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简述

2010-04-14 21:56□田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0年6期
关键词:类型区黄土高原淤积

□田 超

一、我国水土流失概况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类型区分为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和冻融侵蚀为主的类型区。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又可分为五个Ⅱ级类型区,即: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区、西南土石山区。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又可分为:三北戈壁沙漠及沙地风沙区和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冻融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包括北方冻融土侵蚀区和青藏高原冰川侵蚀区两个Ⅱ级类型区。

全国七大流域和内陆河流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区60万平方公里面积中,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可以说黄土高原是世界水土流失之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量达3700吨(平方公里·年),最严重的地区高达5~6万吨(平方公里·年),每年从黄土高原流入黄河三门峡以下的泥沙达16亿吨,其中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造成黄河下游河床每年淤高10厘米。目前,下游河床高出地面3~10米,最高达12米,成为有名的地上悬河。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年平均侵蚀模数为1130~1750吨(平方公里·年)。东北三省和内蒙部分旗盟的水土流失达18.5万平方公里。其中黑土区虽属缓坡,但多为长坡,雨量集中,土壤也容易流失,士壤侵蚀模数每年达6000~10000吨/平方公里。内蒙古、新疆与东北西部的风蚀面积达130万平方公里,沙漠与戈壁东西绵延近万里,气候干旱。土壤沙化、碱化危及西北、东北及华北各省。

南方红壤丘陵区同样也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长江流域以南的红壤丘陵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67.48万平方公里,仅长江上游35.2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区的土壤流失量就达15.6亿吨,年均侵蚀模数达4432吨/平方公里。由于长江流失的泥沙颗粒粗,只有1/3细泥沙进入干流,2/3的粗砂、石砾淤积在上游水库、支流和中小河道,给中小河流的防洪和水库灌溉、供水、发电带来很大危害。

二、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

(一)枯水季节水量减少甚至水源枯竭,河道断流,具体表现:一是减少土壤蓄水量。二是水土流失使水库、湖泊等发生淤积,使汛期水更多,枯季水更少。

(二)增加地表径流,加剧洪水泛滥。当暴雨发生时,由于地面坡度大,植被不够,坡面截流能力较差,土壤表层涵水能力低,使得降雨强度远远大于土壤入渗速度,雨水来不及入渗,迅速大量产流,瞬时形成山洪,陡涨陡落,使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

(三)造成河库淤塞,降低水利工程的效益。由于表层土壤裸露,在水力的侵蚀下,大量泥沙随地表径流流向塘库、江河,一方面淤积的泥沙减少了库容,削弱了水库的防洪能力,另一方面造成沟渠江河河床抬高,严重影响行洪能力,因而出现10年一遇的流量20年一遇的水位现象。

(四)水环境质量下降。由于洪水增大,发生次数增加,表层土壤以泥沙形式进入水体,水体中含沙量增加,增加了水的浊度。同时,流失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及残存的农药、肥料等物质,这些物质随土壤一起进入水体,使水体的面源污染加大。水土流失越严重,进人水体的污染物就越多,水污染越严重,致使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下降,水环境容量减少,水污染速度加快。

三、水土流失的原因

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山地丘陵和黄土地区地形起伏,黄土或松散的风化壳在缺乏植被保护情况下极易发生侵蚀。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雨季降水量达常年降水量的60%~80%,且多暴雨。

分析水土流失产生、发展的原因,除自然地理、造山运动、气候变迁等因素外,最主要的还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所致。一是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二是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三是开发建设过程中产生水土流失。据统计,开发建设活动每年增加水土流失面积1.5万平方公里,成为水土流失加剧的重要因素。

四、水土保持的作用

水土流失,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科学技术。水土保持可以维持或增加土壤的入渗量,一些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如梯田、水凼、水库等)还可以拦蓄径流。一方面在汛期可以削减洪峰,提高防洪能力,另一方面,在枯水季节可以补充径流,减少径流的年际变化。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水土流失量,很多水土保持设施(如水平梯田、小山塘、排灌沟渠等)还可以拦泥拽沙,增加塘库蓄水,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益,减少水库、湖泊、河道等的淤积,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从而降低了滑坡、泥石流对水利工程损坏率;水土保持可以提高水环境的质量。

猜你喜欢
类型区黄土高原淤积
砒砂岩不同类型区土壤氮磷养分特征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国家级玉米品种审定标准(2021年修订)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选举 沸腾了黄土高原(下)
选举沸腾了黄土高原(上)
洒向黄土高原的爱
淤积与浚疏:清朝时期福州西湖的治理史
胆汁淤积性肝病问题解答
海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研究