联合脉通散外敷对肺癌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弹力图的影响
鞋尖朝外
春季过敏性疾患高发防治有办法
小儿输尿管镜在成人输尿管疾患中的临床研究
构筑“健康家庭”,从容应对重大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