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亲子系列实验课程之四:门里门外的故事

2010-04-13 08:49龙念南温友新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2010年4期
关键词:屋檐形状画画

龙念南 温友新

活动目标:

通过参观老北京民俗展,观察富有韵味的老北京建筑、器物与雕塑,让新北京的孩子了解老北京的民俗故事(娶亲、兔儿爷、卖糖葫芦、人力车夫等),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通过引导观察门的形状与结构.培养孩子的造型能力;以画故事的形式,促进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引导孩子观察、了解门的结构。

活动准备:彩色签字笔、八开铜版纸或油画棒、八开灰色卡纸。

亲子合作方式:平行模式。

活动过程:

1.了解不同类型的门(图1~图3):住宅门(有贫富之分)、商店门。

通过设疑引导孩子主动观察,说说门与门的形状有什么不一样?让他们判断一下哪个门花钱更多?猜猜门里面分别居住着什么人?

2.了解门的结构。

问题:门的上面是什么?

提示语:屋檐,屋檐是什么样子的呢?图3是商店的门,它的上面除了屋檐之外,还挂了一块匾,是给商店取的名字。

问题:门中间还有两个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形状是怎样的?

提示语:门环(图4)。大家想想,古时候没有门铃,门那么厚,敲门很难听得到,所以装个门环,既可以当门铃,也可以用来开门和关门。

问题:门的下边有什么?

提示语:门槛和门墩(图5)。传说门槛是用来挡鬼的,鬼走路时是平移挪动的,不会迈步,所以他遇到门槛就挪不过去,被挡住了,自然也就进不了家里。门墩是用来支撑门的石头。门墩上的雕刻有各种各样动物、植物的图案,有圆形的,有方形的。

3.通过观察欣赏各种展品和雕塑,了解门里、门外的故事。

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门里门外发生的故事。(图6~图11)

相关链接:平行模式指的是在美术课堂中,孩子和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参与美术课堂活动,孩子和家长被分成两个小组——儿童组和家长组。两个小组虽然分开,但活动是在同一时间进行的,而且要学习的内容是一致的。儿童和家长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受教育者。

绘画要求:

1.画面中要有一个大门,尽量画出门的细节,注意各个细节的形状。

2.画出门内或者门外的故事。

3.学生与家长各画一幅。

多主体评价:

孩子先对家长们的作品进行评价。教师引导家长可从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来评价孩子,并尝试比较自己作品与孩子作品的不同;教师则从活动过程和作品两方面来评价孩子和家长的绘画表现。

龙老师的温馨提示:

孩子画不仔细怎么办?

孩子画画,画不仔细是常有的事。

在辅导孩子画画时,如何对待他们画不仔细的毛病呢?先来看看孩子为什么画不仔细。前面讲过,孩子画画更多的是为了画着玩,既然是玩,他们就自然而然地会选择最容易达到尽兴目的的方法。这样,他们的画就会缺东少西,就会出现概念化的形象,因为这张画最后画好画坏对孩子来讲并不重要。还有一种情况孩子也会画不仔细,那就是他对所画的内容不感兴趣,画画只是为了应付别人,所以把它画出来就行了。试想,没有兴趣画的画怎么可能画好呢?当然也不会画仔细了。再有,当孩子缺乏自信心时,也往往表现为画不仔细,因为孩子总担心画坏了,不知道应该再画些什么,怕这怕那,缩手缩脚,画一个大概意思就不敢再画了。

不论是由于哪一种原因造成的,做家长的应该以鼓励为主。肯定孩子已经画了的,告诉他们坚持下去会画得更好。第一种原因主要是观察的问题,您应该尽力帮助孩子积极地去观察周围世界。遇见第二种情况,即孩子对所画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家长千万不要强迫孩子画下去,可以先让他们去画自己最感兴趣的其他内容。在孩子画了几张自己比较得意的画后,再鼓励孩子。告诉他们最有本事的人应该会做很多事情,真正要画好画,只会画几样东西可不行,应该试着什么都去画,画不好不要紧,只要有胆量去画,总有画好的时候。最最应该鼓励的就是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因为本来他们就怀疑自己的能力。如果这个时候又被批评指责,他们就会更相信自己确实不行,从而不再往下画。所以,遇见第三种情况,可以先不急于让孩子画仔细,而应该先鼓励孩子把画画完,并对他们的画给予热情的评价,当孩子确实从心里感到高兴的时候,可以从一些小地方告诉孩子,如果再加上一些东西,这张画会更好,而加这些东西并不是十分困难的,比如说,画人的鼻子多点两个圈是鼻孔,衣服上加几条线就是衣纹等等,一点一点地辅导孩子看仔细,画完整。这样反复地练习几次,孩子的自信心就会逐渐增强。

猜你喜欢
屋檐形状画画
屋檐
屋檐
你的形状
星檐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我爱画画
老树画画
屋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